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锡克帝国:锡克族无畏者军团,永恒之神的仆人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71
转发:0
评论:0
锡克帝国:锡克族无畏者军团,永恒之神的仆人,1845年至1849年,英国与锡克帝国曾爆发过两次打规模战争。此时的锡克帝国

  1845年至1849年,英国与锡克帝国曾爆发过两次打规模战争。此时的锡克帝国以开始学习西方军事体制,并改编西式部队,以装备燧发枪的线列步兵为军队主力。

  然而在很多描绘盎格鲁-锡克战争的绘画中,依然能在战场上看到一些身着传统蓝衣,头巾高耸并插满各种金属饰物,手持刀剑盾牌等冷兵器作战的旧式锡克族武士形象,与其他身着西式军服的锡克士兵。

  这支蓝衫军,就是锡克族的传统精锐武士阶层——无畏者。

  无畏者,在旁遮普语中被称为“ਨਿਹੰਗ”,音译为“尼杭”,源自于波斯语“نهنگ”,是一种介于龙与鳄鱼之间的猛兽。之所以将这支团体翻译为“无畏者”,主要是依据锡克经典《古鲁·格兰特·萨西卜(ਗੁਰੂ ਗਰੰਥ ਸਾਹਿਬ)》中对“尼杭”的定义:

  “ਨਿਰਭਉ ਹੋਇਓ ਭਇਆ ਨਿਹੰਗਾ ॥”

  “无畏,即可成为‘尼杭’。”

  无畏者由锡克教第十代上师,古鲁·格宾德·辛格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正式创立,具体年代不详。早期的无畏者团体是锡克族的少年军组织,其成员年龄偏小,并从小开始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其性质与近代西方较为常见“学员部队”(例如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弗吉尼亚军事学院陆军学员小队”)性质类似。

  这支最初的少年军逐渐发展为锡克帝国的精锐部队,后多在战争中担任前锋的位置,而在非战争时期则是锡克教宗教领袖及宗教场所的护卫。这一群体最终演变为锡克社会的精锐武士阶层,延续至今。

  无畏者又被称为“阿卡利”,本意为“信奉永恒之神的人”,“不朽者”,源自于第六代锡克教上师,古鲁·哈格宾德麾下精锐部队——“阿卡-塞纳”,即“不朽军”。

  无畏者的装束独具特色,其服装主要颜色为蓝色,也会搭配白色和橘色,在阳光下非常显眼。

  此外,锡克无畏者的另一个服装标志是一尺多高的头巾帽。

  锡克人入教受礼时要求遵守五项基本行为守则,其中一项即为“不剃发”。因此锡克男性人人扎头巾。但只有无畏者才会扎这种圆锥形头巾。

  这种头巾,被称为“达斯塔-班噶”,本意为“高耸的堡垒”,以其外形而得名。关于这种头巾的由来,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这种头巾是模仿古鲁·格宾德·辛格的小儿子,法提赫·辛格的装束。法提赫·辛格出生于1699年,相传古鲁·格宾德·辛格有一次在教授两个大儿子剑术时,小儿子法提赫也想学,但被古鲁·格宾德·辛格因年龄、身材太小而拒绝。于是法提赫回到房间,给自己扎了一个特别高的头巾,让自己的身高看起来和哥哥们差不多,回去找父亲,说:“这样我就不小了吧?”

  1705年,6岁的法提赫·辛格与哥哥9岁的祖拉瓦·辛格在战乱中被莫卧儿军队俘虏。抓住他们的军官见他们年纪小,不忍下手,便开出条件,若兄弟二人可以放弃锡克教信仰,皈依教,便饶二人不死,但被果断拒绝。兄弟二人随即殉教。此时的无畏者军团多由青少年组成,为纪念法提赫·辛格,便将这种头巾当做无畏者军团的标志装。

  另一种说法同样认为这种装束出现于1705年。在于莫卧儿军队作战的过程中,但是锡克军队的主力“卡尔沙”教团被击溃,无奈战事吃紧,古鲁·格宾德·辛格不得不将“由孩子们组成”的无畏者军上战场。临行前,古鲁·格宾德·辛格让孩子们将军旗扎在头上,以求神明保佑。

  印有“德·泰·法提赫”标志的传统锡克族三角旗。

  这两种说法均来自民间传说,至于这种圆锥头巾确凿的来源目前尚无定论。

  此外,与达斯塔-班噶头巾常一同使用的还有一种印度传统投掷兵器——查卡姆。

  不过查卡姆并非锡克民族独有。相传这种武器起源于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毗瑟挐所用的法器——刹那-查卡(सुदर्शन चक्र),也就是中国佛教中所说的“金轮”。

  16世纪中期,葡萄牙史学家杜瓦特·巴博萨在其所著的《杜瓦特·巴博萨之书(Livro de Duarte Barbosa)》中曾记载德里苏丹国的武士就非常擅长使用查卡姆,不过显然这并不是主流兵器。

