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三国演义》中其实不只有魏蜀吴三个国家,还有一个存在感不高的燕国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1
转发:0
评论:0
《三国演义》中其实不只有魏蜀吴三个国家,还有一个存在感不高的燕国,从客观事实的角度来看,其实三国演义应该改成四国演义,魏蜀吴之外还有个燕国,这

  从客观事实的角度来看,其实三国演义应该改成四国演义,魏蜀吴之外还有个燕国,这个燕国从公元190年初成规模,到公元238年被司马懿所灭,立国长达48年,比刘备创立的蜀汉还要长6年,它就在如今的辽宁省。

  燕国早期的统治者叫公孙度,他的出身不怎么好,受到很多人的鄙视。当时,公孙昭让公孙度将自己的儿子公孙康去服役,公孙度咽不下这口气,于是他当场就把公孙昭抓起来,同时也把轻视他的达官显赫一并解决了,他就此在当地立下了威信。

  当时中原混战,公孙度于是灵机一动,开始大肆侵略别国,不但控制了辽东半岛,而且把隔海相望的胶东半岛作为了自己的领地。他有着聪慧的头脑,清楚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占据中原的土地。曹操要和袁绍决战,想和公孙度联手,希望他能够出兵袭击袁绍。但是,他不想插手,这也不代表他没有想法,等到两边的战力消耗得差不多时,公孙度就去偷袭许昌。然而,他还没有采取实际的行动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之后公孙渊上位,他就十分理智了,很清楚自己的实力,靠自己是很难与魏国抗衡,于是向东吴孙权称臣。孙权也是一个做事不经过大脑的人,当公孙渊来认他为干爹的时候,他丝毫没有察觉到奇怪地方,便傻乎乎地封公孙渊为燕王。后来,公孙渊起了杀心,杀了东吴使者,开始向魏国俯首称臣。这件事让孙权十分气愤。

  作为三国霸主的魏国,背后有个搞事情的公孙渊,心里自然是不踏实的,但魏国在蜀吴花了太多的心血和精力,就没有办法去顾及公孙渊。后来,曹睿深知这个隐患,公元237年,他让派遣幽州刺史毌丘俭对燕国发起进攻。但是,公孙渊可不是一个善茬,他把毌丘俭打败了。此时公孙渊开始飘了,觉得魏国实力不过如此,自己还是有足够的实力向魏国叫板的。于是,他开始自称燕王,设置百官,改元绍汉。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居然和鲜卑单于准备想要夹击曹魏。

