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韩馥的结局到底是什么样得 他为什么会落到如此惨淡得结局呢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71
转发:0
评论:0
韩馥的结局到底是什么样得他为什么会落到如此惨淡得结局呢,还不知道:韩馥的结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还不知道:韩馥的结局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三国时代的冀州,有“天下重资”之称;但是在进入乱世以后,它第一任主人的结局却是悲惨无比。早在关东联军成立之初,韩馥便已经确定了自己“拥兵自重,伺机而动”的战略规划。然而随着讨董之战的虎头蛇尾,中原地区的形式也发生了微妙变化,从而导致了乱世的出现。

  韩馥拥有冀州,本就占据着有利的先天条件;但与此同时,冀州也成为了不少人眼中的一块肥肉。在几方角逐之下,韩馥被迫将冀州让给了袁绍,从此退出了三国乱世的舞台。那么韩馥丢失冀州,真的是因为个人能力不行吗?根据当时局势,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先来看一下外患问题。由于冀州本身的地理位置极佳,所以不乏有一些野心勃勃的诸侯对其产生觊觎之心。位于冀州境内的渤海太守袁绍,便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当然,韩馥也不是没看出来,他还是采取了一些措施的。据《后汉书袁绍传》记载:“馥意犹深疑于绍,每贬节军粮,欲使离散。”袁绍当时的名气,虽然远胜于韩馥,但他的军事力量却是比不上韩馥的。因而在韩馥统治冀州的前期,他还有很多精力去谋算未来的发展。

  但不久之后,冀州很快便陷入到了外患之中。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馥军安平,为公孙瓒所败。瓒遂引兵入冀州,以讨卓为名,内欲袭馥”。不难发现,韩馥先前忌惮于袁绍的名气,故而进行了一定;所以公孙瓒进攻冀州之时,是韩馥用自己个人的力量进行抵抗的。显然,公孙瓒久经沙场,很轻易的打败了军事谋略不足的韩馥。公孙瓒进入冀州以后,不少郡县都有着想相应的征兆;而韩馥对于这个现象,则是非常惊惧。

  不仅如此,兖州刺史刘岱也对冀州有着一些想法。《后汉书袁绍传》注引《英雄记》中提到,刘岱当时还给韩馥手下的头号谋士刘子惠写了一封恐吓信:“卓死之后,当复回师讨文节。拥强兵,何凶逆,宁可得置。”刘岱的表态,再次让韩馥陷入了坐立不安之中。甚至在情急之下,韩馥还想要杀掉刘子惠,以此来掩盖自己内心的不安。由此可见,冀州虽然很好,但在韩馥看来,却成为了一块烫手的山芋。可即便如此,韩馥对冀州还是有些舍不得的。

  让韩馥最终下定决心让出冀州的,是手下之人的背叛,这便是冀州内部存在的内忧问题了。据《后汉书袁绍传》记载:“馥将麴义反叛,馥与战失利。绍既恨馥,乃与义相结。”鞠义是一员罕见的猛将,在后来的界桥之战中,他带领八百先登重创了公孙瓒的王牌部队——白马义从,彻底成就了盖世威名。再联想到韩馥军事能力的薄弱,所以不难想象,鞠义忽然倒向袁绍,其实对韩馥造成了致命一击。

  相信韩馥此时的内心,也充满了惊惧和矛盾。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老乡荀湛对他最后一次劝谏。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袁氏,将军之旧,且同盟也,当今为将军计,莫若举冀州以让袁氏。袁氏得冀州,则瓒不能与之争,必厚德将军。冀州入于亲交,是将军有让贤之名,而身安于泰山也。愿将军勿疑!”韩馥是颍川人,受乡党情怀思想的影响,他最信任的,也正是荀湛、辛评、郭图等颍川籍名士。但也正是韩馥最重视的“自己人”,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袁绍。荀湛的口才还是很好的,他先指出了冀州存在的内忧外患,然后又信誓旦旦地保证韩馥在让出冀州后的人身安全。就这样,韩馥被逼无奈,最终让出了冀州牧的位置给袁绍,而他自己则成了一个无权无兵的奋武将军。

  当然,上述原因毕竟只是一些客观因素。韩馥最终失去冀州,也和他本人一些不地道的做法,有着极大关系。其一,韩馥不信任本土士族:“魏郡审配,钜鹿田丰,并以正直不得志于韩馥。”出身于冀州本地的田丰、审配,都是当世一流谋臣,而韩馥为了他们,竟然选择弃之不用。后来袁绍进入冀州,对于田丰等人再三礼遇,最终让冀州本土势力誓死效忠。可见两人的手段和能力,高下立判。

  对于忠心自己的一批臣子,韩馥也没能让他们继续保持忠心。前面提到的谋士刘子惠,就因为他收到了兖州刺史刘岱的恐吓信,从而被韩馥下令要将其斩之。好在许多官员为其求情,刘子惠这才免于一死,不过仍被问罪。不难发现,刘子惠能让很多同僚为其求情,说明他在冀州有着不小的名声。可即便如此,韩馥既然问罪了他,这难免会让不少人心中失望。后来他手下大将鞠义背叛,也未尝没有这个原因。

  这么来看,韩馥也的确不擅长笼络人心。韩馥本是朝中大员,在短短几年之内突然成为了封疆大吏,这对他来说即是一个机遇,也是一道难题。从韩馥表现来看,他眼光和手段都不是特别高明。尤其是对自己的定位,韩馥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身处乱世,却想着自保,可惜韩馥没有荆州刘表那样的手段,这才导致可他最终惨淡的结局。

