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民俗史话—唐代潮州的佛文化
潮州盛行佛教由来已久,这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是潮州佛学的兴起和高潮时期。
佛教起源于印度,大约在西汉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经过几百年的译传阶段,佛教到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在这种情况之下,地处偏僻的潮州也随之传入佛学。
佛教文化初传入潮州不久,潮地的佛文化就已经很繁荣。那时,全国佛教盛行。“民间佛书多于六经数十百倍”(《资治通鉴》),“天下寺总5358所,僧尼共13万人”(《唐六典》)。潮州也兴建起许多佛寺,出现不少著名的高僧。比较著名的两个寺院是开元寺和灵山寺。开元寺建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是唐代全国十大州郡敕造的十大开元寺之一。当时的开元寺比现在大得多,占地广阔,是粤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寺院。而且其内有尊胜佛顶陀罗尼经幢,是唐时广东唯一的密宗石幢,这些足见开元寺的地位崇高。在开元寺建成五十多年以后,贞元七年(791),出生于潮阳的高僧大颠(732—824)在潮阳西郊幽岭下创建禅寺,得到朝廷承认,定名为“灵山护国禅寺”,门人多达千余,佛法广传邻近各地。
除兴建寺庙外,当时潮州还有许多著名高僧,颇有影响的有西山惠照、灵山大颠、药山惟俨等。惠照是大颠之师,潮阳人,对南宗教派深有研究,而且颇通文墨,在潮州影响很大。他居住的潮阳西山,是一处巨石掩映的石窟。大颠大师三十六岁出家,与药山惟俨一同师事惠照禅师。后来两人同游南岳,参谒了当时南宗高僧石头希迁,并得法于“石头和尚”。大颠从南岳回住灵山寺,传法于潮州。希迁晚年又传法给药山惟俨。惟俨俗姓韩,信丰人,衡山受戒后,走遍各地,探访过多处名山大川及寺院,在潮州的影响也很大。后来,唐文宗赐惟俨谥号宏道法师。此外,还有三平、本生等大颠的高足也都是潮州唐代著名的和尚。三平曾被韩愈誉为法门高第。
佛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儒教文化、道教文化二者一直以来在碰撞中走向融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极为深广,包括经学、哲学、文学、艺术以及意识形态等各方面。唐代佛教文化对潮州的影响也如此。
佛教一经传入潮州,随即信奉者众。唐代开元寺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寺田,乃善男施赠。著名汉学家饶宗颐先生说道:“佛教诸宗的建树及教义的阐扬,使整个社会浸润于‘无上圆觉'的追求之中。……在朝注重密宗,在野则盛行禅悟。”诚然,无论在朝在野,佛教的影响都很大,韩愈才会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而与潮州结下一段不解之缘,还留下一段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与大颠大师交往的故事。韩愈是一个典型的儒家文人,他早年大力排佛,而后于元和十四年(819)被贬来潮,期间三次致书请大颠,与之畅谈十余日,认为大颠超然物外,极为难得,因常与之往来。后来,韩愈迁移到袁州,又留衣与大颠作别,灵山寺如今尚有“留衣亭”。在韩愈之前已经有官吏与高僧往来的风气。常衮信佛且与和尚密切交往,而大颠的禅院也深得唐代进士洪大丁的资助才有那么大的规模。可见当时佛教思想已深入人心。
另外,从国际佛教文化交流方面,也可看出唐代潮州佛文化兴盛之一斑。开元寺里有一个“三韩弟子任国祚”奉献的铜香炉。这是开元寺曾经培训朝鲜僧人的实物见证。唐代中国佛教文化与国外交流频繁,而开元寺是当时中外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地方。
唐代的潮州,佛文化占着主流地位,而后儒学才兴起。韩愈被贬至潮州,在潮兴学,佛学才渐渐与儒学融合起来。关于这一点,饶宗颐先生的论述十分精辟:“故论潮人学术,唐世先得禅学之薪传,继起乃为儒学,在韩公未谪潮之前,已卓然大有成就,是即潮人文化——传统之源头,儒佛交辉,尤为不争之事实。”以上种种,足见潮州唐时佛学之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