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令曹操惋惜的一个谋士,因忠于庸主被杀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38
转发:0
评论:0
令曹操惋惜的一个谋士,因忠于庸主被杀,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沮授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汉末三国是个超级大乱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沮授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汉末三国是个超级大乱世,与局势动荡不安相伴随的,是不断涌现出来的奇人异士,其中侍奉过韩馥、袁绍两位军阀的沮授,堪称典型代表。就谋略水平而论,沮授算得上是一流大谋士,能力绝不逊于荀彧、郭嘉、诸葛亮等人,但他最终的结局却极为凄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沮授。

  沮授是汉末魏郡广平县人,自幼便以才识闻名于乡里,正史称他“少有大志,多权略”(见《三国志·卷六》注引《献帝纪》),是个智囊型的大才。沮授起初侍奉冀州牧韩馥,官拜骑都尉,等到袁绍驱逐韩馥、霸占冀州后,沮授依旧获得重用,在袁氏集团中官至监军、奋威将军。作为袁绍手下的核心谋士,沮授曾为他提出过很多良计妙策,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三条:

  1.迎奉献帝、号令天下。早在袁绍刚刚夺取冀州之时,沮授便建议出兵长安以迎奉献帝,并恢复在洛阳的宗庙,以此来号令天下。袁绍对沮授的建议很感兴趣,但因为种种考虑,最终竟不了了之。4年后(195年),汉献帝逃离李傕、郭汜的控制,一路向东逃难时,沮授再次提醒袁绍尽快迎奉献帝,将“拥戴汉室”的道义旗号抢到手,以此来征伐异己、兼并天下。

  然而对于沮授的建议,郭图、淳于琼等人却认为如果将皇帝迎奉过来,那么动不动就要向其请示汇报,若服从命令就失去权力,如不服从就有抗拒诏命的罪名,非常不划算。袁绍见识浅薄、优柔寡断,竟然认为郭图、淳于琼的说法很有道理,便拒绝沮授的提议。不久,曹操派兵迎奉汉献帝到许昌,并获得号令天下的资本,至此袁绍才深感懊悔。

  2.谏阻袁绍委任诸子为刺史。袁绍共有三子,其中最得宠者,莫过于幼子袁尚。为了培养他,袁绍便让袁尚协助自己治理冀州,并准备将他册立为世子。与此同时,袁绍为了安抚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便分别任命他们为青州刺史、幽州刺史,并任命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让他们各掌一州的军政事务。

  对于袁绍的这番操作,沮授忧心忡忡,并极力进行劝阻,声称诸子分立乃是取祸之道,将来必将引发内乱。但袁绍却顽固地认为,三子一甥各据一州,能起到精诚合作、共保袁氏基业的作用,因此拒绝听从沮授的劝阻。等到袁绍死后,袁谭因争位与袁尚兵戎相见,并援引仇敌曹操为援,结果给袁家带来灭顶之灾。

  3.提出“三年疲曹”方案,反对急于决战。为了消灭劲敌曹操,袁绍在平定河北后,便立即制定南下灭曹的计划。对此,沮授予以反对,并提出“进屯黎阳,渐营河南,益作舟船,缮治器械”,同时“分遣精骑,抄其边鄙,令彼不得安,我取其逸”的万全之策(见《三国志·卷六》注引《世语》),声称3年后曹操必然疲敝不堪,彼时可轻松地将其消灭。

  但对于沮授的建议,袁绍却根本不听从,毅然率大军南下伐曹。此时,沮授又主张打持久战,并建议主力留守延津,然后分兵进攻官渡,以此来使曹操粮尽兵疲后撤军,彼时可一鼓作气将其消灭。但沮授的这些建议,均被袁绍否决。最终,袁绍兵败官渡,粮草也被烧光,以极为狼狈的方式逃回河北,自此一蹶不振。

