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扶余国曾绵延600多年,最后怎么消失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49
转发:0
评论:0
扶余国曾绵延600多年,最后怎么消失的?,扶余国是东北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国祚绵延600多年。那么,扶余国为啥消失

  扶余国是东北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政权,国祚绵延600多年。那么,扶余国为啥消失了呢?

  在中国东北,古时候有四大族系,华夏族系也就是,现在的汉族族系。东胡族系,也就是当时为了抵抗匈奴而组成的联盟体系、后来鲜卑、乌桓强大,曾经建立国家。再者就是肃慎族,后来发展成为满族,曾经建立过后金国和清朝。最后一个,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秽貊族系,在东北建立了第一个地方政权----扶余国。

  濊貊[huì mò]是中国东北最古老的一个民族。早在西周时代,就是周王朝的臣属国。春秋时期,齐桓公曾经发动过对濊貊的战争。战国时期,濊貊族从事农业和渔猎业,黍成为濊貊人的主要食粮。也就是说,与其他民族相比,濊貊族是比较先进的,已经学会了农耕。

  因为先进,濊貊族最先在中国东北建立了国家---扶余国。

  扶余国建国还有一个传说。

  据说,索离国王的随身婢女怀孕了,国王要杀死她,婢女说:“有一团象鸡蛋那样大的气体,从天上掉下来,所以我怀孕了,国王因此没杀死她。后来,她生了个孩子,被迫扔到了猪圈里,猪用嘴巴向孩子哈气,孩子被移致马厩中,马又向孩子哈气,所以孩子能不死。国王却迷惑地以为这孩子是上帝的儿子,于是就叫他母亲收养他,并给他取了个名字叫“东明”,经常叫他去放马。东明善于射箭,国王怕他夺了自己的江山,于是想杀掉他。东明便逃跑了,向南逃到掩施水边,用弓拍打水面,鱼鳖便浮出水面架成桥,东明才得渡过河去。他过河后鱼鳖散去,追兵便不能过河了,东明就在夫余国建都称王。

  扶余国建国的历史资料非常短缺,不过已经有很多资料证明,扶余国建立于公元前2世纪左右,最开始的王城是长春市宽城区小城子村,后来迁移到吉林省吉林市,后期王城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

  扶余国强大的时候,疆域非常辽阔,南到长城以北,东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满族先祖)、西接鲜卑,几乎囊括了今日东北大部分地区。然而,扶余国在公元494年被高句丽灭国。那么,扶余国为啥会被灭国呢?

  高句丽国其实是扶余国的分支,根据资料记载,高句丽国的建立者朱蒙原本是扶余国太子,因为受到外逃建立了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扶余国一直将高句丽当做小兄弟看。但是,到扶余国晚期的时候,开始欺负高句丽。

  资料记载,夫余王带素向高句丽派遣使臣,强使高句丽交质子,琉璃王惧怕“夫余强大,欲以太子都切为质,都切恐不行,带素患之。”于是同年冬十一月,带素率兵五万进攻高句丽,适逢大雪,人多冻死,无功而还。此后,扶余国还曾多次出兵征讨高句丽。

