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河洛文化—河洛春秋—洛阳古代园林系列:洛阳的文人园林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69
转发:0
评论:0
河洛文化—河洛春秋—洛阳古代园林系列:西京洛阳的文人园林,        中国园林发展至宋代达到鼎盛期。洛阳是北宋王朝的西京,私家园林多,

         中国园林发展至宋代达到鼎盛期。洛阳是北宋王朝的,私家园林多,文人园林盛。当时,邵雍安乐窝、司马光独乐园等19个名园均以花木翠竹取胜,并开始有了牡丹花会。花会期间,这些私家园林都向民众开放,文人墨客吟咏其中,诗情画意,其乐融融。
  北宋时期,全国政治中心在汴梁(今开封),文化中心在洛阳;皇家园林在东京,私家园林在(今洛阳)。
  邵雍安乐窝
  集资捐建的宅院园林
  从洛阳桥出发,向南走不远,向西拐,可找到邵雍故居,即安乐窝宅院园林。
  提起安乐窝,洛阳人都熟悉。龙门大道上南来北往的公交车,都把安乐窝作为一站。生在900多年前的邵雍想不到,他的安乐窝,如今已变成一个地名,一个都市里的村庄:水泥路上奔驰着农用车,两旁是幢幢小楼,我找了半天,才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看到了青砖黛瓦——简朴而小巧的邵雍故居,到了。
  大门不显眼,很朴素,上挂“内圣外王”匾额。踏上青砖甬道,迎面是中堂。中堂里有邵雍塑像,塑像前有香案、蒲团。我在那里站立许久,沉默中酝酿着敬意。
  当时的宋王朝,站在五代之后破碎的山河间,完全是一个读书人的形象。我知道,宋代的可爱,是由于它风华绝代的文人气质,这是一个科技和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也是一个外交和军事弱不禁风的朝代。读书人似乎不管这些,他们的鼻子,从来不嗅那弥漫的硝烟,只去追寻“文气”——37岁的邵雍,也是一路嗅着“文气”,来到了“文气”氤氲之都洛阳。
  博学的邵雍,不但在易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建立了全面、系统、庞大的易象数学体系,而且对宋代理学起到了奠基作用,成为宋代理学先行者之一。当时,理学家周敦颐,还有我们的洛阳老乡程颢、程颐兄弟,都曾是他的学生。可是,这位先生刚来洛阳时生活艰辛,曾坐在洛阳桥上给人算卦。但生活的艰辛并没有影响他愉快的心情,他在洛河南岸搭了一个草棚,自称“安乐窝”,并赋诗一首:“家虽在城阙,萧瑟似荒郊;远去名利窟,自称安乐窝。”后来,他又写诗一首:“夏居长生洞,冬居安乐窝。莺花供放适,风月助吟哦。窃料人间乐,无如吾最多。”他用自己的诗,解读了安乐窝的寓意:财富无需多,只要心安乐;心安境自安,处处安乐窝。
  宰相富弼见邵雍经济拮据,就为安乐窝添砖加瓦。洛阳地方官王宣徽慷慨资助,司马光也发动一帮文士踊跃集资,积极地为邵雍营建宅院园林。慢慢地,安乐窝有了园林的模样,有了绿色和生气。当时洛阳人爱种花,且偏爱种植牡丹,但邵雍却拿这些集资款种竹子。他在《自赞》一诗中写道:“洛人爱种花,唯我好种竹。所好虽不同,其心亦自足。花只十日红,竹能经岁绿。俱沾雨露恩,独无霜雪辱。”
  两三年后,竹林蔚然,遍地绿意。他又种上松树,引来清泉。松有挺拔身姿,泉有委婉清流,邵雍徜徉其间,如玉树临风,超拔脱俗。文友们见了,纷纷称奇,都佩服他的逍遥和超脱,来园中和他吟诗应和,暂时抛开世事烦忧,谈古论今,快快乐乐,使这里真的变成了“安乐窝”。
  邵雍的安乐窝,规模不大,其实是个花园别墅,属于小型宅院园林。宅院园林的特点就是,既是居住之所,又是小小的花园,说到底是精神的花园和心灵的空间,与真正的文人园林相比,还缺少一些构件。
  司马光独乐园
  《资治通鉴》诞生的摇篮
  司马光的独乐园,称得上是真正的文人园林。   
