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孔融:从“让梨”暖男到被曹操处死!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94
转发:0
评论:0
孔融:从“让梨”暖男到被曹操处死!,孔融是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名气最大的“网红”,如果说还有人同时在这两个维度超

  孔融是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名气最大的“网红”,如果说还有人同时在这两个维度超过他,不用想,那很可能是吹牛。

  孔融之所以成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小时候让了一次梨。此后,作为睡前必备,让梨的故事被大人反复讲述。据说有些小朋友听得快要吐了,有人说,让个梨,有什么了不起的?

  确实不一般,不信你去试试?你肯定抢那个最大的梨。

  那时候,孔融还是一个乖巧的儿童,他静静观察周围的世界,努力讨好大人,逗他们开心。他喜欢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哪怕自己吃点亏、遭点罪。

  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好少年,前途一片大好。

  兰州一家童学馆的孩子通过体验“孔融让梨”的故事感知谦让美德。

  孔融所处的那个时代还没有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主要指标是人的德行。一个人只要有了德,他就可以做很大的官。就连曹操,也是20岁那年被州里举为孝廉后出道的。曹操的第一份工作是洛阳北部尉,相当于副县长兼公安局长,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愈加知道权力的重要性。

  从这方面说,曹孔这对冤家有相似之处。只不过,后来曹操在军营百般锤炼,苦练杀人技术,成为铁血军人;而孔融安静得多,成了一个典型的读书人——再加个定语,这是一位罕见的、有骨气的读书人。

  

  河南省许昌市曹丞相府景区的曹操藏兵洞突击防御室。

  孔融是55岁的时候被曹操处死的,而且是满门抄斩。杀与被杀,都是一招棋,意在为统一天下做准备。

  在曹操看来,饮马长江指日可待,但总有些人在那里瞎说。比如,他想挟天子以令诸侯,但环顾四周,除了心腹荀攸和程昱,其它人都在反对;当他想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时,指责的声浪更是排山倒海,其中很多人是手无寸铁,却很会耍嘴皮子的读书人。别小看嘴皮子功夫,不搞定那些能说会道的人,很多事根本做不成。

  “不收拾几个出头鸟,怎么得了?”一个秋后的黄昏,曹操自言自语。

  杀人是曹操的优势和特长,他善于在战场上杀人,利用谋略杀人,还是一个暗杀高手——很多对手的死亡现场,就像一场完美的意外,毫无破绽。

  对付孔融,只是小菜一碟。区别在于,什么时候下决心动手。

  对自己的命运,孔融早有思想准备。被曹兵后,在阴暗的看守所,他写过一首《临终诗》,开头两句就是——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他对自己身陷囹圄的原因很清楚,不仅“太爱说话”,还“刺耳难听”。但他又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在同一首作品中,他以诗明志——

  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

  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

  作为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孔子的后代,孔融有一身铁骨,这是很难得的。要知道,很多读书人辩论的时候头头是道,唾沫满天飞,但只要别人一亮家伙,他就瑟瑟发抖,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孔融是个例外。在他看来,自己既然拿着大汉的工资,就该为刘家着想,路见不平一声吼,管它春夏与秋冬。

  ……

  孔融是一个有追求的人,有强大的精神支柱。汉末连年战争,谁的拳头大,谁就能主宰他人命运。在那个极度混乱、生命遭受极大戕害的年代,很多人朝不保夕,根本没有人身权和财产权,孔融一直在苦苦思考,上下求索——

  一个知识分子,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去获得超越现实的价值?

  国家邮政局曾发行的3枚一套的特种邮票《司马光砸缸》。

  中国古代神童众多,灿若繁星,但处于金字塔尖的,就那么几个。

  著名数学天才曹冲6岁就会称象,他的爸爸曹操颇受鼓舞,认为这是自己霸业后继有人的强烈信号。曹丞相在日记里写,儿子如此令人骄傲,自己工作干劲更足了。

  后世的司马光小朋友,7岁就勇救落水同伴,面对危险的那种冷静令人叹绝,他一直坚持这种处世待人的风格,终成一代名相。

  相比之下,孔融“幼有异才”,成名时年龄更小,只有4岁。想当年,东汉各家主流报纸争相报道他让梨的故事,一时传为美谈。在那种乱世,这个小孩的出现,极大鼓舞了人们活下去的勇气——大家还记得将近一百年前,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出现的那个童星秀兰邓波儿吗?

