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南明坐拥江南富庶之地 为何成不了第二个南宋瞬间就被清军消灭?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80
转发:0
评论:0
南明坐拥江南富庶之地为何成不了第二个南宋瞬间就被清军消灭?,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被迫逃亡的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这标志着以崇

  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被迫逃亡的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这标志着以崇祯皇帝为代表的大明政权灭亡。消息传来,南京陪都方面一片悲恸。

  大明王朝建立之初,太祖皇帝朱元璋乃定都南京,后来燕王朱棣谋反成功,遂迁都北京。但是,为了不忘本,将南京设为陪都,也保留了一套政府机构班子,只不过这套班子相对于北京政府机构班子,确实是有名无实。但是,此时北京政府已经崩盘,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占领紫禁城,所以此时南京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依然占据东南大半壁江山的大明王朝之政治中心。以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为首的南京领导班子们在悲恸之余,开始着手准备拥立新君事宜。

  崇祯帝煤山自尽,后世所立的石碑_图

  关于这拥立之事,读过笔者前几期文章的朋友应该知晓,南京这帮文人墨客之间真的是矛盾重重,关于拥潞(潞王朱常淓)还是拥福(福王朱由崧)争执不下,而关键人物史可法此时也没能够表现出一位政治家所应有的狂澜之势,而是犹豫不决。最后,史可法和时任凤阳总督的马士英达成共识,拥立潞王朱常淓。于是,史可法亲手起草了一份不能拥立福王的文书,文书直言不讳地阐述了福王朱由崧七大劣迹为不可拥立之由。谁成想,这马士英突然反水,与几位藩镇武将勾结,改拥立福王朱由崧,并将史可法出卖。此时史可法并没有据理力争,而是莫名其妙地搞出来一个立桂王朱常瀛的“折中”方案。结果,史可法是得罪了东林党也得罪了朱由崧、马士英等人,最后朱由崧上位监国甚至称帝,本应属于史可法的首辅之位,却被马士英抢了去,没有办法,史可法选择去了扬州。

  这就是南明弘光政权建立之初的背景,其内部真是党派林立且一盘散沙,正所谓“朝堂与朝堂之间,朝堂与武将之间,武将与武将之间都是矛盾重重,彼此之间都是瞠目以对,恨不得制对方于死地”,而史可法等正直忠臣却是政治才能有限之人,再加之马士英这样的两面三刀的小人执掌朝政,弘光政权命运如何已然可想而知。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_图

  事实也不出意外地证实了南明弘光政权大佬们的实际能力。以武将拥立的弘光朝廷可谓是兵将齐整,而且坐拥江南富庶之地,更是粮草充沛。然而,实际情况是,弘光朝廷的文官武将们大多毫无进取之心,将匡扶国家社稷大任抛之脑后,每天过着文恬武嬉的堕落生活。不但如此,弘光朝廷的当权者,如朱由崧、马士英和史可法等人,竟然寄希望于满清政权积极攻打李自成,“替”自己报崇祯皇帝自缢身亡的不共戴天之仇。这种荒唐昏庸的无能做法,结果只能任由满清做大做强,而弘光朝廷最后只能是自食其果。

  大清方面利用弘光朝廷的不作为,迅速占领山东、河南等大片地盘。在中原北方站稳脚跟后,开始集中优势兵力向西开进讨伐李自成。李自成的军队虽然积极应战,但是最终还是没能够抵挡住大清军队的强攻,李自成本人更是惨死在地方武装之手,大顺政权就此土崩瓦解。而大清却在胜利中不断收编李自成战败的军队以及各种地方武装以壮大自身,此时大清军队真正是兵强马壮,弘光朝廷已然危在旦夕。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_图

  事到如今,南明的皇帝和高官们还没有意识到危机,反而还想感谢清军为自己报了先帝(指崇祯皇帝)之仇。南明弘光朝廷的荒诞无道,正好是如大清之所愿,大清豫亲王多铎率领大军击败李自成残部之后,稍作休整便向东进军剿灭南明弘光朝廷。直到大清开拔之时,南明弘光朝廷的大佬们才如梦初醒,才明白大清不但要灭大顺,更要灭弘光啊。

  其实,已然大祸临头之时,南明弘光朝廷也没有组织什么有效地抵抗。面对来势汹汹的大清军队,曾经那些拥立福王朱由崧称帝的勋臣江北四镇武将们,刘良佐和刘泽清望风而降,他们拿着南明弘光朝廷的军饷器械,毫不犹疑地掉过头来攻打自己的“老东家”。各种史料记载,往往攻打大明残留政权打头阵的都是大明降将,同时从他们攻打之过程来看,他们大多是很有战斗力的军队,倘若能够好好计议,同时文臣武将都有为国为民慷慨赴死之大义,南明弘光朝廷怎能仅建立一年有余就被灭亡之厄运?

