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汉军八旗为什么会自嘲?大明骨,大清肉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63
转发:0
评论:0
汉军八旗为什么会自嘲?大明骨,大清肉,清朝兵丁服饰清朝的八旗兵,专司打仗之职,国家发工资养着他们,打仗毕竟是少数,

  清朝兵丁服饰清朝的八旗兵,专司打仗之职,国家发工资养着他们,打仗毕竟是少数,待遇却是世袭。靠着不低的饷银,八旗兵衣食无忧,纵然清末丧失战斗力也能享受如旧,以至于有点像“社会救济”。然而,八旗之内一直有风波。八旗主要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表面待遇相同,实际差别微妙,其中汉军八旗最是苦。甚至,八旗人数过多的时候,就拿汉军八旗开刀。朝廷直接让部分汉军出旗,因他们腾出的多余名额给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占有。

  明朝锦衣卫服饰八旗兵被视为“国之根本”,朝廷自然不会亏待,清朝中期以后待遇就被稳定下来。仅仅就饷米一项来说,最低者有11石,最高者高达23石。如此数量的饷米显然偏多,自然有深意所在,便于八旗兵卖掉部分以添补家用。八旗汉军人数庞大,入旗的原因是五花八门,时间上有是长短不一,还多多少少保留着汉人习俗,当然有的汉人跟满人已经没有差别。因此,当整个八旗的生计逐渐变得艰难,有限的钱粮只能供养有限的人口的时候,汉军八旗成为被优先剔除的群体。

  八旗兵服饰尽管八旗汉军尽量迎合朝廷的要求,还是难以避免遭受歧视和猜忌。大势之下,朝廷强制汉军八旗出旗,他们也只能任由宰割。那些被赶出八旗的汉军,只能眼泪婆娑,拖家带口去社会上自谋生计。即便是在旗的汉军,享受的待遇也是最差的。大多数汉军只能当当兵或者低级武官,指挥他们的都统或副都统都是由满人担任。而且汉军只能担任马甲、步甲等低待遇兵种,而饷银较多的前锋、护军历来由满人、蒙古人任职。在相同的兵种服役,满人、蒙古人的待遇也高于汉人。

