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北府兵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强?最后为什么悄无声息退出了历史舞台?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79
转发:0
评论:0
北府兵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强?最后为什么悄无声息退出了历史舞台?,北府兵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强?最后为什么悄无声息退出了历史舞台?小编给大家提供详

  北府兵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强?最后为什么悄无声息退出了历史舞台?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公元436年,也是南朝宋元嘉十三年。这一年,威名赫赫的北府军最后一个名将被杀于建康城廷尉府中。檀道济,这个据说总结出了三十六计的将军,临死前还为历史贡献了两个成语:目光如炬和自毁长城。

  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乃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南史·檀道济传》)

  北魏上下听说檀道济死讯,弹冠相庆,奔走呼告,“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从此便有了饮马长江之心。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大举南犯,进抵瓜步。宋文帝登上石头城仓皇北望,不禁悲呼:“若道济在,岂至此”!

  然而,檀道济就是在宋文帝授意下被杀的,而北府兵这支劲旅也是在宋文帝一朝落下了历史帷幕。

  檀道济是刘裕代晋建宋的佐命十四功臣之一,北府兵后期的代表人物。在刘裕北伐时,檀道济和王镇恶为先锋,先复洛阳,后入长安,当年也曾“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称帝后不到两年就病死了,遗诏“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同被顾命”,共同辅佐宋少帝刘义符。然而刘义符秉性顽劣,完全一副小孩心性,怎么看都难堪大任。于是,不到一年,徐羡之、傅亮、谢晦三个顾命大臣就谋废少帝,迎立文帝刘义隆为帝。

  在这场政变旋涡中,檀道济是被召入朝后,才得知谋废之事的。然后他就只是表面上反对了几声,便十分见机地参与其中了,并且还担任了带兵“入守朝堂”的重要角色。因此,文帝才得以顺利登基。朝堂安静,只有文帝的二哥刘义真被先废后杀,无辜受害。

  图 宋文帝刘义隆

  政变成功后,四个顾命大臣开始分配权力。很简单,徐羡之、傅亮守朝堂,谢晦守荆扬,檀道济守广陵,四人内外相济,以为“可得持久”。

  徐羡之,傅亮谋自全之计,晦居上流,而檀道济镇广陵,各有强兵,以制持朝廷;羡之,亮于中秉权,可得持久。(《南史·列传第五》)

  然而,宋文帝又岂是无能之辈。他深知檀道济和其他三人不同,于是便“抚而使之”。先利用四人矛盾在朝廷清缴了徐羡之、傅亮的势力,然后出兵征讨谢晦。他的安排是,先让心腹到彦之为先锋,然后檀道济随后,自己则亲率六军压阵。结果,到彦之战败,檀道济赶到后,毫不留情一举荡平了谢晖叛乱。

  按说,檀道济有佐命和平叛这样的大功,文帝应对他信任有加才对。但实际上,文帝却对他却十分忌惮。其中原因,恐怕是因为檀道济率领下的北府兵,实力太强了。

  早在公元422年,北府兵就已经被武帝刘裕一分为二。一半被朝廷亲王掌控,镇守在京口;檀道济只领到了半支军队,治所在广陵。

  430年,第一次元嘉北伐,文帝心腹到彦之在前线战败,檀道济临危受命,北上救援,竟率全军而返,一时间声威大震。当时,“道济立功前朝,威名甚重,左右腹心并经百战,诸子又有才气”,“安知非司马仲达也”,于是就有人将他比作是前朝夺权篡魏的司马懿了。

  司马懿曾发动高平陵之变,为子孙建立晋朝打下根基

  更要命的是,宋文帝还经常身体不好,大有当年魏明帝曹叡“英年早逝”的模样。公元435年,文帝病重,眼看就要不行了。彭城王刘义康(前分去一半北府兵的亲王)在朝,怕文帝死后檀道济难制,以鲜卑扣边为由召他入朝,欲先杀之,永除后患。

  谁知文帝病好了,檀道济暂时躲过一劫。436年春,檀道济奉命即将返回广陵,船都快要启程了,又传来文帝忽然病重的消息,急召檀道济回朝。回去后就下了廷尉,最终将他杀害。

  显然,檀道济之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勋业太盛、功高震主的缘故。他被杀这一幕,就仿佛是朝廷为了要吸取当年司马懿的教训,而迫不及待就要杀了他。至于他到底是不是另一个“司马懿”?不管他是不是,反正他都不会有机会了。

  图 檀道济

  失去了檀道济之后的北府兵,也很快衰落了。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宋文帝第二次北伐,以王玄谟为先锋,“悉发青、冀、徐、豫、二兖六州三五民丁”,“又募中外有马步众艺武力之士应科者”,率军北伐,结果大败,还被北魏趁机反攻了过来。

