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朝秦暮楚”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34
转发:0
评论:0
“朝秦暮楚”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朝秦暮楚”:一个中国成语里的故事,“朝秦暮楚”最早出自于宋·晁补之《鸡肋集

  “朝秦暮楚”:成语里的故事,“朝秦暮楚”最早出自于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那么“朝秦暮楚”究竟指的是哪里?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征伐,双方互有胜负。

  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处于秦楚两国战场夹缝中的地区和百姓,无疑是深陷两军交锋的最前沿,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与生存,时而倒向秦国,时而又投靠楚国,如此反复无常才有了"朝秦暮楚"这句成语。那么“朝秦暮楚”究竟指的是哪里?据考证,“朝秦暮楚”分为事和人两个地方,即以事件为指的荆紫关,以人为指的漫川关。

  以事为指之荆紫关:

  荆紫关位于豫陕交界,为战国时期秦楚两国交界,一部分为秦国所有,一部分归楚国管辖。沿丹江上行大约5公里,在一个名叫月亮湾的地方,有一道两山对峙的关口,关口之外是八百里秦川,而关口之内就是辽阔的中原地区。在这里,咆哮的丹江与狭窄的古道在这里共同构筑起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这个隘口就是著名的荆紫关。

  据史书记载,荆紫关作为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战争,而秦楚之间著名的“丹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公元前312年,秦国和楚国之间爆发了著名的“丹阳之战”,此战秦国军队凭借占据荆紫关险要地势的优势,一举击败了楚国强大的军队,秦国获胜之后,将荆紫关地区全部归入了秦国的版图。然而在不久之后,秦楚两国重新修好,所以秦国又把荆紫关地区划给了楚国。刚刚还是秦国的紫荆关,转眼又归为了楚国,于是就出现了“朝秦暮楚”这个成语。

  以人为指的漫川关:

  现代汉语词典里对“朝秦暮楚”的解释是:一时倾向秦国,一时又依附楚国,比喻人之反复无常,这个典故就出自于漫川关。漫川关位于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地处陕西省商洛山阳县东南70公里的漫川镇。因漫川关是金钱河与靳家河之汇合处,以地广水宽而得名,素有“南通吴楚、北连秦晋”的“水旱码头”之称,“漫川关,景色鲜,不似江南胜江南“之美誉。

  漫川关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属蛮子国,战国时期为秦楚两国之边界,至今秦楚两国分界碑还尚在。

  作为战国时期为秦楚两国之边界,漫川关避无可避的成为了秦楚两国大军的交锋之地。同样是为了生存,漫川关人被迫时而侍奉秦国,时而又臣服楚国,这也就形成了漫川关人独特的文化特征。漫川关人待人接物热情大方,巧言善语,既有北方人的剽悍耿直,又具备南方人之处事圆滑。漫川关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出美女,漫川关的美女温婉多情,语言圆润如歌,素有“陕西美女在漫川”之称。

