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道家悖论什么时候出现的?道家悖论讲了什么内容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96
转发:0
评论:0
道家悖论什么时候出现的?道家悖论讲了什么内容,道家悖论,是中国春秋时代墨家思想家墨子及西汉儒家思想家扬雄,在道家思想家老子

  道家悖论,是中国春秋时代墨家思想家墨子及西汉儒家思想家扬雄,在道家思想家老子及庄子其著作表述中所发现的一系列悖论,分别是"言尽悖"(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学无益"(学习并无益处)、"非诽"(不应驳斥他人)、"辩无胜"(辩论双方都没有赢家)。墨子及扬雄在其著作中对以上悖论进行逻辑分析,并用之评击道家学说。

  言尽悖,转作白话文的意思是"所有言论都是错的"、"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类似的表述素见诸老庄著作,用以表示"道"(道理,广义指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之玄妙。

  庄子在其著作《庄子·齐物论》之中提到:

  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之志,圣人议而不辩。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园而几向方矣,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庄子表示,大道理并非单是言语就能表达得出来(大辩不言),用言语表达出来都会令原本的意思大打

  折扣(言辩而不及),故引申出"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的道理(言尽悖)。进而对应老子著作《道德经·观妙章》中表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地万物的道理用言语表达,就并非原本道理的意思了;道理有名相,就并非原本的道理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示意天地万物的道理是无形无相的,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

  然而,作为墨家思想家的墨子,在著作中《墨子·经下》和《墨子·经说下》评击"言尽悖"的说法:

  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以,悖,不可也。之人之言可,是不悖,则是有可也;之人之言不可,以当,必不审。

  "天地万物的道理用言语表达,就并非原本道理的意思了;道理有名相,就并非原本的道理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示意天地万物的道理是无形无相的,难以用言语表达出来。

  墨子表示,"言尽悖"这句表述本身便是错谬,若以"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为前提,那前提本身是不是真理了?

  他以逻辑学分析:假定"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为前提,立论结果为真,那么便有言论表达真理,然而和自身表述"言尽悖"自相矛盾;另又假定"所有言论都无法表达真理"为前提,立论结果为假,那么依照前提定义,"言尽悖"必为假,然而和自身表述的结果相同,反令"言尽悖"为真(此处墨子的逻辑分析有谬误,即若"言尽悖"必为假,即可能假在"尽"上,亦可能假在"悖"上;而只有当"悖"为假,才会出现令"言尽悖"为真的悖论)。如此推断下去,兜转重覆,没有结果,因此墨子将"言尽悖"定为悖论,引申道家的学说确立在悖论之上,其表达虚无缥缈且故作玄妙,不能正确说出所言来。

