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东夷:先秦时代中原王朝对中原以东各部落的称呼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92
转发:0
评论:0
东夷:先秦时代中原王朝对中原以东各部落的称呼,东夷,是先秦时代中原王朝对中原以东各部落的称呼。古代以中原(即黄河中下游一带

  东夷,是先秦时代中原王朝对中原以东各部落的称呼。古代以中原(即黄河中下游一带)为天下中心,称周边四方为"夷、蛮、戎、狄"。"夷"的称谓最早文字记载来自于周代的《礼记·王制》:"中国(方位概念,居天下之中)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这种说法被现代权威学者证明是错误的),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东夷在考古上是指距今83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历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的承载者。称呼上是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的总称或是对东方各部落的泛称,也是汉族的族源之一。

  考古上,东夷文化发源于鲁中泰沂山区(今山东省中南部),是华夏文明重要源头之一,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西周中期结束,东夷及其古文化在亚洲古文化的发源与交流中都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

  称呼上,夏商周时期,东夷作为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的总称。秦汉以后多指居住于中国以东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及琉球群岛等地的外族。

  古时谓东夷有九种,《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疏:“东有九夷:一玄菟、二乐浪、三高骊、四满饰、五凫更、六索家、七东屠、八倭人、九天鄙。”

  《后汉书·东夷传》云: “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王制》云:“东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万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顺,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国焉。夷有九种,曰畎夷、於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故孔子欲居九夷也。

  《论语》、《春秋左氏传》、《战国策》等书中也均提及九夷。“九”并非具体数目,只表示众多之义,如《尔雅·释地》中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之说。

  郭璞《尔雅注》云:“九夷在东”,泛指中国东部夷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中原王朝
参见中国朝代:渗透王朝、征服王朝曾向中原王朝朝贡的政权列表中原文化中原长安南京市北京市
· 中原访古—寻根中原—中原古代王朝寻迹
上古时期的“中国”,指的是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河南正处在这一区域。中原温和有利的气候环境、广袤肥沃的膏腴之地、便利通达的交通条件、加之黄河一往情深的无私哺育,使中原成为早期人类的理想栖息地、原始文化的发展中心和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源地。在五千年绵延不绝的文明进程中,中原长期作为王者之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军事中心。作为华夏文明最重要的策源地,中原地区的古文化、古城、古国发展脉络清晰,且传承有序。早在距今8000多年前,分布在嵩山周围地区的裴李岗文化,其社会生产以农业为主,制陶、制石、制骨等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原始宗教中的龟灵观念风行,甲骨契刻符号与后世的殷墟甲骨文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而以七孔骨笛为代表的原始音乐文化,更是达到了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高度,这些可能已是七声齐备的古老的下徵调音阶的骨笛,今天仍然可以吹奏出优美的旋律。距今约7000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是广泛...
· 解密:古代中原王朝的百姓是怎么称呼古印度的?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开首有一节,对印度作了整体的介绍。后来的标点本或是校注本,把这一节总称为“印度总述”,其中最开始的一段文字是: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印度之人,随地称国。殊方异俗,遥举总名,语其所美,谓之印度。讲一个国家,首先要讲到的就是名称,玄奘也不例外。玄奘讲印度“旧云身毒”,是因为张骞出使西域,到达今天阿富汗境内的一个国家,当时称作“大夏”,张骞在那里听说,在大夏的东南,还有一个国家,称作“身毒”,这个国家,离中国的西南边境还不远。历史上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记载在司马迁《史记》的《大宛列传》以及《西南夷列传》中。因为这个原因,当年的汉武帝,还一度试图通过从西南方向打通到印度的通道。“身毒”因此成为中国人最早称呼印度的名称。不过,“身毒”一名,仅仅是中国人知道印度的开始。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到中国,从西域包括印度来到中国的人——其中主要是僧...
· 中国历代中原王朝灭亡的原因
一、夏王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历时47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禹的父亲崇伯鲧,是雄据大河南岸位于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尧舜时期,为了争夺王权,鲧与共工先后对尧舜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都失败了后来,禹又继续联合共工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部落,在伊、洛、河、济一带,逐步展开治水的工作。禹接任了鲧的职位,放弃了鲧“堵”的治水方略,改为以疏导为主,就是依据地势的高下,疏导高地的川流积水,使肥沃的平原能减少洪水泛滥的灾害。经过治理之后,原来大都集中在大平原边沿地势较高地区的居民,纷纷迁移到比较低平的原野中,开垦那些肥沃的土地。那些草木茂盛、禽兽繁殖的薮泽地,成为人们乐于定居的地方。社会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这就为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灭亡原因:...
· 蛮族:罗马帝国时期对周遭部落和民族的称呼
蛮族(Barbarian),该词在西方历史中源于罗马帝国时期对周遭部落和民族的称呼,由于罗马帝国内部文化差异,在意大利以东希腊语占支配地位,而在意大利本土及以西地区,拉丁语为主要语言,古希腊语和古罗马语属于同一语系,有很多通用语,蛮族的词源就是指不会说通用语的民族,当时蛮族有北方的日耳曼人(包括哥特人,汪达尔人,伦巴德人,苏维汇人,撒克逊人,阿拉曼人和法兰克人),凯尔特人,斯拉夫人,匈人和高卢人,东方的波斯人和帕提亚人,东南部的阿拉伯人等。在中国历史中,蛮族一词指涉非中原地区的、文化落后于中原部落的南方部落,最早在先秦时代,“蛮”字仅用于指涉位于南方的的非华夏部落,后来用来代指四周非汉民族。蛮族(Barbarian),该词在西方历史中源于罗马帝国时期对周遭部落和民族的称呼,由于罗马帝国内部文化差异,在意大利以东希腊语占支配地位,而在意大利本土及以西地区,拉丁语为主要语言,古希腊语和古罗马语...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