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隋朝到底有多富饶?留下的粮食供唐朝吃了50年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37
转发:0
评论:0
隋朝到底有多富饶?留下的粮食供唐朝吃了50年,在“中国大运河”申遗中,洛阳市占有两个遗产点:回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160号

  在“中国大运河”申遗中,洛阳市占有两个遗产点:回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160号仓窖。含嘉仓遗址早已写入中学历史教科书,而大家对回洛仓比较陌生。回洛仓是大运河上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粮仓,被称为“大运河上第一仓”。

  为配合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2012年1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始对回洛仓遗址进行新一轮考古发掘。回洛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小李村,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是隋炀帝在洛阳设置的“国家粮仓”,其主要功能是为洛阳都城内的皇室和百姓供应粮食。经过1年的努力,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的隋朝国家粮仓全貌“浮出”地面,面积约相当于50个国际标准足球场。内径10米的大仓窖,东西成行、南北成列,气势恢宏地分布在河洛大地上,整个仓城仓窖大致有710座,是目前已知隋唐时期粮仓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其中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除了仓窖,仓城内还发现有管理区、道路和漕渠等遗址。

  据史书记载,回洛仓建于隋炀帝迁都洛阳以后,地处隋唐洛阳城北,是当时供应洛阳城的国家级粮仓。在隋末农民起义中,回洛仓作为战略要地,被瓦岗军占领。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曾参加杨玄感叛乱的贵族李密,进入瓦岗寨,翟让推其为首领。在李密的策划下,瓦岗寨众人公开举兵叛乱,号称瓦岗军。当时隋炀帝在江都,留守洛阳的越王杨侗派兵围剿瓦岗军,但由于裴仁基等将领养寇自重,官军屡败。后来,李密成功诱降了裴仁基。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二月,瓦岗军长途奔袭洛口仓。占领该仓后,建立政权,国号魏,建元永平,李密自称魏公,分封百官。

  公元620年农历七月,唐朝以李世民为统帅,大举东征郑王朝。李世民告诉其部下,欲剿灭王世充,必须占领回洛仓城,同时截断大运河,断其粮道。公元621年农历二月,洛阳被围半年之久,并且李世民下令,不许任何人从城中逃出,目的是耗尽城中存粮。王世充派人求救于夏王窦建德。窦建德亲率10多万大军西援洛阳,水陆并进,与王世充部将郭士衡会师于虎牢关。这时,若迅速,可解洛阳之围。但是,窦建德轻敌,贻误战机。当年五月,窦建德中了李世民的计,全军覆没。消息传至洛阳,王世充无奈投降李世民,郑王朝灭亡。李世民将其满朝文武全部于洛河边,毁其都城的标志性建筑乾阳殿、则天门等,回洛仓城也被弃用。

  根据发掘情况分析,仓窖修建初期,先在生土上挖一个外直径16~17米、内直径10~12米,宽约3米、深1.5~2米的环形基槽,在基槽内进行夯打,形成坚实的仓窖口,这样可以防水、防坍塌。随后,将内层中土层挖去,挖一个深10米左右,口略大于底的缸形仓窖。仓窖挖成后,需要用火烧烤仓窖壁面、涂抹一层青膏泥、铺设一层木板、木板上铺一层席,这才算“大功告成”,才能做存储粮食之用。“隋朝仓窖制作水平很高,粮食保存得很好。根据史书记载,隋朝的粮食到了唐贞观年间还没吃完,依然可以食用。”“一个这样大的仓窖,可以存储约50万斤粮食。”

  隋朝时政府在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由此可见隋朝的富裕与强盛。

  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6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但唐天宝十四年才垦田地1430万顷。隋炀帝登基时就有890万户,而唐太宗直到驾崩才有380万户,国力差距可以想见。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纵然是真的有什么“贞观之治”,那也是隋朝的功劳。

  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时候,忽然有一天,李治心血来潮,问户部尚书高履行:去年全国增加了多少人口?

  高履行回答说:去年的人口增长,同往年一样,还是15万户。

  李治又问:那咱们国家,现在有多少人口呢?

  高履行道:380万户。

  李治掐指一算:嗯,现在有380万户,贞观之治一共是23年,每年人口增长15万户,23年的增长人口数目就是360万户……不对啊。难道贞观之治刚刚开始的时候,人口总数不过是20万户?

  高履行道:反正也差不了多少。

  李治有点醒过神来了:大隋开皇年间,有多少人口啊?

  高履行回答:当时的户口总数,是870万户。

  李治大惊:你是说隋唐改朝换代时,把全国人口几乎杀光了吗?李治寻思了半天,又问道:那隋开皇时,生产的粮食有多少?

