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以后,男性贵族的腰带上为什么要挂很多物件?
各种关于清朝的影视剧中,在一些比较正规化的影视剧里,包括清朝皇帝在内的清朝贵族们,腰带上都会佩戴荷包、吊坠等物品。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现了,荷包、吊坠等物品都是比较偏女性化的物品。作为清朝的男性贵族们,皇帝、亲王贝勒等等,为何要佩戴荷包呢?其实,清朝男性贵族佩戴的并不是荷包,而是一种类似于荷包的衍生品。那么,究竟为何要佩戴者一系列的物件呢?
首先,我们聊一下清朝的起源。清朝的前身是后金政权,而后金政权是东北建州女真建立的政权。在后金政权建立之前,建州女真一直属于半游牧半渔猎的生活,主要居住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在日常游牧或者狩猎的过程中,基本上必备一个小行李包。小行李包类似于荷包,但是比荷包大,里面带了鞘刀、火镰等物品,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需要。17世纪初期,在明朝统治的末期,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
在后金政权建立的前期,由于国力有限,最主要的任务是对抗庞大的明朝,根本没有精力和精力设计服饰。因此在这一阶段,即使是大汗努尔哈赤的服饰,也是非常简单的。在皇太极继承汗位之后,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后金政权已经在各个方面占据优势。几轮大战中,屡屡击败明朝征讨大军。漠北蒙古和漠南蒙古的各个部落,已经在后金政权的控制之下。
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皇太极已经不甘心做区区的后金大汗,而是渴望成为大一统王朝的皇帝。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自己成为了大清皇帝。与此同时,先后两次打击李氏朝鲜王国,迫使朝鲜王国改封清朝为宗主国。在官员制度、建筑制度和文化制度方面,清朝尽可能的接见了明朝成熟经验。例如明朝官服上的补图,被清朝基本照搬。
清朝官服的补服长褂上的图案,几乎与明朝一致。清朝的朝服比较烦杂,分为了顶戴花翎、内衬衣、蟒袍、补服长褂、朝珠、皂靴等等。其中,每一个物件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官员和贵族的标准都不一样。熟悉汉服的朋友,应该想到了另一个物件,那就是腰带。在清朝入关之前,官员的朝服上都搭配了腰带,不同等级的官员使用不同材质的腰带。
但清朝入关以后,由于朝服采用了蟒袍与补服长褂配合的模式,不再需要腰带。不过,这并不代表清朝官员和贵族们不需要腰带。在正式的朝服中,只有皇帝能够佩戴腰带。但穿着日常服饰的时候,官员和贵族们则都可以使用腰带。关于腰带的颜色,从皇太极时期便推出了严格的规定:“凡显祖宣皇帝塔克世以下之嫡派子孙,谓之宗室;伯叔兄弟之后裔,谓之觉罗。宗室为杏黄色,觉罗为红色,普通皆蓝色。”
因此,出现了黄带子、红带子和蓝带子的说法。在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威震兰州的金大烟袋为了震慑和珅,亮出了自己的黄腰带。和珅一眼就认了出来,说了一句:“皇室宗亲?”由此可见,不同颜色的腰带也称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至于普通的官员们,可以使用黑色或者其他颜色的腰带,不违背朝廷禁令就行。
清朝入关之前,仅仅规定了腰带的颜色,对于腰带的用料和材质并没有限制。因此在清朝入关之后,康熙、雍正皇帝在位时期,在腰带的使用上比较混乱。例如红带子的宗室成员,使用了白玉或者翡翠的材质,这并不违背朝廷的规定。为了治理服饰方面的各种乱象,乾隆皇帝上台以后,专门再次修订了《大清会典》。在《大清会典》中,对各级贵族、官员的服饰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而且规定非常细微。
《大清会典》中规定:“皇子朝带,金衔玉方版四,每版饰东珠四,中饰猫睛石一。带及左右配绛,用金黄色。带帉下广而锐。亲王朝带制同。郡王朝带,每版饰东珠二,猫睛石一。余制如皇子朝带。”请注意,清朝贵族的腰带上并非什么都不佩戴。在一些比较正式的清宫影视剧中,我们可以看到,清朝男性贵族的腰带上,佩戴了各式各样的物件。
清朝男性贵族们腰带上的物件,其实非常有讲究,被称为活计。在《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记录:活计有七件头、九件头之分,其质料分缂丝、平金、绣花等各式缎子,颜色则配合时令、场合、袍服颜色而有红、白、蓝、黑等。活计一般有扇套、表套、扳指套、眼镜盒、荷包、跟头褡裢、钥匙袋等,每件又以别子系于腰带上。
清朝入关以后,虽然贵族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最高层为了防止贵族们玩物丧志、数典忘祖,规定贵族们的腰带上必须佩戴各种活计,寓意时时提醒自己“祖宗当年创业艰难。”起初,这些佩戴活计都非常简单。但久而久之,清朝贵族们的生活逐步奢侈化。腰带上的活计越来越有讲究,材质和样式逐渐奢华。仅仅是荷包上的图案便出现了五谷丰登、鹊桥仙会、葫芦阳升、甲子重新、万国咸宁等图案。
除了荷包以外,扇套、表套、扳指套、眼镜盒等都非常讲究,选用最上等的丝绸,再绣上各种精美的图案。这原本属于满洲旧俗,但到了清朝的中后期,这些腰带上的活计逐步成为了清朝贵族们的装饰,实际实用性非常低。对于官员们来说,虽然自己也佩戴腰带,但没有各种复杂的活计。至于普通百姓们,一般使用粗布或者麻布腰带,以实用性为最高标准。
到了清朝统治的末期,随着国门的开放,各种西方样式的腰带开始进入国内。此时一些贵族和官员们开始逐渐尝试西方腰带,由于设计比较合理,清朝传统腰带的地位开始明显动摇。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传统样式的腰带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至于腰带上的各种活计,成为八旗贵族子弟炫耀昔日辉煌的资本。但随着政权的垮台,无论是黄带子还是红带子,都失去了往日的威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