  爱新觉罗·多铎(1614年4月2日—1649年4月29日)_图

  藩镇武将们的倒戈和江北重城扬州陷落,史可法誓死不降而惨遭厄运的消息传至南京,弘光皇帝朱由崧惊慌失措。面对大清的大兵压境,他不但没有坐镇朝廷组织各路力量抵御入侵,而是在没有通知朝臣和百姓的前提下,携带着自己的家眷以及近臣马士英一家老小来了个连夜逃跑,等到第二天上朝之时,大臣们无数军情等待与皇帝商议之时,才发现皇帝不见了。皇帝老儿都临阵脱逃,南京城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当多铎带领大军兵临城下之时,魏国公徐文爵(开国功臣徐达之后)、尚书钱谦益等人投降献城。魏国公徐文爵虽然萌祖宗荫德爵位最高,但是他毫无实权,所以是否献城他根本没有决策权,而礼部尚书钱谦益虽然降清,但是作为东林党领袖的钱尚书是一位真正的抗清英雄,他以年老之名辞去清朝礼部尚书之职,然后就一直在地方组织抗清活动,直至八十三岁高龄去世。所以说,虽然都是降清之臣,但是并不能一概而论,孰奸孰忠历史自有定论。

  清朝占领了南京,其实就可以宣告南明弘光政权的灭亡,至于朱由崧逃跑投靠到另一位藩镇武将黄得功处。这黄得功虽然佣兵自重,但是还算是赤胆忠心,在明知道朱由崧是一摊烂泥的情况下,还是奋力抵抗清军而护主,最后寡不敌众而阵亡。黄得功比起那临阵倒戈投降的二刘,倒也算得上是忠臣。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_图

  而朱由崧被清军生擒,在战战兢兢、苟且地活了不到一年之后,连同其他各位投降清朝的明朝藩王们一起被斩首于菜市口。

  南明弘光朝廷建立一年有余便匆匆落幕,可以说在这决定历史走向最关键的一年多时间里,弘光朝廷几乎是毫无作为。就在弘光朝廷碌碌无为之际,错过了光复江山社稷的最佳时机。在弘光政权之后,也陆续建立许多其他南明政权,最有作为的当属广西永历政权,但是时过境迁,空剩悲壮唏嘘。