  洛阳人都知道司马光,一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二是他编写了《资治通鉴》,三是他说过一句话“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为洛阳留下了一句广告词。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资治通鉴》其实是在洛阳编写的,具体地点就在今龙门东边的偃师市诸葛镇司马街。如今那里已经成了一所小学,孩子们的琅琅书声,似乎还对独乐园作着久远的回应。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两度拜相,德高望重,名重天下。你该说他咋恁能哩?好像啥都会似的。其实宋代的最大特点,就是许多大官同时又是大文豪,譬如我们熟悉的苏东坡,就是当时文化艺术领域的全能选手。当时洛阳官僚文人云集:欧阳修、程颢、程颐、文彦博、富弼、邵雍等重量级人物如过江之鲫,纷纷在洛阳著书、讲学、游历或定居,大家诗酒唱和,参与文化活动,同时又乐于修筑园林,使洛阳的文人园林甲天下。
  话说北宋熙宁年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开始变法。司马光反对变法,给王安石写了万言长信,劝他停止变法措施。然而,王安石仅以几百字的《答司马谏议书》就把他打发了。司马光因此告别朝廷,带着《资治通鉴》写作班子,来洛阳成立了编写书局。他在城郊买了20亩地,建起了“独乐园”。此后15年间,他和助手们埋头编写《资治通鉴》,完成了这部3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
  《资治通鉴》的完成,当然有独乐园的功劳,这个园子为司马光等人提供了幽静的写作空间,从而成为《资治通鉴》诞生的摇篮。园中的一花一叶,书上的一字一句,都有着契合与关联。那么,他为啥给这个园子取名独乐园呢?其实他自己有解释。他在《独乐园记》中说:“鹪鹩巢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各尽其分而安之,乃光之所‘独乐’也。”意思是说:鹪鹩在树上做窝,不过占一条树枝就行了;鼹鼠口渴,来到一条大河前饮水,不过把肚子喝得滚圆而已。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各得其所各自相安就行了,我司马光现在退居二线了,平时编写史书,做一些愿意做的事,此乃独乐也,大乐也,这就是独乐园名称的由来。
  这是一座文化园林。司马光因编书的需要,在园中建了一个读书堂,收藏图书5000册;又开辟一间编辑室,让助手们在里面编书。夏日酷热,他命人在编辑室内挖了一个地下室,等于安了一个天然“空调”。他脱掉朝服,身着深衣,不停地劳作,每天用小楷誊写的史料,铺展在地上竟有一丈多长。
  这又是一座风景园。园内有竹亭茅屋,有短桥小溪,有翠竹青藤,也有花卉药草,处处精巧自然,显得质朴典雅。在读书堂的北边有一个大池,池中筑岛,环绕此岛种竹一圈。沿池子再往北边走,有一竹斋,土墙壁、茅草顶,很朴实。读书堂的南边,建有弄水轩。轩内有水池,设暗渠引水,喷出来后分成五股,就像老虎爪,人称“虎爪泉”。泉水分流成两条小溪,流入北边的大池。
  如此巧妙的布局,分明是读书人艺术匠心的体现。本来园子就不大,总共才20亩,但让流水这么一回环、一穿梭,倒显出山重水复的景致来。水系之外,是大面积的花圃,种植牡丹和芍药,每年农历三月,园中牡丹盛开,附近百姓都来看花。司马光交代花工:备上免费茶水,供游人解渴。由此形成小型牡丹花会。
  说到那时的花会,著名园林专家王铎先生说:北宋是一个既有文人气又有市井味的朝代,官僚文人的园林,并不排斥百姓前来捧场,他们反而喜欢三教九流点缀其中。当时园中有一个老花工,多少有点儿经济头脑,他见游客众多,就卖了一点儿“门票”。这事被司马光知道后,他严厉地批评了老花工。老花工只好用这些钱,在园内建了一座赏花亭,供游客避雨和小憩,也算是将功补过,把“门票”钱用在了园林建设上。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在他的《洛阳名园记》中,记载了洛阳当时的19处著名私家园林,独乐园是其中之一。这座园林保存了很久,直到元代中叶才荒废,宋、元时期的文人都爱光顾此园。《中国古典园林史》中记载:“文人园林更侧重寄托理想、陶冶性情、表现隐逸。文人的趣味促使园林迅速文人化,使之成为文化的载体。”独乐园即是这种园林,司马光在里面著书,苏东坡在里面吟诗,《资治通鉴》在里面定稿和完成,文人化倾向已经十分明显。
