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九军起义的传说

2018-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193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九军起义的传说,    九军首领刘公显   明朝末年,揭阳县爆发了一场以刘公显为首的九军起义。 

    九军首领刘公显
    明朝末年,揭阳县爆发了一场以刘公显为首的九军起义。
    传说那年春天,石坑寮村有人看见一个披白袍白甲的将军,向着刘八叔的家里走去,这时,刘八婶便产下了刘公显,村里的人都说刘公显是白袍将军降世的。
    刘公显自幼聪明好学,十八岁便中了秀才,他又喜弄刀枪,学得一身好武艺。
    他的父亲刘八叔,为城里许府耕种粮田,有一年,进士许班王亲自带家人前来收租。刘公显反把租谷挑至半路,再由刘八叔接着到船头交纳。那许班王见刘八叔年又高,还比别人跑得快,甚觉奇怪,便叫他来问个究竟。刘八叔是个直肠直肚的人,便把他家二小子前年中了秀才,故不让他直送到船头,只挑到半路接着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诉许班王要请他家的秀才明天到船上来同饮。刘公显听说许班王要请他到船上饮酒,怎么也不肯去。后来经他的大嫂劝说 ,才勉强同意。
    第二天,刘公显同父亲来到船头。许班王只邀着刘公显到船上就座,而对刘八叔说:“今天是我家请客,你是我家佃户,要好好代我服侍客人。”刘公显听了,立即就要告辞。许班王强把他留下,又命刘八叔站到船下筛酒。顿时,气得刘公显头上冒火,七窍生烟,把酒瓶向船板上一掷,立即跳下水去,背起了父亲,回头斥责许班说:“姓许的,你今日辱人太甚,日后我不报此仇,便不姓刘!”说完,背着刘八叔离岸而去。
    从此,刘公显为了报仇雪恨,更加砺志读书,半步不出家门。端午节日,大嫂端了一盆粽子来到书房,刘公显则埋头读书,大嫂催他把粽子趁热吃,他才伸手来取过粽子,剥开竹叶,向砚池里蘸,大嫂大声提醒他:“叔叔,这是墨汁,不是酱油呀!”刘公显才吓了一跳。大嫂想:似此下去,恐怕叔叔要成一个书呆子。便问:“叔叔,你这样日夜读书,是为了什么?”刘公显说:“读书赴考,求取功名,做高官,以报江边受辱之仇!”大嫂说:“你是个穷秀才,家里能有多少钱供你上省、上京赴考呢?即使东挪西借,凑足盘缠,供你上省上京,万幸考中进士,人家已是官高财足,你能他根脚毛?当今天下,民变四起,明室江山朝不保夕,纵然做了高官,又有何用?你何不往投义师,干一番壮业,岂不更好!”刘么显恍然大悟。
    那日,刘公显背着行装,挂了长剑,走到牛眠山下风化寺:进了寺院,里面无人,见前殿壁上画着一只无头鹰。他好生奇怪,便随手在节案上持起一支毛笔,为它添画上一首,并题下诗句:“苍鹰高飞何无首?公显为你添了头。从今奋翼千万里,横捣直荡翻皇州!”突然,后殿冲出了十几个汉子,为首大汉喝道:“何处狂徒,如此大胆,改了本大王的画!”刘公显按剑大笑说:“我为你们添鹰首,它才能奋翅高飞,你们还得感谢我哩!”那大汉听了,立即丢下手中的扑刀,向刘甘显哈腰作揖说:“好汉,看来你就是我们要找的英雄了!”便邀请刘公显进大殿坐谈。
    为首的大汉名叫黄甲,因与村里的富豪结仇,被近走投无路,才聚集一班穷兄弟,上牛眠山落草为王,干那动富济贫之事。近因很不顺利,故在佛祖面前求一灵签,签里有云:兵强马壮,只欠一首。便想出这画鹰求首之法。今见刘公显有胆有识,愿请他做个领头。刘公显也把因受许班之辱,要上马头山投奔义军报仇恨事之说了,问黄甲等人岂表同往。众人都同意了,便随刘公显连夜同上马头山去。
    马头山寨主马麟,乃是大嫂的胞弟,早已闻叔叔刘公显大名,今见刘公显到来,便请他出谋献策。刘公显见马头山地盘不大,人马不多,便与马麟相议,写了书贴,分送给附近各山寨主,约他们于六月十五日,前到南塘山聚会。
