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揭秘:古代大年三十的时候皇帝有春晚看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19
转发:0
评论:0
揭秘:古代大年三十的时候皇帝有春晚看吗?,要是能穿越到古代你在路边随便找个人问问做啥职业最好,保管人人都回答说做个皇帝

  要是能穿越到古代你在路边随便找个人问问做啥职业最好,保管人人都回答说做个皇帝最舒心。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到东汉农民张角吼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惊天口号,再到太平天国洪秀全打出“人间天国”的旗号发动农民起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总之从古至今,中国的男女老少想做皇帝的实在不少,为啥中国古代老百姓个个都梦想做个皇帝呢?

  大家都知道古代皇帝能拥有全国最大的权力,看谁不顺眼就可以处置谁,也就是手里掌握着所有人的生杀大权。同时皇帝也是能享有全国各地的美女伺候,后宫佳丽三千那是许多男人的梦想。关键贵为天子那可是享尽举国的资源,啥东西最好那绝对是只有皇帝才能享有,普通人那是没有资格的。可能现在许多人都不怎么看大年三十晚上的春晚了,觉得玩手机,开电脑更有意思些,这是因为科技的发展,我们的娱乐活动变多了,可选择的项目增多了,说白了就是有的挑了。但是不要忘了在古代可没有这些活动,在古代大年三十老百姓吃过饭那也是得早早睡觉不要说什么娱乐活动啦。也只有在皇家才有文娱活动,那就是古代的春晚。

  就在今年的1月9日下午1点30分,负责对故宫养心殿进行维护修缮的工作人员在西配殿南山墙前檐金柱砖雕透风内发现了两份保存完好的乾隆年间的清宫春节曲目戏折。整个戏折都是写在纸上的,材质质地绵软,颜色微微泛黄,上面的字迹基本清晰可见。在其联首处书:“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造办处呈”、“重华宫承应”字样,券内首行注明:“十二月三十日”及“升平除岁、福寿迎年、看状、下海……”等19出曲目名单及演职人员名单。

  后经过查验,这两份戏折所题曲目是一样的,在上面演职人员备注栏详略不一。研究人员查看后,确认该物品应为清乾隆二十四年造办处呈大年三十戏曲节目单,也就是年三十晚上春晚的节目安排。看戏,是宫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春节这样的隆重节日里自然更少不了此类娱乐活动。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深宫大院内在大年三十晚上还是非常热闹的,不仅仅灯火通明、璀璨光辉,还有各种仅供皇亲国戚观赏的戏曲表演,可谓是现代春晚的鼻祖。所以皇家生活还是令老百姓羡慕的,不仅仅在物质方面比较富裕,而且在精神娱乐方面也是非常的充沛。

  各位看官,看到这里你是不是羡慕皇帝呢?是不是也想穿越到古代做个皇帝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帝王除夕忙啥?唐太宗看“春晚”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古代的帝王们除夕在忙什么呢?唐朝民间的除夕之夜,一般是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吃年夜饭,喝花椒酒守岁。皇宫里守岁风俗会更加热闹,太常寺卿作为祭祀礼仪的官员这晚特别忙,他们要组织一场“春晚”——皇家歌舞团数千名演员浓妆艳抹在皇宫的大殿前表演傩舞。傩舞,是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大型民间舞蹈,也是古老相习的一种风俗,表演时一般都佩戴某个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话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历史名人,由此构成庞大的傩神谱系。傩舞伴奏乐器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选出近千名男生,戴上狰狞的假面道具,穿上红黑衣裤,击鼓跳跃,气势磅礴。每当这个时候,皇宫内外全部挂起大红灯笼,一片喜庆气氛,宫中就会燃起一堆巨大的蜡烛,焚烧起沉香,使夜晚恍如白昼。太常寺卿带领庞大的皇家乐队,拉开“春晚”序幕,优人表...
· 古代没有春晚,古人怎么过年?
民间有跳灶王的习俗。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一年辛苦到腊月,家家户户舂米,因为腊月的米坚实,舂时少损耗。祭灶时,给小儿买饴糖(即胶糖、麦芽糖)。家家户户买春联贴春联,祝福新的一年。年三十,放爆竹。儿孙长大又一岁,长辈给压岁钱。古代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给主人送去祝福。
· 看古代皇帝的奇葩圣旨
封建王朝的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当然他们也责任重大。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与国家走向息息相关。圣旨一直都是神圣严肃的,可就是有些皇帝的甚至读来令人忍俊不禁。下面,我们就以来看看这些奇葩圣旨吧。在中国古代,最早的帝令并不叫“圣旨”,而是叫做“命”、“令”、“政”等。宋代以后,帝令才被皇帝和大臣们通称为“圣旨”。而最早在圣旨开头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的,是明太祖朱元璋。自从朱元璋开始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作为圣旨的“开场白”以后,圣旨的逼格一下子高了好几个档次。但是好玩的是,由于朱元璋出身农民,从小没啥文化,当了皇帝之后,依旧用白话发布圣旨,相比严肃的圣旨语气,他的白话内容显得很是滑稽。比如当时有这么一个事儿,沿海某群岛有倭寇来犯,地方官吏问咋办。朱元璋一道圣旨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评语:准备好了,可是只有小编一口盐汽水没忍住...
· 古代没有春晚古人怎么过新年?
正值正月,新年的热闹还未远去。不知道大家过年过节的风俗习惯有哪些?王弘力老先生所绘的《古代风俗百图》带我们回味那遥远的年味。临近新年,卖货郎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卖油苕、扫帚、针线、木梳瓜、茄、菜蔬等应有尽有。民间有跳灶王的习俗。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一年辛苦到腊月,家家户户舂米,因为腊月的米坚实,舂时少损耗。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祭灶时,给小儿买饴糖(即胶糖、麦芽糖)以求上天降好事。家家户户买春联贴春联,祝福新的一年。贴门神,新的一年,将军保吉祥。年三十,放爆竹。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除夕黎明打粪堆,但求万事如愿。儿孙长大又一岁,长辈给压岁钱。宋朝时,以鸡冠花供祖风靡京城。古代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给主人送去祝福。新年前后,迎亲嫁娶较多,姑娘家会在婚礼前展示嫁妆,富裕人家有十抬之数。唐代结婚有男拜女不拜的习俗,...
· 揭秘:古代有“公款消费”吗?
古时官员请人吃饭谁来买单?答案是公款报销、财政买单。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古代的“公款消费”那些事儿。据专家考证,“公款消费”或“公务招待”,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形成制度了。当时有一种“迎新送故”的习俗,就是新官上任和前任离职,都要搞个欢送会,费用由地方财政负担。此外,从县城到京城,各级官员年年都要送礼拜年,聊表寸心,这些费用当然也是由各级财政来负担的。到了隋唐时期,公务招待的规定更加健全。各地官府都搞起了招待所、宾馆(驿站),尤其是朝廷里的“机关食堂”更是讲究的不得了。朝廷每当要举行朝会、皇帝接见重要官员或主持重要会议,以及会见外来使者等等,都要举办宴会大吃一顿,即“朝食”。能吃上“朝食”的,当然都不是一般“干部”。级别不一样,待遇也不一样。像宰相级别的高官,可以到专门的高级餐厅去吃,称之为“堂食”。有人考证:认为后来的“食堂”,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的;级别低一些的官员,则去吃普通的工作餐。...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