  是不是很像?是不是?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后来他的事迹还被写入国民教材《三字经》……

  孔融注定是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大师,明代学者王夫之认为,“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他们一个被曹操灭门,一个被司马懿砍头,共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名士传统。这种名士颇值得研究,跟创立一番轰轰烈烈的功业相比,他们某种程度上更注重气节和名声。

  而孔融的故事,更加传奇。

  孔融起初是受儒学熏陶的小暖男,讲求谦恭礼让,为什么后来不断与曹操硬杠,结果上了断头台?

  其实,孔融喜欢跟人唱对台戏,由来已久。他先是跟大奸臣董卓杠,再跟军阀袁绍父子杠,最后面对曹操的时候,杠得更是来劲。

  我翻阅过很多资料后认为,10岁(公元163年)有可能是他的人生转折点。那年,他跟长辈去洛阳吃酒席,当时他已经是闻名全国的小网红,得知孔融驾到,有个叫陈韪的客人不以为然,故意调侃他“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没想到孔融口才非常了得,当即怼道,“陈老师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言外之意,你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果然不怎么样。

  才思敏捷,令人叹服。

  在他的个性发展上,这是一个有据可查的开始。虽然16岁的时候,为维护犯死罪的哥哥孔褒,孔融还抢着顶罪,用生命践行儒家的仁义观,但那个时候的他,实际上已经成为远近闻名、锋芒毕露的辩论家,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杠精”。

  ……

  这时,一个关键的人出现了,他被司徒杨赐看中,开始步入仕途。不要忽视杨赐,他在孔融的生命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杨的个性很强,几次因直言罢官。他在孔融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他的亲切辅导示范下,孔融扬威各大辩论赛,成了国内最著名的意见领袖之一(“海内英俊皆信服之”)。

  悲剧其实可以避免,因为曹操已经给足孔融面子。曹操和孔融最初都受益于“德”,但曹操最后亲自修改了这个游戏规则。他主张,一个人还是得有才,德不德的没有必要深究。价值观完全南辕北辙,是曹操后来杀掉孔融的重要原因。

  当然,还有一些具体的事。第一次,为了度过饥荒,保持军队的战斗力,曹操曾颁布禁酒令,但不喝酒的孔融强烈反对,他指使下属隔三岔五找几个军官喝几杯,完全不把禁令放在眼里。

  第二次,曹操远征乌桓,孔融又发表文章,讽刺曹操不仁不义,欺负弱小。

  紧接着是一个美女的故事——曹操打下邺城后,听说袁绍的儿媳甄氏貌若天仙,想纳其为妾室,江山美人两不误。没想到,有相同爱好的儿子曹丕抢了先。对这个大瓜,别人都不敢谈论,唯恐引祸上身,只有孔融敢说,不仅说,还大说特说,结果传得满城风雨。

  曹操肺都气炸了,当即决定不仅要杀掉孔融,连他全家都连根拨起,全部砍头。真的可惜了孔融的一双儿女(女儿七岁,儿子九岁)。

  孔融的罪名也公之于世,分别是“招合徒众”“欲规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跌荡放言”。稍懂法律的人都知道,这样的罪名够不上死刑。