    据说,十五日这一天,众将领在拜旗结义时,什么人都没能把旗拜竖起来,只有刘公显一拜,那大旗就竖起来了。大家便尊刘公显为盟主,建营在南塘山。当时,把兵马分为九路,故号称“九军”。
    九军智取揭阳城
    清朝顺治二年,刘公显命黄甲屯兵揭阳城外,围住城池,想使城里官军粮绝。可是围了三个月,却见城里无动静。
    一日,黄甲来到榕江边!忽闻城里传来了“乓乓乓”的响声,城头上晒着白雪雪的谷粉末。不由一怔,心里想:“城里怎么还有这么多粮食舂米粉”急忙直往大营去禀知刘公显。
    刘公显便派人暗进城去,与扮作小贩的九军大将吴元联络,探得消息说:那个许班王因接到潮州总兵程峋密书,约定于九月初九,府县合兵荡平九军。他与县令谢嘉宾合谋,设下退兵奸计:用蚶壳假白米舂米粉,伪装粮食充足。
    刘公显听了,便将计就计:下令撤围城兵马。谢县令听到九军已退走,忙向城里豪绅筹款,源源出城购买粮食。同时,放宽了城禁,准人入城买卖,只是搜查得紧。
    九月初八晚上,城里一彪官兵,出了西门,准备会府兵攻打九军大营。刘公显得知,便在金瓯寨外虚立旗帜,亲自把兵马引向揭阳城来。
    初九清晨,几条运载九军兵器的木船,驶到了北窑窗帘窖河口,得到窖守许老头作内应,开了窖门,让木船驶入窖河来。
    还有陆上的一路九军,他们扮作了贩卖的、探亲戚的、拜神的,纷纷进城。大嫂马桂英扮作卖烧饼的,化装进城的九军,每人都与她买一块。霎时,就把烧饼卖完了。大嫂点兵完毕,便向街内奔去。
    这日,石狮桥头的猪肉店,生意特别兴隆。忽然,人群中挤出一条大汉,叫嚷猪肉店的老板少秤了卖给他的猪肉,老板要补足还他,他硬是不依,一定要老板的指头来补还,提起屠刀,直向老板的手指头砍去,立即鲜血淋漓。人群中有几个路见不平的,扭住大汉问:“你白日持刀杀人,是何道理?”有人说:“把他拿去见官!”说着,大家立即动手,把那大汉来个乌龙盘柱一般的绑住,然后涌向衙门而来。伙计李官正扶着老板,也随着人群前去,直到衙门口,已是人山人海,守门衙卒拦也拦不住。
    当时,县令谢嘉宾正在后堂饮酒,忽听衙卒禀报,有点慌张,吩咐升堂伺候。
    谢县令坐在堂上,拍着案说:“你等无知百姓,何故闯堂?”人群中还有人打趣说:“我等也不知何缘故。只是来看热闹,谁知被人一挨就到了新街;一撵,就到了太平桥顶;一推,就到了衙内。”谢县令怒声高喝:“住口!住口!”这时,那杀人的大汉身上的绳索早已挣脱,随身抽出一把利刀,跳到县令身边,高声嚷道:“我乃九军黄五爷,奉大爷之命领兵进城来了!”谢县令听到“九军”两字,周身颤抖,双脚一软,瘫倒在地。黄甲手起刀落,那谢县令立即丧了命。早有人在更楼上放起了火,凡是进城的九军,都扎上了白头巾,杀了出来。
    吴元带领城内的“金甲营”,夺了城门,放下吊桥,迎接刘公显的大军入城。
    破城之后,九军便杀了许班王,打开仓库,毁了监牢。百姓叫好,城里一片欢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九军起义的传说
九军首领刘公显明朝末年,揭阳县爆发了一场以刘公显为首的九军起义。传说那年春天,石坑寮村有人看见一个披白袍白甲的将军,向着刘八叔的家里走去,这时,刘八婶便产下了刘公显,村里的人都说刘公显是白袍将军降世的。刘公显自幼聪明好学,十八岁便中了秀才,他又喜弄刀枪,学得一身好武艺。他的父亲刘八叔,为城里许府耕种粮田,有一年,进士许班王亲自带家人前来收租。刘公显反把租谷挑至半路,再由刘八叔接着到船头交纳。那许班王见刘八叔年又高,还比别人跑得快,甚觉奇怪,便叫他来问个究竟。刘八叔是个直肠直肚的人,便把他家二小子前年中了秀才,故不让他直送到船头,只挑到半路接着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诉许班王要请他家的秀才明天到船上来同饮。刘公显听说许班王要请他到船上饮酒,怎么也不肯去。后来经他的大嫂劝说,才勉强同意。第二天,刘公显同父亲来到船头。许班王只邀着刘公显到船上就座,而对刘八叔说:“今天是我家请客,你是我家佃户,要好好代...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九婿庵
