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欧洲的板甲到底有多重 靠吊车上马是真的假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98
转发:0
评论:0
古代欧洲的板甲到底有多重靠吊车上马是真的假的,说到板甲时代的欧洲骑兵,防护能力大抵还能被承认,然而重量却一直广被人群,尤其

  说到板甲时代的欧洲骑兵,防护能力大抵还能被承认,然而重量却一直广被人群,尤其是没有板甲的中国人所诟病。两条脍炙人口的小故事流传甚广,一个是说神罗皇帝红胡子菲列特一世老兄想不开穿着一身板甲去游泳结果和屈原做了伴,不过红胡子死时不过12世纪,其时板甲尚未诞生,这事也就没得多说。另一个,则是连外国都甚嚣尘上的说重装板甲骑士必须靠吊车吊运上马,否则沉重的铠甲会让骑士连踩着马镫跨上马都做不到。

  起源——英国滑稽戏与电影

  19世纪,盔甲基本已经从战场上绝迹,工业化的繁荣也让人们对过去不再高看一眼,嘲笑可怜的古代成了当时欧洲的风气,作为古代标志的骑士自然也逃不过时代的捉弄。一位有名气的中世纪历史与武器业余研究者与收藏家在他的著作《A Knight and His Armor》中考证过,19世纪末期英国一部名为《当骑士无所畏惧时》的滑稽戏里,第一次表现了重甲的骑士靠着吊车上马的滑稽场面,以表现古代骑士的粗鲁和可笑。

  但这部已经失传的滑稽戏究竟如何,如今已经难以了解了。真正让板甲骑士得靠着吊车上马这个观点走红世界的,是因为著名演员、导演劳伦斯·奥利弗,当然或许这位先生并不广为中国人所知,但他第二任夫人就知道的人多了,便是《乱世佳人》的女主角费雯·丽。劳伦斯根据莎士比亚作品改编并自演的电影《亨利五世》中,他不理历史顾问的一再反对,加入了这样一个吊车吊着骑士上马的镜头。

  (电影中的骑士吊车上马镜头)

  这个剧情是该片的独创,并非莎士比亚的发明,反而在莎士比亚笔下,这部戏的兄弟作品《亨利四世》中,第四幕时凡农说到:“一个个顶盔带甲、全副武装,就像一群展翅风前羽毛鲜明的鸵鸟,又像一群新浴过后喂得饱饱的猎鹰……我看见年轻的哈利套着脸甲,他的腿甲遮住他的两股,全身披戴着壮丽的戎装,有如插翼的麦鸠利从地上升起,悠然地跃登马背,仿佛一个从云中下降的天使,驯伏一头倔强的天马,用他超人的骑术眩惑世人的眼目一般。”显然生活在板甲时代的莎士比亚很清楚,穿着板甲上马不是什么问题。

  到底板甲有多重?

  不过,既然电影不能算证据,自然莎士比亚的戏曲也不能作数。我们还是看看真正的板甲到底会不会有那么沉重吧。根据《THE KNIGHT AND THE BLAST FURNACE》一书,14到15世纪的甲很少超过15kg,到16世纪末期时,就已经上升到了25kg,而Emmanuel Philbert和Valerio Zacchei的甲还能重达26kg。

  可见26公斤在那个时代而言已经是相当重型的甲胄了。只是纸上数字终究虚,好在板甲自14世纪诞生至今不算特别久远,因而有大量实物保存至今,让我们可以一观究竟。顺带一提,这个大量,意味着成千上万的板甲被存留至今,如建成于17世纪的奥地利格拉茨军械库就存放着数以千计的盔甲,于是现代人将之直接改造成了世界最大的甲胄博物馆。

