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麴文泰为什么不听高昌国太子的建议 就是因为他灭国了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04
转发:0
评论:0
麴文泰为什么不听高昌国太子的建议就是因为他灭国了,历史上中原王朝强大时,除了开疆拓土以外,都喜欢四夷来贺,通过册封周边附属小国

  历史上中原王朝强大时,除了开疆拓土以外,都喜欢四夷来贺,通过册封周边附属小国,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这些小附属国既是中原王朝向外拓展的跳板,也是中原王朝的屏障,其实现在看来就是中原王朝周边领土。听话的时候,小国可以借助中原王朝实现发展,不听话时,直接纳入中央管辖。

  西域自汉以来就是中原王朝西部领土,虽然小国林立,但都听命于中原王朝。中原王朝强大时,会通过战略考量直接进行管辖。有的小国为求自立,也会选边站,中原王朝强大时就会倒向中原,如果被其他强大势力时,也会选择靠向他们。这种夹缝中生存之技,也让一些小国享国时间较长。

  汉人小国

  在西域有一个小国是西域汉人所建,该小国自建立之初就一直寻求中原王朝庇护,但中原王朝衰弱时,他们也只能依附其他强大部族势力。此小国就是历史上的高昌国,这个高昌国与高昌回鹘不同,这是一个纯粹汉人建立的小国。据史料推断,高昌国汉人大都是汉朝巩固西域时留下来。

  高昌国的建立与中原之乱有原因,使一些汉民躲到高昌避乱。西汉时此处就已经是汉朝领土,但东汉末年一直到西晋时,中原王朝大乱,对西域疏于管理,于是高昌地区开始出现大大小小割据政权。从史料记载看,高昌在唐之前形成了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麴氏四个汉人政权。其中麴氏政权享国时间最长,有140多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高昌国南接河南,东接敦煌,西邻龟兹,北邻敕勒,是中原与西域交通要道。汉朝时此地曾是汉兵屯集之地,“地势高敞,人庶昌盛”,称为“高昌壁”。北魏时也是汉人聚居最多的地区,《魏书·高昌传》记载北魏孝明帝给高昌诏书:“彼之甿庶,是汉魏遗黎,自晋氏不纲,因难播越,成家立国,世积已久。”

  高昌国有46镇,而且高昌国内也设有将军、司马、长史门下校郎、中兵校郎、通事舍人、通事令史、谘议、校尉、主簿等中原王朝的体制,而且语言与中原相通,只不过已经夹杂了部分胡语。

  而麴氏高昌建立后,依然沿用中原王朝的制度。国王以下,设有令尹,也就是宰相一职。下设吏部、祠部、库部、仓部、主客、礼部、民部、兵部等多个部门。可见麴氏高昌国已经是一个体制很健全的小国。

  骑墙勾连

  唐朝开创时,麴氏高昌已立国百年,但高昌国内的民众由于大都是汉民,他们依然向往中原王朝,包括麴文泰在内的国王及大臣,都以中原王朝为宗主国。虽然奉中原王朝为正统,但高昌国长期被外族所包围,国内也有很多内迁的游牧部落,这就形成了胡汉杂居的状态。而胡汉通婚后,其后代对中原王朝的感情就逐渐变淡。

  唐太宗在位时,时任高昌王麴文泰还带着隋朝宗室老婆跑到长安面见李世民,请求与唐朝接近。而麴文泰这个人虽然表面向唐太宗称臣,但此人野心很大,他并不是诚心归附唐朝,他还有一个统一西域的愿望。

  而唐太宗在位时,唐朝与是死敌,面对两个强大势力,更让麴文泰高兴了,他可以玩转唐朝与。今天与唐朝交好,明天就与交好,居然夹在中间,获取了很多利益。

  在麴文泰看来,唐朝初建实力不知道有多大,而却是一支强悍的部落。他就在唐朝与间玩起了“骑墙术”,谁强大就跟谁好。

  麴文泰并不知道李世民有多厉害,他最后甚至与偷袭重镇伊州,这就惹怒了李世民。

  荡平小国

  公元638年,西乙毗咄陆可汗,统一左右厢各部后,企图恢复势力。麴文泰眼看势力强大了,就向可汗称臣,还得了一个封叫“俟利发””,

  更让唐太宗生气的是,西还把隋朝末期跑到西边的汉人全都给了高昌国,这就使高昌国力有所增强。李世民就让麴文泰说明情况,史载:“太宗诏令括送,文泰尚隐蔽之”。 麴文泰就称有病来不了,拒绝了唐朝的要求。主子国让来,麴文泰都敢拒绝,显然这是造反的节奏。

