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古代金腰牌到底是什么样的 随便杀人皇帝都拿你没办法

2019-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09
转发:0
评论:0
古代金腰牌到底是什么样的随便杀人皇帝都拿你没办法,古代金腰牌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

  古代金腰牌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我们现在一提到金腰带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擂台比赛中冠军所获得的奖品,它作为奖品第一次出现则是在公元一八一零年,当时英格兰的皇室将一条金腰带作为奖赏赠送给了一位为国争光的拳师,此后,金腰带就不断出现在了拳击的历史舞台上。

  直到现在,许多的拳击组织都会为他们的拳击冠军佩戴金腰带以彰显其勇猛剽悍的拳术风格。其实,在中国也曾经出现过金腰带,只不过它和拳击没有太大的联系。

  因为,在中国拳击文化并没有国外那样历史悠久,所以,金腰带的象征自然也就不太一样了。但是,要说起腰带,那它在我们国家的历史可是十分悠久的,古代的那些王公大臣们所穿的朝服都会佩戴有相同等级的腰带,最基本的作用就是要将衣服束缚住不让其掉下来,经过不断地演变和发展,腰带逐渐成为了一种彰显自己地位的荣誉象征,地位越高的人他们所佩戴腰带的材质、纹饰就会越奢华越精美。

  尤其到了明朝时期,锦衣卫们就是凭借腰中绑定的那条宽腰带来辨别对方的等级高低,那时腰带的实际作用已经转变为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不过再往后到了清朝那会儿,腰带除了标榜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之外还附加了尚方宝剑的作用。换句话来说,当时天下人都必须受到法度律令的约束,不可以胡作非为更不可以草菅人命,但是有一种佩戴特殊腰带的人可以不受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甚至杀了人朝廷和官府也会对他网开一面。

  满清政权建立以后,为了能够有别于汉人,用腰带划分了社会等级。

  在朝中官员们的服饰和腰带都十分有讲究,任何人都不能随意穿着与自己身份不相称腰带,只能按照朝廷颁布的规定办事,这也就是历史上的“腰带制度”。

  满人和汉人的腰带有区别,汉人中也划分了不同的等级,他们的腰带也有区别。而金腰带只能是满清的皇室成员才能拥有,即使一个汉臣的功劳再大,官位再高他也没有资格要求佩戴一条金腰带。汉人那些重臣们只能按规定佩戴蓝色的或者是青色的腰带,如果哪个敢佩戴着金腰带为所欲为,那么是绝对会掉脑袋的。

  这个是涉及到满清贵族底线问题的事情,他们才不会管你是不是重臣老臣,照样判你个死刑。所以,在当时能够拥有这个“杀人放火通行证”的只能是满清的那些贵族子弟们,即使他们没有官位,平常人也是惹不起的。况且,你想想哪个皇亲国戚没有个一官半职,而就算是一个小吏它只要有金腰带那待遇和权势就会跟着上涨。

  这个制度在刚刚开始实行的时候拥有金腰带的人寥寥无几,全国上下也就那几百人可以得到这把“尚方宝剑”,但是,随着满清皇室成员逐渐增多,到了嘉庆年间的时候拥有金腰带的人数就非常多了。因为那些王爷们的爵位只能由长子继承,所以留给那些剩下贵族成员的也只有金腰带的这项特权。

  我们常常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放在封建帝制面前其实是多么的虚伪啊!

  当年商鞅首先提出了这一观点还付诸了实际行动,当时,商鞅施行变法在秦国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还重罚了犯法的嬴驷和公子虞。但是,商鞅的最终结果还不是被统治者给五马分尸了吗?所以,在封建社会要想通过口号来操控统治者可不是明智的选择,需要学会用和士族的压力来间接逼迫统治者。

  古往今来的明君能有几个,你如果不懂得用权谋间接操控当权者,弄不好就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金腰带的迅速扩散让老百姓是不寒而栗,当时金腰带的口头禅就是:“告诉你,躲着点啊,好几天没杀人了!”。这并不是开玩笑,因为他们杀人不用偿命,最多是罚点钱了事。

  嘉庆时期那些拥有金腰带的贵族成员简直无法无天,甚至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了。当时有几位闲散的贝勒爷整天仗着自己的特权在北京城里胡作非为,其实他们做下的那些事情早已经传到了嘉庆皇帝的耳朵里,但是,毕竟是自己同宗同族的亲戚,又不好意思和这些人闹掰,他们的阿玛毕竟都还是朝中的大臣,所以,只能时不时地对这些纨绔子弟进行警告,但是,最终还是被老百姓们联名告到了皇宫里。