  由以上史实可以看出,沮授高瞻远瞩,谋略水平绝不亚于同时期的荀彧、郭嘉,比后起之秀诸葛亮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凡袁绍能虚心听从的话,很可能早就消灭群雄,进而建立袁氏王朝。可惜袁绍是个刚愎自用、愚蠢至极的主儿,但凡沮授提出的妙计良策,全都反其道而行之,由此丧失大好局面,并让自己落得羞愤而死的下场,实在是咎由自取。

  官渡之战后,沮授因为来不及北渡而被俘,成了曹操的阶下囚。曹操因与沮授有交情,并且深知他的才能,便一再劝说他加入自己的阵营,但均遭后者拒绝。沮授之所以不肯降曹,除了忠于袁绍的原因外,还在于家人亲族都在河北,一旦自己变节,很可能会让他们遭到袁绍的报复。

  曹操能够体会到沮授的苦衷,于是对身边的人叹息道:“沮君身负大才,若孤能够早点得到他的话,何愁不能平定天下?”(“太祖曰:‘本初无谋,不用君计,今丧乱过纪,国家未定,当相与图之。’授曰:‘叔父、母、弟,县命袁氏,若蒙公灵,速死为福。’太祖叹曰:‘孤早相得,天下不足虑。’”见《三国志·卷六》注引《献帝传》)

