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板甲化前的“罐头化”常识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欧洲人会如此的钟爱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56
转发:0
评论:0
板甲化前的“罐头化”常识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欧洲人会如此的钟爱呢,如今,板甲似乎已经成为了欧洲盔甲的代表,被板甲保护得如罐头一般的欧洲骑士形象

  如今,板甲似乎已经成为了欧洲盔甲的代表,被板甲保护得如罐头一般的欧洲骑士形象更被人所熟知。当然,正如很多对盔甲有所了解的读者知道的那样,其实真正的板甲要到14、15世纪才正式出现。但其实欧洲人对板甲真是充满了各种热爱。在真正的板甲出现之前,欧洲人其实进行了好几次“罐头化”尝试。我们今天就来说说这些板甲化前的“罐头化”常识。

  早在公元前12或13世纪,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中就有希腊人使用的复杂装甲设计的具体文本证据,其中描述了阿伽门农的盔甲“由平行条纹制成,十个暗蓝色珐琅,十二个金,和二十个锡”。阿伽门农是迈锡尼的国王,迈锡尼文明很早就拥有制造较为高级(相对来说)金属盔甲的能力。这种盔甲我们一般亲切地称其为迈锡尼大桶,主要由青铜板套在一起组成,由皮带固定。其头盔则是皮革加上野兽的牙齿,虽然很原始,但是总感觉那时候就有这种东西是真的很强。

  ▲迈锡尼大桶图

  然后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盔甲,在公元前5~4世纪大范围普及的斯科林式盔甲,这个名字可能有点陌生,但看图就知道这个是啥了。这套盔甲主要由青铜制成,通过皮带固定,部分斯科林使用了铆接固定,全套的斯科林盔甲如图中所示,有护臂,径甲,胸甲,甚至脚掌甲。头盔整体有些锥形的设计可以偏移攻击,裹得严实则是为了防止长矛的刺击。当然让大部分士兵装备这种盔甲是不可能的,不仅仅是因为贵,还有太重,所以大部分士兵只装备了胸甲和头盔。不过,与一般认知不同,这种青铜甲的性价比并不是很好,所以这种盔甲就在后期被亚麻甲淘汰了。

  ▲现代复原斯科林盔甲图

  时间继续行进,到了古罗马时期,又是一个听着陌生但大家都知道的罗利塔板甲(此板甲非彼板甲)诞生了。它也可以叫环片甲,据说是从地中海的大龙虾身上汲取的灵感(还是龙虾甲最贴切,好想吃龙虾)。这种铠甲把金属板套在一起,用皮带和绳结固定,主要是使用铁板,部分部件使用青铜,后期少部分使用低碳钢。龙虾甲主要保护上半身,由于长矛不再统治战场,所以头盔也没那么严实了,变成了铁制的圆顶盔,特点是有了护腮。

  ▲现代复原的龙虾甲图

  由于是铁甲,防护能力只能用强来形容,但是这种盔甲也有明显的缺点,容易弯曲,维修也不容易,维护性较差,而且几乎完全靠肩膀担起盔甲的重量,所以穿上并不会好受。加上价格贵,龙虾甲需要的铁片在当时看就和今天的顶级装甲钢一样,并不是随便什么单位就能冶炼出来,后来随着罗马的没落,这种有些不实用的盔甲在4世纪就几乎消失殆尽。

  另外,虽然欧洲人对“罐头化”情有独钟,但锁甲比龙虾甲要更早出现,在军队里的比重其实要远高于龙虾甲,而且贯穿整个罗马兴亡。罗马军团人人大龙虾的形象,是因为图拉真之柱的浮雕给历史界带来了长时间的错误认知。

  锁甲是啥东西大家都明白,就是由一个个小铁环串联在一起制成的盔甲,这种盔甲相对便宜,同时也能对刀剑挥砍提供很好的防护。当然长矛刺击和钝器打击什么的就别太指望了。但锁甲的优势在于便宜和容易生产维护。欧洲人就算再喜欢“罐头化”,也敌不过三个字——“没有钱”!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中世纪,生产力更低,有锁甲就不错了,“罐头化”什么的也只能想想了。

  ▲护鼻盔图

  不过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罐头化”成本太高,欧洲人就把主意放在了局部“罐头化”上。这个局部当然是最重要的部位——脑袋。当时欧洲人流行一种拼接式整体锥形头盔。一般其被称为护鼻盔,顾名思义就是简单的头盔加上护鼻。护鼻是一种简单的结构,但有几率挡住对脸部的攻击。这种头盔很便宜,效果也不错,自然备受青睐。

  ▲贝叶挂毯图

  12世纪左右,欧洲的弓弩得到发展。为了抵挡箭矢,13世纪的时候欧洲人的脑袋“罐头化”又进了一步。全封闭式头盔——巨盔出现了。这种巨大的金属头盔很沉重,但是几乎免疫所有的攻击,穿着锁甲、戴着巨盔,成为那个时代骑士典型形象。

  ▲全封闭头盔图

  同时也是13世纪,钝器开始大行其道,因为锁甲对钝击没有什么抵抗力,以及弓弩的持续强势。然后到了14世纪,出现了一种新型盔甲,叫混合甲,这种盔甲在身体的关节和重要部分使用金属板重点防护,剩下则为锁甲。这种盔甲有很好的防护力,也为接下来全身板甲的出现奏响了前奏。也就是说,经过2000多年的努力,欧洲人终于实现了防护“罐头化”的梦想!