  嘉庆也想借着这次事件好好整治整治这些不法之徒,但是,最终碍于这些人的家族势力只好把他们打了几大板后又放走了。要知道,这些人身上背着一个个人命案子,但是嘉庆皇帝对这些“金腰带”也是无可奈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的打王鞭到底是什么样的真的可以连皇帝都打吗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打王鞭,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小编今天看到一本小说,这本小说上写的算是关于古代皇帝的一种惩罚方式吧和对那些昏庸的皇帝的一种惩罚。惩罚的时候元老拿鞭子抽打他,直到大到他知错为止。所谓的“打王鞭”,都是小说里的情节,说到小说,“打王鞭”不算牛,姜子牙的“打神鞭”才牛,但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更牛。而且小说中,和“打王鞭”同一功能的还有秦叔宝的“金锏”,佘太君的“龙头拐杖”等等。佘太君和龙头拐杖在现实的古代“君权至上”这种环境,是不可能出现这种“上打昏君,下打谗臣”这种武器的。即使是封建时代的顾命大臣或者托孤大臣,拥有大权,皇帝当得不好,直接换一个,比如伊尹,霍光等人。那些起兵造反的大臣,对待“昏君”,也不敢直接打出“改朝换代”的口号,会用“清君侧”来说明皇帝身边的“小人”并暗示皇帝的“昏庸”。古代大臣,如果对皇帝的行为不满或者对皇帝任用小人不满,更多是“秉公直谏”,...
· 古代皇帝都吃什么所谓的御膳到底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古代皇帝都吃什么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说起皇帝,九五之尊嘛,这都后宫佳丽三千了,吃食肯定也是丰盛无比的,那么,各朝各代的帝王,他们吃的御膳究竟是怎样的呢?史料显示,先秦时期中国的饮食礼仪已经十分完备了,从菜品到烹饪,从进食方式到筵席等,都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规定。周天子的伙食可从《周礼》和《礼记》中一见,《诗经·鲁颂》说“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周朝的主食以粟、麦、黍、稻米蒸饭、羹类为主,其实也就是黄米、小米一类的东西,讲究精挑细选。《礼记·玉藻》中记载:朝服以食,特牲三俎祭肺,夕深衣,祭牢肉,朔月少牢,五俎四簋。就算是天子,吃饭前也要先祭个祀,可真累啊!这时的饮食是一天早晚两顿饭,吃饭规矩还十分多,比如吃饭时有专门的音乐,还要穿不同的衣服,早餐穿朝服,晚上穿深衣。一天下来,也都折腾的。周朝最出名的"周代八珍",是2饭6菜组成的,分别是肉酱油浇大米饭(...
· 古人也有"身份证":唐代的雨符牙牌到清代的腰牌
现代社会,身份证作为个人信息的一种外用“标识”,其用途越来越广泛,尤其对于那些经常外出的人来说,不带身份证几乎是寸步难行。非但今人注重身份证,古人也是极其看重身份证的,只是那时的身份证与现时的身份证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国古代的身份证叫做“符”——这可不是江湖术士画的那种驱鬼逐怪的“神符”,而是一种用木头或金属做成的小物件。隋唐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身份证”——“鱼符”。这种“身份证”状如鱼,分左右两片,上面有孔,用来系挂。“鱼符”是官员特有的“身份证”,普通老百姓还没有这份待遇。“鱼符”上面刻有持符官员的姓名、官职、任职衙门、官阶等。鱼符的材质因官阶的高低而不同:亲王、三品以上的高官用的鱼符是金子做的;五品以上的官员用的是银质鱼符;六品以下的官员用的是铜质鱼符。为了方便官员们出门办事携带鱼符方便,朝廷还专门为官员们定做了一种装鱼符的“鱼袋”,而且要求是“符不离袋、袋不离符”。官员们朝见皇帝...
· 古代古人的"身份证":清代腰牌刻持牌人面部特征
现代社会,身份证作为个人信息的一种外用“标识”,其用途越来越广泛,尤其对于那些经常外出的人来说,不带身份证几乎是寸步难行。非但今人注重身份证,古人也是极其看重身份证的,只是那时的身份证与现时的身份证有着很大的区别。中国古代的身份证叫做“符”——这可不是江湖术士画的那种驱鬼逐怪的“神符”,而是一种用木头或金属做成的小物件。隋唐时期,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身份证”——“鱼符”。这种“身份证”状如鱼,分左右两片,上面有孔,用来系挂。“鱼符”是官员特有的“身份证”,普通老百姓还没有这份待遇。“鱼符”上面刻有持符官员的姓名、官职、任职衙门、官阶等。鱼符的材质因官阶的高低而不同:亲王、三品以上的高官用的鱼符是金子做的;五品以上的官员用的是银质鱼符;六品以下的官员用的是铜质鱼符。为了方便官员们出门办事携带鱼符方便,朝廷还专门为官员们定做了一种装鱼符的“鱼袋”,而且要求是“符不离袋、袋不离符”。官员们朝见皇帝...
· “小蛮腰”有什么典故来源?“小蛮腰”形容的到底是什么?
“小蛮腰”有什么典故来源?“小蛮腰”形容的到底是什么?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小蛮腰这个词,大家见得应该是很多的了,一直都是用来夸赞女子纤纤细腰,非常的好看,也是一种审美的追求。而且,可能很少有人怀疑过,小蛮腰说的到底是不是女子的细腰。事实上,现代,包括在古代,大部分时候其实真的说的就是女子的腰,但是小蛮腰在最开始,指的却不是女子,而是男子的细腰,这到底怎么回事?史料中,“小蛮腰”典出有二:一说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家姬小蛮的腰像杨柳,后泛指女人的细腰。二说则是“楚王好细腰”的故事。而当时楚国所处地理位置,被中原王朝视为荆蛮之地,故细腰便别称为“楚腰”或曰“蛮腰”。第二说似乎更具可信度。但历史上楚王(楚灵王)所好的细腰,并非是女人之腰,而是“士人”之腰,是大男人们的腰。从前,楚灵王喜欢他的臣子有纤细的腰。所以朝中的大臣,都是每天只吃一顿饭来节制自己的腰围,每天上朝前整装时都抑制住呼吸收腰,然...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