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人是怎么制冰的?皇帝夏天用冰是多么奢侈?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91
转发:0
评论:0
古代人是怎么制冰的?皇帝夏天用冰是多么奢侈?,古人是在冬天制冰。他们把河水结的冰挖出来,存放到地窖里,夏天用。咱们以清

  古人是在冬天制冰。他们把河水结的冰挖出来,存放到地窖里,夏天用。

古代人是怎么制冰的?皇帝夏天用冰是多么奢侈?

  咱们以清朝为例。每年冬至过后就是皇家凿冰储冰的日子。此事归工部都水司负责。每年凿河取冰之前,要祭拜河神,感谢河神赐予的冰块。古人对大自然还是敬畏的。皇帝是天的儿子嘛,动爸爸的东西,不恭敬还行。

  凿出来的冰会修整的四四方方,并且有标准的尺寸要求,这样就可以很高效地利用冰窖的空间了。冰窖一般都挖建在半地下。在清朝大部分时期里,建冰窖是国家垄断行业,老百姓不允许建。冰窖有两种,一种是官窖,皇家使用,另一种是府窖,供王爷们使用。

古代人是怎么制冰的?皇帝夏天用冰是多么奢侈?

  在北京就有个冰窖口胡同。就是一个清朝时期的官窖所在地。它之所以修建在此地,是因为旁边就有城市水系的枝蔓。从西边的玉泉山引水至此,与东边的通州大运河水系贯通,南边就是皇室的什刹海景区,当然还有后来老舍自沉的太平湖。

  这么丰富的水源源不断流过,自然为古人制冰提供了方便之地。

  像现在的供暖季一样,每年有个供冰季。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七月三十位置,供冰两个月有闰月就算是抄上了,可以多享用些时日。

  用冰主要有两个地方。一是来给皇家的屋子降温,当绿色空调使用。装冰的容器也是有讲究的。外面是木制的,内里是铅或锡的,只要不直接喝就不会重金属中毒。二是冰镇食物的。

古代人是怎么制冰的?皇帝夏天用冰是多么奢侈?

  因为夏天的冰非常珍贵,所以,皇帝会对喜爱的大臣的防暑降温赏赐是按等级发“冰票”。大臣可以凭票领冰。

  所以如果您在清朝的夏天能喝上一碗冰镇酸梅汤,绝对比82年的拉菲要款式的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没有冰箱,古人是怎么制冰的?
周朝之前的年代里有没有人在夏天用过冰我们不知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周朝的时候周天子已经可以在夏天的时候用上冰了,在当时周天子所用的冰是夏天的时候从结冰的河里面挑选出一些水质良好的地段凿出的一块块寒冰,然后储藏在专门的冰窖里面,这样来年的夏天就可以使用了。古人的冰窖以及冰的保存古人的冰窖都是寻找一些非常阴凉的地方挖掘建造的,这些地方要常年不能见到阳光,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太阳所带来的温度将冰窖中的冰迅速融化,之后他们会在冰窖的最底层铺上很多桔梗类或者芦苇类的植物,在铺垫完这些植物之后,他们才会将一块块的冰放入冰窖中,然后在上面再铺垫上一些桔梗植物,这样就能将冰保存到来年了。当然,并不是说通过这种方法保存的冰不会融化,冰还是会融化的,而且融化的还是大部分,随着冰的慢慢融化,在来年的夏天能保存下来的冰就只剩下了三成左右,所以一般在储存冰的时候古人都会准备数量非常庞大的冰,以备融化后留下的冰可堪使用。...
· 曝一大学内饮品店禁止用冰块,古人是如何制冰的?
近日,网传某地一所大学所有饮品店被禁止使用冰块,其原因是有同学喝冰饮受凉,导致拉肚子投诉了。在现代,到了炎热的夏天,我们就会在家开空调、开风扇,同时还会喝点冷饮进行降温,而如今最不缺的冰块,在古代可是十分重要的生活消费品,那么古人是如何制冰的?今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讲。图源自网络在没有制冷技术的古代,却有冰块的存在,其最大的来源就是“采冰”,也就是说最开始,古人使用的冰块都是天然冰。而关于古代的“采冰”的历史悠久,早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专门掌管“采冰”的官员“凌人”了,这个管理机构为“冰政”。在《诗经》中讲到“二之日凿冰冲冲”,也就是说在每年农历十二月的酷寒时节的时候,工人就开始采取天然冰进行储存了。而随着采冰藏冰的技术,历代王朝对于冰块的需求增大,到了明清年间,这个采冰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清代的采冰是由工部都水司负责的,动用120多名差役,他们都是在深夜开工,先把采冰...
· 炎炎夏日,古人是如何制冰避暑的?
今年的夏天有多热,大家深有体会吧。我们在这炎炎夏日里,可以吹空调,吃雪糕,喝加入冰块的饮料,因为有这些也使得我们在这个夏天没有那么难过,那么古代没有这些高科技的东西,古人是如何制冰避暑的?今天就跟着族谱网小编来看一看吧。图源自网络关于制冰技术,古人很早就已经掌握了,而且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冰箱了,当然这个冰箱与现在的电冰箱是不一样的,在那个时候的冰箱主要是起到一个对新鲜食物的保鲜作用,这个冰箱就是1977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的战国青铜冰鉴,这“冰鉴”的内部是空的,只要将冰放在里面,然后再把食物放到冰的中间,就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了。那么冰是如何来的呢?古人最早获得这冰的办法,那就是藏冰,早在四千多年前,古人就懂得利用低温冰镇的原理进行藏冰了,这是根据现代考古发现的,当时的人们,会在冬天最寒冷的时候,主动采集冰块,而之所以选择最冷的时候,还是因为这个时候的冰块是最坚硬的,也不...
· 养“冰”千日用“冰”一时!古人是如何养“冰”用“冰”的?
养“冰”千日用“冰”一时!古人是如何养“冰”用“冰”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炎炎夏日,现代人必不可少的夏日三件套就是WIFI,空调加西瓜(西瓜还得是从冰箱里冰镇过的,那口感才是最佳的)。那么在没有空调没有冰箱的古代,人们是怎么制作消暑解渴的冰镇食品的呢?其中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利用冰块来消暑,但是古代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是如何获取和保存冰块的呢。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办法制作冰块只能通过保存天然冰的方法使得夏天也能用到冰块。第一,取冰以清朝为例,当时的清朝庭设有专门取冰和保存冰块的部门,有内务府和六部中的工部都水司共同负责。“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一九二九冰欠坚实,四九冰渐融化”。每当到了三九天,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就是工部都水司派人去采冰的时候,采冰地点主要集中在城内的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海、南海,以及由什刹海向东南流的御河等河湖。而在比之前冰窖监督和工部所派官员早已经...
· 古代人用的火折子是啥做的?
从小时候看古装片就总是看到,晚上或是山洞里或是古墓里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古人就会掏出一个棒棒,一吹,就着了,有火了,真的好神奇哦!这就是古人发明的打火机……火折子,那么火折子是啥做的?我们来说一说:火折子的制作方法是以白(红)薯蔓浸水中泡浓,取出捶扁,再泡加棉花、芦苇缨子再捶,晒干,加硝、硫磺、松香、磷等易燃物质和多种香料而制成的,最后折成长扁筒,晚间提前点着放在竹筒里,没有明火但又不灭,始终有火星在,因为有磷以及一些易氧物质,气温高的情况下,用嘴吹,或者快速甩,它就会与氧充分接触而起剧烈反应而燃烧,道理还是很简单的。不过在古代这个算是高科技了,价格昂贵只有贵族及有钱人家有,穷人可买不起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