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杨朱真的事极端利己主义者吗?为什么这样说他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0
转发:0
评论:0
杨朱真的事极端利己主义者吗?为什么这样说他,杨朱,字子居,魏国(一说秦国)人,中国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杨朱主张

  杨朱,字子居,魏国(一说秦国)人,中国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杨朱主张“贵己”“重生”“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在战国时期,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现象,可见其学说影响之大。有人说他是老子的弟子,属于道家一派的隐士。他主张“为我”的人生哲学,以是否对自己有利当作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孟子在批驳杨朱时,认为“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按此推断,杨朱是一个极端自私自利的人,为了天下的大利,都不肯从自己身上取一根毛。其实这是对杨朱的大误会,杨朱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绝非利己主义,也许数千年来,我们欠杨朱一个道歉。好玩的国学精选杨朱的名言,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思想的脉络。

  1.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好玩的国学:做善行而能去掉做善事的想法,到哪里不受人的欢迎呢?这个思想其实与孟子的由仁义行而非行仁义的思想极为相近,就是把做善事当成一种价值,一种手段,而不是功利的目的。

  2.利出者实及,怨柱者害来。

  好玩的国学:把利益给出去,就会有实惠回来。把怨恨给出去,就会有祸害回来。

  3.将治大者不治细,成大功者不成小。

  好玩的国学:准备做大事的不拘泥于细小之处,要成就大事的不在意那些小事。杨朱大概是个很粗疏阔大的人,这个思想和道家老子的思想是相反的,老子认为成大事者必作于细,而杨朱认为,做大事就不要把小事放在心上。其实,这两种 思想都有道理,对我们的人生都有启发。

  4.身非我有也,既生,不得不全之;物非我有也,既有,不得而去之。

  好玩的国学:身体不是我所有的,既然出生了,就不能不保全它。外物也不是我所有的,既然存在着,便不能抛弃它。这句话其实体现了杨朱学派贵生的思想,把身体看成是重于一切的。

  5. 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

  好玩的国学:做好事不是为了名,而名声却跟着来了。有名声不是希望获得利益,而利益也就回来了。有利益并不希望同别人争夺,但争夺也会到来。所以君子对于做好事必须谨慎。杨朱的这段话,鲜明地体现了无为和不争的道家思想。

  6、相怜之道,非难情也,勤能使逸,饥能使饱,寒能使温,穷能使达也。

  好玩的国学:互相怜爱的方法,不仅仅在于感情,累了能使他安逸,饿了能使他吃饱,冷了能使他温暖,穷了能使他发达。谁说杨朱是极端自私主义者,这段话和儒家的仁者爱人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7.实无名,名无实。名者,伪而已矣。

  好玩的国学:有实际的不一定有名声,有名声的不一定有实际。名声这东西,其实是虚伪的。古代哲学家都喜欢讲名实之辩,这段话也体现了道家的无为思想。

  8.万物所异者生也,所同者死也。生则有贤愚、贵贱,是所异也;死则有臭腐、消灭,是所同也。

  出好玩的国学:万物所不同的是生存,所相同的是死亡。生存就有贤有愚、有贵有贱,这是不同的;死亡就有腐烂发臭、消失灭亡,这是相同的。这和庄子的齐物的思想是一致的。如果我们把时间和空间缩小到一点上来看,其实万事万物都是一样的,生与死相同,荣华富贵和贫贱悲哀也一样。

