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潮汕文化—潮汕信仰习俗—惠来县的盂兰盆会

2018-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672
转发:0
评论:0
潮汕文化—潮汕信仰习俗—惠来县的盂兰盆会,   农历七月为“鬼月”,民间在这个月中大规模拜祭孤魂。即盂兰盆会。七月初一日,

   农历七月为“鬼月”,民间在这个月中大规模拜祭孤魂。即盂兰盆会。七月初一日,开始拜祭,叫开孤门;七月三十日 (或二十九日)拜祭结束,叫关孤门。这两天民户多备办饭菜、酵棵到附近“百姓公妈”(即十方孤骨集中埋葬的墓地)拜祭。
    农历七月,各地善堂到处收取失祀骷髅。一般以三位祖师出幡,即大峰祖师、大颠祖师、宋禅祖师。由善堂人员事先调查失祀骷髅所在,择取吉日,高举写着祖师号名的幢幡,到了坟地,点香祷祝,然后挖取白骨。将白骨依次放在厚纸上,包成若干包,放进灵瓮中,偶而有人要索取,则先请问该骷髅是否同意,并许以一定代价才可取用。之后,善堂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灵瓮集中起来,择吉地集体安葬。墓碑上刻某祖师修埋十方骷髅,故称百姓公妈。
    过了中元佳节,各村、社大多举办“施孤”活动,以奠祭无主游魂。形式有“阳孤”、“暗孤”两种。这两种仪式相同之处是请僧众做法事以追荐孤魂。法事仪式是:由七或九或十一位和尚,穿着袈裟,戴上僧帽,手执各种法器,先拜佛,再到孤魂炉前荐引,并在临时搭成的篷棚内伴着音乐起舞(俗称“走五贡”),最后在一张长长的供桌两旁坐下来。主持者则坐在供桌上,配乐诵经,僧还需表演各种手势。法事大约进行了四个钟头结束。最后一个仪式是由主持者抛出供品(主要是面包)给信徒们抢夺。不同的是:施暗孤是主办者挂出大士圣王画像,有的还加山神、土地像,摆设香案炉,供广大信徒拜祭。祭礼大多是装得一钵满满尖尖的白米饭、斋菜(豆干豆腐、花生、青菜之类);有的是面包、红粿,纸礼有吊钱、纸锭、大小纸元宝;还有“金山”“银山”(用竹骨扎成,糊上金银纸,有一人多高)。纸礼焚化后,祭品由各户收回。施阳孤(又称高孤)则规模更大了。事先用木柱搭个“孤棚”约八尺至一丈高。祭品则是面包山、粿山,或满筐的面包或棵;还有饭山、大面桃、有版(用爆米和糖做成的块状食物)等,都摆在孤棚上。所供之神也是大士圣王、山神、土地,不过不是画幅而是用竹、纸扎糊而成的巨人。大士圣王戴白盔、穿白甲,头上有三支尖角,睁圆眼睛,约碗圈大,钩鼻,阔嘴巴,有两根长长的向上的獠牙,青面,口里吐出一条红舌头,直垂至胸间;头上还插一尊观音像.总高度为一丈左右。山神是戴盔披甲的红面将军,土地是长袍方帽的慈祥老者,高度略低于大士圣王。拜祭结束,鞭炮一响,孩子们一哄围到神像旁边,伸出拳头,争着击到神像的肚子,一忽儿,神像破碎成堆,而那争得观音娘的,算是最幸运的人。在焚化神像及纸礼的同时,孤棚上也将各种祭礼分别收下。面包山及面包筐的收下大部分,留小部分还祭主。然后集中起来,由若干人抛向棚下,棚下众人抢呀争呀,整个场面沸腾起来。除了抛实物外,还抛竹签,抢到竹签的可到棚上对换面桃、“有板”等物。整个施孤活动至此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潮汕信仰习俗―惠来县的盂兰盆会
农历七月为“鬼月”,民间在这个月中大规模拜祭孤魂。即盂兰盆会。七月初一日,开始拜祭,叫开孤门;七月三十日(或二十九日)拜祭结束,叫关孤门。这两天民户多备办饭菜、酵棵到附近“百姓公妈”(即十方孤骨集中埋葬的墓地)拜祭。农历七月,各地善堂到处收取失祀骷髅。一般以三位祖师出幡,即大峰祖师、大颠祖师、宋禅祖师。由善堂人员事先调查失祀骷髅所在,择取吉日,高举写着祖师号名的幢幡,到了坟地,点香祷祝,然后挖取白骨。将白骨依次放在厚纸上,包成若干包,放进灵瓮中,偶而有人要索取,则先请问该骷髅是否同意,并许以一定代价才可取用。之后,善堂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灵瓮集中起来,择吉地集体安葬。墓碑上刻某祖师修埋十方骷髅,故称百姓公妈。过了中元佳节,各村、社大多举办“施孤”活动,以奠祭无主游魂。形式有“阳孤”、“暗孤”两种。这两种仪式相同之处是请僧众做法事以追荐孤魂。法事仪式是:由七或九或十一位和尚,穿着袈裟,戴上僧帽...