意溪别峰山麓的九婿庵,原是一个寺院,明朝末年的一天傍晚,一个外地中年妇女,背着包袱;想到这里削发做尼姑,没想进到里面,才知这里住着和尚,原来是她打听错了。正想退去。那和尚端茶送斋饭,热情接待了她。还留她在此暂宿一宵主她见和尚一片至诚,又知出家人六根清净;这时日色巳晚,又是荒、山野岭,无处可投宿便只好答应。可是寺里只有一个床铺,如何睡得男女两人?那和尚对妇人说:,床中间放个香炉,你我各自睡在香炉一边就好了。妇人也觉得只能如此了。睡到半夜,和尚偷偷抱开香炉,把妇人强行奸污,还偷了她的包袱。隔天一早,和尚偷偷解开包袱一看,原来里面是八块家神牌,只好重新包好。那妇人见和尚所做所为,十分气愤,便老实告诉他:“我命苦,都说我带七凶八煞已经克死了八个丈夫,故此才看破红尘,要来出家,谁料你是一条恶狗!。”和尚一听。脸色寒变,怆,惶欲逃,被门槛拌倒,重重摔下去。一命归西了。妇人只好把他认作丈夫,为他刻了一块...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汤湖的传说
揭西县五经富区,有一座笔架山,山下石隙中涌出一股温泉。当地人叫温泉为汤。汤是怎样来的?这里有一个神奇的故事。从前,笔架山下的峡谷泉边,每天清晨,总能看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在洗衣、汲水,偶尔还可以听见她那清脆婉转的山歌声。她名叫亚媛,是住在山下那间泥屋里亚山的妻子。亚山是一个正直勤劳的樵哥,他俩勤俭持家,服待着一个年过七旬的瞎眼母亲。亚山每天上山砍柴,亚嫒在家纺啦织布,养猪喂鸡。挑水煮饭,料理家务,真是心灵千骰巧,妙手百艺精。亚嫒服侍瞎眼婆婆,宽心细性,无微不至。一家三口,粗茶淡饭,安居乐业。在一个冬节前夜,亚媛在枕边告知亚山,自己腹中有喜。全家更乐得笑颜逐开。次日,亚山起得特别早,上山砍柴去,亚媛送到门外,叮咛道:“山哥,今天是冬节,又是团圆日,望你早去早归,我煎好煎饼等你回来。”亚山微笑点头上山去了。且说亚媛在家煎好煎饼,时过晌午,巫山未回,忽忙包了几个煎饼,提茶带镰,到山坳接柴去。亚媛...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盐岭的传说
在普宁,惠来交界处,有一峻岭,上是峭壁,下是深坑,名叫“弓鞋岭”。几百年来,普宁一带许多穷苦人挑盐谋生,为了抄近道,更主要是为了躲开大路沿途贪官的勒索,他们都是起早摸黑,翻过“弓鞋岭”到惠来挑盐。成年累月,多是挑盐人在这山岭过往,因此,人称之为“盐岭”。相传昔年大长陇村有一个穷苦人陈挑工,为了挣点微薄的挑盐工钱,不管寒天酷暑,刮风下雨,总是一支尖担,二个麻袋,往返在盐岭上。岭路又陡又多粗沙粒,他多次摔倒。腿跌伤几处,腰也扭伤了。每当他攀着藤木,一步一喘地登上去时,总是这样想:“我要有钱。先不添衣不盖房,定把这陡岭改平,让挑盐人不致如此辛苦。”有一天,正是大年三十,眼看午饭下锅的米还没着落,陈挑工不得不勒紧腰带,戴上竹笠上盐岭。晌午,他挑着沉重的二袋盐,满头大汗,一步一抖地从岭顶往下走。他肚饿头昏,劳累无力,不小心摔倒了。一袋盐滚向深坑,麻袋破了,盐撒落满地。他抱着头,几乎哭出声来,天哪,想...
· 潮汕文化―民间故事―青溪鲤鱼的传说
传说宋帝�m及其皇族被元兵追赶至揭阳西面的青溪,又饿又渴,于是兵士在此休息造饭,时值中午时分,气候炎热,士兵们有的下涧洗澡,有的顺手摸鱼,一条条肥美的鲤鱼被捉上来了,放入锅中煮烤,散发出阵阵香味,他们都想饱餐一顿。忽然杀声四起,赵王及其兵士,急忙逃跑,在慌乱之中把锅连鱼踢下溪涧。奇怪的是,鱼儿一见到水,又重新游荡起来了,但一边已被烤得半熟,变成赤色。经过世代繁衍生殖,就成今天的青溪鲤鱼,身腹两边一边呈墨绿色,一边呈赤色的由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