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司马懿为什么是最后的赢家?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28
转发:0
评论:0
揭秘:司马懿为什么是最后的赢家?,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

  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叡临终托孤,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最后却重演了曹家篡汉的一幕。

  司马懿的忠奸评价

  一般人错认的印象是司马懿篡夺曹魏,若不就演义而就正史,忠奸相当可议。

  首先是从现有的史料,找不出司马懿背叛曹魏皇家的证据。司马懿对内礼遇魏主及郭太后,对外建武功讨伐不臣,除了高平陵诛杀曹爽党族为人所诟病外。

  不过曹爽不等于皇室,司马懿与曹爽同为辅政大臣,并为魏主麾下的爪牙,司马懿隡除曹爽之效果同等于曹爽排挤司马懿。若说司马懿对同级辅政大臣的曹爽诬以犯上欺君,那为曹爽当初对同级辅政大臣的司马懿是否也能算上犯上欺君呢?终其司马懿一生,君主曹芳并未失去魏国大位,硬说司马懿篡夺曹魏,彷佛多言曹操篡夺汉室。事实上皆为子孙所为,不应责由曹操及司马懿,最后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

  先看司马懿生平,本为曹魏帝国守护的方面。

网络配图

  以军事而言,攘外有讨东北百年大患、阻西南诸葛北伐、退东吴两次入侵;安内有盈旬擒孟达、平定王凌叛变(再加上毋丘俭及诸葛诞合称淮南三叛,三次叛变皆被司马家所平定,不过那是后来司马师以后的事)。

  内政方面,供应补给,使前线无后顾之忧,曹丕还认为「内镇百姓,外供军资」的司马懿有当年刘邦的萧何之风,比较起蜀汉向有粮尽退兵的传统,曹魏军事占尽优势的其中原因之一,后勤保持不断的功劳,首当其冲。上邽、淮北的屯田;天水、京兆、安南的冶铁、灌溉国渠、引水广槽渠,建设晋坡及东南诸坡。结果灌溉良田广达数千顷,国家因此得到充实。

  时间上,曹丕享年四十,曹睿只活了三十又四,父子相加不过七十又四,刚好多司马懿一岁。而司马懿光是从建安十三年就曹操文学椽起算,至嘉平元年发动诛杀曹爽止,献身曹家长达四十一年,成就可归纳成「出将入相」。人生七十古来稀,若是司马懿七十岁就死去,就没有后来的诛杀曹爽之事,因此司马懿安内攘外的一生,不知又该如何评价。

  再次看曹爽对魏主曹芳的忠诚方面,曹芳年幼登基,本与郭太后同住。曹爽先是迁太后回永宁宫,分割郭太后与曹芳相隔两地。一方面又擅权独断,除了广布党羽,还更改原有的制度,魏主无法禁止,曹爽何止功高以震主。二方面又广纳诸妾,连曹睿的后宫佳丽都不放过,又使用皇家专属的技术员、乐队、还有武装禁兵,身为臣属却用君王节度,僭越之心,俨然以皇帝自居。虽然曹芳不是曹睿的亲生儿子,但是曹爽既占曹睿的才人,又用曹睿的师工、鼓吹、禁兵,曹睿生前还是魏国皇帝之尊,曹爽忝为辅政大臣,才是真正犯上欺君。

  司马懿讨伐曹爽正好是清君侧,为魏国尽心而忠心耿耿。

  假意推辞在先,后来却又接受,不会是谦虚。曹操虽三辞丞相,但是后来还是接受成为汉相,但司马懿对丞相、九锡、郡公等,在世时侯,坚辞不受,若有野心的话,早就欣然接受。甚至于还上表呈现惶恐,万一四面八方的人会怎么评价为臣的议论。司马懿没有假辞而不受,放弃高官厚禄,终老一生。曹操虽成功不必在他,但是早把环境布置好,大翦汉室,将机会留给曹丕;而司马懿始终没有对曹家作出设计,魏国后来发生不少叛乱,司马家此刻掌握曹魏之说,尚且言之过早。

  阴谋论者常以「南诸葛,北司马」并称,其实不然,与其说是权臣夺占,不如说是君失人心。

网络配图

  君臣异位的原因不是君弱就是臣强,空穴无风,其来有因。

  曹魏皇帝正如汉末的少帝及献帝,国家政局非常不稳,诸臣虎视眈眈,不只司马一族。汉献帝无力抵抗董卓、曹操的欺凌,正如曹芳无力对抗曹爽及司马懿,无奈何大势已去,曹芳已经不如当年的曹操、曹丕等强君之姿。皇权的没落正是司马家兴起的原因,兴其说是权臣进逼,不如说是君弱败象。中央衰微而没落,诸臣奋起有机会,正是秦失其鹿、天下群雄共逐之的现象。曹魏君权旁落,宛如东汉君权弛败,并非来自何进、董卓、曹操、袁绍及黄巾等臣民其中之一的崛起,正因中央无力控制,地方纷纷脱幅而走。曹魏君臣,宛如历史重演。

