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清朝的礼仪是怎么样的?男女行礼分别有什么不同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88
转发:0
评论:0
清朝的礼仪是怎么样的?男女行礼分别有什么不同,跪拜礼是清朝最隆重的礼仪之一,从臣子拜谒到晚辈请安,大多都是行跪拜礼。若遇重

  跪拜礼是清朝最隆重的礼仪之一,从臣子拜谒到晚辈请安,大多都是行跪拜礼。若遇重大节日还要行三叩九拜大礼仪。甚至别国使臣觐见皇帝,也要行跪拜礼。

  清朝初年,有外国使臣远渡重洋来到京城,因敬畏清朝富强国力,使臣行跪拜礼。到了乾隆年间,使臣却频繁借口其国家并无跪拜礼仪,最终乾隆帝让步,免去使臣的跪拜礼,只需行单腿屈膝礼,并对朝中百官说:“西方蛮夷,不知礼数。既然礼数不足,其他自然免谈。”

  到了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朽昏庸,西方国家虽依然保持着和清政府的经济合作,但却时刻准备挑战清皇帝的权威。关于到底跪不跪这个问题,清王朝和西方使臣进行了长时间的拉锯,最后双方各退一步,使臣觐见皇帝的礼仪由单腿屈膝礼改为鞠躬礼。从清之初的跪拜大礼到清朝末年的鞠躬礼,虽然只是小小几个动作的变化,却暗示当时清朝已有衰败之态。

  使臣觐见

  见面礼有阶级

  清朝最常见的礼仪当属打拱作揖之礼。无论是在街边、茶馆、戏园子,还是在朝堂之上,平级官员或同辈人见面打招呼都是用此礼仪。双方一见面,即双手打拱,弯腰低头,有时为了表示恭敬,甚至要一揖到地。在朝堂之上,官员之间若是有什么辩证,也会先朝对方行打拱作揖之礼,再开口论述。

  虽说和后来的鞠躬、握手相比,这项礼仪有些繁琐,但却已是那时最简单的礼数了。

  晚晴时期,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开始融入我国,鞠躬、握手这种能体现双方人格平等的礼仪逐渐被少部分思想进步人士接受。但直至辛亥革命结束之后,清人才逐渐完成从跪拜之礼到鞠躬、握手之礼的转变,这个过程艰辛而漫长。

  习惯跪拜的国人

  请安原是明朝军礼中的一项,到了清朝,明朝遗留下来的绿营和清朝八旗仍然沿袭此礼。

  原本,兵士参见上级军官,将军觐见皇帝都需要行跪拜礼,但因其身穿铠甲,不便行动,就只需屈一膝或半膝。久之,不穿盔甲时也以屈一膝为礼,并和跪拜、打躬作揖一样,含有问候请安的意思。

  清朝,无论是八旗人家还是部分汉族官宦人家,晚辈见长辈、同辈中幼见长、奴仆见主人,都是先行此礼请安问候,故而将屈一膝又叫“请安”。

  清朝请安姿势,男女略有不同。

  男子请安,行礼者先在被行礼者面前端正站好,而后左腿向前迈出,左手随之扶膝,右腿原地半跪,右手自然下垂,这个动作停顿几秒后,站立起身。男子请安需要注意,请安过程中双目保持平视,腰部挺直,双腿间距不可太大。

  行礼

  女子请安姿态与男子大概相同,只是两腿间距更小,行动中幅度极小,双手扶左膝,右手并不下垂。请安过程中,女子上身同样保持挺直不动,整个动作行云流水,却又只见裙裾微动。

  在民间,寻常百姓家中,若有客至,则由奴役将其引入正厅。主客相见座次也颇为讲究,若是同辈或是平级相见,两人在下首左右两侧面对面而坐,若是地位不平等者,则身份高者入主座,另一人在其左下首入座。即便宾客较多,座次排放同样遵循此理。

