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终极解密:揭开西夏王陵的神秘面纱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4
转发:0
评论:0
终极解密:揭开西夏王陵的神秘面纱,导读:西夏王陵又称西夏帝陵,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

  导读:西夏王陵又称西夏帝陵,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寝,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分布着九座帝陵,253座陪葬墓,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

网络配图

  倍受海内外关注的西夏陵3号陵园地面建筑遗迹考古发掘,日前又获重大发现:整座陵园建筑形制是以塔为中心进行布局的,陵园所有地面建筑形制首次基本清楚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西夏陵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掀开了。

  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位于贺兰山中段东麓,距宁夏银川市城区(西夏都城兴庆府)35公里。

  陵区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10公里,总面积近50平方公里,陵区内共有9座帝陵,约250座陪葬墓。西夏王陵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是从70年代初开始的,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对5、6、7号陵和3号陵,以及一些陪葬墓进行了局部发掘。

  这次历时两年的考古是以着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为首的专家组,与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一起进行的。范围是西夏王陵3号陵地面建筑遗迹,包括月城和陵城。这次发掘是西夏王陵考古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揭露面积3万多平方米。

  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考古出土的文物主要有大量的砖、瓦,以及饰以兽面纹的滴水瓦当,还有形象逼真的套兽、脊兽等。

  其中,以最近在陵城南门、献殿出土的、用于建筑装饰的绿琉璃“妙音鸟”(佛经上称为迦陵频伽)最为重要,其数量之大,外型之完美,实属罕见,神态更是栩栩如生。

  在现场指导发掘工作的中国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忠义告诉记者,这次考古通过对月城、陵城以及献殿、陵塔(过去称陵台)等遗迹的发掘,基本搞清了陵园的建筑形制。

  出土遗迹及文物表明,陵城内建筑从南门、献殿、墓、到陵塔都呈列在由南向北的一条线上,略向西北偏。

  陵城4个角由群塔组成,其中南边两个城墙角各5座塔形建筑,北边两个城墙角各7座塔形建筑,4座城门两侧各3座塔形建筑,整个塔形建筑高低错落,衬托底部直径约34米的中心陵塔。

  陵塔为一座圆形密檐塔,内部为夯土结构,外檐有装饰瓦。

  从陵园围墙遗迹看,底部宽3。5米的陵城为红色墙体,顶部铺瓦,其滴水、瓦当有完整而精美的兽形等装饰图案。

  从出土的建筑遗迹看,陵城东、西、北门均为面阔3间的门屋,没有城门洞。在西门出土了房顶两头用于装饰的残高1米余的鸱吻。南门用于走人,且此门台基长21米、宽12米,墁道上铺有花砖,面阔也比其它城门宽。

网络配图

  陵城每个角阙分别由5个呈近圆形的夯土台基组成,台基外层以青砖包砌。根据周围出土的建筑装饰构件推测,其上面原有塔形装饰性建筑。

  专家们认为,这种由多个近圆形建筑组成的角阙目前尚属首次发现。每座建筑物类似亭式塔,并饰以迦陵频伽。

  陵城献殿为面阔3间、进深3间八角形台基的方形大殿。从献殿后门到墓道直接进入约20米深的墓室,。由此看出这些建筑形制具有西夏佛教的突出特色,但也吸收了中原汉唐文化特色。

  记者看到东西相距120米,南北相距52米的月城地面遗迹发掘已完成,墙体遗迹清淅可见。专家介绍说,主要墙体以黄土夯筑而成,墙基宽2。45米,夯土之上涂有草秫泥,表面再涂以朱红色染料。

  在夯土层墙体上还发现了许多柱洞。在墙体两侧发现了大量的、形状比较完整的板瓦、筒瓦和滴水瓦当,瓦当上有完整而精美的兽形图案。

  在月城门两侧还发现柱洞,由此推断月城门为等级很高的木质乌头门。月城内东西向50米内排列两排石像身座,石像不到2米高。

  专家认为,把文臣武将集中摆列在月城,突出了皇家陵园的威严和气势。同时这样的陵园建筑形制还模仿了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

  1227年,蒙古灭西夏,战火殃及陵区,地面建筑全部被毁,陵墓大部被破坏。

  在被蒙古大军损毁前的每座帝陵陵园均是一个完整的建筑群体,占地面积在10万平方米以上,坐北朝南,平地起建。高大的阙台犹如威严的门卫,耸立于陵园最南端。碑亭位于其后,这里曾停放着用西夏文、汉文刻制的歌颂帝王功绩的石碑。

