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墓地位于陕西马嵬坡,在日本为什么也有杨贵妃墓地?
杨玉环名字《旧唐书》与《新唐书》里没有写,《资治通鉴》里也没有明确记载,《长恨歌传》只说她是“杨玄琰女”。唐大中九年(855年),也就是杨贵妃死后大约100年,郑处诲编撰的《明皇杂录》里才第一次提及:“杨贵妃小字玉环”。后人沿用至今。杨贵妃的“玉奴”、“玉娘”、“玉环”这三个名字是真实存在的,其中的奴、娘、环三个字的用语都是不同时期对杨贵妃名字的一种衬托。玉奴,是她儿时的爱称;玉娘,是她册封前的尊称;玉环则是她册封贵妃、身体发福后人们对她的戏称。杨贵妃的真实姓名应该叫做“杨玉”。她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而“三千宠爱在一身”,可她也曾一时失宠而借酒浇愁,醉后忘其所以,放浪形骸。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至次日,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备齐御筵候驾,孰意迟待移时,唐玄宗车驾竟不至。迟之久,迟之又久。乃忽报皇帝已幸江妃宫,杨贵妃闻讯,懊恼欲死。杨贵妃性本褊狭善妒,尤媚浪,且妇女于怨望之余,本最易生反应力。遂使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加以酒入愁肠,三杯亦醉,春情顿炽,忍俊不禁。于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频频与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监,作种种醉态,及求欢猥亵状,乃始倦极回宫。
杨玉环本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后来被老爹唐玄宗霸占。后来安禄山起兵发动叛乱, 唐玄宗和杨贵妃被迫逃亡蜀中,在途径马嵬坡的时候,随军将士一致要求唐玄宗处死杨贵妃。唐玄宗为 了鼓舞将士,振奋士气,忍痛割爱赐了杨玉环一条白绫,最后杨玉环上吊自尽,但是关于杨贵妃的死因 一直被人质疑,直到陕西咸阳马嵬镇发现的一座唐朝大墓才揭开了这个鲜为人知的秘密。由于杨贵妃得到了唐玄宗的宠幸,所以她的兄弟均赠高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杨国忠,官至丞相之职, 甚至原为市井无赖的远房兄弟杨钊,也被唐玄宗封为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职,操纵朝政。这就应了那就 俗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后来,安禄山以“清君侧”的名义,反对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最后攻进 长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
说来也是奇怪,后来在日本发现了两座杨贵妃墓,而且还有杨贵妃的塑像,以至于人们开始怀疑当时唐 玄宗并没有赐死杨贵妃。而在日本《杨贵妃复活秘史》一文中考证说,当年唐玄宗舍不得杀死杨贵妃就 让杨贵妃的一个丫鬟替她死了,后来杨贵妃随遣唐使去了日本。到日本后杨贵妃受到天皇热诚接待,而 杨贵妃还帮助天皇挫败了一次宫廷政变,从此在日本名声大震,获得日本人民,尤其是日本妇女的好感 。在日本人,至今还有日本妇女说她是杨贵妃的后代。而关于杨贵妃的去处,在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相传唐玄宗派亲信把杨玉环送到了贵州一个叫羊坪的 地方,死后就葬在了此地。据说当地人说那里还有她的墓穴,有一些村民还自称是她的后代。
有人说,杨玉环可能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等 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请求再杀杨贵妃以免 后患。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遂缢死于佛室”。《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玄 宗是命太监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佛堂缢死的。《唐国史补》记载:高 力士把杨贵妃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陈鸿的《长恨歌传》记载:唐 玄宗知道杨贵妃难免一死,但不忍见其死,便使人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死于尺组之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 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诀别时,她“乞容礼佛”。高力士遂缢死贵妃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 指出:“所可注意者,乐 史谓妃缢死于梨树之下, 恐是受香山 (白居易)‘梨花一枝春带雨’句之影响。 果尔,则殊可笑矣。”乐史的说 法来自《唐国史补》,而李肇的说法恐怕是受《长恨歌》的影响。杨贵妃自缢死于佛堂中。陈玄礼及禁卫军的将官看着这个过程,确认杨贵妃已死后,再出来跟禁卫军士兵解释,过了很久聚集的士兵才散去归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