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潮汕俗谚—早出日头唔晴天
潮汕文化—潮汕俗谚—早出日头唔晴天,潮汕群众中经常流传着“早出日头唔晴天”这条天气谚语。意思是说:早晨,当我们看
潮汕群众中经常流传着“早出日头唔晴天”这条天气谚语。意思是说:早晨,当我们看到太阳较早出现时,天气便要变坏;如果看到太阳较迟出现,便是晴天。这句谚语经过多年的观测和验证,证明它是符合气象科学的原理。
众所周知,太阳一年四季的出没是有一定的时刻,没有今天早出,明天慢出的可能。人们所说的“日出早”和“日出晏”,是指肉眼看到太阳的迟早而言。
为什么人们肉眼会看到太阳“出早”和“出晏”呢?当天气晴朗时,万里蓝天,风静云消。夜间,由于天空没有云层阻挡,使地面白天从太阳得到的辐射热能大量向空中发散,近地面气温迅速下降,而高空得到从地面辐射来的热量补充,所以反比地面温暖,这在气象学上便称为“气温递增”现象。这样一来,较轻的暖空气处于上空,较重的冷空气沉于地面附近。在这种情况下,大气甚为稳定,所有雾满尘埃,也处于地面附近,不能上升。当太阳刚从地平线冒出头来,此时地面附近温度较低,雾滴尘埃凝集最浓,日头便给这层雾尘掩蔽,所以当太阳刚爬上地平线时,人们却难以看见它的脸庞。等到太阳逐渐升高,地面受晒已热,密集在地面附近的雾滴尘埃俱已消失,才能窥见太阳的真面目。所以太阳较迟出现,天气必然晴朗。反而,当天气变坏时,天气极不稳定,空中风力较大,雾滴尘埃便不能聚集于低空。这样,太阳刚抛头露面,人们很快便可看到它的英姿,故此太阳较早出现,就是恶劣天气的征兆。这条谚语在春夏两季观察,更为灵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潮汕文化—潮汕俗谚—老娼打拳唔就势
俗语“老娼(对老妇的贬称)打拳唔就势”形容做事没有按部就班,却歪打正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前潮州有一老妇人,以为人挨砻(推磨碾米)为生,练就超人的臂力。有一天,老妇到街上买东西,忘记把张纸垫鞋底,看到墙上一张崭新的招贴纸,就随手撕下。没想到街边小巷上闪出内处彪形大汉把好拦信。只听领头的大汉说:“你胆子好大,收揭我的‘比武榜文’,准备好比试一下吧!”原来他们是一群走江湖比武卖艺赚钱的人,谁揭了他们贴的‘比武榜文’,就得与他们比武,羸者有赏,败者赔钱。老妇至此才明白自己不知还觉闯了祸,但事已至此,也只有应会就是。可是她又没练过拳,只好使出她“挨砻”的本事,拉开弓马,用最大的力气,将他们一个个拖来推去。他们见都没见过如此打法,使不出拳路,反应不过来,一个个被推得东歪西倒,乱作一团。那头儿暗自叫苦:“这老娼打拳唔就势,即不象南拳,又不象北腿,不对拳路,不知使的是哪家套式。”只好认输。这样,“老...