  侯君集对李世民说,如果不把高昌国打服,其他小国也效仿高昌国,对中原王朝无礼,此后唐朝就不好管理了。他建议派兵攻打高昌国。

  李世民同意了侯君集的建议,派侯君集率10万大军攻打高昌国。高昌国听说唐朝派兵来攻打,高昌国太子就建议麴文泰见好就收,向李世民投降谢罪了事,否则以高昌国的实力根本无法与唐朝对抗。

  没想到麴文泰却被高昌国眼前的强盛冲昏了头脑,他认为唐朝大军打高昌是“劳师远征”,唐朝战力并不强。他认为去长安,并没有见到唐军的实力。麴文泰太自信了。

  在麴文泰看来,长安距高昌国有两千多里,而且还有沙漠,唐朝后勤供应必定困难。但他却没想到侯君集带的兵马昼夜行军,他背后由房玄龄和李靖为他源源不断供应粮草,而且西域其他藩属国都来帮助唐朝,后勤供应根本不成问题。不到一个月,侯君集的大军就兵临城下,麴文泰吓坏了,他连忙请来帮忙,眼时哪有这么大实力帮高昌,听说侯君集带兵来,他们不敢来帮。

  侯君集的大军在高昌城下,并没有急于攻城,侯君集派人吓唬麴文泰让其投降。麴文泰一看这么多唐军,吓得吐血而亡。

  麴文泰一死按理说是攻城的最好机会,但侯君集并没有攻城,而是告诉麴文泰的儿子操办丧事,三天后攻城。

  此时唐朝的霸气加自信。麴文泰儿子三天后依然不想投降,侯君集下达了攻城命令,高昌国哪是唐朝的对手,新国王赶紧写好降书投降,并随侯君集向到长安向李世民认罪。至此高昌国灭亡。

  唐太宗灭了高昌后,对高昌人下诏说:“尔等并旧是中国之人,因晋乱陷彼。” 许敬宗的《文馆词林校证》也记载,李世民还有一封诏书称:“高昌之地,虽居塞表,编户之甿,咸出中国。”这说明,高昌自古就是中国土地。

