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岭南文化—岁时节日—清明时节话朴枳

2018-03-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18
转发:0
评论:0
岭南文化—岁时节日—清明时节话朴枳,    每年一到清明节,不约而同地,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祭拜祖先。潮州人把这慎终追

    每年一到清明节,不约而同地,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祭拜祖先。潮州人把这慎终追远、崇敬先祖的扫墓活动,约定俗成地、带点幽默色彩地称之为“行错路”。以前,扫墓只是清明节时大人们的“台前戏”,而孩子们在这个“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特殊日子里,“借问做节乐何在?”,答案却是:“遥指青青朴枳丛。”因为,从摘朴枳,做朴枳果,到打朴枳筒,乐趣是说不尽的。
  朴枳果
   朴枳果是流行于潮汕各县的一种民俗食品,其取材原料朴枳,乃是潮人的俗称,学名为朴树,落叶乔木,干高可达10多米,树皮及叶可作药用,有驱风消火之功,皮可调经,治麻疹,其生叶汁可治漆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朴枳叶椭而呈尖形,花细小,结实为小肉果,球形略尖,味甘可食。清明节前后,朴枳树萌发新叶,民间有采嫩叶制果的风俗,即将叶洗净之后,和以粳米粉于碓臼舂之,加入白糖和发酵素,以水拌匀成粉浆,勺入图案形果模中,放入蒸笼中蒸约40分钟即成,朴枳果色青翠,富叶绿素,味甘甜,质柔润,具有朴树叶的特殊芳香,且有消食去积和胃的功能,是老少咸宜的时令果品。
   若是穷根溯源,朴枳果实与江浙一带的“青果团”(周作人曾有文章述及)相似,都是从古代纪念晋国名臣介之推的“寒食节”的民间食俗衍变而来的。
  朴枳筒
   此为以竹制成的直筒进攻式玩具,盖因用朴枳肉果作为“子弹”而得名。其构造颇似枪筒和枪膛,选用优质“苗儿竹”作材质,“枪筒”中空,打“弹”时须先预留一颗朴枳于出口内端,等入口朴枳装上,内膛用力挤压所产生的空气压力将出口内膛的朴枳弹出。昔时,一到清明时节,潮州府城,不论男童女童,人手一筒,衣袋里装满朴枳,在巷头巷尾嬉闹“枪战”,煞有趣味。朴枳肉果当“子弹”,弹在身体任何部位均无痛感,更谈不上“杀伤力”,比现代警察所使用的防暴手枪的橡皮弹还要“温存”得多呢。
  朴枳巷
   潮州人对朴枳情有独钟。古城以植物命名的街巷可谓寥寥无几,其中居然也有“朴枳巷”的芳名。
   小巷朴枳巷,南北走向,紧牵着国王宫巷和后铺仔,南接渔沧巷,北连彭厝巷。此巷最宽处不超过二米,最窄处仅有一米,全条巷无非五十米长罢了。据说此处地方昔时有几株大朴枳树,采其朴枳叶所制之朴枳果最为清香可口,为朴枳果中之上品。一到清明时节,人们纷纷前来采摘。虽说树之主人慷慨大方,但是毕竟满足不了远近人们的需求。大多数城内人还是到较远的西湖山上采集朴枳叶,既为口腹之福劳其筋骨,也为怡情山野来次“踏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岁时节日―清明时节话朴枳
每年一到清明节,不约而同地,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祭拜祖先。潮州人把这慎终追远、崇敬先祖的扫墓活动,约定俗成地、带点幽默色彩地称之为“行错路”。以前,扫墓只是清明节时大人们的“台前戏”,而孩子们在这个“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特殊日子里,“借问做节乐何在?”,答案却是:“遥指青青朴枳丛。”因为,从摘朴枳,做朴枳果,到打朴枳筒,乐趣是说不尽的。朴枳果朴枳果是流行于潮汕各县的一种民俗食品,其取材原料朴枳,乃是潮人的俗称,学名为朴树,落叶乔木,干高可达10多米,树皮及叶可作药用,有驱风消火之功,皮可调经,治麻疹,其生叶汁可治漆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朴枳叶椭而呈尖形,花细小,结实为小肉果,球形略尖,味甘可食。清明节前后,朴枳树萌发新叶,民间有采嫩叶制果的风俗,即将叶洗净之后,和以粳米粉于碓臼舂之,加入白糖和发酵素,以水拌匀成粉浆,勺入图案形果模中,放入蒸笼中蒸约40分钟即成,朴枳果色青翠,富叶绿素,味甘甜,...
· 岭南文化―岁时节日―“捞秋”
乐昌县一些山村,每年中秋节第二天早上。就有人发现自家地里的瓜果被人盗了。那些平时擅长骂人的长舌妇们,今天却默不作声。原来这里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趣习,名曰“捞秋”。“捞秋”就是八月中秋晚上村里一些恶作剧的青年人悄悄地到别人地里去盗瓜果吃。捞到什么吃什么,并只许在外吃完,不可带回家。有趣的是被盗者却不敢声张骂人。据说:被盗者如骂了人,自己就会遭厄运。而偷盗者被人骂得越毒就越好,身体就截止健康。所以每到中秋,村里都会有“捞秋”之人。而被盗者也往往是村里最爱翘舌者。这些翘舌者就是知道是谁偷的,也只好是哑巴吃黄莲了。
· 岭南文化—岁时节日—“捞秋”
乐昌县一些山村,每年中秋节第二天早上。就有人发现自家地里的瓜果被人盗了。那些平时擅长骂人的长舌妇们,今天却默不作声。原来这里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趣习,名曰“捞秋”。“捞秋”就是八月中秋晚上村里一些恶作剧的青年人悄悄地到别人地里去盗瓜果吃。捞到什么吃什么,并只许在外吃完,不可带回家。有趣的是被盗者却不敢声张骂人。据说:被盗者如骂了人,自己就会遭厄运。而偷盗者被人骂得越毒就越好,身体就截止健康。所以每到中秋,村里都会有“捞秋”之人。而被盗者也往往是村里最爱翘舌者。这些翘舌者就是知道是谁偷的,也只好是哑巴吃黄莲了。
· 岭南文化—岁时节日—山歌醮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客家又叫过“七月半”。昔时,在乡村中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醮会,这种醮会叫“度孤”、“放焰口”、“打太平醮”。在五华县的华城、水寨等地还有过独具客家民俗特色的“山歌醮”活动。山歌擂台主“金鸡独立”站在高高的塔顶上用单足站立,谁胜则由谁当擂主。水寨圩的一次“赛诗”醮会,与会者三千多人,应征赛诗者达两百人。优胜者得以受“登宴”奖励。建国以后,这种别具地方特色的“诗醮”、“山歌醮”已为人们淡忘了,而那种劳民伤财的迷信醮会“度孤”活动,也为群众所摒弃。
· 岭南文化―岁时节日―山歌醮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客家又叫过“七月半”。昔时,在乡村中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醮会,这种醮会叫“度孤”、“放焰口”、“打太平醮”。在五华县的华城、水寨等地还有过独具客家民俗特色的“山歌醮”活动。山歌擂台主“金鸡独立”站在高高的塔顶上用单足站立,谁胜则由谁当擂主。水寨圩的一次“赛诗”醮会,与会者三千多人,应征赛诗者达两百人。优胜者得以受“登宴”奖励。建国以后,这种别具地方特色的“诗醮”、“山歌醮”已为人们淡忘了,而那种劳民伤财的迷信醮会“度孤”活动,也为群众所摒弃。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