  我突然觉得崇祯皇帝很想项羽,尤其是结局,所以很想以一首杜牧的《题乌江亭》作为结尾: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参考文献:《南明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军不入关的历史猜想:南明会成为第二个南宋吗?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立大顺国。三个月后,他率大顺军抵达居庸关,监军太监杜之秩、总兵唐通不战而降,同时,刘芳亮率领南路军,东出固关后,真定太守邱茂华、游击谢素福出降,大学士李建泰在保定投降。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迎接刘宗敏部进京师。李自成由太监王德化引导,从德胜门入,经承天门步入内殿。此时崇祯帝还带着太监王承恩在煤山瞭望,又返回乾清宫,大臣都逃散了,最后崇祯帝在景山自缢,史称“甲申之变”。李自成下令厚葬朱由检,最后葬于田贵妃墓中。京师陷落,皇帝殉国,明朝宗室及文武大臣大多逃亡南方,还据有淮河以南的半壁江山,史称南明。此时中国的形势:李自成的大顺据有淮河以北原明朝故地;张献忠的大西据四川一带;大清据有山海关外的现今东北地区,且控制蒙古诸部。我们假设大清铁骑不入关,那么大顺国、大西国、南明可能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为什么呢?大顺国:最有统一中国的...
· 袁绍:从偏居一隅到坐拥四州之地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袁绍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董卓作战不利胁迫汉献帝迁都长安,关东群雄逐鹿,其中一人的表现最为耀眼,他从偏居一隅之地的渤海太守强势崛起,用了近十年的时间扫平河北成为北方实力最强横的诸侯,即便是日后汉献帝东归定都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不得不向他低头,把大将军之位拱手相让于他,此人就是袁绍袁本初。那么从郡守到大将军,从偏居一隅到坐拥四州之地,袁绍是如何做到的?我们来看一下。189年大将军何进听从袁绍建议召地方诸侯进京以图合力铲除朝中宦官势力,董卓捷足先登第一个率军赶到洛阳很快掌握了朝中大权,司隶校尉袁绍不愿屈从董卓,于是在朝堂上和董卓对峙:“天下健者,岂惟董公!”后弃官而走逃亡到了冀州,董卓随即任命袁绍为渤海太守。当时天下十三州渤海是冀州治下,也就是说袁绍是冀州牧韩馥的下属,不过袁绍出自于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 南明首位君主朱由崧为什么成不了南宋赵构
朱由崧是明朝灭亡之后,明朝的遗老遗少在南京拥立的新君,是南明政权的弘光皇帝,但是从1644年五月登上皇帝宝座,到1645年五月二十二被自己的属下献给清军,弘光皇帝只在皇帝的宝座上坐了一年的时间,后来在1646年五月被大清斩首于北京菜市口,朱由崧死的时候只有四十岁。朱由崧为什么成不了赵构呢?原因有三。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先从朱由崧个人的能力来看,朱由崧是一位昏庸无能之辈,朱由崧虽然是依仗着军队的支持登上了王位,但是其登上王位之后却并没有能够将军权抓在自己的手里,而是听任拥立自己的军队将领依仗着拥立新帝有功而飞扬跋扈,没有人可以节制的了,也就是说虽然朱由崧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却并没有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而是醉生梦死,沉迷于酒色之中。南宋的赵构虽然是也沉迷于享乐,但是赵构却是一个令出必行的皇帝,即使是岳飞朱仙镇大捷想要直捣黄龙的时候,赵构也能够让其撤军,从这里可以看出赵构是最高权力的拥有者,这一点...
· 康熙为何能轻松打败坐拥半壁江南的吴三桂?
皇太极驾崩几个月后,清军就入关击败刚刚推翻明王朝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一举占领北京。定鼎中原,实现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梦寐以求的夙愿。清军能这么轻易的入关,这与吴三桂的帮助是密不可分的。吴三桂因为有功,被平南西王。康熙皇帝即位之后开始实行削藩,吴三桂趁此机会打着反清复明的名号起兵造反。吴三桂在造反前期可谓是势如破竹,清军在他面前不堪一击,慢慢的吴三桂甚至坐拥了半壁江南。但是吴三桂军队虽然很猛,但是却得不到广大百姓的支持,这是为什么呢?按理说当时清朝入关根基不稳,百姓都是明朝后裔应该是支持吴三桂的。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因为吴三桂杀了一个他不该杀的人。这个人就是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吴三桂杀了永历皇帝以后,就被反清复明的义士盯上了。从吴三桂杀了永历皇帝以后,就和大明遗民划掉了界线,也再没有人在支持吴三桂。再加上康熙实在可以说是很聪明的统治者。他招降王辅臣,纯用攻心术,先放了他的儿子让他感恩,日后...
· 康熙为何能轻松击溃坐拥半壁江南的吴三桂?
吴三桂起兵,创办吴氏企业,一时,东南数省,烽烟滚滚,都成为他的分公司。他感觉到,东南距离北京甚远,难给康熙迎头一棒,让他脑残脑漏脑进水,于是,昏花老眼瞄向西北大地,哈哈一乐,选中一人,作为其西北代理人。这人,就是陕西提督王辅臣。网络配图康熙知道后在宫中,挠着后脑勺,抓得头发尸横遍野,终于想出个法子。当时,王辅臣儿子王继贞在朝廷上班,拿着铁饭碗,领着闲工资,小日子过得蛮潇洒,可是,突然间,听到老爸拿起枪杆子闹革命,吓得险些尿了裤子。对于王辅臣造反,百官无法可想,回头看到王继贞,终于捡到个软柿子,一时群情激愤,纷纷上书,慷慨激昂,大骂王辅臣,同时建议,把他丫的小王灭了,以绝后患。康熙摇着头,连说“No”,下发文件,让小王进宫一叙。王继贞接到文件,吓得小鸡儿似的,浑身乱颤。上了朝堂,康熙见了,和蔼一笑,让他坐下,并安慰他:“你莫惊慌,你父反叛,你在京师,必无往来,否则,早已悄悄跑回去了。”王继贞...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