  重要意义

  高昌国灭亡后,在此地设高昌县,归安西都护府管辖。高昌国重新纳入中原王朝版图,归中央王朝直接管理,打通了唐朝与西域中亚交往的通道,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这是正面的意义。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高昌国灭亡后,实际上结束了汉人统治。而高昌国汉人胡化严重,因为长期杂居状态,使这里的汉人并不是纯正的汉人,而唐朝设县管理与国家管理还是两码事,加上唐朝宽容的宗教政策,原本高昌国信奉的佛教,也被大量的摩尼教等宗教所渗透,而唐朝的管理人员并不在乎这些。但另一种意义来看,唐朝收复高昌,促进了民族融合,但唐朝衰弱后,回鹘势力在此地立足,但也不是纯正的回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因为不听司马懿的建议才得陇望蜀,为什么还撤兵呢
刘备与孙权在益阳剑拔弩张,终因刘备做出重大让步,双方握手言和。刘备立即返师,准备组织防御作战。当他率部急匆匆返回益州之后,惊奇地发现,曹操并没有如他所想,乘胜继续向蜀地挺进。而是“自南郑还,留夏侯渊屯汉中”。曹操的行为,不但令刘备感到难以理解,也令后世人平添了许多猜测。曹军陷阳平,入南郑,正是军势大振时候,曹操不但没有乘胜扩大战果,反而见好就收,留下夏侯渊据守汉中之后,自己却引军凯旋。曹操数十年的戎马倥偬,就是为了拨乱反正。重新统一华夏一直是曹操的人生理想,直到晚年,他仍然是壮心不已。在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时候却选择了适时收手,曹操这是怎么了?这时,时任丞相主簿的司马懿主张乘胜长驱入蜀。建议道: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可失时也!谋臣刘晔也认为:今举汉中,蜀人望风,破胆失守,推此而前,蜀可传檄而定。刘...
· 高昌国国王麴文泰做了什么事情竟然会惹怒唐太宗呢
在一般的印象中,古代时西域多是胡人,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西域众多国家都是汉人建立的,比如著名的高昌国。高昌国虽然是汉人国家,却屡屡站错队,与外敌为伍,这种明显的反骨仔作法,肯定会迎来中原朝廷的爆锤。高昌国王麴文泰,这位西域的“节奏大师”,自以为左右逢源,四处带节奏,没想到因为一件事惹怒了唐太宗,即便向大唐求饶三次,最终还是连累高昌被唐军踏平。高昌国的所在地是现今的吐鲁番地区,从西汉起就是中原王朝在西域的大本营。汉朝之后,中原经历了很多战乱,当年留在西域的汉人,加上河西走廊迁徙去躲避战争的难民,形成了主权国家高昌。高昌很像今天的新加坡,以一族为主体,多民族混居。高昌主体居民是汉族,吸收了一些少数民族比如中亚的粟特人,文化风俗、政权组织形式都模仿中原。公元640年,如果你踏进高昌国,你会以为这就是唐朝的一个大县城。在北朝和隋朝时期,高昌一直积极向中原靠拢,高举天下华人是一家的国策,隋炀帝的时候...
· 袁绍为何不听取田丰的建议?田丰出了什么建议
袁绍是三国时期的霸主,当时和曹操对峙,一时间曹操还不是袁绍的对手,曹操挟持汉献帝,曾拜大将军,封袁绍为太尉。袁绍不同意,曹操就把大将军的职务让给袁绍,曹操知道袁绍不好对付。曹操攻打刘备,因为当时刘备占据徐州,而且刘备袭杀了徐州守将车胄。曹操大怒,决定在和袁绍大战之前,先除去祸害。刘备一听说曹操大军来了,面有惊惶之状。此时刘备赶紧给袁绍写一封信,肯定袁绍发兵,说两面夹击攻打曹操,让曹操腹背受敌。刘备的使者到达冀州,袁绍愁眉不展。谋士田丰劝袁绍和刘备一道攻打曹操,丰曰:“今曹操东征刘玄德,许昌空虚,若以义兵乘虚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此不易得之机会也,惟明公裁之。”绍曰:“吾亦知此最好,奈我心中恍惚,恐有不利。”丰曰:“何恍惚之有?”绍曰:“五子中惟此子生得最异,倘有疏虞,吾命休矣。”遂决意不肯发兵,乃谓孙乾曰:“汝回见玄德,可言其故。倘有不如意,可来相投,吾自有相助之处。”田丰以杖...
· 宋朝以文驭武的家法,为什么最后居然灭国了?
我个人感觉,宋朝会被灭国,有着两个重要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采用了以文驭武的政策,要知道对于一个国家王朝来说,武力代表着国防力量,宋朝非常抑制武将的出现,诸如有名的辛弃疾,本一生大志在辅助自己的王朝,戎马一生,但是就是在宋朝的政治方针压迫之下,一生不得志,碌碌而为,最后遗憾而死。所以说,宋朝的以文驭武政策,可以说实行的是非常的失败的,因为当时整个社会的经济虽然是非常的发达,但是自己的军事却非常落后,就像是一个没有武力值的小孩子,手里却拿着一笔巨款,虽然想买什么都行,但是自己完全没有保护这笔钱财的能力,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人,只能默默让对方把自己的钱全部抢走。而且,在宋朝这样的方针之下,很多的英雄都是被致死,诸如每个人都很熟悉的岳飞就是这样,正是因为有着以文驭武的从政思想,才会有小人的谗言被统治层面的人相信,也才会有众多英雄人物被致死的事情发生,而在当时,陷入这样困境的人,并不只是岳飞一个,还有很...
· 传承了七百多年的宋国是怎么灭国的宋国被灭国的原因是什么
说起春秋战国,我们都知道社会动荡,战乱不断。有句话说春秋无义战,但是战国比春秋还乱。我们知道战国有战国七雄这七个比较厉害的国家。但是也还有一些二流实力的国家,比如卫国、鲁国、宋国、虞国、中山国等等。这些国家还是有点实力,但是相对于战国七雄实力比较弱小的。不过里面的宋国在战国时期,可以说还是强大过一段时间,但是最终也是因为实力太强大而被灭了。这个可以说是一种匪夷所思的现象,弱小的时候可以自保,强大的时候就没了。宋国是商朝后人建立的国家。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114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所以宋国是为数不多的公国之一,我们知道泓水之战的宋襄公,也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那个人,也就是宋国人。宋国经济发达,宋国人善于经商,在继承与发展殷商文化,特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