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当一个县长,一个月能有多少钱?
俸禄,是对封建皇朝政府拨给各级官员的薪资酬劳的一种叫法,具体形式既可以为银钱,也有些是贵重物品或土地。放到现在来讲,俸禄可以说就是公务人员的工资。
春秋以前的禄以田邑为主,战国时以实物为主。夏商贵族食禄制度缺乏记载,难以详悉。不过他们各有一定数量土地,食土地收入是肯定的。西周、春秋时,周王室有土地方千里。诸侯、卿、大夫、士亦各以等级占有土地。春秋时,由于赋税制度的变化,逐渐实行谷禄制。
战国时期,王室勋贵,除任官职有俸禄外,还有封邑;先秦时为官府服务者只受廪食的待遇。东汉初年,又规定凡官吏俸禄,钱币与实物各半。自此以后,官员的俸禄基本基本就是以钱财为主当然还包括一些俸米、土地等。
古语有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句话真实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官场情况:拿钱办事儿,为官为民,谁不是为了温饱赚钱养家呢?
今天就与大家谈谈清朝官员的俸禄情况。
清朝的为官之道,早在儒林外史中就有影射,那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谓典型,想必诸位都耳熟能详。在许多影视作品以及书籍中,十万两银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放到当今社会,就很少有人清楚其中分量了。
在清朝,最高的年俸当属亲王,能达到1800两白银,有些特别受宠的亲王享受双俸,就是3600两,简直不知道怎么花完。自雍正朝实行养廉制度以来,清代各级地方官员都在年俸以外还能拿到朝廷特批的专用补助款,时地方而定.云南贵州的总督巡抚可能也就每年1000多两,两江和直隶的督抚们能拿到万两每年。
于是,就有了灰色收入,逢年过节、婚生嫁娶手下的官员会上门孝敬,征收税务时候得刮黎民百姓一笔,国家下发款项赈灾自然得揣起一部分放进腰包,案件审理的时候“左右逢源”又能多些进账等等。
如此下来,每年收入便丰厚起来,为官几年就有让平头百姓想都不敢想的大笔银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