  ……

  有谁会特别注意孔融10岁那年?从那个时候开始,孔融有了AB面——

  一方面,他有礼貌、有勇气、有文化,还有理想;另一方面,他异常孤傲、爱认死理,绝不向恶势力低头。于是,一个关注生命体验并为此不惜牺牲生命、开魏晋名士风气的家伙出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孔融让梨的故事
我国漫长的历史中,留下了非常多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曹冲称象等故事,而“孔融让梨”是非常经典的故事。“孔融让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让与尊敬长辈。这个故事出自《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中的《融家传》,讲述了孔融四岁时的一个情景。在后来的著名儿童启蒙书籍《三字经》里面,就写下了“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的句子,教诲小孩们道理。故事中,孔融家中有一堆梨子,家人们围坐一起准备分梨吃。孔融是家中幼子,按照常理,他应该拿到最大的那个梨。然而,孔融却主动挑选了最小的梨子给自己,并将大梨让给了哥哥们。当家人问他为何这样做时,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应该留给哥哥们。”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寓意深远,它教导孩子们要懂得谦让,尊重长辈和兄长,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孔融的行为被后人广为传颂,成为了教育孩子们学习谦让和尊敬他人的典范。此外,“孔融让梨...
· 孔融让梨的故事是怎样的?孔融让梨故事简介
“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原文: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融七岁时,×月×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故事:孔融(公元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为当时着名的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丰。孔融是当时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刚直耿介,一生傲岸。最终为曹操所忌,枉状构罪,下狱弃市。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
· 大家都知道到孔融让梨,却不知吃了梨的哥哥因孔融而死
孔融一生的成就巅峰,应该在四岁那年,什么成就呢?让了个梨子。孔融让梨这么说一点不假,他成年以后,虽有五车才华,但于国家并没有做什么特殊贡献,反而喜欢抨击政治,言辞及其激烈,时常有出格言论,放荡不羁。也正是因为孔融放荡不羁的性格,才将他自己一步一步推向悬崖。既然是文人,上不了战场,就多做点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情,当官的就当个父母官,没当官的就留下点精神财富给后人,但是孔融当过官,政绩一般般,也做过一时的名士,最擅长的却是抨击朝廷、骂传统文化。这样的傲骨文人就算在当代也并不缺少,无论中外,总有那一批自认真知灼见者。殊不知,真看透了世界的、真把学问钻研到精深处的,没有一条逆水鱼。孔融的死可以说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骂了曹操一家子,曹操隐忍了很多次,想杀他又不好杀,不得不使了计谋才得手。当曹家人占领邺城,邺城城主袁熙的妻子甄宓是三国第一美人,曹丕没有忍住,霸占了她。孔融看不惯了,当众辱骂曹操,说周武王剿...
· 孔融让梨是谦让还是伪善
孔融是中国古代的名人,之所以有名,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是因为一件小事——孔融让梨。许多大人物在世的许多高尚德行,后人往往不知,而些许小事,却被后人铭记。世事之无常,让人一叹。对于孔融让梨,千百年来,都受到人们的褒奖,多以之为道德的楷模,谦让…孔融是中国古代的名人,之所以有名,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是因为一件小事——孔融让梨。许多大人物在世的许多高尚德行,后人往往不知,而些许小事,却被后人铭记。世事之无常,让人一叹。对于孔融让梨,千百年来,都受到人们的褒奖,多以之为道德的楷模,谦让的典范。可是最近几年却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比如说,孔融让梨,是因为那个大的梨是坏的;比如说,孔融让梨,是因为不让梨,哥哥背后会打他等等,就是很少人相信孔融真的会让梨。其实,我和许多读者一样,也比较喜欢逆反思维,和前人唱唱反调。不过,我看人看事,读书写字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叫做“怀疑和欣赏”。不怀疑,不知道假恶丑;不欣赏,...
· 孔融让梨之后,因不孝被杀?
原标题:孔融让梨之后,因不孝被杀?孔融让梨的故事,每个中国人从孩提时代就知道了。这个故事没有被《后汉书•孔融传》记录,它首次出现于唐代章怀太子李贤为《后汉书》做的注疏里。李贤不仅是王子,也是优秀的史学家,因此,孔融让梨的故事,可信度应该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对孔融长大后的故事应该会知道一些。小说里“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其中就有一路是北海太守孔融。历史上的孔融,的确也做过北海太守,太守是汉代地方长官,孔融长大后还是很有出息的。《三让徐州》一回里,陶谦也向孔融求救,孔融也慷慨出兵。不少人喜爱的三国名将太史慈,历史上其实也曾做过孔融的部将。当然,小说毕竟和历史不完全一致。《后汉书•孔融传》里记载了不少孔融的事迹,在这里选几件可圈可点的,给大家分享:东汉末年“党锢之祸”中,忠臣张俭受到奸党的,逃亡到了孔融家中,当时孔融的哥哥孔褒不在家,孔融便做一回主,收留了张俭。后来,张俭藏...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