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历史揭秘:“日本”国名是武则天所赐?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64
转发:0
评论:0
历史揭秘:“日本”国名是武则天所赐?,导读:有人这样理解“日本”——太阳之本,是指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有人说,唐张守节撰

导读:有人这样理解“日本”——太阳之本,是指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有人说,唐张守节撰写的《史记正义》中记载:是武则天命令日本将国名改为“日本”的。那么,“日本”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

  百川为这事较了真,去查了《史记正义》是这么记载的:“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这句话至少说明三层意思:一是日本最早称“倭国”;二是改名日本的时间是在武则天皇后时,并不是武则天赐名;三是一定有人觉得日本比倭国好听,而借武则天的名人效应做实此事。所以百川认为有必要在下文说明两点以正视听:一点是倭国之称是怎么来?二点是日本名称就一定好听吗?在中国它还有爆粗口的意思呢。

网络配图

  关于“倭”字,《诗经·小雅·四牡》中有“四牡騑騑,周道倭迟”的句子。《毛诗正义》将“倭迟”释作“历远之貌”。《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倭”字:“顺儿,从人,委声”。“顺”在这里有“顺从”的意思。所以,“倭”在古代本有绵延曲折之意,后引申出顺从之意。东汉光武帝赐给倭王的“汉委(倭)奴国王”金印,可能就同时表达了东汉朝廷对倭方所寄托的“感其远道而来”且“冀其臣服”的意思。

  在《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中记载,汉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缓。”金印内容为“汉倭奴国王”。在这里,“倭”“奴”都是贬意。

  《新唐书》对日本的记载中提到“日本,古倭奴也。”,将日本和倭联系在了一起。又提到:“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或云日本乃小国,为倭所并,故冒其号。”体现了“倭”这一名字并不是由中国人所取,而可能是由日本岛上林立小国中的某个国的名字音译而来。

  《旧唐书》之前的史书均以“倭”来指称日本。《旧唐书》中“倭国”、“日本”两项并列,而《新唐书》及其之后的史书,多以“日本”来称呼现在的日本。

  那么,倭国为什么觉得“倭”这个名称“不雅”呢?从东汉到隋朝以前,中国和倭国总体上讲是册封与被册封关系。《宋书》上记载,倭王赞死后,珍、济、兴、武四个继任者都曾经遣使贡奉,并求中国朝廷授予倭国自己提出的封号。7世纪初,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以前有了很大提高。国力的增长也使得当时倭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了当时隋倭两国的交往当中。《隋书·东夷传》“倭国条”记有倭国的国书:“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唐高宗时,倭国还与当时中国朝廷发生战事。

网络配图

  倭国从决定修改对外使用的国号,到向唐朝通告更号事宜再到最终获得唐朝的承认,经过了一段历程。其实,“日本”国名最初是作对外使用的,对内仍用“倭”这一称谓。而且,倭国从决定修改对外使用的国号到向唐朝通告更号事宜再到最终获得唐朝的承认,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白江战役倭国惨败后,最迟在天智八年(公元669年),倭国已经决定把对外的国号改为日本。

  至于改号的原因,往远说,可能是与隋唐以来倭国争取对等外交的愿望有关;往近的说,也不排除通过改变对外的国号来消除白江战役后其在东亚国际格局中的消极影响这种可能。所以,在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所灭之后,日本在公元669年遣使入唐朝贺,这次遣唐使在朝见唐朝官方时,很可能就已经向唐朝提出倭国对外改称“日本”的事。此事在《古今图书集成》上有记载:“咸亨元年,倭人始更号日本,遣使贺平高丽。”但是,倭使的提议可能最初并没有被唐朝所承认,例证便是《善邻国宝记》中郭务悰出使倭国时所携带的国书中有“大唐皇帝敬问倭王云云”。

  至于唐朝之所以没有很快就承认倭国更号这一事件,可能与白江战役后唐朝对倭国所形成的不良印象有关。郭务悰回国后不久,倭国爆发“壬申之乱”。天武天皇上台后,中断了与唐的外交关系。只是到了文武天皇大宝元年(公元701年),日本(对内仍称“倭”)才决定与唐朝恢复外交关系,派出了以粟田朝臣真人为首的代表团使唐。可能正是从此次往来开始,中国朝廷才正式承认了日本这个国号。由于当时是武则天主政,所以才有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上“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的记载。