  曹爽先欺凌皇室在先,司马懿不过反击曹爽,对魏室而言,司马懿铲除曹爽之行为,亦为清权臣而护皇位。虽然司马懿的出发点更多是为了自已,但是不可否认的,除去曹爽确实有益于皇帝曹芳被权臣把持。

  或曰司马懿不过是为了取代曹爽而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与其凭空猜想可能性,不如直接检视实际发生的经过。

  首先曹爽拥有「封侯领邑」、「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等权臣之实,司马懿拒绝取代皇室或九锡,甚至「固让相国、郡公不受」。

  其次曹爽侵凌皇室,僭越使用皇家人员及仪式,虽无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实,司马懿则是恭敬地以臣属事君,而且没有任何对皇室的侵犯。不管是虚伪也好、或有心也好,总之司马懿护卫皇帝与曹爽欺凌皇帝的行为,两相比较,可察君臣分际优劣。

  从反面来看,司马懿万一在高平陵失败,或是司马师及司马昭等子孙不肖,综观司马懿生平,还是功大于过。

  一如毋丘俭、诸葛诞的叛变虽失败,虽打成败者为寇,但仍不乏有佳评;换句话说,司马懿若不幸失败,以败者为寇的眼光来看,还是不能忽略其生平的治绩。

  但有趣的是,司马懿在高平陵成功,子孙也成功,结果反而司马懿有奸臣的评价,好像成功的批评比失败的赞扬还差。

  若把罪名算到篡夺,就有点张冠李戴。实际上真正动手行篡夺另有其人,司马炎才是篡魏的人,正如曹丕才是篡汉的人,可是奸臣之名不是归于曹操,就是归于司马懿。

  若以篡夺来定罪,司马炎与司马懿之间还隔着司马昭,司马懿要称为奸臣太冤枉。而司马懿高平陵事变的对象才是有僭越之心的权臣,就身分而言,司马懿与曹爽同为辅政大臣,互斗政变不算以下犯上的奸臣。

  虽《三国演义》渲染造成负面评价,但是司马懿的恶名却始于永嘉之乱的石勒,挟带私恨摧毁司马宗庙,再加上晋室南渡,士家门阀拢断南北,民间遂怪罪起始作俑者的司马懿。后世帝王如唐太宗下命编修晋书时,也不鼓励效法司马懿,所以评价也不高。

网络配图

  冤有头,债有主:行废帝之事为司马师,命杀帝之事为司马昭,就篡位之事为司马炎,若要论奸说恶,还轮不到司马懿。除非依君君臣臣的观念,既然事魏,终为魏臣,司马家最后居然犯上不敬,追本溯源究底而波及司马懿。子孙连累祖先,责无旁贷,这亦令司马懿所死不瞑目。