  我们按照出现的先后时代来看看不同时期不同款式板甲的重量。

  这一套是是1480年左右,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超哥特甲现代复原制品。所谓超哥特甲并不是一种单独的样式风格,而是指德国兰茨胡特的洛伦兹·海姆斯密特为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他舅蒂罗尔大公基克门多制造的几套超华丽的哥特甲。哥特甲是现代玩家最为喜欢的类型之一,这超哥特甲更是其中珍宝级的存在。不过为了从头顶到脚尖的高度防御,这一套甲胄重量已经达到了23公斤。

  进入16世纪,为了对抗战场上威力日渐强大的火枪,骑士的盔甲做的越来越厚,重量也随之激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在1504年采纳了盔甲大师Konrad Seusenhofer研究出的新工艺,在盔甲板上打造出密集的隆起的长条,使其产生类似加强筋的效果,从而在减轻重量的同时,防护能力反而有所提高。这样一套马克西米利安式全身板甲重量约21.5公斤。

  16世纪末,德国盔甲大师安东·佩亨豪瑟尔接下一个大订单,是萨克森选帝侯克里斯汀一世的夫人索菲亚找他为选帝侯打造12套藏青色花纹盔甲。这是其中一套半身甲,盔甲下沿覆盖到一半的大腿,重量只有14公斤。这一批盔甲最终并未能全部完成——1591年9月,雇主选帝侯就先死了。

  这套1600年前后的意大利北部骑兵板甲,和过去全身板甲相比省去了铁靴子,脚和小腿不再被甲胄覆盖,以便骑兵们使用更受欢迎的马靴。这一形式被称作3/4甲,在防护面积上和古代其他盔甲——比如中国传统重甲相当,重21.6公斤。

  英国人长期以来既没有大型的盔甲工厂,也没有出名的板甲大师,喜好骑士比武的贵族们用的板甲一直依赖从欧洲大陆进口。不过这个事情到16世纪前期终于改变了——对骑马比武有狂热爱好的亨利八世上台了。当上国王没几年,亨利八世就在格林尼治宫设立了一个盔甲作坊,研发英国自己的板甲。不到一年,英国人的板甲就诞生了,这种盔甲被称为格林尼治板甲,相比欧洲的盔甲,格林尼治甲从外观上就显得厚重许多,而且实际上也确实如此,这套1590年的格林尼治甲重达32.3公斤。

  从十几公斤到32公斤,这个区间基本囊括了各种主流板甲的重量,若是对甲胄稍有了解的人就知道板甲并不沉重,和其他类型的许多盔甲相比甚至还显得略轻,而那些盔甲的防御能力却还赶不上板甲。那么,别的类型的盔甲,比如中国的盔甲都有多重呢?

  中国盔甲有多重?

  汉代开始,中国进入了铁甲时代,由于许多汉代王侯贵族墓地的发现,汉代甲胄也随之出土不少,使得人们可以了解到汉代盔甲的分量。比如汝阴侯墓中随葬有一卷铁甲,为半身甲胄,头盔已经残缺,剩余的甲片就重达20.2公斤。呼和浩特二十家子古城的西汉铁甲和广州南越王墓铁甲比较简单轻薄,重量分别为11.14公斤和9.6公斤。然而和上面的板甲半身甲不同的是,这些甲所用甲片薄,基本平均只有1mm厚,而不像板甲平均厚度在1.5mm以上,而且同样是上半身的甲胄,这些汉甲却均不含胳膊部分和头盔。

  上图是满城中山王汉墓的铁甲复原形象,虽然中山王的甲片厚度也只有1mm,但编织较密,甲片重叠,防御力和精细度都比南越王墓铁甲或二十家子古城铁甲要高。当然,重量也要高不少,这样一个不含头盔,不防御胳膊和脖子的鳞甲,已经重达16.85公斤,比萨克森选帝侯克里斯汀一世那上半身全面防护的板甲还要重。

  广州明代铁甲是在广州城建中偶然发现的,出土时仅为一批堆在一起,部分有连接的甲片。在通过对比明代雕像和画作甲胄进行复原后,得到了上图这样一个甲胄样式,从防护面积来看比起汉代铁甲已经有所进步,不过依然没有两臂和头颈的防护,重量约为11公斤。