· 潮汕文化—潮汕俗谚—唔对凯伯个数路
世上一切事物总有一个理。“唔对凯伯个数路”是说事物数目不符或方法不对。从前潮汕某地有一位名叫“凯伯”的老者,他家境贫寒,只生一子,未能供他读书,只好送到南洋(即今东南亚一带)谋生。过了数年,其子开始积了一点钱,就寄了一百元回来赡养父亲,并附上一封家信,信上没有一字,只画着四条狗,八只鳖。送款人看到信上没有标明具体数目,就偷了二元,只还给凯伯九十八元。凯伯一看到信,马上就把送款人抓住,大声喝问:“你偷了我二元钱。”送款人抵赖说:“信上又没有写明数目,你有什么证据说我偷钱!”凯伯指着信上的图说:“四狗三十六,八鳖六十四(潮汕方言中,‘狗’与‘九’、‘鳖’与‘八’谐音),两数相加,正好是百元正。你还敢抵赖?”送款人无话可说,只得如数奉还,从此俗语“唔对凯伯个数路”便流传在潮汕一带。
· 潮汕文化—潮汕俗谚—今年番薯唔比旧年芋
俗语“今年番薯唔比旧年芋”的意思是比喻事物不断在变化,不能以老眼光来看待新事情。它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从前有一个贪婪狡猾的地主,他既要长工干活,又想方设法不付工钱。某县有兄弟两人:哥哥比较老实,叫阿芋;弟弟聪明能干,叫番薯。有一年,阿芋到地主家做长工,地主与他约法三章,到年底要回答他三个问题,否则全年的工钱全部扣除。阿芋答应了,早出晚归为地主干活。到了年底一听地主提的三个问题,哑口结舌,回答不出,只好空着手回家。弟弟番薯问明情况,明年代替哥哥到地主家做工。地主又提出相同的约定,番薯满口答应,但声明要又倍的工钱。地主心想反正到年底他一分钱也拿不回去,就答应了。转眼年底到了,地主悠悠然一脚跨进门槛,一脚留在门外,要番薯猜他究竟要进来还是要出去?番薯说:“你要出去。”边说边把地主抱到外面。地主说:“你怎能抱我呢?”番薯不慌一忙地说:“你的苦力事不都是我干的吗,抱你一下合情合理。”地主又提出另一个...
· 潮汕文化—潮汕俗谚—离城七铺
潮汕俗语“离城七铺”意指两种事物差别很大,不能简单化地作类比。明朝嘉靖年间,潮阳县城的陈大器任御史,人称陈御史。某日,他与原籍潮阳县贵屿的陈国舅(即陈北科)同时上朝,嘉靖皇帝知道他们是同乡同姓,就问陈御史:“陈卿,你与国舅同乡又同姓,老家是否在一起。”陈大器一贯老实,就以实情呈报:“启奏我主万岁,我们两个虽是同县人,也都姓陈,但臣是县城陈,国舅是贵屿陈,贵屿离城还有'七铺'哩!”“‘七铺'是何意”,皇帝不明白,就再次发问。陈北科抢先解释:“万岁啊,我与御史家厝屋相连,御史的意思是说我们两家离得近,相差的距离就只七步,小时候我们还在一起玩呢!”“噢!”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陈御史在旁也不便辩白,只好作罢。从此,就流传下俗语“离城七铺”。
· 潮汕文化—潮汕俗谚—鬼簿寻无
有一个落神婆(巫婆),在老爷宫前吹嘘老爷(菩萨)如何灵验,说谁对老爷不恭敬谁就要遭到他的惩罚。有个后生哥当众跳出来,说他敢在老爷头上动土。落神婆说:“那你一定要遭到报应的。”那天夜里,后生哥蒙着头光着屁股披着棕蓑衣,带着铁锤跳上神龛前案上,他倒立着骨背靠着老爷,棕蓑衣贴着老爷的鼻子和眼睛,屁股贴着老爷的嘴巴,闷得老爷无法反抗。他这才转身对准老爷的天灵盖,用力就是一锤!老爷痛得叫不出声。这后生哥才跳下来,以手着地倒立走出庙外。事后这老爷把案子告到阎罗王那里,要阎罗王将这个大不敬的人抓到阴间问罪。阎罗王问其特征,老爷说:“这个人长手短脚,嘴巴又大又臭,堵得我透不过气来;胡子又长又硬,扎得我睁不开眼。”阎罗王立刻命令判官查找那个人。谁知寻遍鬼簿,都查不到有此特征的人。于是“鬼簿寻无”便成了一句俗语,用来表示某些行动乖张,世上少见的人。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