  但"言尽悖"想表达的道理,却可以被人感受到。事实上,墨子在批评"言尽悖"的表述错误的同时,也恰好说明了"言尽悖"表达的道难以明说的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悖论
逻辑悖论的定义抛开悖论的各种含义,通常所说的导致矛盾的悖论是指逻辑悖论。要成为一个逻辑悖论,应当满足如下条件:有一个命题A,称为悖论命题。有一个逻辑系统L,称为相关系统。有一组命题E,称为背景命题。背景命题都是相关系统中的真命题。相关系统被简化为背景命题,背景命题成为悖论证明的依据。相关系统无法确定悖论命题A的真值,但如果假设A为真,则根据背景命题,可以推出A为假,反之,如果假设A为假,又可根据背景命题,推出A为真。因此,要判断一个悖论是否真的逻辑悖论,就是要确定要素A,L和E,特别是要确认E中的命题都是真命题。如果E中的命题不真,则这不是一个逻辑悖论,而是一个逻辑错误。所有逻辑悖论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命题A⇔¬A,称为悖论情形(paradoxsituation),是进一步推出矛盾的依据。问题是,A⇔¬A在相关系统中是不是一个真命题。如果是真命题,那么就可以由它推出矛盾,悖论成立,是相关系...
· 阿莱悖论
概论1952年,法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里斯·阿莱斯作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对100人测试所设计的赌局:赌局A:100%的机会得到100万元。赌局B:10%的机会得到500万元,89%的机会得到100万元,1%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A而不是B。即赌局A的期望值(100万元)虽然小于赌局B的期望值(139万元),但是A的效用值大于B的效用值,即:然后阿莱使用新赌局对这些人继续进行测试,赌局C:11%的机会得到100万元,89%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赌局D:10%的机会得到500万元,90%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实验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D而非C。即赌局C的期望值(11万元)小于赌局D的期望值(50万元),而且C的效用值也小于D的效用值,即:数式证明而由【2】式得:【3】与【1】式矛盾,即阿莱悖论。阿莱悖论的另一种表述是:按照期望效用理论,风险厌恶者应该选择A和C;而风...
· 罗素悖论
罗素悖论我们通常希望:任给一个性质,满足该性质的所有集合总可以组成一个集合。但这样的企图将导致悖论:罗素悖论:设命题函数P(x)表示“x∉x”,现假设由性质P确定一个集合A——也就是说“A={x|x∉x}”。那么现在的问题是:A∈A是否成立?首先,若A∈A,则A是A的元素,那么A不具有性质P,由命题函数P知A∉A;其次,若A∉A,也就是说A具有性质P,而A是由所有具有性质P的类组成的,所以A∈A。罗素悖论还有一些更为通俗的描述,如理发师悖论、书目悖论。罗素悖论在类的理论中通过内涵公理而得到解决。理发师悖论和罗素悖论等价理发师悖论和罗素悖论是等价的:因为,如果把每个人看成一个集合,这个集合的元素被定义成这个人刮脸的对象。那么,理发师宣称,他的元素,都是城里不属于自身的那些集合,并且城里所有不属于自身的集合都属于他。那么他是否属于他自己?这样就由理发师悖论得到罗素悖论。反过来的变换也是成立的。...
· 阿罗悖论
命题有N种选择,有m个决策者,他们每个人都对这N个选择有一个从优至劣的排序。我们要设计一种选举法则,使得将这m个排序的信息汇总成一个新的排序,称为投票结果。我们希望这种法则满足以下条件:那么,如果N不小于3,我们不可能设计出这种制度。例子例如,某日人们举办一个投票,这个投票问券只有一个问题,包含若干个选项,投票者根据自己的偏好给这几个选项排序。人们希望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投票的结果应该能表现出多个参加者的偏好,而不是某个人的偏好。它应该能体现所有参加者的偏好,并且如果有2次投票所有人投的票相同,结果也一定相同。如果人们改变了某2个选项的相对优先级,那么这变化不应该影响其他选项的相对优先级。如果一个人提高了某个选项的优先级,那么在结果中,这个选项的优先级不能因此下降。所有结果的排序都应该是可能达到的。阿罗的结论是,如果有2个或以上的人参加投票,并且问题有3个或以上的选项,那么以上的这些条件不可...
· 芝诺悖论
两分法悖论运动是不可能的。由于运动的物体在到达目的地前必须到达其半路上的点,若假设空间无限可分则有限距离包括无穷多点,于是运动的物体会在有限时间内经过无限多点。这里的“运动”不是距离的概念,而是速度的概念。从A点到B点的运动不仅仅涉及到距离,并且涉及到时间。从A到B的运动如果发生在无限长的时间内,那么悖论就为真,因为此时速度为0。速度这个概念虽然可以被表示为距离除以时间,但是速度是一个自然界的固有概念,并不依赖于时间和距离。所以庄子的万世不竭反倒成为一个真实的叙述,而不是悖论。阿基里斯悖论常见的叙述为追着乌龟的阿基里斯,本悖论因此得其名。如柏拉图描述,芝诺说这样的悖论,是兴之所至的小玩笑。首先,巴门尼德编出这个悖论,用来嘲笑“数学派”所代表的毕达哥拉斯的“1>0.999...,1-0.999...>0”思想。然后,他又用这个悖论,嘲笑他的学生芝诺的“1=0.999...,但1-0.999....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