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徐庶进曹营到底是什么样的 真的和小说中的那样吗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52
转发:0
评论:0
徐庶进曹营到底是什么样的真的和小说中的那样吗,徐庶进曹营,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

  徐庶进曹营,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三国里面刘备这边有过一位比较神秘的谋士叫徐庶,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本来是刘备麾下的著名谋士,因为曹操以其母为要挟才被迫离开刘备,书里的对于徐庶与刘备告别的描写感人至深,同样也因此徐庶介绍了诸葛亮才引出后来卧龙出山的事情,所以我们看徐庶这个人物虽然笔墨不多出场有限但还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我们知道这毕竟只是文学作品,历史上的徐庶是否真的如小说这般呢?显然还是有些差别的,徐庶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的描述也非常有限,在《三国志》里面他都没有一个自己的列传,可以看出他在三国历史中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对于徐庶的描写只能从他的好友诸葛亮这边才能看到一些,我们通过不多的描写可以总结一下就是首先徐庶这个人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士,他是典型的弃武从文,这个人通过他的一些事迹我们可以看出他是非常仗义,至于他的才华我们说有但是被小说给夸大了,因为后来诸葛亮在蜀中探听到了徐庶的消息得知他只是挂了一个虚职也不免感叹他不被重用。

  但是我们仔细看历史就发现所谓徐庶进曹营他根本就没有一言不发的理由,因为徐庶本身就不是什么因他的母亲被曹操要挟他才过去的,根据资料上记载徐庶脱离刘备的时间是赤壁之战前夕刘备几乎要被灭掉的时候,那个时候刘备被曹操追上打败连老婆孩子都丢了,正是这个时候徐庶的母亲被曹操的军队抓住了,也正是这个时候他选择了向刘备告辞。

  可我们要知道他的离开并不是什么为全孝义,因为原本诸葛亮在荆州的时候与徐庶,石韬,孟建这三人关系最好,后来孟建选择了去曹操那边打工,诸葛亮和徐庶石韬就选择了加入刘备的这个新兴创业公司。而这个时候刘备的这个小公司面临着被曹操兼并的风险,除了诸葛亮之外徐庶和石韬都是在这个时候离开了刘备去投奔了曹操,徐庶这边肯定是有老母在曹操这边的因素,但是我们要知道徐庶在刘备集团并不是什么关键人物,就是曹操他可能都不知道徐庶的老母是谁,更何况这种行径不是典型砸自己招牌吗?除非徐庶有曹操的裸照或者有啥深仇大怨否则曹操犯得着为了他去要挟他母亲吗?

  曹操虽然爱才但是他麾下名士众多,主要是以颍川集团为主,徐庶本身在荆州地区就没有达到那般知名的程度,而且说实在我们也没见过曹操有拿别人家眷要挟这一说,否则诸葛亮的族弟诸葛诞,他的哥哥诸葛瑾都是在曹魏和东吴当上了高官,那诸葛亮不也没有因为这个离开蜀汉的吗?就算是徐庶有他个人的原因,可我们看这个时候就是很多刘备麾下的人都看到这条船要沉了于是选择跳到曹操这边,徐庶只是其中一人而已。

  因此徐庶离开刘备是典型的打不过你我就加入你,也就不存在什么一言不发的必要他和刘备就是好聚好散,三国时期这种事情多了去了,刘备那个时候麾下很多人都投奔曹操去了,刘备啥都没说因为他都觉得自己朝不保夕,官渡之战前曹操下面也有很多人私通袁绍但是曹操自己心里都没谱所以他也没有追究这些。

  此外我们看后来徐庶在曹魏基本上是隐形了,他的官职也做到了御史中丞,这个职位并不算高但是也不算很低了,它有监察百官的职责,这就不是说你一言不发就能做到的级别。那么为何他在曹营确实是隐身了,这个就与他的背景有很大关系了,徐庶本身是在曹操最强大的时候去投奔他的,此时曹操手下对于来归降的人员晋升和发挥空间还是非常有限的。

