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女子成年称为及笄,“笄”又是何物?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40
转发:0
评论:0
古代女子成年称为及笄,“笄”又是何物?,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

  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丫髻,没有插笄的必要。到15岁时,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挽作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

  “笄”也就是发簪。女子行过笄礼之后,就要学着成年妇女的样子,挽髻插笄,这时候就和还没有许嫁或者年龄不满15岁的女子差距很显著了。因此,古时称成年为“及笄”,也就是到了可以使用发簪的时候了。

  不仅要挽髻插笄,成年许嫁女子还要在发髻上缠缚一根五彩缨线,表示其身有所系。从此以后,她的言行举止都要严加检点,在一般情况下,必须深居闺房,不与外界接触。一直到成亲之日,才能由她的丈夫把这根缨线解下,表示她已经成为妇人,不再需要这种标志了。

  凡是举行过笄礼的女子,不论其成婚与否,都可享受成人的待遇,甚至连去世之后的丧事,也可按成人的规定办理。

  虽然现在大多数人都不再用发簪了,但发簪的美还是不可否认的,古代人一直使用发簪装饰头发或者男子用来固冠,尤其是唐宋时期及以后各代,是发簪流行的盛世。唐代敦煌壁画中的众多妇女就是插满花簪的形象,唐代画迹中也有众多满头插簪的妇女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及笄之年是多少岁?及笄怎么读及笄和将笄区别
豆蔻、耄耋等是形容年龄阶段的词语,其中就有“及笄之年”一次,那么“及笄”怎么读?是什么意思?及笄之年指的是多少岁,它和将笄之年有什么区别?及笄:读音【jíjī】及笄之年的意思及笄之年特指女子满15周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及笄,亦作“既笄”,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节日”,从这年生日开始,就是男女青年最适宜的婚嫁年龄了。及笄之年和将笄之年的区别“将笄之年”不是“及笄之年”,“将笄”是将要到“笄年”还没有到,“及笄”则是已经到了“笄年”。所以他们完全是不同含义的两个名词。
· 及笄之年是多少岁及笄和将笄的区别是什么
豆蔻、耄耋等是形容年龄阶段的词语,其中就有“及笄之年”一次,那么“及笄”怎么读?是什么意思?及笄之年指的是多少岁,它和将笄之年有什么区别?及笄之礼及笄:读音【jíjī】及笄之年的意思及笄之年特指女子满15周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出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及笄,亦作“既笄”,笄:束发用的簪子。及笄之礼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及笄之礼“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节日”,从这年生日开始,就是男女青年最适宜的婚嫁年龄了。及笄之年和将笄之年的区别“将笄之年”不是“及笄之年”,“将笄”是将要到“笄年”还没有到,“及笄”则是已经到了“笄年”。及笄之礼所以他们完全是不同含义的两个名词。
· 古代女子十五岁及笄,为何十三四岁就婚配?
今天我们要说的内容是关于古代女子十五岁及笄,十三四岁就出嫁?原因是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我们都听说过女子正值豆蔻年华,其实豆蔻年华是指女子十三岁的时候。而古代的女子满十五岁的时候结发,用笄贯之,并且举办及笄礼,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成年礼。不同的点在于现在的成年是表示自己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古代十五岁及笄后,则代表着到了出嫁的年岁。过了十五岁还没嫁出去,都会容易被人认为是难以婚配。要知道,人的身体结构是很神奇的,它体内的器官啊、新陈代谢啊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就像女性会有一个经期,一般情况下经期会在十三四岁来临。那么,经期刚开始的情况下,为何就要婚配呢?要知道,按生理规律来说,这对女性的身体是会带来一定的伤害的。其实第一点,是因为古代的人口死伤比较多,不管是战场杀敌还是农耕纺织,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口的。但是,古代朝代特别不稳定,爆发战争是常事,而战场带来的伤...
· 笄礼
文化地位“笄”之解说“笄”(拼音:jī,注音符号:ㄐㄧ),《说文解字》:“簪也。从竹,幵声。”《篇海》说,“妇人之笄,则今之簪也。本作筓。”笄为一种饰件,用来固定发髻,是根细长钎子,一头锐,一头钝,钝的一头有突出的装饰,称为首部。笄是发簪家族的鼻祖。笄的首部简单朴素。后来的簪、钗等皆是在笄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加“笄”(又叫“及笄”),成为了汉民族女性成人之礼的礼仪之名。笄礼与生命礼仪华夏地区文明发育较早,极重身体肤发的完整,认为它们“受之父母、不得毁伤”,所以,拔除、毁伤型的成人礼仪在华夏民族文化中没有存在的土壤。考验型的成人礼仪,对于在自然条件低下而又艰苦、危险的环境中生存的原始氏族来说,非常必要,而汉民族居于中原之地,已创造出了稳定丰臾的农耕生活形态,自然也不适合举行“过关斩将”式的危险的考验仪式。汉民族选择了将成人社会最核心的要素:华(衣冠)与夏(礼仪)投射于将要成人的儿童身上,汉民族...
· 古代成年制度
我国古代的成年制度,历代沿用“男则加冠,女则加笄”的惯例:“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古代加冠是人生一件大事,要举行特定的仪式,并选择吉日,邀请贵宾参加,名之曰“冠礼”。所谓家笄,是指女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可以盘发插笄,以示成年。有点区别的是,许嫁者加笄要早,未许嫁者家笄要迟。当然,无论加冠还是加笄,当时主要是对士大夫以上的阶段和阶层而言,故古称之为“士冠礼”。至于男女加冠加笄的年龄,一般是“男子二十二冠,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笄,二十而嫁”。但历史上有不少名人都是提前加冠的,如西汉桑弘羊“年十三侍中”,即十三岁当了门下省长官,加冠当然是十三岁以前的事了。至于帝王诸侯则多不遵守冠年惯例,往往要提前几年。杜佑《通典》曰天子近则二十,远则十五必冠。如西汉昭帝就是十二岁加冠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