  汉以后甲胄文物相关研究较少,但文字上还是留有一些记载甲胄重量的证据的。比如《明会典》记载“青布铁甲每副用铁四十斤八两,造甲每副二十四斤至二十五斤”,明代一斤合现代590克,24斤约合现代14公斤,大抵就是前述复原的明代铁甲再加一个头盔的分量,相比半身式板甲,重量相当。

  宋代甲胄目前缺乏实物研究,不过《宋会要·舆服6之28—29》中这样记录——

  “枪手甲每一副皮线穿举全成重五十八斤一两至五十三斤八两”;

  “弓箭手甲每一副皮线穿举全成重五十五斤至四十七斤一十四两”;

  “弩手甲每一副皮线穿举全成重四十五斤半至三十七斤一十两”。

  宋代一斤合现代633克,换算下来,即使是按最轻来说,也要枪手甲36.8公斤、弓箭手甲34.8公斤、弩手甲28.8公斤。远比全身板甲还重,即使是厚重著称的英国格林尼治全身板甲也要略逊一筹。

  而这分量证据也有其他文献可供比对,《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55绍兴二年六月丁巳》中张俊请求为其军队制造的甲胄,“凡鍪甲一副率重四十有九斤”,《宋史·卷一九七·兵制十一·器甲之制》详细解说制造全装甲所需的各种甲片数量及其重量,而总计下来“每一甲重四十有九斤十二两”,都是相当于31公斤多。

  可见,相比其他类型的盔甲,尤其是相比中国盔甲,欧洲板甲并不更重,而这还没有考虑到板甲更大的防护面积、更好的防御力。毕竟即使是宋朝大名鼎鼎的步人甲,也没有把整个胳膊手以及脚都纳入装甲保护之下。

  至于人们常常诟病的灵活性?

