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荀彧、郭嘉不如此人,奈何天妒英才,江山尽归司马懿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73
转发:0
评论:0
荀彧、郭嘉不如此人,奈何天妒英才,江山尽归司马懿,聊起三国军师,有一个地方一定绕不开——颍川。颖川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谋士集散地,

  聊起三国军师,有一个地方一定绕不开——颍川。颖川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谋士集散地,备产精英,各路诸侯营中的谋士十有六七处于此地,当时有“汝颍多奇士”之说。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有郭嘉、徐庶、司马徽、戏志才,钟会、钟繇等,当然还有大族荀氏的荀彧、荀攸等人。所以,我们今天先从曹营的两位颍川人,荀彧和郭嘉讲起。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三国志》,将他、他侄子荀攸和贾诩,合传列为曹操首席三大谋士。是曹营内首屈一指的内政高手,不常跟着曹操上战场,而长于“居中持重”,负责军国之事的调度筹划。但他又是不同于一般谋士的存在,《三国志》将他列为魏的谋臣,《后汉书》里他却被当汉臣对待,也许他终究知道汉朝不可复兴,因而只是辅佐曹操,为汉朝延了二十几年命。荀彧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曹操的合伙人,帮助曹操解决了一些军阀,但在曹操荡平天下露出野心后,郁郁而终。

  这位“王佐之才”究竟是什么来头呢?答案:高门望族。颍川荀氏是汉晋时期的主要士族之一。荀彧出生在一个士大夫官僚世家,家族中在中央做文职高官的有很多,其父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并且荀氏一直与皇室保持亲戚关系,绵延两晋,联姻之家不是皇贵,就是当时一流的士族。并且,世家大族要取得社会承认,须符合当时社会价值取向,通俗点说就是得“有文化”,否则即使是大族名门,为官升迁也会惹人讥议。荀彧年少即有才名,家族又是荀子之后。因此,无论是从婚宦还是文化上来考察,颍川荀氏都称得上是“名门望族”。

  要说荀彧到底为曹操做了什么,能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的人自然不是的。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在战略上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在战术上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功绩;在政治上又善于举荐人才,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都是当时名士。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下面再说曾被荀彧引荐的颍川老乡——郭嘉。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郭嘉与曹营中算无遗策的荀攸、贾诩两位比,更偏判断型,擅长对对手的心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在宏观上把握战争时局,最大化地追求效率。比如劝曹操打袁绍、打吕布、料中孙策之死,后来对袁谭兄弟的间隙、奔袭乌丸等事,郭嘉主要的工作是劝曹操“要不要这么打,要不要撤兵”。

  再说郭嘉的出身,魏书对于嘉出身并没有多话,只有“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郭嘉是颍川阳翟人,阳翟郭氏是颍川士族之一,想必郭嘉的出身虽不像荀彧这种大族名门,但也算不上寒门,应属士族中人。

  曹操与郭嘉初见时,郭嘉一气呵成“十胜十败”。曹操听得热血沸腾,感叹:“使孤成大事者,必此人也。”此时,郭嘉年仅 29 岁,便成为曹营最年轻的谋士。曹操久攻不下吕布人心思退时,郭嘉不以为然,放水困了下坯,吕布一世枭雄告于段落。官渡之战后袁绍病死,曹操攻其二子,连战连捷。将领无不主张趁势彻底扫荡二袁。而郭嘉却力排众议,为曹操分析了二袁兄弟之间的矛盾,建议曹操回军装做南向攻击刘表之势,以待其变。果然二袁为争夺地盘而大打出手,曹操乘机回军北攻各个击破。二袁一死一逃,赢的轻松顺利。

  郭嘉最终在曹操远征乌丸班师时,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患疾病去世,年仅38岁。《三国志》记载:“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甚”。这一年,是公元 207年。这是个特殊的年份,两位重量级谋臣郭嘉和诸葛亮擦肩而过,郭嘉撒手离去,诸葛亮却正式出山。这两人在三国谋臣中也最常被拿来做比较。所以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千古一相”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人。诸葛亮于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本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但诸葛亮3岁丧母,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叔父诸葛玄来到了荆州。

  诸葛亮被他的死忠粉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大为美化后,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智的化身,是民间概念里呼风唤雨的智者形象。但所谓“一粉顶十黑”,等人们慢慢接触正史,发现诸葛亮并没有《三国演义》那么翻云覆雨算阴阳尽在掌握,便不免生逆反心理。因此最近,批评诸葛亮的人越来越多。但这样很容易让一个形象,从被高估转而到被低估。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诸葛亮的能力究竟怎么样?我们从几个角度来看:

  1. 治世才能:诸葛亮,是个贤相。

  《三国志》里将诸葛亮与管仲、萧何、子产这些前代神话宰相相提并论。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为蜀汉实际的统治者。他抚慰百姓,规定礼仪,确立官职,制订制度,整个蜀汉对诸葛亮“畏而爱之”。他给刘禅安排的董允、费祎、蒋琬几位将领,使诸葛亮出征在外,朝廷照常运转;诸葛亮死后,又让蜀汉朝廷稳稳运转了三十年。相比曹魏和东吴的内政动荡,蜀汉直到灭亡,未曾内乱。

  2. 军事才能

  陈寿说:“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于是,对诸葛亮的争议,聚焦于其军事才能究竟如何。

  张佳玮曾在文章中列举诸葛亮的征战成果“诸葛亮北伐,得到三郡响应,马谡街亭违背诸葛亮命令,败北,诸葛亮退兵。

  诸葛亮攻陈仓,粮少退兵。魏国追击,王双被斩。

  诸葛亮派陈式取了武都、阴平二郡,从此这两处半永久归于蜀汉统辖。

  诸葛亮北伐,司马懿亲自督率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来战,诸葛亮退兵,张郃追击,被射杀。”

  史书说诸葛亮用兵,“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兵法严整,不扰百姓。至于他的屯营布阵,更是杰出,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去看他的营垒布局,仍感叹“天下奇才也”。

  3. 私人品德:堪称完美。

  诸葛亮曾跟后主说过,他的财产,合计是成都的八百株桑树和十五顷薄田,死时不会留下多余财产。到他故世时,确实如此。诸葛亮殁后数十年,西川人民仍在念叨诸葛亮的好,仿佛西周人民歌颂周公召公一样,把他当圣人看待。

  综上所述,诸葛亮长于治世、安邦定国之术。其政治才能无以伦比,军事才能也有很高造诣。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最后,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人。和诸葛亮抗横多年,又智夺大权,为西晋建立和统一三国开创了基业。

  司马氏家族在东汉末年很明显地经历了“从武入文”的过程:司马懿的高祖父司马钧为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因此,司马氏不能被称为“世家大族”,而是由“地方豪族”进而成为“魏晋士族”,最终成为“皇族”的。河内司马氏在当地属于一流豪族,但因无世传学问,在名望上不算顶级。

  司马懿严格来说,并不能称他为军师或者谋士,他并不效忠于谁,它的最终目标一直是权力。他谨小慎微、擅长等待。在第一次被曹操征召时,称病不去,冒着危险卧床七年,为的是规避出仕可能带来的风险。一直等到袁绍势力全灭,司马懿才决定投奔曹操阵营。但即使入了曹营,一直到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死,长达十二年时间里,司马懿也没有在大事上有所作为。

  终等到曹丕上位,凭之前多年朋友交情,才获得屡屡升迁。但司马懿此时并无意成就什么耀眼的功业,他要的仅是升迁。终于,他的韬光养晦没有失算,曹丕死时,指定的三位顾命大臣,是曹真陈群司马懿。让曹丕没想到的是,司马懿迅速取得兵权,迁骠骑将军,加督荆、豫二州诸军事,并且迅速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

  真正的司马懿这时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太和四年,司马懿迁大将军,一年后,曹真死。这个时候,司马懿开始打起了的主意。魏明帝托孤之后,司马懿已是四朝老臣。当年那些他需要仰视的重臣一个个死去,甚至世上已经不剩下几个人能和他平起平坐。他的野心是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到此时,已经不可收拾。