网络配图

  碑亭后是月城,南墙居中为门阙,经门阙入月城,这里曾置放有文官、武将的石刻雕像。月城之北是陵城,陵城南神墙居中有门阙,经门阙入陵城,陵台偏处陵城西北,为塔式建筑,八角形,上下各分为五级、七级、九级不等,外部用砖包砌并附有出檐,为砖木瓦结构。陵台是陵园中的主体建筑。在中国古代传统陵园建筑中陵台一般为土冢,起封土作用,位墓室之上。

  但西夏陵台建在墓室北10米处,不具封土作用,其形状呈八边七级、五级、九级塔式,底层略高,往上层层收分,是塔式陵台,为夯土实心砖木混合密檐式结构,且偏离中轴线矗立,这在中国建筑史上无前例,是党项族的创造。塔式陵台前有献殿,用于供奉献物及祭奠。陵台至献殿有一条鱼脊梁封土,封土下为墓道。帝陵墓室在墓道北端,位居陵台南10米处,为三室(主室,左右耳室各一)土洞式结构,墓室四壁立护墙板,墓内有朽棺木,为土葬。

  陵城神墙四面居中有门阙,神墙四角有角台,表明了陵园的兆域地界。有的帝陵还圈有外城,有封闭式、马蹄形式和附有瓮城的外城。基本格局在仿宋陵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西夏王陵3号陵园是九座帝王陵园中占地最大和保护最好的一座,考古专家认定其为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墓地,俗称“昊王坟”。陵塔位于墓室的正后方,为中原地区陵墓所未见,反映了西夏贵族特殊的葬俗。王陵土的西夏碑础、墓碑、镏金铜牛和骨灰木盒,都以其真实的资料再现了绚丽多彩的古西夏文化历史。

  历朝历代帝王贵胄们既希望陵寝恢宏壮丽,又希望能够不被盗掘,高大的封土成了防止盗掘的重要屏障,明清两代皇帝陵墓,都把盛放帝王棺椁及殉葬品的墓室建在如山般高耸的封土下方;而西夏王陵的陵台,却不是位于墓室的正上方,而是位于墓室以北10米处,根本起不到封土的作用。

  另外,西夏王陵墓道的入口设置在献殿内部,这也是帝王陵寝中绝无仅有的。隐藏墓道的走向是帝王陵墓营造时最为的工作之一,明代万历皇帝定陵墓道入口设置在宝城的侧面,令人难以察觉,20世纪50年代发掘时曾让考古人员苦思冥想,大费周折。而西夏的皇帝们似乎并不担心这一点,除了墓道入口直接设置在献殿以外,西夏帝陵的献殿至陵台之间有一条突起于地面之上的鱼脊梁封土,墓道就埋藏在封土下方。