  这两个姿势已经说明了一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欧洲板甲简介历史上的发展是什么样的
古代的军事装备,板甲是由经过塑形的大块板状金属制造而成的一种盔甲,这是相对于由大量细小金属环制成的锁甲和小金属片制成的鳞甲、札甲而言的。历史发展在14世纪以前,西欧铁甲与其他地区一样,以锁子甲为主,鳞甲、札甲为辅。传统意义上的板甲雏形为14世纪初出现于西欧的铁胸半身板。同一世纪末,米兰的铠甲工匠们率先尝试用钢板制造出整体的铁手套、护臂、护腿和大型的护心镜;但是这些东西并不是作为单纯的铠甲来穿着,而是作为锁链甲和鳞甲、札甲的加强部件,靠皮带固定在铠甲的四肢上的。真正意义上的板甲出现于15世纪初(但这时板甲材质比较劣等),锻造大型弧型金属的技术和冶金技术的大发展,奠定了后世整体式铠甲的基础。尤其是在1400年左右,在材料学上出现了重大突破,就是发明了高炉:燃烧温度的上升使铸造铁的出现成为可能(在此之前使用的都是块炼铁),钢铁生产量大增。另一方面,水力锻机的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指引下的冶金技...
· 古代打仗为何举旗呢旗帜到底有多重要呢
还不知道:古代打仗为何要举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军旗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一样物品,在打仗时,军旗在哪里树立,也就意味着哪块阵地是己方军队所在。我国是最早使用军旗的国家,早在原始部落时期,各部落就分别用不同的动物作为旗帜图腾。有一种说法是,龙这种动物就是黄帝、炎帝部落在征服其他部落后,不断把战败部落的动物图腾糅合,最终形成龙图腾的。那么打仗的时候,为什么要举旗帜呢?首先是表明阵营的,也就是告诉友军和敌人,我是哪个王朝的哪支部队。这个旗我们可以理解为国旗,一般很好辨认,通常只看颜色就行,因为每一个朝代建立时都会“改正朔,易服色”。比如秦朝末年时,如果百姓看见城头插着黑色的旗帜,那说明这座城还在秦军控制之中,如果是其他颜色的,不好意思,说明这里已经被起义军占领。第二种是表明主帅身份的,告诉对方统兵的人是谁,叫帅旗。比如宋朝初年,契丹攻宋,结果多次被杨业击败,此后契丹...
· 古代打仗的铠甲是用什么做的?历史上的三种“怪甲”!
古代打仗的铠甲是用什么做的?历史上的三种“怪甲”!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战争的刀枪火炮面前,人类的躯体是及其的脆弱,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古人就发明了各式各样的甲胄,也就是铠甲。按常理来说,甲胄应该是越坚硬越好,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比如,历史上就曾出现过三种反常规的“怪甲”,而且一种比一种怪,到底怪在哪里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各大诸侯国就已经有所谓的“甲兵”,并且在战争中还是一股强势力量,比如秦灭六国时就大量使用了甲兵。1998年的时候,考古专家在秦始皇陵内发现了一处陪葬坑,里面就有100多幅石制的甲胄。经过一番研究,原来古人是将石头磨成薄片,然后用麻绳串在一起,就形成了石制甲胄,每件大约有三四十斤。石制甲胄虽然相对坚硬,可以抵挡刀剑,但是缺点也很明显,第一很重,不适合长途行军,第二很响,因为石片之间碰在一起就会有声响,所以在战场上是就活靶...
· 宝日龙梅的心机到底有多重拿大阿哥做跳板接近康熙
宝日龙梅,一个虚构的人物。看过《康熙王朝》的肯定知道这个女人,也算是个亡国公主吧,身负杀父之仇,还有亡国之恨,的一个草原少女。刚开始很可能大家都十分理解她,大阿哥待她那么好,她却无情,毕竟一个弱女子身负亡国之仇,沦落异国他乡寄人篱下想要复仇想要振兴家族。当真是难于上青天。对于这点来说,很多人都还挺敬佩她的,毕竟换做一个男人这也不失为忍辱负重的英豪之举。但是看不惯的就是她玩弄大阿哥感情是那么的肆意,为了复仇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包括中间的灵魂甚至终身的幸福,对于一个花季少女来说这苦只有自己知道。大阿哥胤褆真的被宝日龙梅迷得神魂颠倒,大阿哥是个性情中人,本来无心去争那个位子的,他心中所求也不过是为父皇征战沙场挥洒男儿豪情。曾经大阿哥胤褆在宝日龙梅屋子里告诉她如果她愿意,他可以放弃一切,然而这样的表白,宝日龙梅也只是推脱,宝日龙梅利用大阿哥的感情,把他当做一个见康熙的跳板。但大阿哥对他却是一片痴情。...
· 在古代,皇权是靠什么来约束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皇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知道,皇帝是权力无边的。皇帝金口玉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是我们也知道,任何一种权力,一旦失去了约束,都会带来灾难。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虽然其间不断有朝代灭亡。但是皇权政治却一直留了下来,直到清朝结束,前后长达两千多年。如果皇权真的完全没有约束,它肯定是不可能延续这么长时间的。(刘邦登基)那么,皇权是靠什么来约束的呢?一、以孝治天下。“以孝治天下”是历朝历代都会提倡的,这是封建时代约束皇权的重要法宝。皇帝虽然驾崩了,但是皇后还在。新皇帝继位以后,皇后就变成了太后。一般来说,太后都是皇帝的母亲,从“以孝治天下”的角度来讲,皇帝必须听太后的。有时候,太后并不一定是新皇帝的亲生母亲,但是在名义上,他是要奉太后为母亲的。当皇帝的权力失范,缺乏约束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太后都会站出来,对皇帝进行规劝。太后发话,皇帝也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