网络配图

  千字文有言“臣服戎羌”,百川直译为“俯首称臣族戎羌”。

  中华民族古代对周边少数民族有“华夏居中, 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概念,“东夷”是指“东面的野蛮人”,因此日本称倭国至少已经有五百年的历史。事实上,日本之前的名字“倭国”“倭”字并非全是贬意,而“日”字也不非全是褒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日本国名,原来是这位唐朝皇帝所赐!证实日本文化起源中国
日本,唐朝,本来两个八竿子打不着一起的两个时间,竟然因为一块石头联系在了一起。甚至,再一次证实了:原来不仅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国,甚至日本的国名也是来自唐朝的一位皇帝所赐。正是这样的历史,粉碎了日本学者中日文化源于日本的假说。2004年3月底的一个星期天,贾麦明在西安八仙庵古玩市场听到一个摆摊人说,他在东郊捡了两方合在一起的石头,盖是青石,底是白石,上有开元和日本的字迹。贾麦明当时的感觉是心头一惊,他马上说,我要了。三天后,他用不到一千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块墓志铭。贾麦明事后曾专门找到摆摊人捡到墓志铭的地方,但这里已经是一个楼房林立的住宅小区,要做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已是不可能了。原来,这方墓志的主人井真成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一位日本人,怎们会出现在中国呢?还是在唐朝。中国古代文化对日本的深刻影响,日本学者已有明确认识,但这方墓志则传达出更为复杂深远的历史情感:它再次证实了日本国号与中国的渊源,还...
· 日本名字的来历:是女皇武则天恩赐的吗
日本,意为“日出之国”,最早称“和”或“倭”。其来历在日本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据说它的名字是跟一个女人有关。图片来源于网络在一千多年前是没有日本这个称呼的,那个时候日本这块地方,被称作倭国。而听到这个名称大家都觉得有点骂人家的意思,那为什么最初日本被称为倭国呢。我国最早对日本的记载,出自《山海经·海内北经》,那时候的日本是燕国的属国。为什么称他们是倭人,可能是因为日语中最经常用假名是(wa),而说活的土语也是(wa)。所有最初接触他们的人就称呼他们为倭人了。《后汉书·东夷列传》中记载,汉光武帝赐倭奴国国王,汉委奴国金印。正式称日本为倭奴国,成为大汉50个藩属国中的一员。随着日本人对汉族人的理解,认为倭人也就是矮人的意思。图片来源于网络为了消除这种歧视,他们选用在日语里发音与倭相同的,和,字来自称,还在和字前面加上大,那大和名族由此而来。公园607年,倭国使者小野妹子向隋朝上表文书。希望中国...
· 小日本的国名都是咱女皇陛下赐的,真没骗你!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有着非常辉煌的历史。从秦朝一直到清朝前期,中国在长时间内处在一个世界顶端的位置。有很多的国家被强大的中国所征服,在中国最巅峰的时候,大大小小的藩属国达到了20多个,而且一些藩属国的国名都是中国所赐封的,有的甚至延用到了现在。比如说朝鲜,缅甸,不丹等国家。还有一个国家是今天要说的,这个国家它的国名也是中国所赐,不过这个国家和朝鲜缅甸不一样,现在十分强大,这个国家就是日本。大家都知道,日本曾经的国名叫做叫倭国。为什么叫倭国呢?其实日本和中国的渊源很深,秦朝时,被称呼“东夷”或“东瀛”。到了东汉时期,日本的使者来进贡时表明愿意成为汉朝的附属国,于是汉光帝刘秀封其国的国王为倭王,国家叫倭国。在当时的解释下,倭在当时有矮小的意思,还有丑陋的意思。可能是因为当时的使者长相矮小丑陋,给了汉光帝一种以偏概全的看法。可能在我们看来倭国有一种贬义的意思,但是当时的"倭国&...
· 历史揭秘:方腊是被梁山好汉中谁人所擒?
北宋末年,皇帝昏庸、政治腐败、官府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于是各地纷纷揭竿而起。方腊性情豪爽,深得人心,加上有较强的组织才能,自身又出身贫苦,所以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所以在当时方腊的起义军无论从规模还是影响都是无人能及的,引来朝廷的大肆。网络配图看过《水浒传》的都知道,《水浒传》中写道梁山好汉被朝廷招安后,为朝廷打头阵,宋江带领梁山上的一百零八位好汉掉转枪口,将王庆、田虎和方腊一一剿灭,特别是在征剿方腊的战斗中损兵折将,元气大伤。网络配图施耐庵在《水浒传》原著中写道,“方腊兵败后逃到一处山凹里,却待正要去茅内寻讨些饭吃,只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鞠觉亮新版《水浒传》影视剧中则是武松单臂擒方腊。网络配图不论是武松还是鲁智深,这段故事与真实的历史差异很大,这些情节都是作者杜撰出来的。据《宋史.韩世忠传》记载擒得方腊是位抗金英雄...
· 揭秘:被历史所遗忘比武则天更有成就的高端女人
导读:提起一代女皇武则天,人人都知道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二手女人,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比武则天成就更高的二手女人。然而,这位女人在朝中大臣推举她效仿武则天做女皇的情况下,却不愿意坐上女皇的宝座,被人称为胜过武则天却不做武则天的高端女人。这个高端女人就是北宋真宗赵恒的皇后,也是宋朝第一位临朝摄政的皇太后刘娥。刘娥是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女人,虽然她出身于虎捷都指挥使得家庭,但后来不幸家道中落,母亲庞氏无力抚养,只好带着襁褓中的寄居娘家。刘娥自幼在读书识字的同时,却学会一手击鼗的谋生技艺,善说鼓儿词。她在十三四岁的时候,庞家就把她嫁给一名年青银匠。刘娥嫁夫随夫,跟着丈夫一起来到京城开封谋生。不想在京城里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襄王,而这个襄王就是后来的宋真宗赵恒。不久,这位远道而来的街头卖艺女就和大宋王朝的皇子坠入了情网。刘娥天生丽质,聪明伶俐,与赵恒年貌相当,很快如胶似漆。然而赵恒的乳母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