  而这次北伐的主力已经不是北府兵,而是新募的“江南白丁”了。正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所说:“又江南白丁,轻进易退,此其所以败也。”当年威震“五胡”的北府兵,其时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揭秘:许褚的战斗力究竟有多强?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许褚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对于许褚的战斗力,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写过一首诗,“天下瓜分汉欲亡,四方豪杰尽鹰扬。葛陂许褚投降后,(曹操)自此何忧吕布强”。显然,罗贯中这是认为“许褚之武,堪比吕布”!许诸果真强到这个程度?有趣的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安排了许褚与六个顶级猛将交手,最终战果却出人意料,许诸武力值实际一般!第一个对手:打平典韦!在许褚归顺曹操之前,和典韦发生了一次冲突,就发生在上述诗句中提到的“葛陂”,《三国演义》第12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讲述了这一段故事。典韦被曹操称之为“古之恶来”,作战能力非常强。然而,三国演义中却是两人不分上下:“两个从辰至午,不分胜负。各自少歇,壮土又出搦战,典韦又出,从申直战到黄昏,各自马乏少歇”。最后,曹操使诈,俘虏许褚,于是许褚举家投靠曹操。第二个对手:打...
· 东晋北府兵是谁建的?北府兵简介
北府军,又名北府兵,是中国东晋时谢玄主持创立的一支军队,一开始权力几乎只属于陈郡谢氏家族,后数度易主,并成为南朝军队主力。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由于前秦已一统北部中国,东晋王朝受到空前的军事压力,因此诏求良将镇御北方。当时的权臣谢安遂任命其侄子谢玄应举。朝廷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其时广陵和京口聚居着大量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谢玄到任后,在这些人中选拔骁勇士卒如刘牢之等,建立了一支军队,太元四年(379年),谢玄改镇京口,因为当时京口又名北府,故而其军得名北府兵。太元八年(383年),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击败前秦大军,乘势追击,刘牢之一度追到邺,北府军从此一战,史上留名。太元十二年(387年),谢玄被解除了北府军的领导权,司马恬、王恭先后代之,北府军军阀化。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王恭率北府军起兵反晋,次年刘牢之杀之,代之为北府军领袖...
· 东晋北府兵是谁组建的?北府兵简介
北府军,又名北府兵,是中国东晋时谢玄主持创立的一支军队,一开始权力几乎只属于陈郡谢氏家族,后数度易主,并成为南朝军队主力。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由于前秦已一统北部中国,东晋王朝受到空前的军事压力,因此诏求良将镇御北方。当时的权臣谢安遂任命其侄子谢玄应举。朝廷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其时广陵和京口聚居着大量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谢玄到任后,在这些人中选拔骁勇士卒如刘牢之等,建立了一支军队,太元四年(379年),谢玄改镇京口,因为当时京口又名北府,故而其军得名北府兵。太元八年(383年),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击败前秦大军,乘势追击,刘牢之一度追到邺,北府军从此一战,史上留名。太元十二年(387年),谢玄被解除了北府军的领导权,司马恬、王恭先后代之,北府军军阀化。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王恭率北府军起兵反晋,次年刘牢之杀之,代之为北府军领袖...
· 明朝袁崇焕编练的关宁铁骑战斗力究竟有多强
关宁铁骑是由明末袁崇焕编练的一支由辽东本地人组成的重骑兵,其主要装备三眼火铳,披重铠,备双马,有极强的机动性和冲击力,军饷待遇都高于一般的明军,加之是本地人组成,故而在戍守辽东时具有相当强悍的战斗力,其中大多数人与后金和满清八旗有血海深仇,故而每临战阵死战不退,成为当时明朝军队中不可多得的能与后金骑兵一较高下的精兵。这支骑兵虽然精锐但是人数并不多,由于各种史料内容真假难辨,笔者认为其大致人数在9千到一万左右,至于某些史料所记载的3万,我的评价就两个字:扯淡。我特意查过明朝末年的税收情况,每年朝廷收入大致是800万两,而全国每年却需要上千万两的军饷,重点还是给辽东,但是别忘了辽东有十多万明军,关宁铁骑就要消耗一大半,说明朝要养活3万精锐重骑兵,那是无论如何也养不起。再举个例子,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曾派人招降吴三桂,还顺带给了吴十万两作为军饷,而在此之前,吴所部将士已经14个月没拿到一文军饷了,而...
· 东晋北府兵是谁组建的?揭开北府兵神秘面纱
北府军,又名北府兵,是中国东晋时谢玄主持创立的一支军队,一开始权力几乎只属于陈郡谢氏家族,后数度易主,并成为南朝军队主力。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年(377年),由于前秦已一统北部中国,东晋王朝受到空前的军事压力,因此诏求良将镇御北方。当时的权臣谢安遂任命其侄子谢玄应举。朝廷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广陵。其时广陵和京口聚居着大量逃避北方战乱而来的流民,谢玄到任后,在这些人中选拔骁勇士卒如刘牢之等,建立了一支军队,太元四年(379年),谢玄改镇京口,因为当时京口又名北府,故而其军得名北府兵。太元八年(383年),北府军在淝水之战中一举击败前秦大军,乘势追击,刘牢之一度追到邺,北府军从此一战,史上留名。太元十二年(387年),谢玄被解除了北府军的领导权,司马恬、王恭先后代之,北府军军阀化。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王恭率北府军起兵反晋,次年刘牢之杀之,代之为北府军领袖...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