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占据京师后都干了些什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多尔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下旬,闯军占领京师的消息传至盛京,多尔衮立刻召集满汉大臣商讨对策,以英亲王阿济格为首的八旗保守派和以范文程为代表的汉大臣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阿济格一派认为八旗军数次入关都未能攻克大明京师,而闯军却能在几日内将其占领,可见闯军战力之强悍,所以应该避其锋芒、按兵不动,坐观闯军和残明势力两败俱伤;
范文程则向多尔衮建议,应该乘闯军立足未稳之机尽快发兵,将闯军主力围歼于京师一带。
对于各持己见的两派,多尔衮一点都没放在心上,他的目光始终都盯着沉默不语的洪承畴,他知道洪承畴曾同闯军交战多年,所以在是否出兵这个问题上,洪承畴的表态至关重要。
洪承畴之所以不表态,是因为他明白自己人微言轻(此时的洪承畴是镶黄旗的包衣奴才,并没有获得官职),直到他发觉多尔衮一直盯着自己,才站起来发言:“闯军虽然人数众多,但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根本不足以同八旗劲旅争锋,此时正是入关围歼闯军主力的有利时机。”
很明显,多尔衮被洪承畴的言论打动了,于是他立即下令:“集结八旗主力,沿昔日入关路线进军,包围京师,歼灭闯军主力。”
崇祯十七年四月初,多尔衮率领八旗主力誓师出征。四月初四,多尔衮收到了吴三桂的支援请求。四月二十一日,吴三桂正式答应剃发降清。四月二十二日,闯军与吴三桂军在一片石展开激战。四月二十五日,多尔衮率领的八旗军突袭闯军侧翼,闯军大败,退回京师。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武英殿举行了登基大典。次日,李自成率领残余闯军退出京师,返回西安。
崇祯十七年五月初二,多尔衮率领八旗军进入大明京师。
根据《清世祖实录》中的记载,多尔衮占领京师后不久,就接受了祖可法、张存仁关于“京师为天下之根本”的建议,决定将都城从盛京(沈阳)迁往京师,但是,多尔衮此举再度遭到了英亲王阿济格的反对。
阿济格对多尔衮说:“初得辽东,不行杀戮,故清人被辽民所杀。 今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留置诸王以镇燕都,而大兵或还守沈阳,或者退保山海,可无后患(《清史稿》)。”
如果多尔衮听从了阿济格所言,那么终清一代也只能成为辽东地区的割据政权。但是很可惜,志在天下的多尔衮不仅没有听从阿济格所言,反而还当即斥责了他:“先皇帝(皇太极)尝言:‘若得北都,当即徙都,以图进取。’况今人心未定,不可弃而东还。”
由此可见,多尔衮早就认可了皇太极“迁都(大明)京师,进取天下”的战略。如今既已占据京师,他定然不会轻易放弃。并且,在请求顺治皇帝迁都的奏疏中,多尔衮也明确说明要遵循皇太极的既定战略执行。
荷天眷及皇上洪福,已克燕京。 臣再三思,惟燕势踞形胜,乃自古兴王之地,有明建都之所。 今既蒙天畀,皇上迁都于此以定天下 ,则宅中图治 ,宇内朝宗 ,无不通达,可以慰天下仰望之心,可以赐四方和恒之福,伏祈皇上熟虑俯纳焉。
收到多尔衮的奏疏后,孝庄皇太后当即带领顺治皇帝启程前往京师。与此同时,为了打消北方官、商、士、民等阶层对清朝入关的抵触心理,多尔衮特意向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地发布了一篇檄文:
流贼攻陷北京,明主身亡,大清皇帝义切同仇,用伸吊伐,予用息马燕京,抚兹黎庶,深痛尔明朝嫡胤无遗,势孤难立,用彰我大清宅此北土,厉兵秣马,必歼丑类 ,以靖万邦 ,非有富天下之心,实有救中国(指大明)之计。咨尔河北、河南、江淮之间诸勋旧大臣、节钺将吏及布衣豪杰之怀忠慕义者,或世受国恩,或新膺异眷,或自矢从王,皆怀故国之悲,孰无雪耻之愿?予皆不吝封赏,特与旌扬。其有不忘明室,辅立贤藩,勠力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宜然,予不汝禁。但当通和讲好,不负,永怀继绝之恩,以敦睦邻之谊。