  ▲混合甲示意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杨修的能力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为何会如此的嚣张呢
还不知道:杨修的能力如何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当中,能人志士绝对不在少数,特别是在这个乱世当中,一些有着抱负的有志青年纷纷选择投靠自己心仪的主公,想要在这纷乱的时代建立属于自己的功名,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显得格外耀眼,也确实超出一般学子,有着察言观色以及审时度势的出众能力,这个人就是杨修。杨修出自名门之后,作为月旦评的主评人,他早在入仕魏国之前就已声名远扬,多少学士都想在他主持的月旦评上得到高分,得以入仕。可以当时的杨修德才兼备,是一个难得的谋士。曹操也得知了有这么一个才华出众的年轻人存在,更巧的是杨修父亲在朝为官,身居高位。但是由于拥戴汉室,誓讨曹贼差点丢了性命,多亏了儿子杨修的搭救才得以保住性命。儿子与父亲的看法就截然不同,杨修认为当今世上只有曹操才是真正的明主,也是自己值得追随的主公,也就是这样的相互欣赏,杨修得到了曹操的重用。杨修也确实不是一个省...
· 欧洲板甲简介历史上的发展是什么样的
古代的军事装备,板甲是由经过塑形的大块板状金属制造而成的一种盔甲,这是相对于由大量细小金属环制成的锁甲和小金属片制成的鳞甲、札甲而言的。历史发展在14世纪以前,西欧铁甲与其他地区一样,以锁子甲为主,鳞甲、札甲为辅。传统意义上的板甲雏形为14世纪初出现于西欧的铁胸半身板。同一世纪末,米兰的铠甲工匠们率先尝试用钢板制造出整体的铁手套、护臂、护腿和大型的护心镜;但是这些东西并不是作为单纯的铠甲来穿着,而是作为锁链甲和鳞甲、札甲的加强部件,靠皮带固定在铠甲的四肢上的。真正意义上的板甲出现于15世纪初(但这时板甲材质比较劣等),锻造大型弧型金属的技术和冶金技术的大发展,奠定了后世整体式铠甲的基础。尤其是在1400年左右,在材料学上出现了重大突破,就是发明了高炉:燃烧温度的上升使铸造铁的出现成为可能(在此之前使用的都是块炼铁),钢铁生产量大增。另一方面,水力锻机的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指引下的冶金技...
· 苏秦的下场为何会如此之惨呢他为什么会被人刺杀呢
还不知道:苏秦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纵横家是以国家政治为中心,主要是在战国时期,纵横家主要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从而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却是以六个国家的利益为主体,从而达到自己合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抵抗秦国。苏秦的师傅是鬼谷子老先生,真可谓是名师出高徒,后来苏秦又经过自己的刻苦钻研,终于取得的不错的成果,成功地拿到了六国的相印,成为了从约长,从古至今,也只有苏秦能把纵横家的本事发挥到这种程度。纵观古代中国历史上,纵横家盛行的时期主要是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在这个时期一般是打仗比较多,诸侯国们为了减少军队的伤亡,所以需要一些纵横家去游说其他诸侯国,比如秦国派张仪游说六国,破坏六国联合,使秦国可以诸侯国进行各个击破。著名的纵横家苏秦最后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最后被别人刺杀,重伤不愈,这是为什么呢?一百年不到,韩信说出了原因。这次大家肯定会问,纵横家苏秦...
· 水能灭火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那为什么水是火的克星呢?
水能灭火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那为什么水是火的克星呢?俗话说:水火不相容。水是火的克星。当火灾发生的时候,消防员总是手持水枪把高压水柱射向烈焰。家里万一发生火灾,最简便的方法是用脸盆盛水灭火。水能灭火,因为水是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不会再燃烧。水受到火焰的烤炙,变为水蒸气,吸收大量的热,迅速降低火焰温度。同时,水蒸气笼罩在火源四周,隔绝了空气中的氧气,使火熄灭。不过在油类燃烧时,却不能用水去浇,因为油类比水轻,泼了水之后油类不仅继续在水面燃烧,而且借着水势漫淌开来,使火势更猛。所以,要扑灭油类燃烧形成的火灾,需用。如果身边没有,就用沙土掩盖。
· 他是诸葛亮的儿子为什么会如此的不堪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诸葛瞻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同样是千古名仕,为何诸葛亮的儿子是个草包,而司马懿的子女却个个不凡呢?按理说“虎父无犬子”,诸葛亮那般传奇他的儿子诸葛瞻也不会差到哪去,可事与愿违,诸葛瞻的才能不仅不及父亲的十之一二,反而还是个骄傲自大的人,甚至可以说蜀汉的灭亡是因诸葛瞻的战术失误造成的。当然“子不教父之过”诸葛瞻如此不堪,诸葛亮应负主要责任。众所周知,诸葛亮自追随刘备以来一直是恪尽职守,尤其是在刘备死后他为了报答主公的知遇之恩,更加的卖力工作只为有朝一日能重新兴复汉室。而就在诸葛亮一心谋划北伐曹魏的大业时,在他43岁的那年儿子诸葛瞻降生了,因为常年奔波在外所以他对儿子的教育多以素质教育为主,而对军事政治方面的培养几乎为零。有人说诸葛亮的此番作为是在煞费苦心的“避嫌”,本来自己就已经身居高位、手握重权,如果继续将儿...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