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廷脊梁满清重臣曾国藩促使清廷覆灭?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24
转发:0
评论:0
清廷脊梁满清重臣曾国藩促使清廷覆灭?,曾国藩一直是作为满清重臣,清廷脊梁来被看待的。为何说他加速了晚清的覆灭呢?网

  曾国藩一直是作为满清重臣,清廷脊梁来被看待的。为何说他加速了晚清的覆灭呢?

网络配图

  在剿灭太平军的过程中,随着胜利的天平逐步朝湘军倾斜,曾国藩开始为战后的局面进行布局,他先后支持左宗棠、李鸿章分别编练楚军、淮军,因为他看到湘军一家独大不利于后期的布局,一条腿的桌子是不稳的,但是三条腿就可以站稳了。

  左宗棠及其楚军的崛起后,很快变成朝廷制衡曾国藩和湘军的主要力量。咸丰十年,四十九岁的左宗棠以四品京堂随同曾国藩襄办军务,仅两个月就升为三品,变为帮办军务;同年十二月,在没有重大战功的情况下,升任浙江巡抚;仅一年后,升任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与曾国藩平起平坐了。随后,左宗棠先是在给皇帝的奏章中公开指责曾国藩指挥失误,继而又在奏章中举报曾国藩虚报战功,从此两人八年不通书信,进入互不理睬的失和状态。

  曾国藩、左宗棠都有大谋略,也非常清楚满人对汉人的防范。曾左两人展示矛盾,让清廷放心。既然朝廷想用左宗棠来牵制曾国藩,那就假戏真做,互不理睬。但看看左宗棠给曾国藩的挽联就能看出左宗棠对曾国藩是什么看法了: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同样,曾国藩临终前在李鸿章面前评价左宗棠是天下第一的英才。两个这样惺惺相惜、互相钦佩的人因为打小报告闹崩,老死不相往来,你说不是演戏,我不信。

网络配图

  李鸿章及淮军是另一种情况,当时,湘军久攻天京不下,清廷屡次诏催李鸿章率淮军前往会攻。李鸿章不想与曾国藩抢功,于是在苏、常按兵不动,一直拖了一个多月,到湘军已经基本完成总攻的准备后才准备出兵。湘军攻克天京后,曾国藩曾执手向李鸿章表示感激:“愚兄弟薄面,赖子保全”。在这里,李鸿章宁愿抗命也要成全老师的名声,不愿意湘军与淮军产生矛盾,这不就是给朝廷看的嘛,看我们多团结!

  随后,曾国藩主动裁撤湘军主力,但这一步棋他是看好才走的。他已经算准清廷不敢拿他怎么样,因为,楚军、淮军势力正盛,如果朝廷对主动裁军的曾国藩还有所不利,那么明摆着左宗棠、李鸿章也会唇亡齿寒,天下登时大乱。但是如果曾国藩不让步,三大军事集团并存,那清廷也睡不着觉,所以双方各退一步。

  有人在这里说,为什么曾国藩不造反。其实这绝不是因为曾国藩愚忠,要知道,曾国藩要是一个百无一用,只知道读孔孟圣贤书的书生,那他怎么能带领如狼似虎的湘军,杀人如麻,留下“曾剃头”的雅号?