  魏国显然被激怒了,第二年就派司马懿讨伐燕国。正所谓姜还是老的辣,司马懿带兵进入辽东后,假装去攻打辽隧,吸引燕军的主要火力,然后转头就去攻打燕国都城襄平,魏军船只从辽河口直抵襄平城下。襄平被围困一个多月后,城内的物资所剩无几,燕军将领杨祚只好打开城门,以示投降。公孙渊也落得了十分悲惨的下场,他的头被挂在洛阳的城门之上。就这样,燕国从此不复存在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三足鼎立时期真的只有三个国家吗其实还有一个燕国被埋没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时代燕国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小编相信三国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一段历史了,多数人都对三国有着自己的理解。魏蜀吴三足鼎立是这一时代最明显的特征,肯定有很多的人会误以为中华大地上就只有这三个政权。那么,真的是这样吗?显然不是的,其实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大概就是今天的东三省还有一个国家,那就是燕国。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在三国历史上鲜有人提及的国家燕国。这个国家也叫做燕国,但是和战国时期的燕国并非一脉相承,但是却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两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大致相同,都在中国今天东北地区。三国时期的燕国包括今天的辽东半岛以及朝鲜半岛的一部分。那么燕国是什么人建立起来的国家呢?说起来还与三国时期的大奸臣董卓相关,是他的一位部署公孙度建立的。当年曹操和袁绍发出讨贼檄文,天下18路诸侯前来围剿董卓,董卓也是难以应付。所以董卓就拍出很多的良臣前往各地镇守,一遍牵制这些对抗他的...
· 唐武宗为何在历史中存在感并不高
唐武宗这个人,在众多历史帝王中,并不算顶有名气,可在唐朝后期,这个皇帝也是有一番政绩的。不过相比他的贡献,“会昌法难”一事,是让众人印象深刻的,这与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灭佛之事一起称为“三武之厄”。唐武宗原名李瀍,后来改为李炎。文宗在位时期,李炎还是他的五弟,本来皇位也落不到他的头上,奈何当时局面复杂,他算捡漏成功。文宗本来立自己儿子为太子,杨妃干预其中,不过文宗却坚定让儿子为太子,结果第二年,太子突然暴毙而亡。文宗痛恨自己没有保护好儿子,心情极其郁闷,身体也大不如前了,太子之位不能空着,杨妃一党想让他立弟弟安王为太子。文宗自然是不肯的,反而准备册立长兄敬宗第六个儿子为太子,但还没来得及举行册封典礼就一病不起,病中的文宗让宰相等人拥护太子监国。但神策军的护军中尉仇士良却在这个时候,拥护文宗的五弟颍王也就是李炎为皇太弟住进宫中,不久文宗去世,李炎继位,就是武宗皇帝。佛教是外来的宗教文化,引进...
· 揭秘:为什么燕国的存在感那么低?
春秋战国诸侯们相互攻伐,待硝烟散尽时,人们才猛然想起:位于周朝东北一隅的燕国哪里去了?轰轰烈烈的诸侯争霸,燕国却总是一声不吭,总不在“现场”。也正因此,它被史书提及的不多。直至战国晚期,燕国才后知后觉、奋力直追。燕国到底怎么了?而这一切还得从召公获封时说起。两周时期,冀北、辽西诸族因皆是殷商的方国或是附庸,是殷商“北国”的一部分,曾加入反周的行列。周王室要安定局面,就在西周初年把召公分封在燕山以南,河北平原以北。这一方面可与河北平原南部的卫国遥相呼应,对黄河以北的商人旧部形成南北包围态势;另一方面可防止燕山以北、蒙古高原,以及辽东地区的游牧民族越过燕山直下河北平原,进而入侵中原地区。然而,在整个西周和春秋及战国的大部分时间里,华夏世界实际上一直都无法彻底控制整个河北平原。西周中期,燕国最大的祸患无疑是占据山西高原北部的山戎,他们常绕过燕山,通过太行八陉不断渗透至燕国南部河北平原上的滹沱河流...
· 三国演义中张飞的矛和关羽的刀其实根本不存在
一提到三国演义里的关羽和张飞的武器,人们对其的印象便是蛇形矛和青龙偃月刀了,然而最近有史学家研究得出,张飞和关羽的兵器在历史中并非真实存在。图片来源于网络长矛历来是骑兵在马上冲刺突阵的第一兵器,秦兵马俑出土的长矛最长能达到7米。一丈八尺相当于现代的6米,这样的尺寸在明清时期偏长,但是在东汉魏晋时期是靠谱的。至于蛇形矛头,这就是纯粹演绎了。明清时期的确有蛇矛存世,但这样的造型使得矛头的穿刺功能大大受阻,不会是实战之器。明代《三关四镇志》记录的蛇枪也应为礼仪器。在《三国演义》所描述的东汉魏晋时期是没有蛇矛的,这一时期马上使用的长杆穿刺兵器,最有名的并非是枪,而是槊、铍和铩。铩的刃长宽适中,铩刃的形制也与剑相似,铩的特色是有个非常夸张的青铜格,使得对方的兵器可以被挡住,不会顺着杆下来砍着己方的手。图片来源于网络作为猛将的张飞,最有可能使用的是槊,他当年单枪匹马在长坂坡前所持的兵器很可能是丈八长槊...
· 战国时期的燕国为何存在感那么低原因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为何战国时期的燕国为何存在感那么低,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并不见的混战时代。因为,这个时代的混战达数百年之久。并且,战国时代的发生的大战,动辄都是数十万人级别的。要知道,这样的情况放在当时的世界,近乎是完全不存在的。因为,战国时期的战争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战争模式的限制,春秋时期的战争往往可以被看作贵族式的战争,战争双方即便是在战场上也是礼让有加。而到了战国时代后,战争则立马变成了不遗余力的打击对手,增强自身的战争模式。当我们提到战国时期的战争时,便不得不提到“战国七雄”,因为,整个战国的时间线都是以这七个诸侯国的兴衰荣辱,而依次展开的。这中间尤其是秦、楚这样大国之间的博弈,更是成为了后世不断演绎的经典。可一旦我们将视角,聚焦在一点上的时候,我们总是不可避免的忽略了其他的方面。同理,我们着眼于战国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