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宋代福州人过初一:女人尽可上赌场下馆子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73
转发:0
评论:0
宋代福州人过初一:女人尽可上赌场下馆子,正月初一,也叫“新正”。过着老春节,今天就聊聊旧节俗吧!2月10日讯在1

  正月初一,也叫“新正”。过着老春节,今天就聊聊旧节俗吧!

  2月10日讯 在1000年前,福州人是怎么过大年初一的?宋代福建地方志《三山志》有两条有趣的记载。一条是关于大年初一早上要喝酒,说“渍酒东向而饮,自幼至长为序,可避瘟疫”——

网络配图

  这酒嘛,叫屠苏酒,配方是这样的:大黄、蜀椒、桔梗、桂心、防风各半两,白术、虎杖各一分,乌头半分。除夕那天,把这八味药装在红布袋里,在井水里浸一整天。初一五更以后,就来泡酒啦。

  现在,全家到齐了,都朝着东边太阳升起的地方,大家按年龄排排队,一人喝一口,最小的先喝,最老的排最后,苏东坡兄弟俩为这风俗都写过诗。苏东坡爱认老:“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爽快豁达;他弟弟苏辙怕老,说:“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感慨多多。宋朝的福州人喝了这酒,还把酒渣在中门上挂3天,到正月初四,才抛入井里——说这药酒喝了以后,全年不得瘟疫。

网络配图

  另一条就是“却荤食,率食素一日”。单从养生来说,除夕大鱼大肉确实腻,吃一天素让胃肠休息下,合理。150年前,美国传教士卢公明发现这风俗还在,说:“……大约百分之九十的福州人在正月初一这一天不吃荤,这个习俗是出于对天地的敬畏,叫做‘吃菜敬天地’,被认为是一种美德。”嗯,今天,你了吗?

  女子与小人,尽管顽皮吧

  在宋代,正月初一是女人们一年里的三大“开放日”之一(另两天是寒食和冬至)。宋朝文学家孟元老记录了当时的盛况:“向晚,贵家妇女纵赏关赌,入场观看,入市店饮宴,惯习成风,不相笑讶。小民虽赤贫,亦须新洁衣服,把酒相酬尔。”看,我们印象里不许抛头露面的女人们,今天可以自己去下馆子喝酒,去赌场看热闹,甚至上场赌一把!富婆贵妇们这晚上要三五成群出街公然放肆一回;穷家女也要打扮清楚了,出门喝酒散散心。