网络配图

  真实的原因是,时机未到。历代改朝换代时都是天下大乱,而当时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经过康雍乾几代努力,大兴文字狱,异族统治的概念在当时人们心中已经很模糊了,再加上太平天国的折腾,老百姓要的是恢复安定。曾国藩起兵也一直打着拯救名教的旗帜,如果再去为了一己之利争夺天下,那就是自己打脸,没了正当性。再加上曾国藩年龄已经很大,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权衡利弊之后才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但曾国藩的这个布局,基本宣判了清廷的死刑。1874年末朝廷上出现“塞防”与“海防”的大争论,参与官员众多,左宗棠和李鸿章分别成为两派的领袖人物。后来清廷采取了塞防与海防并举的方针,左宗棠以65岁高龄“抬棺西征”,而李鸿章也得以筹建北洋水军。虽然二人不睦,但汉族官僚集团牢牢掌控了军队和局势,后来也是由汉族军事集团首领张之洞的军队首先发难,而李鸿章的传人袁世凯推翻了清廷的统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明清重臣吴三桂为什么要反叛清廷?
吴三桂是明清两朝重臣,在明朝崇祯皇帝自缢之后,转而投向清廷,开启山海关,将清朝铁骑放进了中原。随后他又跟随清军,一起农民起义军以及南明势力,因为功劳极大,被清廷册封为平西王爷,坐镇云南。吴三桂是平西王爷,在云南一方佣兵自重,那么他为什么会公然反抗清王朝呢?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也就“利益”两个字而已。吴三桂最开始投降清王朝,就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利益。当时李自成的军队集结在山海关,第一次交战吴三桂输了。而李自成的军队还在源源不断的向山海关补充兵力,这种情况下,吴三桂根本没有胜利的希望,很有可能还会全军覆没。无奈之下,吴三桂只得打开山海关,与清廷一道联击李自成所部。吴三桂与清廷联合击败李自成之后,吴三桂仿佛就成了清朝的官员,帮助清朝平定南明势力。而清朝好似也对吴三桂信任有加,封其为平西王爷。两方和睦的遮羞布下,实际上是各有打算。首先从清朝来看,他们刚刚入关,并没有坐稳江山。而且对整个明朝版图地势也不...
· 清廷官员印光任
简要介绍:印光任,(1691―1758)清廷官员。字黻昌,号炳岩。江南宝山人。1726年,清世家下诏,命令省督抚举荐孝廉方正之士,印光任应诏,被荐为广东地方官。历任石城、广宁、高要、东莞等地知县,颇有政声,尤长于经办中外交涉事件。1746年调任南澳同知,后升任广西庆远及太平两府知府,因事去职。晚年归乡家居,终年68岁。主要著作著作有《澳门纪略》、《炳岩诗文集》、《翊蕲编》、《补亭集话》、《雨吟碎琴草》、《铁城唱和》等。今存者唯有《澳门纪略》。生平经历清雍正四年(1726),清世宗下诏天下督抚,各举孝廉方正之士。江苏布政使张坦麟推荐宝山廪生印光任应诏,印被授予六品顶戴,经由吏部考察使用。“奉旨发广东以知县用,初署高州石城县,实授广宁,调高要,再调东莞”(《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二百二十八)。印每到任地,勤于吏治,严肃政记,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香山志》中说他到任以后既能捕盗杀虎,为民除害,又能...
· 邱二娘为何被清廷凌迟处死?
清朝咸丰年间,福建泉州河市镇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女英雄,年芳22岁,人称“邱二娘”,被清廷悬赏百万缉拿,后被清廷凌迟处死。那么,他为何被凌迟处死呢?邱二娘从小被卖到惠安县后龙乡峰尾村刘家做童养媳,长大以后,因不堪忍受非人虐待,逃到东坪村表哥林杯家。邱二娘父亲邱柳学是个郎中,她懂得一点医术,针线活也很好。在表哥家中,她一边刺绣一边行医,日子总算是安稳了下来。邱二娘本想就这样平平安安地生活,谁想清廷过舒心日子,赋税一加再加,逼得她没有活路。跟表哥林杯一商量,他们决定武装起义。于是,邱二娘以行医为名四处串联,很快联络了许多走投无路的农民。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邱二娘的起义队伍组织了起来。他们在笔架山高明王宫(今惠安黄塘半岭宫)挑起“顺天命邱娘娘”大旗,杀了一个官府粮吏,高喊“官逼民变”口号宣布起义。在邱二娘率领下,义军抗捐、抗税、惩办贪官污吏。几天之内,义军便攻下山仔边村,成功袭击官军,缴获轰...
· 揭秘苏麻喇姑是怎么得到整个清廷尊敬的她为清廷皇室做三件大事
苏麻喇姑是怎么得到整个清廷尊敬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清朝皇室中,有一个特殊的人物,她既不是皇帝的妃嫔,也不是皇亲贵族,然而终其一生,她一直是对皇室中人很特别的存在,尤其是康熙,一直把她视为最尊敬的人之一。她就是苏麻喇姑。提起苏麻喇姑,应该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她是孝庄太后身边最忠诚的侍女,从豆蔻年华的少女,到嫁给皇太极之后的嫔妃生涯,甚至是后来一步步成为太后,成为影响天下大势的女人,苏麻喇姑一直陪伴在孝庄身边,并且给了她很大的支持。还未出嫁的时候,苏麻喇姑就是孝庄身边的侍女,后来出嫁了,因为聪慧又能干,她依旧跟在孝庄的身边。苏麻喇姑的学习能力很强,很快就学会了满语,加上心思细腻办事稳妥,很快就成为孝庄在宫里的得力助手。而后来,在诡谲的政治风云中,她也始终是孝庄不可或缺的得力帮手。崇德八年,皇太极去世以后,因为多尔衮和豪格的僵持不下,...
· 谁在为清廷的京师同文馆买单?
在花都巴黎,19岁的张德彝有幸目睹了这样一种神奇的物件,“将是物冠于龙阳之首,以免染疾。牝牡相合,不容一间”。作为一名勤于思考的青年学子,小张在质疑其“虽云却病,总不如赤身之为快也”的同时,小心翼翼地将其命名为“肾衣”。这样雅致的称谓,较之后世通俗的学名——避孕套,文化底蕴不可同日而语。有理由相信张德彝只是纸上谈兵,他不会也没有机会尝试这一新鲜洋玩意儿,在斌椿团长的严格调教和指导下,他除了认识到肾衣可以“却病”,还可避孕。年轻的学子再次开动脑筋,运用儒家思想进行抨击:“其法固妙矣,而孟子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惜此等人未之闻也。要之倡兴此法,使人斩嗣,其人也罪不容诛矣!”斩嗣者,断子绝孙也!正是因为自觉维护纲常,凡事认真钻研,张德彝以后仕途坦荡,不仅被清政府先后派驻英、比、意任公使,还一度成为“帝师”——光绪皇帝的英语老师。对一个来自“大城市”铁岭的贫寒旗人子弟来说,这样的修为,足以光宗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