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民俗史话—元宵采茶灯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元宵采茶灯, 清代陆廷灿《续茶经》征引《岭南杂记》载:“潮州灯节,饰姣童为采茶女,每队十
清代陆廷灿《续茶经》征引《岭南杂记》载:“潮州灯节,饰姣童为采茶女,每队十二人或八人,手挈花篮,迭进而歌,俯仰抑扬,备报妖妍。又以少长者为队首,擎彩灯,缀以扶桑,茉莉诸花。”据此可知清代潮州,每逢元宵灯节有采茶灯游艺。采茶歌舞溶入元宵节的彩灯中,形成别具风情的采茶灯游艺景观,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这种载歌载舞,便于聚观的歌舞游艺形式,早在唐代元宵节队伍中就出现过。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中有“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的诗句。咏的是京城长安元宵之夜,“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好一派繁华景象。能歌善舞的艺伎打扮得像盛开的李花,边走边唱《梅花落》。
清代乾隆年间,寓粤任学政的李调元,在他所写《粤东笔记》中,也有关于潮州元宵采茶灯的记述,且视民间歌谣为“芳草”,撷拾载录采茶灯歌词“十二月采茶歌”。采茶歌是采茶劳动的产物,格调朴实清新,反映采茶劳动过程,赞颂茶普惠人间之恩泽,歌唱劳动给人们带来的希望与欢乐,以及纯真的爱情。“更逢管弦发,轻歌唱采茶”,采茶歌演唱形式有“顺采茶”,从正月唱到十二月;“倒采茶”,倒转从十二月唱至正月;“四季茶”唱春夏秋冬,也有只唱采茶相关季节的。清代潮州元宵采茶灯影响所及,传至赣南。谢肇祯《南安吟》有“土音流传自东粤,村童装扮作妖娥”的诗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元宵采茶灯
清代陆廷灿《续茶经》征引《岭南杂记》载:“潮州灯节,饰姣童为采茶女,每队十二人或八人,手挈花篮,迭进而歌,俯仰抑扬,备报妖妍。又以少长者为队首,擎彩灯,缀以扶桑,茉莉诸花。”据此可知清代潮州,每逢元宵灯节有采茶灯游艺。采茶歌舞溶入元宵节的彩灯中,形成别具风情的采茶灯游艺景观,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这种载歌载舞,便于聚观的歌舞游艺形式,早在唐代元宵节队伍中就出现过。唐代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中有“游伎皆�李,行歌尽落梅”的诗句。咏的是京城长安元宵之夜,“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好一派繁华景象。能歌善舞的艺伎打扮得像盛开的李花,边走边唱《梅花落》。清代乾隆年间,寓粤任学政的李调元,在他所写《粤东笔记》中,也有关于潮州元宵采茶灯的记述,且视民间歌谣为“芳草”,撷拾载录采茶灯歌词“十二月采茶歌”。采茶歌是采茶劳动的产物,格调朴实清新,反映采茶劳动过程,赞颂茶普惠人间之恩泽,歌唱劳动给人们带来的希望...
· 闽文化—舞蹈—采茶灯
龙岩采茶灯被群众视为吉祥歌舞,同我国传统的龙灯舞狮一样,多在农历新年、元宵期间、庙会、堂会踩街时表演。表演由宗族中有威望的“大头家”牵头设“灯馆”物色活泼的男孩童(男扮女装),由几名“小头家”照料,发给红包和锈有龙凤的服饰及鞋袜,然后授艺登场,参加村社竞赛。龙岩《采茶灯》又名《采茶扑蝶》,明清年间采茶灯就盛行于龙岩赤尾山(今龙岩新罗区苏权美山村)。《采茶灯》古老程式由广东传入,距今约二百六十多年左右。采茶灯基本舞步风格独特,其步伐轻盈、细碎、身体挺拔。采茶灯的舞蹈,以穿插变队形为主,一般有几十种花式。采茶灯的音乐采用宫廷流落民间的古典和当地的民间小调,音乐曲调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并配以戏文和民间故事为内容的唱词,边舞边唱。队伍组成人员有茶公(穿汉衣、扎腰中。执大蒲扇)、茶婆(梳银宝头、穿蓝色宽锦边襟衣和罗裙、腰扎绸带、系花围裙、执麦杆扇)和采茶姑:8人(额佩凤珠翠屏、头梳燕尾髻、穿大红彩莲衣...