  后世评价何其严厉,正如任重而道远,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事有好有坏,陟罚臧否理应公平,毋须顾及当局者迷后,更可审慎斟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国时期的赢家为什么是司马懿他为什么能笑到最后呢
三国的赢家为什么是司马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守弱一提司马懿,许多人都必说,他太能忍或装,所以骗过了曹操,熬死了诸葛亮,最终笑傲三国。可问题是,稍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做人真能忍一步就海阔天空,装一下便艳阳高照?因为通常情况下,只会换来人家的得寸进尺。所以,司马懿那根本不叫忍或装,而是一种非常强悍的能力,叫:守弱!《道德经》对“守弱”给出过一个标准解读,就六个字:知其雄,守其雌!这点在司马懿身上,体现的非常显著。曹操召用司马懿,可司马懿却不想出去效力,但他非常清楚曹操何其“雄”,于是便装病。如今的问题是,司马懿装病能骗过曹操吗?答案就是:无关骗过与否。因为曹操很“雄”。但雄有雄的难处,天下那么多大事,岂能容曹操跟名不见经传的司马懿较劲?再者言,曹操的地位太高,哪怕发现了司马懿骗了自己,他就真敢杀司马懿?那曹操的名誉就要受损。毕竟,...
· 三国时的司马懿为什么是最后的赢家
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叡临终托孤,委以重任。他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最后却重演了曹家篡汉的一幕。司马懿的忠奸评价,一般人错认的印象是司马懿篡夺曹魏,若不就演义而就正史,忠奸相当可议。首先是从现有的史料,找不出司马懿背叛曹魏皇家的证据。司马懿对内礼遇魏主及郭太后,对外建武功讨伐不臣,除了高平陵诛杀曹爽党族为人所诟病外。不过曹爽不等于皇室,司马懿与曹爽同为辅政大臣,并为魏主麾下的爪牙,司马懿隡除曹爽之效果同等于曹爽排挤司马懿。若说司马懿对同级辅政大臣的曹爽诬以犯上欺君,那为曹爽当初对同级辅政大臣的司马懿是否也能算上犯上欺君呢?终其司马懿一生,君主曹芳并未失去魏国大位,硬说司马懿篡夺曹魏,彷佛多言曹操篡夺汉室。事实上皆为子孙所为,不应责由曹操及司马懿,最后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网络配图先看司马懿生平,本为曹魏帝国守护的方面。...
· 司马懿的权术傲视群雄是三国最后的赢家吗?
司马懿以退为进的政治谋略以退为进是一种高超的人生智慧,佛家有一首叫《插秧偈》的歌:“手执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勇往直前容易,退一步却很难,但是诚如佛家所言,如果只知道进而不知道退,那世界并不圆满,因为它只有前面的一半,而没有后面的一半。在三国群雄中,有一个人最善于把以退为进转化为政治谋略,虽然他起点不高、“出山”也比较晚,但他取得了最后的成功,这个人就是司马懿。司马懿是曹魏的掘墓人,但他也是曹魏的功臣之一。司马懿活了七十三岁,比曹操、孙权和刘备活得都长,在那时算是高寿。他二十八岁出来在曹操手下做事,先后事奉曹操、曹丕、曹睿、曹芳等四位曹氏君主,七十岁时夺权,中间长达四十多年是在给曹魏“打工”。曹丕在位时,曹洪、曹仁、夏侯惇等老将纷纷谢逝,曹睿在位时曹真、曹休也死了,曹氏和夏侯氏在军中失去领军式人物,像夏侯威、夏侯玄、夏侯霸、夏侯楙这些人,一来在军中没...
· 揭秘三国最成功的人生赢家:笑到最后的司马懿
司马懿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司马懿是个很有“能耐”的人,既有能力,能力很强,又有耐力,耐力更是不同寻常。他甚至在小字辈面前,在曹爽这种不堪一击的鼠辈面前,都能等待,也善于等待,做到忍辱负重,装疯卖傻,要我干什么都行,但是最后我要达到我的目的。还是那句话: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我不着急笑,但是我要最后笑,最后笑的肯定是我,这就是司马懿。除掉了曹爽,司马懿就可以为所欲为了。魏主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加九锡,相当于曹操在汉献帝时的地位,并令司马懿父子三人同领国事。这时司马懿达到了事业的高峰。过了两年,他就老死了。小说中写司马懿之死,写得很简单。临死时他对两个儿子说:“人皆以吾有异志,吾何敢焉?吾死之后,汝二人善事主人,勿生他意,负我清名。但有违者,乃大不孝之人也!”(卷二十二《战徐塘吴魏交兵》)他嘱咐他的儿子:我死了以后,你们千万不要叛变,不要篡权,一定要守住自己的位置。网络配图司...
· 司马懿为何成为三国最后大赢家?刘禅是白痴?
自从诸葛亮死后,天下就只剩下一个顶级牛人了。这位便是德艺不双馨的老牌艺术家三国杀大赢家司马懿。司马懿属于官N代,他的父亲司马防当过京城的市长,生了八个葫芦娃,每个娃的字都有一个达字,所以这个团队叫司马八达。司马懿就是八个小马达里面的电动马达.据说司马懿年轻时就很牛逼,很快惊动了党中央。曹老板派人叫他来上班。司马懿却表示自己病了。曹老板的招聘专员拿针在司马懿身上展开条件反射的活体实验。司马懿使用躺尸大法,坚持卧床不动摇(帝坚卧不动)。这是天才艺术家司马懿先生的第一次倾情演出,就足以拿个小金人。网络配图过了七年,估计司马懿的病好得差不多了。曹老板表示再不来,就收了他。司马懿这才扔了拐杖去上班。是奸雄总能祸害人。司马懿为曹老板出过不少坑人的主意,比如打汉中张鲁时建议一鼓作气搞倒刘备。又比如关羽暴走斩庞德降于禁围曹仁时,曹操吓得节操都碎了,差点要迁都。还是司马懿告诉他不要怕,我们联合东吴一起弄关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