  参考书籍:《三国志》、《后汉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唐玄奘的下场如何为何会落到如此凄惨的结局呢
还不知道:唐玄奘的下场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起唐僧,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但其实历史上真的有唐僧这个人,他名为玄奘,不远万里不辞辛苦的从印度带回真经,并从事着翻译的工作,与其弟子们共同翻译佛典上千卷,对佛学的研究有了巨大的帮助。今天我们要说的历史就和玄奘有关。玄奘历经多年终于从印度回归,得到他归来的消失,皇帝也非常高兴,亲自前去接他,玄奘求来的真经在当时对于唐朝来说意义重大。所以玄奘归来之后,马上就开始了对经文的翻译工作,并开始讲课,传授佛法,得知这一消息,不仅仅是唐朝无比重视,就连整个东亚都被这个消息震动了,一时间大唐的对外文化交流达到了一个鼎盛的时期。唐高宗时,玄奘圆寂,不管是大唐还是东亚的各个国家都陷入了悲痛的情绪中,那是特别注重出家人的头骨,所以玄奘的头骨被命名为佛骨,被大唐的皇帝藏于一座佛塔之中,视若珍宝。后来由于晚唐时的腐...
· 长孙无忌的结局为什么会那么凄惨为何会落到自杀的地步
还不知道:长孙无忌的结局为什么会那么凄惨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原因其实很简单,这是一场权力之争!在权力面前,没有亲情,这是他们老李家的传统!长孙无忌何许人也?关陇贵族,大唐开国元勋,凌烟阁第一功臣,唐太宗李世民视其为左膀右臂,长孙皇后是其亲妹妹,其权势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李世民过世之前,指派长孙无忌为顾命大臣,嘱咐他全力辅佐新君李治执掌政权,可以说长孙无忌权力的合法性来自于李世民的临终遗言,李世民过世后,长孙无忌便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大唐第一权臣的宝座。新君李治登基后,摆在眼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在朝中蠢蠢欲动皇室宗亲,和结党营私的文武权臣。长孙无忌即是李治的亲舅舅,又是先帝爷生前特殊制定的顾命大臣,于是乎,集合“外戚与权臣”于一身的长孙无忌,便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李治最为忌惮的人物。被捧得太高有时候未必是一件好事,长孙无忌一人之下的权力不但没有为他带来荣华富贵,反而成...
· 司马家族的结局为什么会怎么的惨烈呢造成如此下场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司马家族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话说司马家族能将他们的子嗣送上皇位,还要多亏其一直以来忍辱熬过了曹家三世才有此好结果。可后来其也被灭,那么这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下吧!当年司马懿离世以后,他的次子就掌控了朝政,可没想到司马炎最后却篡位当上了皇帝,成立了晋朝,也就是历史上称的西晋。虽然当时曹奂还是实名的皇上,但却并没什么大的实权,而且在官员和士兵们之中也并无势力,基本所有的事务都是由司马氏控制的。等到司马昭患病而死以后,其儿子就承袭了他的王位,全部的军政也就落在了他手里,紧接着他就为自己上位做了一系列的筹备。后来他担任了国相,直接就有人劝解曹帝让位给他。没多久皇帝就下了诏书将自己的位子让给他,同时还很诚恳的希望他接受,可他多次假意拒绝了。可就在咸熙二年,他就亲自逼着魏元帝禅让与他,所以最后他才能称帝。要知道司马一族都是智谋过人,可谁都不会想到,...
· 拥有重兵的蒙恬为什么会有如此悲惨结局?
蒙恬乃至整个蒙氏家族的结局是相当悲惨的。胡亥夺位后,斩杀蒙毅,蒙恬被迫吃毒药自杀,其家族则被灭门,成为胡亥夺权的陪葬品、。为什么这么一位有大智慧,又拥有重兵的人会有如此悲惨结局?网络配图首先,蒙恬悲惨结局是赵高报复的结果。扶植胡亥上台的宦官赵高曾经被蒙毅判处死刑,差点就被蒙毅斩了,这件事一直让赵高怀恨在心,寻找报复机会。其一,赵高与李斯、胡亥夺权的原因之一就是赵高“怨蒙毅法治之而不己也。”(《史记·蒙恬列传》)其二,赵高拉拢李斯帮助胡亥夺权的游说词就是把李斯和蒙恬进行对比,说李斯不如蒙恬。其三,在扶苏自杀后,胡亥本打算释放已被囚在阳周的蒙恬,但是遭到赵高的强烈反对,赵高是“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史记·蒙恬列传》)其次,蒙恬之死是胡亥巩固帝位的结果。虽然蒙恬一门三代忠良,对大秦王朝忠心耿耿,不会反叛秦朝。网络配图但是二世胡亥是阴谋夺权继位,是夺了与蒙恬关系亲近的扶苏的帝位,并...
· 古代焚香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何古人会觉得如此高雅呢
古代为何喜欢焚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年轻人为了静心,喜欢借助焚香来达到心灵的放松。一股缥缈怡人、似有若无的香气,不仅带来温暖与祥和,也会让人净心虑性。其实,中国从古至今,从宫廷到民间,都有焚香净气、焚香抚琴、焚香作画或焚香静坐等习俗,并且古人还把焚香做为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等十大雅事之首。那么,焚香为何让古人觉得如此高雅呢?焚香可以杀菌消毒去除浊气古人为了驱逐蚊虫,去除生活环境中的浊气,便将一些带有特殊气味和芳香气味的植物放在火焰中烟熏火燎,这就是最初的焚香。比如,《荆楚岁时记》记载:“端午四民踏百草,采艾以为人,悬之户上,禳毒气”。在民间传统习俗的端午节,这一天,普通百姓家里都会在房中烧芸香、挂香囊,以此来达能到驱虫杀菌、排除毒气的目的。我国焚香起源于春秋时期,最早是最为诸侯王的朝仪。传说香能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