  这17世纪的绘画中经常可以看到查卡姆作为投掷兵器出现。

  不过由于锡克无畏者特殊的圆锥形头巾帽让查卡姆携带起来变得尤为便利,每一个无畏者都可以很轻松的用头巾帽携带一定数量的查卡姆,因而大为普及。

  查卡姆仅在外圈开刃,平时多套在头巾上,使用时取下拿在手里,用另一只手投掷。与飞刀不同,圆形的查卡姆360°全方位每一个边缘都具有杀伤力,只要命中对手,即可造成杀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失落的军团?大秦帝国长城军团的最终归宿
在秦末战争的烽烟之中,刘邦、项羽先后率领关东群豪攻入关中,推翻了强盛一时的大秦帝国。然而,很多人都对这段历史有个疑问:秦灭六国后,秦始皇曾派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国雄兵北逐匈奴。匈奴退却后,蒙恬带领这部分军队在秦北方边境长期驻扎,长达十余年之久。那么在秦末战争中,这部分主力军去了哪里?是否真的像很多人说的那样“下落不明”呢?一:长城军团大多调回了内地首先,秦长城军团当然不会下落不明。早在秦末大乱之初,长城军团可能就已经回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举义之后,暴乱像野火一样向四方发展,六国旧贵族纷纷起兵,整个关东一片烽火。面对严峻的形势,昏庸的秦二世并没有作出积极反应,仍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秦二世二年冬,陈胜以周文为将,命其率军入秦。一路上,周文的军队像滚雪球一样变大。进入关中后,军力已达数十万,坐拥数千辆战车,兵锋距离国都咸阳仅数十里。起义军大兵压境,秦二世君臣一时间慌了神。此时关中并不是没有兵,早在秦...
· 战争之神:帝国皇帝拿破仑的战斗力从何而来?
导读:在世界战争史上,法国军队的战斗力一直不被人恭维,但是他们却也有过“战无不胜”时刻,那就是拿破仑时代的法国远征军——除了俄罗斯,征服了欧洲大陆所有国家。拿破仑的战斗力从何而来?要解开这个谜团,需先弄清法军的战斗力通常不行的原因。世界公认,法国人拥有独步于世界的一大强项:思想。思想会带给一个国家自由和浪漫,但是世间万物都此消彼长。凡是自由烂漫的人,组织纪律性往往不行。“天马行空”的“法才”,一直有个解不开的死结:散漫。此症导致“法才”影响世界有余,但控制欧洲乃至世界则不足。在近代历史,虽然法国仅此于英国,建立了世界第二大的帝国,但从坚挺度比较,法军的战斗力远不如英军坚硬。在清帝国垂死挣扎之际,尚能靠老将的匹夫之勇,取得大胜法军的镇南关大捷,可见法国人的战斗力,是何等不堪。所谓英法联军进北京,法军是“搭车”,锐不可当的主力还是英军,法兰西人的主要作为是趁火打劫。然而,拿破仑那段“横扫欧罗巴...
· 波多马克军团
历史麦克道尔(前身)时期波托马克集团军制建于1861年,但起始规模只有一个“军”(Corps)的大小。前身为欧文·麦克道尔准将率领的“东北弗吉尼亚集团军”(ArmyofNortheasternVirginia),东北弗吉尼亚集团军首次大型作战第一次布尔河河战役就被南军击败,转进至华盛顿特区后,乔治·B·麦克莱伦少将显著改变了这支部队的架构。麦克莱伦(正式编成)时期麦克莱伦原本奉派指挥“波托马克师”(DivisionofthePotomac),包含麦克道尔的东北弗吉尼亚部队与约瑟夫·K·曼斯菲尔德准将的华盛顿部队。1861年7月26日,麦克莱伦合并了纳撒尼尔·P·班克斯少将的谢南多厄河谷部队,正式编成“波托马克集团军”,由东北弗吉尼亚、华盛顿、巴尔的摩与雪伦多亚的军力组成。集团军起始兵力有四个军,但在半岛会战后,兵力耗减至两个军左右。第二次布尔河河战役联邦约翰·波普的“弗吉尼亚集团军”被南军...
· 锡克帝国是如何建立的?疆域包括哪些地方
锡克帝国,为南亚地区曾经存在的一个国家,存在时间为1799年至1849年。领土包含今天的巴基斯坦北部,以及印度西北部的小部分地区。首都位于古吉兰瓦拉。第一次英国锡克战争是指在1845年至1846年期间,英国东印度公司与锡克帝国之间的一场局部战争。这场战争以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胜利而告终,也使得锡克帝国的部分领土被并入英印领地。1839年,兰吉特辛格驾崩。他死后,锡克帝国马上陷入混乱的局面中。兰吉特辛格的继承人,他的儿子卡拉克辛格不受欢迎,短短几个月就被剥夺了权利,后来在监狱中神秘的死亡了。人们普遍认为,他是被毒死的。卡拉克辛格的儿子瑙尼哈尔坎瓦尔辛格在父亲被毒杀后,登上了王位。但是几个月后,他也神秘的死亡了;相传,他是在父亲的葬礼返回途经拉合尔时被高处落下的拱门砸死的。这时的旁遮普有2大势力在进行权力的角逐。最后印度教派胜出,1841年1月,他们拥立了兰吉特辛格的最年长的私生子舍尔辛格。而失败...
· 仆人
仆人领导学罗伯·格林里夫(英语:RobertGreenleaf)(RobertGreenleaf)于1977年所出版的仆人领导学(TheServantLeadership)一书根本改变人类对于领导的观念。政治在过往的帝制社会,王是国家主人(拥有者),其他皆为仆人,或臣民。在现代民主社会,国家乃“为人民服务”,而公务员是“公众之仆人”(Civilservant),因而别称为“公仆”。在英国,公务员称为“王之仆人(英语:Crownservant)”(Crownservant),但因英国已是民主化国家,有时也可以“公众之仆人”称之。宗教圣经旧约时期,神为主人,信徒为仆人,故信徒会呼神为“主(Lord)”。参见女仆侍女褓姆家政妇乳母外籍家庭佣工,如菲佣监护工:照顾身体心智特别不便的人的职业。参见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