·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夜市
上世纪50年代的小公园夜市(范围连接福合埕),折射了当时汕头人夜生活一面。它的分布大致分二个片。小公园,主要是商店、酒楼、影剧经营;福合埕,是饮食夜市。如果以小公园亭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放射出五条大路:安平路、升平路西段、国平路北段、升平路东段、国平路南段。国平路北段最热闹,有酒楼、日杂百货、影剧院,一直延伸至镇平路;升平路东段很短一段,以饼食杂货为主;安平路至居平路,有百货大楼,众多布店、百货,灯光最明亮;至于升平路西段和国平路南段,无甚商店,夜间冷清。以上几段路以游人为主,光顾者多为中层人士。最热闹的夜市在福合沟(现称福合埕),那里的夜市,是下层体力劳动民众光顾之处。福合埕,位于小公园东北侧,每天夜幕下降之际,以吃食为主的夜市就开始了。福合埕夜市吃的东西非常便宜,说出来现在的人根本不相信。比如卤水鸭,鸭脖连头每个二分钱,鸭身开成两边,每边切成三块,前段每块二分钱,中段每块三分钱,后段...
·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鱼行
解放前,经营水产品贸易的机构,大的称鱼行,设店面向顾客售鱼的称鱼店,有摊位无店面的称鱼贩,还有沿街叫卖的流动小贩。解放前,全潮汕地区有鱼行数百家。鱼行一般设“家长”(经理)一名,负责掌秤、作价等主要事务,是鱼行业务的核心人物。另设内外管帐各一人,伙计四至六人,大的鱼行也有多至十人以上。鱼行的设备较简单,除常用家具如桌椅上,仅需大秤、小秤、大桶、小桶、大筐、小筐、冰槌、鱼刀等。但需有较宽敞场地以供储鱼放鱼,还要临近码头。鱼行之设本来是为渔民服务的,对水产品的流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鱼行老板都是当地较有势力者独资经营或合资经营,有些黑心的鱼行老板,对渔民的盘剥十分苛刻:一,大秤人,小秤出、“扣斤底重”。渔民交货过秤,鱼行有权扣除斤两,一百斤只算九十六斤,一百斤出头也只算一百斤,鱼行叫做“扣斤底重”。二,鱼行内部有隐语,名曰“鱼僻”,用以欺瞒渔民。秤手报重量时不喊一、二、三等渔民听得懂的数...
· 潮汕文化―民俗史话―夜市
上世纪50年代的小公园夜市(范围连接福合埕),折射了当时汕头人夜生活一面。它的分布大致分二个片。小公园,主要是商店、酒楼、影剧经营;福合埕,是饮食夜市。如果以小公园亭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放射出五条大路:安平路、升平路西段、国平路北段、升平路东段、国平路南段。国平路北段最热闹,有酒楼、日杂百货、影剧院,一直延伸至镇平路;升平路东段很短一段,以饼食杂货为主;安平路至居平路,有百货大楼,众多布店、百货,灯光最明亮;至于升平路西段和国平路南段,无甚商店,夜间冷清。以上几段路以游人为主,光顾者多为中层人士。最热闹的夜市在福合沟(现称福合埕),那里的夜市,是下层体力劳动民众光顾之处。福合埕,位于小公园东北侧,每天夜幕下降之际,以吃食为主的夜市就开始了。福合埕夜市吃的东西非常便宜,说出来现在的人根本不相信。比如卤水鸭,鸭脖连头每个二分钱,鸭身开成两边,每边切成三块,前段每块二分钱,中段每块三分钱,后段...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