  考古发掘显示,和奢华的唐宋帝陵相比,西夏王陵的墓室要“简朴”得多,为位于中央的主室和左右耳室构成的三室土洞式结构,陪葬品也相对较少。这种种鲜见的特征,毫无疑问都是党项民族的创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终极解密:揭开西夏王陵的神秘面纱
导读:西夏王陵3号一直倍受海内外关注,考古学家日前又获重大发现。整座陵园建筑是以塔为中心进行布局的,陵园所有地面建筑首次清楚地呈现在世人面前,西夏陵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掀开了。网络配图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位于贺兰山中段东麓,距宁夏银川市城区(西夏都城兴庆府)35公里。陵区东西宽4、长5公里,南北长10公里,总面积近50平方公里,陵区内共有9座帝陵,约250座陪葬墓。西夏王陵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是从70年代初开始的,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先后对5、6、7号陵和3号陵,以及一些陪葬墓进行了局部发掘。这次历时两年的考古是以着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为首的专家组,与宁夏文物考古工作者一起进行的。范围是西夏王陵3号陵地面建筑遗迹,包括月城和陵城。这次发掘是西夏王陵考古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揭露面积3万多平方米。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考古出土的文物主要有大量的砖瓦,以及饰以兽面纹的滴水瓦当,还有形象逼真的套兽...
· 为你揭开ICU的神秘面纱
很多人都在电影中看到过ICU的字样,在医院的所有科室中,ICU可能是“上镜”最为频繁的一个科室了。但这个科室却总给人带来神秘的感觉:大门总是关得紧紧的,里面的医生、护士都带着口罩、帽子……那么,ICU到底是什么?今天,人民网科普中国联合达医晓护为大家揭开ICU的神秘面纱。ICU的英文全称是IntensiveCareUnit,翻译成中文是重症监护病房,是专门对危重症患者进行监护和治疗的地方。1958年,美国Beltimore医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业的监护单位,并将其正式起名为ICU;1984年,北京协和医院陈德昌教授组建了我国的第一所ICU。那么,ICU里的医生和护士都在忙什么呢?这要根据ICU的不同类型具体讨论。但通常而言,在ICU中,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呼吸功能、循环功能进行监护、治疗,对患者进行镇静、镇痛,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等。同时,ICU中有各种各样的医疗设备,可以对患者的呼吸、心...
· 揭开茶马古道的神秘面纱
2005年国庆长假期间,"茶马古道"成为旅游者中炙手可热的名词,沿线的西双版纳、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拉萨等地,残存的古道上,挤满了徒步探险的"背包客"。一条"因茶而盛,为马而生"的古道,在沉寂了千年之后,为何突然"热"起来?沉寂千年的茶马古道在专家学者眼中,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通过马帮的运输,川、滇的茶叶得以与的马匹、药材交易。茶马古道的发现者和命名者、云南大学教授木霁弘告诉记者,1990年他和几位学者到滇西北做方言调查时,偶然得知有一条通往的神秘古道,并在当地人的引领下见到了一条石板铺就的道路,寸许的马蹄印,茂密的森林,厚厚的落叶,石壁上的崖画,让人惊叹不已。随后他在一本书的序言里首次提出了"茶马古道"的概念。云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李旭认为,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流...
· 带你揭开檀香精油的神秘面纱
对于接触香道有一段时间的香友来说,手上肯定囤了不少檀香精油,哪怕是接触香道不算长的人,多半也会被人种草想要囤货。檀香精油究竟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其实檀香精油的珍贵与其他种类的精油有所不同,尽管它虽然有着高达5%左右的出油率,但价格依然年年往上涨。很多人都知道檀香耐囤,而且越囤品质越好,也越值钱,但辛苦囤了十年八年的檀香,怎样有效使用它而不至于“暴殄天物”,则需要我们更多去了解这款珍贵的精油了。檀香,主要产地在印度、印尼和澳洲,因为其独特的香味,被全世界人民所喜爱。它的主要成分是順式a-檀香醇、順式β-檀香醇(加起来共占66-90%)、香柑醇、檀香烯等,有抗细菌、轻微抗真菌、抗发炎、促淋巴循环、促新陈代谢、调节荷尔蒙、皮肤再生、平衡内分泌腺体、增强免疫功能等。一般会将30年以上的成熟檀香木新材砍下用水蒸馏法处理,连同根部一起。出油率在4%左右,25公斤的木心材可提取1公斤的精油。这小小的檀香...
· 成吉思汗的陪葬品:披着神秘面纱的西夏王朝
西夏王朝始于公元1038年,在经过两代的党项人的谋划下,景宗李元昊(党项族领袖原姓拓跋,后祖上得两个中原皇帝两次赐名“李”,而逐渐延续下来)称帝,党项一族彻底脱离中原(从唐初依附唐朝到宋朝时夹缝生存)的控制,在宣化府、夏州、定州、怀州、永州、静州等地建立了“大夏”,后因大夏地处中原西方,宋人又称之“西夏”。网络配图西夏王朝所处一带牧草丰美、盛产青盐,有兵有马有粮草,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西夏崛起之日,本指日可待。但在取得短暂的胜利后,李元昊开始好逸恶劳,穷奢极欲,甚至强夺太子宁林格之妻为妃,最终也死在了宁林格的刀下。此时的西夏王朝两次王位易主(元昊幼子毅宗李谅祚骤死,帝位交接于七岁皇子李秉常,后也抑郁而死),宋神宗等人以为有机可趁,趁机出兵攻打西夏这块心病之地。西夏兵马强盛,粮草充足,宋朝士兵被打得节节败退,不得而走。但残酷战争的背后总是伴随着劳民伤财,西夏的国库空虚,实力大不如前,发展的势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