这篇檄文写得很有意思,值得我们认真分析一下:
1、开篇第一句先用“流贼攻陷京师,明主身亡”指出了流贼是导致崇祯皇帝死难的元凶,为的是将北方各阶层的抵触心理转移到流贼身上。接着又用大义凛然的口吻说出“大清皇帝义切同仇”,给自己找到了出兵的正当理由。然后又以“明朝嫡胤无遗”为借口,解释了自己为何会不请自来。最后,用“非有富天下之心,实有救中国(指大明)之计”作为第一句的结尾,表明自己出兵的目的不是为了取天下,而是为了替明主(崇祯皇帝)复仇、剿灭流贼;
2、第二句用“咨尔……怀忠慕义者”开头,用“孰无雪耻之愿”结尾,意在给有心投降的无耻之徒们找块大大的“遮羞布”,其潜台词是:“愿意降清之人不是在贪图高官厚禄,而是为了替崇祯皇帝报仇,所以这些人都是‘怀忠慕义者’。而那些不愿降清之人,既无忠义之心,又无替崇祯皇帝报仇之志,真是一群无耻之徒”;
3、最后两句传达的实际上是一个意思——我大清入关就是为了剿灭流贼、替崇祯皇帝报仇,一旦“大仇”得报,大清立即返回关外。至于你们是想扶保新君,还是想拥立贤德的(大明)藩王,我统统都不干涉,只要以后你们不辜负大清的恩情、与大清睦邻友好就行了。
仅从表面上看,这篇檄文是不是很感人,从关外出兵前来剿灭流贼、替崇祯皇帝报仇,竟然只是为了睦邻友好。说句实话,第一次读这篇檄文,我差点被感动的留下了眼泪,可是当我又细读了一遍之后,才发现其中潜藏着两个真实意图。
1、称崇祯皇帝为“明主”,称顺治皇帝为“大清皇帝”。这实际上是在暗示大明国祚已终,大清才是正统,所以,只要你认可了这篇檄文,就意味着你已经承认了大清的正统地位;
2、予皆不吝封赏,特与旌扬。这句话是说:“要想为崇祯报仇的忠义之士,大清都会给予封赏。”真是笑话,人家为报君父之仇去剿灭流贼,哪里落到你大清给封赏?况且,一旦接受了大清的封赏,就意味着承认自己是大清之臣。所以,这句话的真实目的就是——要想为崇祯报仇,你必须得真心实意的投降。
通过对这篇檄文的认真分析,我们不得不承认多尔衮确实是清朝统治阶层中一位相当杰出的政治家。而明朝的那些那些文武大臣们,在明白了多尔衮已经给自己找好了“遮羞布”后,纷纷前来归顺大清。
第一个归顺大清的是天启年间的内阁大学士、著名阉党成员冯铨,多尔衮为了起到“千金骨”的效果,就立即任命他为内院大学士、参与机务。冯铨之后,谢启光、李若琳、刘余右、党崇雅、金之俊等明朝大臣纷纷归顺。
面对越来越多的归顺官吏,大学士范文程上疏:“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心得矣。”
在我个人看来,有了范文程的这封奏疏,天下之归属就已经确定。于古代王朝而言,士人阶层才是统治根基之所在,士人阶层的背后是谋略权术、战略规划、兵马钱粮,所以士心得、心得,民心得、则天下得。
多尔衮在看到范文程的奏疏后,立即以此为指导施行了四条政策:
1、宣布开科取士。根据《皇朝经世文编》中的记载,此次开科取士共录取了1100名进士;
2、大力宣扬满汉一体;
3、颁布了“武剃文不剃,兵剃民不剃”的剃发政策;
4、承认士人阶层在明朝时期享有的特权,并向他们返还被流贼掠去的家产。
这些政策施行后,虽然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归顺,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心向大明。恰在此时,南明弘光政权送来了神助攻。
弘光政权建立后不久,马士英、阮大铖等人就在朝堂上掀起了“顺案”,借此来打击那些从北方前来投效的官吏。紧接着,东林党人又开始大力宣扬弘光皇帝的荒淫无道。
这种情况下,北方的士人阶层就只能选择顺清,而南方的士人阶层也彻底丧失了对弘光政权的希望。所以,当清兵到来时,弘光政权在史可法败亡后就崩溃了。
不管现在的我们如何评价清朝,至少就当时来说,多尔衮在占据京师后的所作所为确实比南明弘光政权高明了不少。并且,多尔衮犯了剃发易服、圈地、投充等几个致命错误后,南明也未借机做出任何有效应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清朝夺取天下。
其实说起来,南明的境遇要比东晋和南宋好得多,之所以南明根东晋和南宋同人不同命,主要是因为南明及时送来的“神助攻 ”和多尔衮占据京师后的大部分所作所为都比较正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