  乾隆年间,满族久别重逢,或是即将远行时,均会行抱见礼,这种礼仪有只限于亲人之间。清朝中叶之后,满族文化大融合,满族渐觉此礼不够雅观,渐渐改行汉族执手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清朝的人际交往是怎么样的?不同的社会地位有什么不同
人与人之间总是免不了各种交往,或是相互谋利,或是惺惺相惜。社交并不是清朝才有的一种社会关系。相反,自有人之后,就有了人情往来。最初的时候,人们或许只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彼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学会用语言交流。交往也许是人的一种本能。但,人多之后,社会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及至清朝,人与人之间人情往来早已不是受本能的驱使,而是从经济、社会、情感、政治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后的取舍。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社交活动,很大原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提升自我价值和社会地位,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凭借社交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简单的彼此认识就可以,而是看有多少资源能够真正为己所用。所谓有用的资源,一定是双方站在同等的高度,能赋予对方同等的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友情有时候也需要门当户对。清朝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民族、不同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于是在社交风俗上各有习...
· 男女大脑有什么不同?
几十年来,脑科学家注意到,平均而言,男性脑部总体脑容量略高于女性,但由于大多数研究考察的样本量较小,很难确定究竟哪些脑内结构含量更多或更少。最新研究中,英国爱丁堡大学心理学家斯图尔特·里奇率领团队改变思路,求助于长期搜集50万名参与者生物医学信息的生物银行,搜集了大量参与研究志愿者的脑部扫描数据。里奇和同事选取了年龄在44岁到77岁之间的2750名女性和2466名男性,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进行脑部扫描,并逐一检查了脑内68个特定区域脑容量、大脑皮层厚度等指标。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女性的大脑皮层比男性要厚,这使得女性在各种认知和一般智力测试中往往能获得较高分数;与此同时,男性脑皮质下的分支结构脑容量要多于女性,这些结构包括海马体(在记忆和空间识别中扮演重要角色)、杏仁核(与情绪、记忆和决策有关)、纹状体(学习与奖励处理机制)和丘脑(处理并传递感觉信息到大脑其他部位)等。这篇日前发布在生...
· 黎族人在不同场合的礼仪都是什么样的
宴席礼仪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饮食礼仪。用餐时,对男客先酒后饭,对女客先饭后酒。宾主分开对坐。请酒时,主人先双手举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请酒,然后自己把酒一饮而尽。接着,把米酒逐个捧给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后,主人还给每个嘴里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饭,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饭吃饱。播种礼仪海南黎族一般在农历二月春分前后种植早稻,七月立秋前后种植晚稻。每季插秧前,都得由亩头先摘采带有绿叶的小树枝,挂在自家门口上,然后亩头的妻子身穿新衣服、新筒裙,一大早先在田角插上一百株秧苗,并在旁边插上树叶与红藤叶,表示稻魂有主。此后村里一般妇女才可下田插秧。开始插秧第一天,亩头及妻子白天不能躺在床上休息,路上遇到别人也不能讲话。民间认为,白天卧床休息,会使妇女们插秧的速度减慢;同外人讲话,会走漏风声,带走好运,不利于稻谷生长。丧葬礼仪在海南黎族,当病人在弥留之际,家中人仍要喂水喂饭,表...
· 明朝官制中的官服是怎么样的?不同官职的官服有什么不同
官服也叫做服章,根据《辞源》的解释:“是指表示官吏身份品秩的服饰。”具体而言,官服是指等级社会中包括皇帝、后妃、王公大臣以及各级官员在内的,籍以明辨官品等级的服饰。因此,官服制度,就是指辨明官吏身份的特定服饰的相关制度。明代官服主要包括皇帝冠服、皇后冠服、文武官冠服、命妇冠服。此处专指文武官冠服。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十分重视整顿和恢复礼制。他废弃了元朝的官服制度,上采周汉,下取唐宋,在严格的等级观念指导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便初步制定出一套官服制度。明代服饰恢复了传统的特色,以袍衫为尚。职官朝服,依然承袭古制,用冠冕衣裳。文武官员凡遇大祀、庆成、冬至等重要礼节,不论职位高低,都要戴梁冠,穿赤罗衣裳。官员的品位以服色、冠上的梁数、所持场板以及所佩的绶带作区分。官员平日在本署衙门办理公务,着常服。洪武二十三年定制,文官衣自领至裔,去地一寸,袖长过手,复回至肘。公、侯、驸马与文官同。武官...
· 清朝的公主和格格有什么不同吗?原来是这个关系
在看清朝宫廷剧的时候,相信大家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皇帝的女儿有的被称为公主,有的又被称为格格,这两种到底有什么区别,不仅如此,有些公主被称为固伦公主有些被称为和硕公主,比如乾隆帝的十女儿嫁给了和珅的女子丰绅殷德,她的封号就是固伦和孝公主。本期我们就来给大家缕清这些关系。公主这个称呼在我国很早就有了,指皇帝的女儿,历史上著名的就有唐朝文成公主。而格格的称呼是在清朝后兴起的,格格在满语的意思里是“小姐”的意思,一般是指满族贵族人家的女子。清朝皇太极称帝后,为了笼络汉人决定效仿汉人的制度,学习汉人的礼仪,于是将格格改为公主,但是在非公共场合,格格这个称呼也一直沿用。清朝的公主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固伦公主,一种是和硕公主。固伦在满语中是“天下”的意思,一般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封为固伦公主,是清朝公主的最高等级;和硕在满语中是“地方”的意思,一般是妃嫔所生的女儿或者由中宫抚养的宗室之女被封为和硕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