  没有压迫就没有反抗,高句丽开始暗自练兵,最后在打败了扶余国。公元494年,扶余国覆灭,这个在东北存在600多年的国家正式覆灭。

  扶余国灭亡后,大部分国民投降了高句丽,还有一部分留在原地,融入到满族、东胡等民族中,不过最后扶余国的濊貊还是融入汉民族中居多。随着历史的发展,高度农耕化的濊貊族,在历史舞台中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扶余国
疆域根据《后汉书》卷85的《东夷列传》: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龙岗山脉),东与挹娄(有人说张广才岭),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松花江)。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他们与乌桓人接壤,北至黑龙江与内蒙古。扶余的起源地位于今日中国吉林省的松花江流域,辽宁省昌图县、洮南市以北,至吉林省双城市以南,皆其国土。今昌图县之扶余城即古扶余王所居。扶余最强盛之时,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西接鲜卑,方圆约二千里(中国三国时代的一里约有今日450米,方圆二千里即约900公里的范围)。历史扶余最早在史书出现的地方是《史记》,在卫满朝鲜于前108年被灭国时就已存在。《三国遗事》传说解夫娄时,宰相阿兰弗(有“右辅”的意思)假借“天帝”的话而篡位,解夫娄东迁。为分辨这两个扶余,史书一般称前者为“北扶余”,东迁后的为“东扶余”(其实东扶余也是北扶余,只是金蛙与原北扶余脱离关系)。至西汉时期,被划入玄菟郡。汉武帝年,扶...
· 古代的扶余国和现在的扶余县还有什么联系吗?
古代扶余国和松原扶余县没有直接关系,古代扶余国在北魏时期就灭亡了,而扶余县是民国三年(1914年)设立的。硬要说有关系,只能说扶余县属于古代扶余国的范围之内。我们分别看一下扶余国和扶余县的历史就知道了。一、扶余县扶余县现在应该叫扶余市了,属于吉林省。我们知道在历史上的“闯关东”之前,吉林和黑龙江两省人烟稀少。清初,这里只有一个驿站,名叫伯都讷站。康熙三十二年,驿站之南设立了一个伯都讷新城。民国成立后,这里改为新城县。后来由于叫新城县的地方太多,河北、山东都有,于是就改成了扶余县。二、扶余国扶余国,又称为夫余,夫于,是我国古代东北部族濊貊的分支。扶余一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先秦典籍),名凫庾,是九夷之一。松嫩平原上有一种树,树上有种盐可食用,古代部分越人到了松嫩平原,他们把食用这种盐的人叫扶余。这是扶余名称的另一解释。扶余最早在史书出现的地方是《史记》,在卫满朝鲜于前108年被灭国时就已存在。...
· 灭国之战战国时越国到底怎么消失的?
楚国最可敬的一个领导人楚惠王。他在位57年,一生拓疆扩土,为楚国的版图扩大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不过楚惠王打败的陈国、蔡国、杞国等都是小国,对于楚国的土地面积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网络配图老福在前面说过,楚惠王之后楚国就没有特别牛的领导人了,特别是那个楚怀王,跟秦国打了三次都惨败,最终却还被秦国骗去起来,以客死他乡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看上去似乎很是窝囊,不过在楚怀王看似窝囊的一生中也曾做了一件被人忽略的大事,那就是他吞并了春秋未期还称霸过中原的越国,得到了江南大片的土地。看上面两张地图,若按现代人的认知来理解,在战国后期楚国占领的可都是黄金之地。不过在我们的历史之中,对于楚国占领越国的这一段战争描写得非常少,史料也比较乱,比较缺,似乎好像越国凭空消失了。据相关史料记载,公元前306年,中原争夺战正在热热闹闹的进行之中,当年处在东南沿海比较落后的越国也闲不住了,他们的国王无疆也想效仿自己的老...
· 蒙山大佛消失之谜大佛为何突然消失600年?
蒙山大佛论高度,是世界第二大佛,论年代则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蒙山大佛生于北齐551年,1千5百多岁,比四川乐山大佛早162年,它高66米,比已炸毁的西方公认“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时间还要久远100多年。就这么一尊大佛却从人们的视野中神秘消失600年。蒙山大佛为何会神秘“”600年?佛像哪去了?蒙山大佛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区西南二十多公里的蒙山。据史籍载蒙山大佛建成于北齐时的公元551年,是我国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元代以后,蒙山大佛神秘“”。直至六百多年后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山西太原当地一个叫王剑霓的老人发现。网络配图佛像全高六十多米,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历史,比已炸毁的西方公认“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时间还要久远100多年,比四川乐山大佛低,但比其建造时间早162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在《北齐书》“幼主恒纪”中记载着“凿晋阳西山为大佛...
· 寻找消失的古鄂国
夏饷铺鄂侯贵族墓地出土的铜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是南阳盆地、汉水流域的重要城市。汉水支流白河,史称淯水穿城而过。距南阳市10多公里、白河东岸2公里处,是古代通往中原的古道。古道路旁有一个村庄叫夏饷铺村,传说是三国蜀大将黄忠故里,也是《三国演义》中曹操火烧博望后经宛城火烧新野的通道。2012年4月开始修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时,在夏饷铺村发现鄂国贵族墓地。考古工作者终于找到从西周中晚期就不见于历史文献、青铜器铭辞记载的鄂国,使这个小小的夏饷铺村成为全国民众关注的焦点,中国历史、考古学者开始瞩目这个地方。2012、2013年,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对夏饷铺鄂侯贵族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古墓葬六十多座,出土青铜器、陶器、漆器、木器、玉器等上千件。青铜鼎、簋、簠、盘等器物近百件,其中带铭文青铜器四十余件,铭文有“鄂侯”“鄂伯”“鄂姜”“养伯”“上鄀太子平侯”“围侯”等。...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