  应该说,“朝秦暮楚”无论是指荆紫关,还是指漫川关,都是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况之下,当地人一种避无可避的无奈之举,在那个烽火连年,刀兵不歇之地,生存就被放在了首要位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朝秦暮楚的典故
成语典故朝秦暮楚,这个成语出自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至于是否真的有具体国家根本无从考证,只有一个叫“关垭”的地方可能符合此说法。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没有原则。亦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关垭位于湖北省的竹溪蒋家堰镇和陕西省的平利县长安乡交界处。亦称关垭子。距竹溪县城20千米。因昔在此设关卡,故名。现古堡残碉犹存。垭口海拔710米,西北-东南走向,长40米,高5米,宽7米,两侧属泥质石灰岩,北侧山岭海拔854米,南侧山岭海拔955米。汉白公路从垭口通过。历为军事要地。关垭两山夹峙,一线中通,横亘南北,形如一个马鞍,它的前方是正南面,连接着山宝寨;它的北面即马尾巴处,连接着擂鼓台。自春秋以来长期为兵家必争的战略隘口...
· 朝秦暮楚典故的由来?朝秦暮楚讲述了什么故事?怎么回事儿
朝秦暮楚典故的由来?朝秦暮楚讲述了什么故事?怎么回事儿朝秦暮楚典故的由来?朝秦暮楚讲述了什么故事?怎么回事儿,朝秦暮楚这个成语出自《鸡肋集·北渚亭赋》,在战国时期,因为秦国和楚国这两个大国时常交战,周边的小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或者安全,只能时而靠向秦国,时而靠向楚国。当然,哪边国力强大,小国自然会向哪边倾倒。朝秦暮楚的背景故事和一个叫鄀国的小国有关,鄀国身处位置比较特殊,所以这也是鄀国很尴尬的地方,他一时属秦,一时属楚,那下面就来讲讲这段历史,看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朝秦暮楚的典故这里简单说下鄀国。周初,鄀国受到周王室的册封,春秋时期到来以后,各个诸侯国间相互战争,相互吞并现象时有发生,在此期间鄀国此时已经沦为了依附于楚国的一个小国,但其国都商密(后来的商於地)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是秦、晋、楚三国交界的黄金地带。由此秦楚鄀之战也就爆发了,鄀人为了两头讨好就诞生了一个成语:“朝秦暮楚”。最...
· “朝秦暮楚”成语典故到底来自哪里
“朝秦暮楚”这个成语众所周知,但是知其典故源自千年古镇漫川关的人或许不多。今天,我来给诸位说道说道。所谓关者,关口要塞也。漫川关,昔疆秦楚之塞,今界陕鄂之边,“朝秦暮楚”的成语典故即源于此地。春秋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互有胜负。而漫川关为秦楚咽喉,“北通秦晋,南联吴楚”,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常常早晨被秦军占领,为秦管辖,插秦旗,穿秦衣,行秦礼,言秦语;待到傍晚时,又被楚军占据,隶属于楚,易楚帜,着楚衫,行楚俗,说楚话。这就是“朝秦暮楚”的来历。成语“朝秦暮楚”引申至今,形容变化极快,反复无常,含贬义色彩,与“朝三暮四”“朝令夕改”为近义词。据考证,“朝秦暮楚”历史典故源于漫川关古镇,其主要依据有三:其一,春秋战国时,漫川关称蛮子国(蛮人之地),楚置方城。战国中后期,尤其是公元前312年后秦楚交恶,楚晋联合缔结盟约,与秦国常在“蛮子国”(今漫川关)交战。有《左传·哀公...
· 有凤来仪的典故
成语典故有凤来仪,中国汉语成语。凤:凤凰,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仪:仪容。古时吉祥的征兆。出自《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有观点认为《有凤来仪》引自《论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朋与凤通假。《有凤来仪》《凤仪亭》都是针对女性的。前者指元春探亲,一展凤的风采。後者指貂蝉不守闺训,乱了人常。有凤来仪,指有凤凰来配合某个事物。1、出处《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引用《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朋与凤通假。《说文解字》朋:朋党,党羽。所以朋只能解释为《凤》。这里的“乐”应念成音乐的“乐”。是“庆贺”的意思。《有凤来仪》《凤仪亭》都是针对女性的。前者在红楼梦中指元春探亲,一展凤的风采。后者指三国演义吕布与貂蝉相聚之处,常以此地承托凄美动人的爱情。2、典故(1)三国·凤仪亭“凤仪亭”又名“梳妆掷戟”,出于《三...
· 凤凰来仪典故
凤凰来仪释义:仪,谓容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出处:《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典故:见上《龙凤呈祥》条。又《尚书・益稷》中有“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意思是:乐曲迭奏,凤凰飞来翩翩起舞,姿态优美动人。“凤凰来仪”成为世代相传的吉祥征兆。董卓所居相府的后园有一“凤仪亭”,司徒王允导演、美女貂蝉主演的连环计便在此上演。王允先将貂蝉许给吕布为妾,却又把她送给董卓。吕布在董卓入朝与献帝共谈之际,乘隙溜走,到相府寻见貂蝉,貂蝉约吕布在凤仪亭边相会。董卓回头不见吕布心中生疑,回府寻入后园,见吕布和貂蝉在凤仪亭下共语,怒气冲天要杀吕布。这一回的标题便是“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从此,吕布对董卓的不满步步升级,化为仇恨,进而发誓要杀掉董卓。有诗吟道:“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干戈不用兵。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范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回:“自...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