网络配图

  至于小朋友,今天的吃饭规矩自己记住了:吃早饭,吃饭过半,一定要添饭;添了饭可以不吃光,留点在碗里,说声“有余”;打破碗也不要紧,说声“发了”,谁都不能打你。然后是初一到初三可以随便儿顽皮,民俗上这三天不打孩子,要算什么顽皮账,通通留到初四。所以,尽管顽皮吧,孩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舌尖上的历史:宋代全民热爱下馆子
一日三餐在宋代才普遍起来(但也有部分人家只吃二餐),这只有在农业产量大为提高、食物变得丰富并且有了夜生活之后,才可以实现的。吃饱之后,人们便会追求吃得精致。宋人对于饮食是非常讲究的。富贵人家,“凡饮食珍味,时新下饭,奇细蔬菜,品件不缺”,甚至“不较其值,惟得享时新耳”。为了尝到新鲜,不惜金钱。宋朝的一般城市白领跟今日的小白领一样,都不习惯在家做饭,而是下馆子或叫外卖。有人统计过,《东京梦华录》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其中酒楼和各种饮食店占了半数以上。《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百余栋楼宇房屋,其中可以明确认出是经营餐饮业的店铺有四五十栋,也差不多接近半数。南宋笔记《武林旧事》、《都城纪胜》、《梦粱录》也收录了一大堆临安的饮食店与美食名单。即便是城市下层人,也能从饮食店找到物美价廉的食品,据《梦粱录》记载,“更有专卖血脏面、斋肉菜面、笋淘面、素骨头、麸笋素羹饭,又有卖菜羹,饭店兼卖煎豆腐,煎鱼、煎鲞、...
· 尽忠拂过
【成语】尽忠拂过【成语】尽忠拂过【拼音】jìnzhōngbìguò【解释】拂:通“弼”,匡正。旧指竭尽忠心,帮助君王改正错误。【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异违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
· 徐茂公墓:揭秘躲过初一没躲过十五的半仙
徐茂公,其实应写作徐懋功,瓦岗寨出身,在瓦岗寨46友中排行老三,原名徐世勣,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他一生战功卓著,出将入相,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贞观十五年,徐懋功遇暴疾,唐太宗自剪胡须,为徐懋功做药引。当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唐太宗贵为天子,竟亲剪“龙须”,诚为千古美谈。徐懋功叩首见血以谢,太宗说:“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唐太宗李世民真是一个好演员。网络配图徐懋功回国后即病倒,当他重病不久于人世时,唐高宗及太子赐药,病故后,皇帝李治亲自题写碑文:“老徐虽死犹荣”徐懋功墓前立有一块巨碑,为唐仪凤二年立,高宗李治皇帝为李勣撰文并书写的李勣碑,它是昭陵陵园内最为高大、也是保存文字最多的神道碑。在之前的太宗朝,李世民玄武门兵变的主要追随者侯君集、张亮均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以谋反而遭杀戮;鼎鼎大名的魏征死后也被太宗扑倒了墓碑,毁掉了与魏征儿子定下的婚约;唐初“军神”...
· 宋代的饮食风尚:率先普及一日三餐全民下馆子
一日三餐在宋代才普遍起来(但也有部分人家只吃二餐),这只有在农业产量大为提高、食物变得丰富并且有了夜生活之后,才可以实现的。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舌尖上的宋朝吃饱之后,人们便会追求吃得精致。宋人对于饮食是非常讲究的。富贵人家,“凡饮食珍味,时新下饭,奇细蔬菜,品件不缺”,甚至“不较其值,惟得享时新耳”。为了尝到新鲜,不惜金钱。宋朝的一般城市白领跟今日的小白领一样,都不习惯在家做饭,而是下馆子或叫外卖。有人统计过,《东京梦华录》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其中酒楼和各种饮食店占了半数以上。《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一百余栋楼宇房屋,其中可以明确认出是经营餐饮业的店铺有四五十栋,也差不多接近半数。南宋笔记《武林旧事》、《都城纪胜》、《梦粱录》也收录了一大堆临安的饮食店与美食名单。即便是城市下层人,也能从饮食店找到物美价廉的食品,据《梦粱录》记载,“更有专卖血脏面、斋肉菜面、笋淘面、素骨头、麸笋...
· 卢孝标(南宋)·福建福州人
卢孝标是南宋时代的理学名家。因他自号玉溪,故学界称他为“玉溪先生”。卢孝标著有《四书讲义》、《经史述要》、《性理发蒙》、《得闲堂集》等。对中华传统文化从多方面加以阐述。为宋明理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卢孝标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卢恭,娶永兴公主为妻,为镇闽驸马,逝世后葬于福建福州北园山。卢孝标“以孝为标”,在父墓附近筑室守墓三年,以尽孝道。尔后移居于南境柜林中,筑一草亭。亭中楹联写着“雨露滋春草,琴书乐古亭”。卢孝标不想继承先辈在官场中追,而立志于著书立说,招生讲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卢孝标认为首要之务在于弘扬儒家学说,使人的“性理”得到“发蒙”。社会道德得以提升,国家由乱恢复到治,为此,卢孝标奋斗了一生,著作等身,生徒遍及闽中。至72岁十稀之龄病逝,葬于卢家山。朝廷为表彰卢孝标功德,下旨为他建祠祀奉。南宋灭亡后,元朝统治都对卢孝标的后肛加以,他们认为卢孝标之父为镇闽驸马,是宋王室至亲,故...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