  沮授虽然坚持不肯投降,但仍然获得曹操的厚待。但沮授身在曹营心在河北,没有一天不想着逃回去,并为此秘密筹划,结果最终事泄被杀(“沮授不及绍渡,为人所执,诣太祖,太祖厚待之。后谋还袁氏,见杀。”见《三国志·卷六》)。一代盖世奇才沮授,因为侍奉了一位愚蠢的主公,结果不仅没能尽展平生抱负,还落得被杀的下场,实在是可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杨修孔融被杀是因曹操妒才吗?
杨修,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九年。东汉末文学家。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袁术外甥,出身高门士族。为曹操主簿,博学能文,才思过人,与曹植是好朋友。曹操在许都建造府第,曹操看后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便走了,众人不知何意,杨修说是府门修得太阔气了。曹操过蓝田到蔡邕旧宅,见墙上有一幅画,上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手下皆无人能解,唯杨修说是“绝妙好辞”。后曹操与诸葛亮大战,接连失利,夏侯问今夜口令时,曹操正在喝鸡汤,随口说了“鸡肋”二字,杨修便知曹操意欲撤军。后被曹操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斩首。曹操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其一生可以说杀人无数,其中有几个人,让他留下了千古骂名。一是被冤杀的,如吕伯奢和那个为他盖被子的侍从,让曹操给人留下了“狼心之徒”的印象;一是被屈杀的,如杨修和孔融,让曹操留下了妒才的坏名声。曹操是不是个妒才的人呢?杨修的确非常聪明,在蔡琰家,见到蔡邑手书在曹娥碑...
· 揭秘袁绍的谋士:让曹操最佩服最惋惜的人是谁?
曹操是个爱才的人,他提倡唯才是举,凡是有本领的人,曹操都希望为我所用。正因为如此,曹操才很赏识那些忠贞之士。比如关羽,曹操觉得此人忠义,便格外器重,尽管关云长还是千里走单骑,可天下人对曹操的赞誉却始终如一。曹操手下好多谋士,都是从敌对势力投诚过来的,比如徐晃、张辽,甚至得力谋士郭嘉、贾诩、许攸等,可见曹操的人格魅力。不过对于坚决不投降的人,曹操如果认为他是个人才,便极力的邀请,实在不愿意为我所用,曹操深感惋惜。据史料记载,曹操最佩服的袁绍的谋士沮授。作为谋士,沮授无疑是袁绍手下颇为高瞻远瞩的一位,曾经为袁绍提出了好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在袁绍军溃败的时候被曹军捉住,宁死不屈。其一,沮授是个好谋士,他多谋善断。当年袁绍占领冀州的时候,沮授归袁绍,并进献大计:占领冀、青、幽、并四州,集合英雄豪杰的才能和大批军队,并且迎接在长安的汉献帝至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只需数年就能平定天下。袁绍听后大...
· 爱新觉罗·颙琰的这一生,平庸中带着些许的惋惜
清朝从始至终一共经历了十二个皇帝,而嘉庆是在中间的,排名第七名。人们都是这样,对于开国皇帝的丰功伟绩都是清楚的知道的,就比如康熙、雍正和乾隆这样的帝王,身上都是很富有特点的。嘉庆帝的这一生做过最为说道的就是铲除了和珅这样的贪官,这让他的生活一下子变好很多。其实嘉庆帝这一生很是勤俭,很是得到了乾隆的基因,对于生活还会政治做的都是很精确的。嘉庆帝一共在位了二十五年,这些年来天天早起,他不是那种贪玩好色的人,因为他就不给自己一丁点的时候,把所有的经历都放在处理奏折上去。其实这样算下去这样勤恳的皇帝应该会得到众人的认可,但是给出的评价却是平庸的皇帝。三十五岁的时候嘉庆继位,这让谁都会想要干出一番事业,但是处在上面三代祖先的压力下,空有一副满腔热血,虽然勤奋敬业但是当时的大清已经在走下坡局势了,这个时候谁都不买他的帐,结果就是出现了农民起义。具体地说在乾隆的后期就已经走向了衰败,当时英国已经开始了战...
· 爱新觉罗·颙琰的生平怎么样?平庸中带着些许的惋惜
很多人都不了解嘉庆帝的这一生,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清朝从始至终一共经历了十二个皇帝,而嘉庆是在中间的,排名第七名。人们都是这样,对于开国皇帝的丰功伟绩都是清楚的知道的,就比如康熙、雍正和乾隆这样的帝王,身上都是很富有特点的。嘉庆帝的这一生做过最为说道的就是铲除了和珅这样的贪官,这让他的生活一下子变好很多。其实嘉庆帝这一生很是勤俭,很是得到了乾隆的基因,对于生活还会政治做的都是很精确的。嘉庆帝一共在位了二十五年,这些年来天天早起,他不是那种贪玩好色的人,因为他就不给自己一丁点的时候,把所有的经历都放在处理奏折上去。其实这样算下去这样勤恳的皇帝应该会得到众人的认可,但是给出的评价却是平庸的皇帝。三十五岁的时候嘉庆继位,这让谁都会想要干出一番事业,但是处在上面三代祖先的压力下,空有一副满腔热血,虽然勤奋敬业但是当时的大清已经在走下坡局势了,这个时候谁都不买他的帐,结果就是出现了农民起义。具体...
· 胡惟庸是怎么死的,胡惟庸为什么难逃被杀的命运?
胡惟庸是明朝开国功臣,明朝最后一任中书省丞相,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大一统王朝的丞相。胡惟庸作为丞相曾为皇帝分担好多事情,为什么朱元璋还是杀了他呢?早年间胡惟庸也曾跟着明太祖四处征战,立下大功。能够成为宰相,可见他当时的能力还是很强的,不过可惜的是后来朱元璋以“谋不轨”罪,诛杀胡惟庸,还株连九族。胡惟庸很早就投奔了朱元璋,虽然他也是开国功臣,但是与李善长、刘伯温甚至那些领兵打仗的大将,还是有些差距的。但是他的爬升速度却不是那些其他功臣可比。在洪武三年,这才见过没有多久,胡惟庸就成为了中书省参知政事。要知道中书省可是明朝早期的行政中枢,左右丞相为明朝中书省的最高长官,负责统领六部,总理天下政务。而参知政事便是其中的从二品,辅佐相国。当时的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李善长离职后,举荐了胡惟庸,于是他便短短的三年时间,就由参知政事成为了,任右丞相,几年后又成为了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胡...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