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王安石在变法前都做了些什么?是怎么让大家支持他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90
转发:0
评论:0
王安石在变法前都做了些什么?是怎么让大家支持他的,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王安石出生于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父亲王

  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王安石出生于临川(今江西抚州临川),父亲王益,时任临川军判官。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稍大一些,便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他的文章,立论高深奇丽,又能旁征博引,始终有移风易俗之志。

  宋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王安石随父入京,以文结识好友曾巩,曾巩向欧阳修推荐其文,大获赞赏。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登杨寘榜(此次杨寘为进士第一名,故以杨寘命名此次榜)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任满后,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王安石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

  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王安石任舒州(今安徽安庆)通判,他在任上勤政爱民,治绩斐然。宰相文彦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向宋仁宗举荐,请求朝廷褒奖以激励风俗,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予以拒绝;欧阳修举荐为谏官,王安石又以祖母年高推辞;欧阳修再以王安石须俸禄养家为由,任命他为群牧判官。不久,王安石出任常州(今江苏常州)知州,得与周敦颐相知,声誉日隆。

  王安石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有司必不得已,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贫民被灾。不可不恤也”宋代董煟所著《教荒活民书》,以封建国家从皇帝到各级官吏职责为根据,提出在救荒时各自应该完成的工作。他讲道:“赈济者,用义仓米施及老、幼、残疾、孤、贫等人。米不足,或散钱与之,即用库银籴豆、麦、菽、粟之类,亦可”。有学者认为董煟提出了系统的赈济学说理论,特别提出了对残疾人群体的救助,为后世的救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宋代还特别注重仓储在救灾救济中的作用。历代出现过的仓储形式在宋代几乎都曾设立过,如常平仓、社仓、义仓等,另外还有广惠仓、半储仓、平余仓则是宋代的创举。这些仓储形式对救济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下诏设置广惠仓,救济老幼贫疾不能自存者。

  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王安石调为度支判官,进京述职,作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在此次上疏中,王安石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地方官经历,指出国家积弱积贫的现实:经济困窘、社会风气败坏、国防安全堪忧,认为症结的根源在于为政者不懂得法度,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效法古圣先贤之道、改革制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政策和方案的基本设想,建议朝廷改革取士、重视人才。

  王安石主张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并以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至覆灭的事实为例,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但宋仁宗并未采纳王安石的变法主张。

  此后,朝廷多次以馆阁之职委任王安石,均固辞不就。士大夫们以为王安石无意功名,不求仕途,遗憾无缘结识;以致朝廷屡次想对王安石委以重任,都担心其不愿出仕。后来,朝廷任命王安石与他人同修《起居注》,王安石也辞谢多次才接受。不久,王安石任职集贤院,知制诰,审查京城刑狱案件,朝中士大夫都引为盛事。

  王安石在京任职期间,朝廷规定,舍人院不得申请删改诏书文字,王安石认为立法不该如此,并据理力争,遂得罪了王公大臣。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因母亲病逝,王安石便辞官回江宁(今江苏南京)守丧。

  宋英宗继位后,屡次征召赴京任职,王安石均以服母丧和有病为由,拒绝入朝。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宋神宗即位,因久慕王安石之名,起用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从此王安石深得神宗器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为了支持王安石的变法宋神宗将弹劾他的大臣都罢免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王安石变法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王安石想必大家都知道,他的很多诗词我们都能耳熟能详,但他也是一位政治家,宋神宗在位期间就任命他作为宰相,着手进行改革,王安石的改革在当时也饱受争议,很多人都到皇帝哪里弹劾他,还好皇帝一直都坚定地支持他,还把弹劾王安石的大臣都罢免了。王安石刚刚上任时,御史中丞吕诲就对他进行弹劾,认为王安石固执己见、不通人情,喜欢听小人吹捧,所以做不得宰相。结果,年轻、锐意进去的神宗皇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反而将他罢免。两年后,吕诲在心有不甘中病逝。临终前还嘱托司马光一定要继续弹劾王安石。因为反对王安石而相继被贬、被免的还有富弻、韩琦、曾公亮、文彦博等人。此外,御史刘述、刘琦、钱顗、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戬、陈襄、陈荐、谢景温、杨绘、刘挚,谏官范纯仁、李常、孙觉、胡宗愈都因为与王安石意见不合,相继离开朝廷。这么强大的反对声,神宗皇帝都没有轻易...
· 王安石变法走“富国”之路缺乏民众支持
作者系凤凰出版社编审公元1069年启动的、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王安石改革,本应是利民、利国、利朝廷的好事。然而推行的结果,百姓因未得实惠而失望;朝臣非议新法的很多;就是支持改革的宋神宗也时露不满。这场改革,在哪些环节上出了问题或偏差呢?王安石的变法是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的。随着王安石再次罢相(1076年),淡出政坛,尤其是宋神宗去世(1085年),新法终被废止。因为这次改革,王安石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受争议的人物之一,褒之者说他是中国历史上十大伟人之一(胡适语),贬之者说他是“万世罪人”(南宋理宗语)。9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温王安石变法,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和警示呢?“拗相公”成调侃对象“拗相公”是王安石的绰号。因王安石是北宋宰相,人们称宰相为“相公”,又因王安石生性执拗,故人们给他起绰号“拗相公”。《警世通言》云:“因他性子执拗,主意一定,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宋人话本中有...
· 宋神宗支持王安石的变法,为何又两度将他罢相?
熙宁九年(1076)11月22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被称为“十一世纪最伟大改革家”王安石罢相了。这位满怀富国强兵理想,亲手制定中世纪思想最超前改革方案的铁腕政治家,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回到过权力中心,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静看大宋朝堂的风云变换。关于这一次罢相,一千年来,史家们对王安石无论褒贬,有个真相却是集体认账:此时此刻,伟大的王安石变法,自身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以私人品德论,即使对王安石并不太认同的大文豪苏洵,都有这样的赞叹:“衣臣虏之衣,食犬惫之食”,“囚首丧面而谈诗书”。俨然刻苦上进的简朴好青年。这位好青年,在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考中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此后业绩也是斐然,走到哪里,都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很快成了仁宗年间,全国知名的好干部,也多次获得朝廷的表彰提拔,但奇特的是,纷至沓来的高官厚禄,他却基本婉拒!因为王安石的心中,有着更大的追求:以一场变法,改变这...
· 王安石与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变法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王安石的缺陷和变法中的种种弊端是主要原因。成效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挥下,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甘肃临夏)、岷(今甘肃岷县)等五州的作战。宋军收复5州,拓地2000余里,受抚羌族30万帐,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结果熙宁六年(1073年)大旱,安上门监郑侠画《流民图》,图中流民或身背锁械,或口食草根,告诉皇上说旱灾是王...
· 王安石变法_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着。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佑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谥号“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变法历时16年,虽然遭到了守旧派的强烈反对,并且随着宋神宗的病亡戛然而止,但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尤其是宋廷财政有了很大的改善,由宋神宗刚即位时的“百年之积,惟存空簿”,到后来的中央积蓄钱粟“数十百巨万”,“可以支二十年之用”,积贫积弱局势有所改观。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