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生平两次看走眼,看错了哪两个人?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多智近乎妖”的形象,能借东风能借箭,能观天象能观人。其实我们知道,作者将蜀汉集团摆在了一个正统的位置上,诸葛亮恰好适应了“忠臣”这个角色,所以被美化一些很正常。真实的诸葛亮并不是完人,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时,曾经拿出了《隆中对》,将天下大势分析得头头是道,这是诸葛亮在观天下方面的最高成就;而诸葛亮生平两次看走眼,都是看错了人,而且这两人都深刻地影响了蜀汉的命运,也造就了诸葛亮身上的两大争议点。
被诸葛亮高估了能力的人,谁都知道是马谡。不过诸葛亮对待马谡的态度始终有一些疑点,首先是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前,曾经专门叮嘱过诸葛亮,马谡“言语浮夸、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为什么诸葛亮没有听从呢?
笔者认为,诸葛亮在隆中时曾经以管仲、乐毅自比,跟了刘备以后,诸葛亮也把自己摆到了一个出谋划策、掌管大局的位置上,处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必须要有极度的自信,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诸葛亮的识人自信放在马谡身上,就让他吃了大亏。
其次,之前诸葛亮率军讨伐雍闿,马谡确实给过“以心理战为上”的好建议,帮助诸葛亮平定了南方,可马谡除了会提建议,并没有亲自带兵上过战场;公元228年,诸葛亮出祁山北伐,棉结街亭这个战略要地,诸葛亮为什么违背众人的意见,坚持让马谡带兵做先锋呢?
最大的可能,就是诸葛亮在给马谡机会,让他立功。身处诸葛亮的位置,光有忠心和能力也是不够的,诸葛亮也需要培植一定的势力。在《三国演义》中,是马谡主动请缨诸葛亮才派了他;而在历史上,诸葛亮是自己考虑后派了马谡的,结果导致街亭失利,北伐功败垂成。
而被诸葛亮低估了忠诚度的人,就是名将魏延。魏延虽然没有跻身“五虎将”,但他的实力是不容置疑的。巧合的是,魏延的情况与马谡完全相反,因为刘备生前欣赏重用魏延,到了诸葛亮时期,魏延的地位就变得有些微妙起来。
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后,谁都以为他会让张飞做汉中太守,刘备却出人意料地提拔魏延,可见刘备是很信任倚重魏延的。魏延脑后没什么反骨,但他“性情极恶”,不擅长跟人打交道,诸葛亮曾经拒绝过他的“子午谷奇谋”,长史杨仪跟他势同水火。
不知为何,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前,似乎对魏延有几分疑心,宣布遗命把魏延排除在外,使得后来杨仪抓住机会,以“谋反”之名铲除了魏延,这一切难道诸葛亮料不到?魏延之死对蜀汉无疑是一大损失,此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