  所以在小编看来,人才辈出的三国时期,你才能了得又如何,只是青史留名罢了,可是仲达之才,四朝老人本属难得,心中有执念敢他人不敢而为之,其实已经超越一个军师该有的“本分”。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初唐四杰”唯他成就最高,奈何天妒英才溺水而亡
王杨卢骆号称“初唐四杰”,当然每个人都不是浪得虚名,他们在文学史上各有惊人的事业。像骆宾王,七岁咏鹅,那首“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至今是陪伴小学生的口水诗,后来写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也是十分出色,骂人骂的汹涌澎湃,把武则天看得一愣一愣的。卢照邻也是很牛的人,他有篇《长安古意》受到闻一多先生的点赞和跟帖。不过什么“复道交窗作合欢”……“罗襦宝带为君解”等句子,有点“黄色”诗的味道。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一文中也称此诗是有宫体诗的特点。现在看来,《长安古意》应算是唐代长篇诗歌中最早的,但与《长恨歌》、《琵琶行》相比,因为处于唐诗起步阶段,所以并没达到第一流的境界。卢照邻命也是苦命娃,患上了“风疾”,大概属于现在脑血栓之类的病症,手足瘫痪,后又失明,最后为了摆脱痛苦投水而死。至于杨炯,最为大众所熟悉的应该就是那首高考重点《从军行》吧。据说当时就有“王杨卢骆”一说,但杨炯却不满意这样的排...
· 孙策的死究竟是天妒英才还是自作孽不可活?
郭嘉曾经通过从许昌回江东的张纮使者之口,给孙策下了一个断语: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从外面看,孙策之死是他自作虐不可活,当初若不是他杀死了于吉,就不会形容憔悴,金疮迸裂,死于非命。那么,孙策应该是死于自己的执拗和固执,而非他人之手。但孙策之死,显然并非那么简单。孙策受伤,起因是孙策绞杀了吴郡太守许贡,许贡的三名家客为许贡报仇,刺杀了围猎时的孙策。受伤的孙策不能发怒,最后却是怒而癫狂,金疮迸裂而死,甚为可疑。网络配图疑点之一:某日孙策引军会猎于丹徒之西山,这个应该是属于秘密,怎么会轻易地被许贡的家客所获悉?既然三名家客能准确地获悉孙策会猎,并埋伏在树林之内,那么孙策身边必有人通风报信所致。疑点之二:孙策之军,赶起了一匹大鹿,孙策纵马上山逐之。孙策作为江东地面的统帅,怎么会在逐鹿的时候,身旁就没有一两名随从?按照后面情节发展来看,程普数人应该是和孙策一起围猎的,为...
· 秦始皇最后悔杀的人天妒英才韩非子
众所周知,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以法势术为核心,总结了商鞅,慎到,申不害等前人的智慧,补充和完善了法家思想。但其被同门师兄李斯残害,李斯之所以要杀韩非子,其主要原因在于韩非子自身。原因有三:网络配图一、虽然通达人性,但却不通人心,韩非子继承了其师荀子的性本恶的哲学命题,但其却不能明白人性虽然是恶,但人心却是变化的,李斯本初并没有必须杀韩非子的想法,但韩非子多次向秦王纳谏,要求铲除权臣,李斯就是最大的权臣,岂有不先下手为强之理;二、虽然天资聪颖,但却太过实诚,推出法家思想,治理天下,让皇帝政权巩固,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就出在实诚上,秦始皇看重的是他的治国思想,却不是他本人,当他将法家精要和盘托出之时,他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呢?更不要说秦王不会杀李斯,而去救韩非子,相比之下,李斯有更大的用处。三、虽然精通权谋,但未认真思考,一山不容二虎,秦国已经有了一个李斯,而李斯又如何能容纳下一个才能比自己高,...
· 简明正史——荀彧 郭嘉
荀彧(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出身于世家大族,祖、父辈或为官僚、或为学者,多有清名。荀彧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时便才华出众,南阳名士何颙曾赞赏他为“王佐之才”。永汉元年(189),荀彧被举孝廉,并被任命为守宫令。董卓进京后,荀彧经过分析观察,认为天下将要大乱,便请求外出任职,被改任为亢父县令。但他并不去上任,回到家乡,对乡亲们说:“颍川是战乱中会受到四面攻击的地方,现在天下马上要大乱,这里会常有兵灾,应立即离开,千万不可久留!”乡亲们普遍因留恋故土而犹豫。正在这时,冀州牧韩馥派使者前来迎请荀彧做幕僚。荀彧立即带领家人前往,临行时再次请乡亲们同行,大家仍犹豫不定,不愿离开。不久战乱即起,颍川很多人惨死,乡亲们这才认识到荀彧的先见之明。荀彧到冀州时,袁绍已经逼韩馥让出了冀州。袁绍以上宾礼接待荀彧。荀彧的弟弟荀谌等也被袁绍任以官职。但荀彧经过短时期的观察,发现袁绍...
· 天妒英才:三国史上三大英年早逝的统帅级将领
三国是个时代大舞台,文臣武将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着各自的才华,只要是有能力,就不愁英雄无用武之地。尤其是在鼎足之立之前,三国更是人才辈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各领风骚。然而,也有一句话叫做“天妒英才”,就有那么几个当时名人,由于他们英年早逝,不仅使他们自己的才能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也使他们所在的集团遭受了重大损失。即便是今天再提起他们,也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且看三国三大英年早逝的统帅级人物。曹昂曹昂是曹操的长子,二十岁的时候就举孝廉,曹操非常喜欢这个儿子。建安二年(公元197),曹操征讨张绣,张绣投降。本来这战事很是顺利,张绣投降也是出于真心,但曹操纳了张绣的婶婶,张绣感觉受到了侮辱,因此怀恨曹操。曹操听说张绣不高兴,就准备秘密杀掉张绣。结果计划泄露,张绣背叛,起兵偷袭曹操,曹操战败。慌乱中,曹操所乘的马被乱箭射死,人也多处受伤。关键时刻,曹昂把自己的马交给父亲,自己步战断后掩护。结果曹操冲出重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