· 潮汕文化—潮汕信仰习俗—潮汕习俗:信仰活动
信仰活动一、观神观神是潮汕特殊的民俗事项:将某种物体或某个人作为神的依附体,念咒请来神灵附于物体或人身,然后便向它问前途、凶吉以及死去的亲人情况。这是古代人精神上的一种寄托,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观神有多种:如观篮畚神、观戏童、观箸神、看花园、观神、观猴神、催神和退神几个环节,分别唱“请神曲”、“催神曲”、“退神曲”。所观的神不同,唱的曲子也不同。观篮畚姑时,大家围着坐,先派一小孩到露天粪池旁边大声喊:“请大姑!”另外一个小孩便代应:“大姑唔在处。”先前那小孩便跑到沟渠边喊:“请二姑!”另一小孩如果代应“请三姑!”代应的小孩便应道:“三姑抹粉跟你去。”这样邀请手续才算完成,然后两个妇女扶住篮畚,各人手拿一炷香不停摇动,同时放声唱观篮畚神的歌:篮畚姑,篮畚神,翻山过岭去抽藤。抽藤缚篮,篮畚老老好观神。经过这样反反复复吟唱,那对扶篮畚的妇女渐渐变得昏昏沉沉起来,他们手中那只竹篮也随着左摇右晃...
· 潮汕文化—潮汕信仰习俗—惠来县赛龙舟
凡有江河湖泊的乡镇,都在端午节及后几天举行赛龙舟活动。龙舟是一条长形木船,有16~24人执木桨,一人掌舵,打鼓敲锣各一人。木船没有装饰。可分表演与竞赛两种。表演是任由龙舟在水里穿梭划行。竞赛的龙舟代表某一村、社,举行对抗赛。可分绕桩竞赛与直线竞赛两种。绕桩赛是中间插一红旗(标),红旗两方等距离打上桩,竞赛两舟绕旗划行,至两方认为距离差不多时即行竞赛,每条舟都需绕过两个桩,然后到中间夺标。因此,在绕桩时舵公起了关键作用。直绕竞赛则在终点树上红旗,参赛者一齐于起点出发。获红旗者胜。获胜者将红旗向主持者换取绵旗,锦旗都是用换下来的神像龙袍裁制而成。获得的锦旗一般卖给有地位的祖门或个人。
· 潮汕文化―潮汕信仰习俗―惠来县赛龙舟
凡有江河湖泊的乡镇,都在端午节及后几天举行赛龙舟活动。龙舟是一条长形木船,有16~24人执木桨,一人掌舵,打鼓敲锣各一人。木船没有装饰。可分表演与竞赛两种。表演是任由龙舟在水里穿梭划行。竞赛的龙舟代表某一村、社,举行对抗赛。可分绕桩竞赛与直线竞赛两种。绕桩赛是中间插一红旗(标),红旗两方等距离打上桩,竞赛两舟绕旗划行,至两方认为距离差不多时即行竞赛,每条舟都需绕过两个桩,然后到中间夺标。因此,在绕桩时舵公起了关键作用。直绕竞赛则在终点树上红旗,参赛者一齐于起点出发。获红旗者胜。获胜者将红旗向主持者换取绵旗,锦旗都是用换下来的神像龙袍裁制而成。获得的锦旗一般卖给有地位的祖门或个人。
· 潮汕文化—潮汕信仰习俗—潮汕崇龟习俗
国人自古以来就崇龟、爱龟,把龟和麟、凤、龙并称“四灵”。据史料称,迄今6000多年前的古代,人们对龟就很崇拜,《史记》记载:“虞夏之币为龟贝,至秦废”,可见在秦以前,先民们对龟的崇拜程度了。潮汕人素有“崇龟”的习俗,民间把龟当成福、禄、寿、财、喜的幸福圣物。旧时人们把龟当成镇宅的吉祥物,建新屋在开基时,把龟埋在房基下,以龟镇宅,可保全家平安富贵。龟确能活百岁以上,是长寿的象征,有龟寿万年的说法,百岁的人做寿,必须制作“红龟”,即用糯米磨浆晒干掺糖和食品红的颜料制成,印上龟印,称为“红龟”,然后分赠亲友和邻居庆贺一番,叫做“作龟寿”,上百岁的老人,叫做“龟龄”。民间逢年过节祭祖祀神,也有供奉、派发“龟”的习俗。民间玩棋,也喜欢玩一种“龟棋”的棋戏,而且十分盛行,这种棋的棋盘和棋子十分简单,喜欢玩的人,随便在树阴下找个平坦的地方,用碎砖块画个棋盘、再用火柴枝或废纸片撕成小片做棋子,便可玩起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