  高履行道:当时的粮食,足够870万户吃50年。

  李治大惊:当时有这么高的生产力吗……我明白了,贞观之治,就是带着不足十分之一的人口,狂吃人家足够50年吃的粮食……

  关于这段对话,在《资治通鉴》中写得明明白白,即使我们把这段话打上八成的折扣,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隋唐之战,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是恐怖到了极点——天底下的老百姓,几乎要被赶尽杀绝了,余下来的人口,尚不足大隋开皇年间的十分之一。而大隋时代生产,生产出来的足够全天下人食用50年之久的粮食,就构成了李世民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

  就算是大唐贞观年间的人口并没有少到如此恐怖的程度,那也不可能达到隋开皇年间的50%,而这就意味着,隋帝国时代已经为他们准备了足足100年的粮食。总而言之,史家通过这段记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秘密:“贞观之治”与李世民没太大关系,任何一个皇帝都可以在如此稀少的人口基础之上,坐享“之治”的社会福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隋朝留下的粮食,真的到了唐朝还没吃完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隋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作为中国古代一个出名的短命王朝,隋朝却一桩常被拿来贴金的业绩,那就是雄厚的粮食储量。甚至“隋朝粮食到唐朝还没吃完”的说法,亦常被津津乐道:我大隋朝别看短命,可就是有钱啊!这种说法靠谱吗?首先,从技术角度说,隋朝年间,正是中国古代粮食仓储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以考古发掘的隋朝含嘉仓为例,这个仓库以红烧土做成窖低,窖低壁部上涂有两毫米的防潮层(桐油材料制成),防潮层上还铺有木板与干草。粮仓的防腐防潮技术大大提升。这仓库里的粮食,倘若从隋末放到唐初,食用是没问题的。而这“唐朝人吃隋朝粮食”的说法,也绝非空穴来风。贞观十一年唐朝名臣马周就曾感言:“(隋朝)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单这一地隋朝仓库的粮食,就叫唐王朝受用到“贞观盛世”年间。如此奇景象,参考隋朝巅峰年间的“富庶”,必须说,只是小儿科。在完成了一统南北大业后,又经过隋...
· 隋朝给唐朝留了50年存粮是真的吗?唐朝人有没有吃过隋朝的粮食?
隋朝给唐朝留了50年存粮是真的吗?唐朝人有没有吃过隋朝的粮食?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隋书·食货志》记载:“是时百姓废业,屯集城堡,无以自给。然所在仓库,犹大充初,吏皆惧法,莫肯拯救,由是益困,初皆剥树皮以食之”。隋末天下大乱,百姓遭遇严重饥荒,隋朝的粮仓储备大量存粮,但因官吏惧怕受罚,不肯开仓救济。所以,隋末起义的群雄因饥饿而起,同时也以解决粮食问题为根本,争夺的并不是战略据点,而是永丰、洛口、回洛、黎阳等隋朝粮仓,毕竟只有解决了军粮,才能有争夺天下的资本。那么李渊的唐政权吃过隋朝留下的粮食吗?当然吃过,有史书为证,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李渊在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起兵,在河东逗留了数月之久,皆因河东一带饥荒严重,李渊无力进军。直到当年十一月,华阴县令李孝常以永丰仓归降李渊,唐军才有了充足的军粮,对此李渊兴奋的说道:“千里远来,急于此耳,此既入手,余复何论,食之与兵,...
· 开元盛世的唐朝到底有多强盛?
开元盛世的唐朝到底有多强盛?开元盛世的强,是一种全方位的强,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没有短板的强,又高又大,枝繁叶茂,所以才能称之为“盛唐”。在开元盛世鼎盛时时期,中亚的绿洲地带亦受大唐支配,一度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据保守估计,其鼎盛时期,天宝年间,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盛唐人口6000多万,封建王朝第二个高峰,横向比较应该毫无疑问当时世界第一。杜甫诗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则人口滋生,经济繁盛的状况可见一斑。军事上,国力强盛是开元之治的另一重要标志。自唐高宗以后,吐蕃强大,成为唐朝西方严重威胁。武后时期,后突厥复兴于漠北,契丹崛起于东北,又造成唐朝北方形势的紧张。许多在贞观﹑永徽年间...
· 隋朝和唐朝的科举
隋朝建立后,中小地主的势力得到加强。科举制度既能满足广大的中小地主要求做官参政的愿望,也能更广泛地吸收、笼络人才,因此得以确立和发展。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大体有两种:一是朝廷所设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以及各地的州、县学馆的学生,称为生徒。二是不在学馆的普通读书人,可以向所在的州、县官府报考。前者只需通过校内考试,便可以参加朝廷于尚书省举行的科举考试,也称为省试。而后者要通过地方州、县的逐级考试,才能被送到长安参加省试。这样的人称为乡贡。此外还有现任官员参加的科考等。唐代科举考试中,常见的科目有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科。此外还有制举和武举。进士科以考时务策为主。明经科主要考帖经。明法、明字、明算、诸史等科则是分别考试律令、文字学、数学、史学等。道举科设于唐玄宗时,考试《老子》、《庄子》等道家著作。武举始创于武则天时,要考步射、马射、马枪、负重等,也要考其语言、...
· 隋朝建立的粮仓到底有多厉害能供人吃多久呢
隋朝粮仓到底有多厉害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有些话,我们只需要听一听就可以了,不需要太较真。“一个粮仓”如果真是现代技术都无法超越,那么我们就走了一条不断后退的路,那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件事。但,同时,我们需要为古人的智慧点上两万个赞,真心厉害。那么到底厉害到哪里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隋朝建立的粮仓,储藏量惊人隋朝建立多少粮仓呢?据统计,从隋文帝到隋炀帝,整整建立了六座大粮仓,其中,“洛阳隋唐城”东北的回洛仓是隋唐时期最大的一座粮仓。回落仓有多大呢?整个浮出地面的“回洛仓城”东西长1000米左右,南北宽约355米,其面积相当于50个国际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当然,这不是一个单独的“超大粮仓”,而是,“仓城内”有标准的小粮仓700座。每个装粮食的小粮仓,内径是标准的10米,深10米,每个小粮仓都可以储存50万斤粮食,整个仓城(700座小粮仓)...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