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袁术给孙策出了一道什么选择题?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袁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初平二年(191年),正是东汉的末年时期,袁术派孙坚攻打荆州牧刘表。刘表派部将黄祖迎战,孙坚不幸被黄祖的手下射出的暗箭射中,随之身亡。
孙坚去世时,留下了四个儿子:孙策、孙权、孙翊、孙匡。
长子孙策当时才年仅16岁,孙权更小,才9岁,因此,孙策还没能力承担其父留下的人马,他把孙坚埋葬在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后,又带着一家人迁到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
常言道“虎父无犬子”,孙策志向也不小,该如何实现呢?孙策也很彷徨,他经常去找江东“二张”之一的名士张纮[hóng]讨教:我父亲和袁术共破董卓,可是功业未成身先死,我虽然幼稚,可也想继承我父遗风,您看我该怎么办呢?
张纮也被孙策的志向所感动,他说:以你父亲的骁勇,你的理想可以放的更大。投靠丹杨吴景,招兵东吴,破荆州和扬州,父仇可报;如果据长江之险,以匡扶汉室的名义诛除其他诸侯,将来能达到的,就不只是个外蕃诸侯了。现在是乱世,你首先要做的应该是结交力量,伺机把南边的地盘先取了。
于是,在初平四年(193年),在守孝满后,孙策把母亲和弟弟托付给张纮,自己孤身找到袁术,想要讨回之前其父孙坚的旧部创立功业,并为父报仇。
袁术听其言语,观察其举止,看出这孩子资质不凡,大有过人之处。但要将孙坚旧部还给他让他自立,自己又心有不甘。
袁术便想了个推诿的办法:“我已任命你的舅舅吴景为丹阳太守,你的堂兄孙贲为都尉。丹阳是出精兵的地方,你可去投奔他们,顺便召集兵勇。”
孙策一去丹阳,果真召集到了几百人。兴平元年(194年),19岁的孙策带着数百人又投奔袁术。继续天天在袁术跟前讨要其父原来的兵马。
袁术被孙策讨兵讨的正烦时,恰好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前来履任。刘繇并没有因为袁术占据了扬州而退缩,而是派出重兵屯扎于采石矶,摆开阵式要与袁术抢夺长江。自古就有得长江者得江东的说法,因此,袁术也很重视此战。
袁术派吴景和孙贲迎战,这二人都是孙策的亲戚,结果打了很久也没有击退刘繇。
于是,孙策就去见袁术,表示自己愿意带领着父亲的旧部东渡,去前线帮助舅舅和堂兄迎战刘繇。
袁术知道孙策对自己有意见,又猜测仅凭孙策的能力也打不过刘繇,便答应了孙策,但是只拨给他一千多人及相应的军需品和几十匹马。
袁术其实是给孙策出了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A,出战胜利,帮助袁术赶跑刘繇,以后也就是袁术手下一员大将了;B,出战失败,要么被刘繇杀死,要么灰溜溜地跑回来,以后也就没脸再索要兵马了。
孙策无论是选A还是选B,都是袁术乐意看到的结果。
然而,孙策却选择了C——趁机发展自己,脱离袁术而独立。这是袁术万万没有想到的答案。
孙策这一去,就犹如出笼的猛虎,他打起仗来,颇有乃父之风,是一个智勇双全的武将。
孙策一路扫荡,势若破竹,无人敢与他交锋,而且军令很严整,百姓们都依附他,孙策很快就击败了刘繇。
孙策早年相交的好友周瑜也带着人马来投奔孙策了,他的部队很快地就发展到了两万多人,战马也达到一千多匹以上。要知道,几年之后奠定北方政权的“官渡之战”,曹操也就是凭借自己那两万的人马战胜的袁绍啊。
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又率兵进攻会稽的王朗和吴郡的严白虎。建安二年(197年),袁术称帝后,孙策把袁术好好地指责了一番,彻底与袁术决裂。
之后,孙策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迅速地立足于江东,高调地成了最年轻的江东小霸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