  比如著名的贾诩他就是选择在曹操弱势的时候去加入,况且他本身就已经是名满天下,因此他作为外来降臣能够在曹魏平步青云,而徐庶不仅才能名声比不上贾诩,就连时机把握也是非常不好,毕竟旧主落难的时候你选择离开,对比一下诸葛亮这三个朋友徐庶和石韬最后的官职都不算高,而一开始就投奔曹魏孟建官至凉州刺史,可以看出徐庶之所以隐身是因为他的投奔选错了时机,而他本人的能力又达不到这个级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徐庶进曹营:徐庶为什么不弃曹归汉?
徐庶在《三国演义》中不能算是一个主要人物,但有关他的描写却与历史真实相差甚远。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纳谋士程昱之计从颍川搬取了徐庶的老母,并由程昱模仿徐母的笔迹伪作家书骗取徐庶投曹。徐庶为报刘备知遇之恩,走马荐诸葛。到许都后徐庶被其母痛责,徐母并在气愤之下自杀身亡。从此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终生不为曹操设一谋。这中间有两个主要情节与历史不符一是徐庶走马荐诸葛;二是庶母之自杀。网络配图其实,罗贯中写徐庶走马荐诸葛在情理上是有破绽的。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未出茅庐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这就是说,徐庶既是亮的密友,同时也深为他的经天纬地之才折服;而且徐庶为人行侠仗义,心胸豪爽,断非庞涓那样的妒贤嫉能之辈,怕诸葛亮来了会使自己相形见绌;再说,诸葛亮隐居之襄阳隆中与刘备所在之新野不远,请亮出山并不困难。有以上这三个因...
· 徐庶进曹营:徐庶为什么不弃曹归汉?
徐庶在《三国演义》中不能算是一个主要人物,但有关他的描写却与历史真实相差甚远。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纳谋士程昱之计从颍川搬取了徐庶的老母,并由程昱模仿徐母的笔迹伪作家书骗取徐庶投曹。徐庶为报刘备知遇之恩,走马荐诸葛。到许都后徐庶被其母痛责,徐母并在气愤之下自杀身亡。从此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终生不为曹操设一谋。这中间有两个主要情节与历史不符:一是徐庶走马荐诸葛;二是庶母之自杀。其实,罗贯中写徐庶走马荐诸葛在情理上是有破绽的。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未出茅庐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这就是说,徐庶既是亮的密友,同时也深为他的经天纬地之才折服;而且徐庶为人行侠仗义,心胸豪爽,断非庞涓那样的妒贤嫉能之辈,怕诸葛亮来了会使自己相形见绌;再说,诸葛亮隐居之襄阳隆中与刘备所在之新野不远,请亮出山并不困难。有以上这三个因素,而...
· 忠贞不二的徐庶进曹营真的一言不发?
徐庶在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描写成忠贞不二之人,进了曹营一言不发,将满腔才华虚置。我们总是对徐庶感到惋惜,也常常会想,如果徐庶一直辅佐刘备,刘备是否能统一天下呢?网络配图小编认为大家都被《三国演义》误导了,其实历史上徐庶并没有“一言不发”。而且徐庶在魏国混的还不错。虽然在《三国演义》等文艺作品中,徐庶也算得上是一个重要人物,但在陈寿所撰的《三国志》中并无他的一席之位。只是在诸葛亮传中提到过。时屯新野,徐庶见,器之。谓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在樊(城)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这两段记载均出自《三国志·蜀·诸葛亮传》。网络配图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徐...
· 身在曹营心在汉主人公是谁,徐庶进曹营真的一言不发吗?
“身在曹营心在汉”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典故,但是大家多以为这个典故只是说关羽的,其实不然,这个典故其实也是说的三国的一位谋士,他便是徐庶。徐庶这位谋士可以算是刘备命中的贵人,正是他向刘备举荐了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后来曹操挟持徐庶的母亲,让徐庶不得不身入曹营,这才有著名的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那么历史上徐庶进曹营之后,真的一言不发吗?徐庶本来叫徐福,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为别人报仇杀了人,后来为人所救,就改名拜师,学习安邦治国的知识,并和荆州派的司马徽等名士来往亲密。刘备守备新野时,徐庶主动应聘,得到赏识。而且因为徐庶早年嫉恶如仇,为人报仇的经历,张飞和关羽也特别欣赏他。然而曹操大军南下的时候,俘虏了徐庶的母亲,徐庶为了成全孝道,拜别刘备,并回马荐诸葛。后来徐庶的母亲为了国家大义自杀而死,徐庶伤心不已,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计,出一谋,所以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然而在真实的...
· 徐庶进曹营并非一言不发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徐庶(翟万臣饰)有一部工具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徐庶为刘备谋士,辅佐刘备对抗曹操。曹操将徐母挟持到曹营,并假借徐母的名义写信召徐弃刘奔曹。徐母以为他背叛刘备,怒恨而死。徐庶深感刘备知遇之恩,从此他在曹营对政事始终一言不发。”这段故事衍生出一个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个歇后语因其流传甚广,遂使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进入了一个误区——《中国历代名人传》载:“徐庶,字元直,长社人。建安十二年,刘先主访士,庶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对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先主三往乃见。十三年,庶母为曹操所获,卒辞先生,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操。”这段记载中,并无“一言不发”的记载。正史里边是怎么说的呢?正史无传附诸葛虽然在《三国演义》等文艺作...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