  9.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好玩的国学:人人都不损害自己的一根毫毛,人人都不为天下人谋利益,天下就太平了。这是杨朱思想的核心。杨朱的“为我”是建立在不损人利己理想的基础上的“贵己”和“重生”。在杨朱看来,没有什么比生命的健全和精神的自在更可贵了,滔天的富贵、熏人的权势,在自由的生命面前不值一提。杨朱的利己主义,只求生命的自足、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安宁,不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照此理想,天下也就平安无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都说墨索里尼是昏君一样的存在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说起二战时期的轴心三国,大家都会认为德日两国才是有真实力的,而意大利则完全是扮演了“坑队友”的角色,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在人们心中也是一个“昏君、饭桶”一样的存在。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自古乱世出枭雄,能在混乱的局势之下脱颖而出,独掌一方大权,说墨索里尼没有惊人的本事恐怕是不能服众吧。不可否认,意大利在集团里确实是比较弱的,而墨索里尼的统治也历来为人们所不齿,但平心而论,这位老兄无论是才华还是混迹官场的老奸巨猾,都是有过人之处的。下面,咱们就来看看墨索里尼究竟是个怎样的家伙。同众多的领导人一样,墨索里尼有着自己的一套原则,他崇尚节俭,对于钱财毫无感觉,即便是成为总理之后,依然保持着普普通通的作风;他知识渊博,尤其是在语言方面,精于德语、法语以及英语等多国语言,在演讲方面更是有着卓越的天赋;同时,他又有着极其强烈的权力欲,终其一生都在渴望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放弃坚持多年的社...
· 古代工匠修完皇陵就得死吗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古代工匠修完皇陵就得死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为皇帝修建房子可是头等大事,除了房子还要修建陵墓,皇帝的墓一般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就要动工开修,而且不能等到老的时候再修,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一般都是壮年的时候就要开始修建了,甚至有的刚刚做了皇帝就要修建,为什么这么早呢,原因很简单,皇帝的墓一般都是很奢华的,而且还大,自然要早早的动工。古代修完皇陵的人一般是何下场?全部杀了陪葬是不可能的,有三招。首先:古代都讲究民心,顺天意,如果把修建陵墓的工匠都处死,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两个人,少则几万人,多则数十万人参与,全部杀了还不引起民怨啊,没有哪个皇帝会这么蠢。其次:修建陵墓一般都会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修陵墓在古代同样是劳民伤财的行为,很多工匠会在修建的过程中病死、累死或者自然死亡,等做完了会少一大半人,看看修建的长城就知道了。最后:不是...
· 韩信真的考虑过谋反吗?为什么说他非死不可
韩信,在历史上无疑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从小家境贫穷的他,最终当上了大将军。因为生前的功绩,很多人都对于他的死存在疑惑。他是一个一生充满传奇色色彩的人物,贫穷的时候受到过漂母的施舍,后来成为了一名小小的军官,然后在萧何举荐下,一夜成为了大将。帮助刘邦夺得天下之后,死在了吕后的手中。网络配图但是在功成名就之后,他就开始追名逐利,想要更多的封赏,这就造成了皇帝的不喜,最终在196年,刘邦示意吕后将他杀死了。虽然年少的时候可以隐忍,但当他真的当上将军的时候,就忘记了之前的隐忍,反而是纵容了自己的欲望,想要夺得更高的权势和地位,这一点也正是他最后被杀害的真正原因。在一开始天下大乱的时候,他选择的并是不刘邦,而是项羽。在他投奔到那里之后,他仅仅被封了一个管粮草的小官,于是他又投奔了刘邦。没想到在那里他还是不得重用,在夜里就逃跑了,在被萧何追上之后,做了将军。网络配图四年后,他率领的大军将项羽团团包围,...
· 冉求是孔子最失望的学生吗?为什么这样说
今天和朋友聊天,有人就说到儒家思想是统治阶级的工具这个问题,由于时间有限,没和朋友细谈,其实真的很想替孔子。真正的孔子思想根本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跟后来被统治阶级利用的儒家思想完全是两回事,因为本身出发点和原则就是不一样的。一个出发点是为民、为天下众生;一个是为君,为个人名利。大家用脚后跟想想,孔子如果真是后者,甘愿做统治阶级的工具,还至于穷困潦倒一生呢,就凭他的威望,他那三千弟子,想当个官发点财什么的,那不是举手之劳吗?孔子之所以是圣贤,就是因为心怀天下,而不是为了某一个君主,更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和利。相反,他最痛恨的就是那些为统治阶级压榨百姓做帮凶的政客。举个例子吧,因为末学认为《论语》的真实性甚至都超过《史记》,所以还是喜欢拿《论语》的事说话,先看《论语.先进》原文: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当时鲁国的情况是,季孙、叔孙、孟孙三家把持朝...
· 杨朱人物简介与儒道墨齐名的杨朱学说为什么被淹没?
史书上记载的杨朱学说并不多,大多散见于民间。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杨朱学说是与儒道墨齐名的显学,为什么儒道墨广为流传至今,而杨朱学说则被淹没?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话题。文化和商业的游戏规则有其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注重内在品质。杨朱学说被淹没,无疑与他的内在品质有关,也与政治大势有关。杨朱,又名扬子,阳子居,战国时期魏国人。杨朱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反对儒墨,主张贵生,重己。他的见解散见于《庄子》、《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在孟轲生活的时代,杨朱学派的影响很大,"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孟子·滕文公下》)。在先秦诸子中,杨朱无疑是一位另类的人物。孟子的评判对杨朱的影响极大:"杨朱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把杨朱描绘成一种极端自私的形象,所以一直以来遭文人墨客口诛笔伐数千年,视为极端利己主义者和极端享乐主义者的典型代表。在战国时代杨朱学说独树一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