  清朝官兵宝宝心里苦,那也是没办法,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以至于清初的汉军大学士范文程,自嘲汉军将士为“大明骨,大清肉”。“大明骨”指的是汉人身份,“大清肉”指的是为满人服务,两个词很生动地概况八旗汉军的双重政治性格。“大明骨,大清肉”的汉军八旗,主要来源是哪些呢?主要是两大来源。一来是明朝失辽被迫投于旗下的汉人;二者是像吴三桂之流的降兵降将。汉军八旗不如满洲八旗、蒙古八旗般受待见,无非是人数庞大到惊人,又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清朝统治者不得不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汉军八旗
简介汉军的编立红衣炮更多资料:天聪新政汉军八旗的主要来源是明末主动归附或在之后的战争中被后金及其后身清朝俘获于辽东的人丁,以汉人为主,也有少部分汉化女真人和曾入明为官的蒙古人等等,起初均编隶于满洲八旗之下。由于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对汉人的种种苛政,起初的地位并不高。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便力图改变这种状况,汉军的始建就是体现之一。天聪五年(1631年)以前,后金军中尚无大炮,攻城时难免会受到很大阻碍。于是在该年,皇太极因永平之战俘获的王天相会造炮,命其铸造红衣炮,并始编汉军一旗,旗纛为青色,由额驸佟养性率领这支“重兵”。汉军之所以在满语中被称为“重兵”也正是由于归降汉人铸造、掌管火炮而得名,因此可知汉军创制之初扮演着八旗军队中“重炮兵部队”的角色,火炮对于后金军队的重要性也使得汉军地位获得了提高。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汉军扩建为二旗,旗纛仍为青色。两年后(1639年)再增至四旗,旗纛为纯...
· 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
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也有禁旅与驻防之别,编制基本上与满洲八旗相同。但汉军八旗每佐领下置领催四人,马兵三十人,步军领催一人,步军十二人,共计四十七人,与满洲八旗略异。编入汉军八旗的兵丁,不再是分属满洲八旗的奴隶,而是国家直属的军队。其地位当然低于满洲八旗,但因降清较早作战有功,军事、政治地位又都优于入关后的汉人降军绿旗。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藩王,所率领的旧部虽按八旗制度编制,设统领,但各自成系统,并不隶属满洲八旗或汉军八旗。在历年作战中,收降的绿旗兵,也由藩王直接管辖。“三藩”战后,康熙帝将吴三桂藩下人丁编入内务府三旗,分遣到辽东各地。尚之信藩下十五佐领兵丁,改属驻防广州的汉军旗。耿精忠藩下十五佐领兵丁,改属福州的汉军旗。原属孔有德藩下的兵丁,也编入汉军旗。
· 满清为什么要建立汉军八旗,原来竟有这么大的作用
八旗汉军是清代出现的一类具有特殊身份的群体,他们的身份介于八旗与普通民众之间,地位较汉人高,低于八旗满洲和八旗蒙古。八旗汉军的建立时皇太极利用所谓“恩养”政策来怀柔、笼络汉人的一种方式,鼓吹“满汉一体”来瓦解打击明朝。八旗汉军创建于皇太极时期,关于其具体时间,目前存在争议。有一种说法是形成于天聪五年(1631年),这一年的正月皇太极将后金所属的汉兵(汉人牛录)按单位编为八旗组织,由佟养性总统。但此时的汉军还不能称为“八旗汉军”,而是“一旗汉军”,就此有学者提出所谓的一旗、二旗等都不能被视为八旗制度中正式的旗,因此八旗汉军的正式建立时间还要往后推。到了崇德七年(1642年)的七月,皇太极在取得松锦大战的胜利后“命编汉军为八旗”,此时八旗汉军才正式建立起来。之所以皇太极要成立八旗汉军,一方面与他在位期间社会动荡不安、统治基础不牢固有关。当时满汉之间的待遇相差极为悬殊,引起了汉人的极大不满,因此...
· 清太宗皇太极的大胆创新:什么是汉军八旗?
皇太极决定打破民族界限,选拔汉族中的优秀人才为国效力。天聪七年七月一日,皇太极命令分隶满洲各旗所属汉人壮丁,每十名抽一丁披甲入伍,共有一千五百八十人组成一旗汉兵,由汉官马光远统领,旗帜为黑色。这是后金正式组建汉军的开始。崇德二年七月,皇太极又将一旗汉军分为左右翼两旗:以汉官石廷柱为左翼固山额真,马光远为右翼固山额真,并按照满八旗的体例编壮丁为牛录。崇德四年六月,皇太极再将汉军两旗分为四旗,每旗设牛录十八人,固山额真一人,梅勒章京两人,甲喇章京四人。四旗共计七千人左右。崇德七年六月,皇太极将汉军四旗改为八旗,旗色、名称、官员设置与满洲八旗相同,所不同的是,汉军八旗的旗主可以由皇帝随时撤换任命,而满洲八旗旗主之位则是世袭。同年八月,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上奏“以所部兵随汉军旗下行走”,皇太极欣然同意。其实皇太极早就想将三王麾下数万汉兵编入八旗,无奈在三王归附的条件中,自己亲口允诺过让他三人各将...
· 清朝八旗的关系: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的关系?
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也有禁旅与驻防之别,编制基本上与满洲八旗相同。但汉军八旗每佐领下置领催四人,马兵三十人,步军领催一人,步军十二人,共计四十七人,与满洲八旗略异。编入汉军八旗的兵丁,不再是分属满洲八旗的奴隶,而是国家直属的军队。其地位当然低于满洲八旗,但因降清较早作战有功,军事、政治地位又都优于入关后的汉人降军绿旗。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藩王,所率领的旧部虽按八旗制度编制,设统领,但各自成系统,并不隶属满洲八旗或汉军八旗。在历年作战中,收降的绿旗兵,也由藩王直接管辖。“三藩”战后,康熙帝将吴三桂藩下人丁编入内务府三旗,分遣到辽东各地。尚之信藩下十五佐领兵丁,改属驻防广州的汉军旗。耿精忠藩下十五佐领兵丁,改属福州的汉军旗。原属孔有德藩下的兵丁,也编入汉军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