  其他文人园林
  水的魂魄和花的精神
  文人园林的起源,可上溯至魏晋时期。魏晋文人喜欢隐逸文化,由此创建了文人园林。但文人园林真正兴盛是在宋代。到了宋代,它已成为私家园林中的主流园林。其特点是:小型、简洁、疏朗、雅致、天然——此中情趣,想必你在读宋词的时候,早有体味:“ 采幽香,巡古苑,竹冷翠微路。斗草溪根,沙印小莲步。自怜两鬓清霜,一年寒食,又身在、云山深处……”看!这是宋人吴文英《 春日客龟溪游废园》的上阕。词作者所处的环境就是一座园林。宋代文人是多么富有情致啊,即使在一个废弃的古苑内,也能从中采到幽香、寻得竹韵。 
  当时,洛阳的新园林加上旧园林,竟有近千座,这些园林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有水系景观,而且多为活水,可以流动,葆有水的魂魄;二是遍植花木,而且多种植牡丹,国色天香,自有花的精神。而其中的名园,又可分为几种类型:第一种是宅园型园林,上面提到的邵雍宅院园林太小了,我们不如看看“富郑公园”的大景象:上百亩,很气派,探春亭是它的序言,假山亭是它的导语,接下来分成几大段落,一个区域如一段美文,一个景点似一个警句,或用山冈隔断,或用竹木分割,或用流水点缀,忽而深邃幽静,忽而明朗开阔,曲折变化,步步奇秀,人入其中,趣味无穷。这个园林的园主,是曾为北宋宰相的富弼。其地点在安乐窝东二里许,是园主出仕后的归隐之所。景观特色是南区多水系,北边为竹林,周围是游赏建筑,布满了亭台楼阁。这个园子很出名,一直到了南宋,陆游还念念不忘园中风物。他在《老学庵笔记》中回忆:“凌霄花未有不依木而生者,惟富郑公园中一株,挺然独立,高四丈,围三尺余,花大如怀,旁无依附。”他说的“富郑”即富弼,因其被封祁国公,晋封郑地而有此称。富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罢相,他性情孤傲,不喜攀附权势,陆游在此提到此园中的凌霄花“挺然独立”,既是赞物,也是赞人。
  第二种是花园型园林。当时洛阳有李氏仁丰园,乃是朝官李候之园,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型园林,其中各种花木应有尽有,还有从南方移植来的花卉,总计千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该园已使用嫁接技术培育出新的花木品种,这在我国造园史上是了不起的成就。另外还有天王院花园子,遗址在如今的洛南水磨村西北。这其实是一个牡丹花圃,园中既无池也无亭,独有牡丹10万株,是赏牡丹而建的园林。
  第三是游憩型园林。董氏西园即属于这类园子,其特点是“亭台花木,不为行列”,布局模仿自然:入园门之后三堂相望,一进门是正堂,西边又有一堂,东边还有一堂。过小桥有流水,还有一高台,地形处理起伏变化,使人进园后不感到一览无余,已懂得使用“障景”手法,这在造园艺术上又是一个突破。
  另外还有刘氏园,以园林建筑取胜;丛春园,以绿化配置妥当取胜;张氏园,将湖水引入园中,以静谧安详取胜;吕文穆园,以木茂竹盛取胜,等等。总之,北宋洛阳文人园林的特点是强调景物和人心的契合,诗情画意,讲究变化,造园手法更加精细化和艺术化。宋代之后,洛阳不再作为统一王朝的都城,园林艺术开始南迁北移,我们不再述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河洛文化—河洛春秋—洛阳古代园林之北魏园林佛的国度与花的世界
永不衰败的白马寺园林。北魏是从大漠北缘迁都洛阳的。这个王朝对中原文化狂热追慕,恨不得一日之内认识所有的汉字,其汉化进程之快,令史官都来不及详细记录。它在洛阳修建了1367座佛寺,开凿了龙门第一个洞窟,建起了永宁寺和永宁寺塔,谱写了佛寺园林和风景园林的绝美华章。在洛阳建都的13个王朝中,北魏的色调是一片金色。自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后,全国佛寺竟增至3万余座,有僧尼200万人,这是一个佛的国度。而洛阳的佛寺有1367座,每座佛寺都有独立的园林格局。难怪园林专家王铎反复向我交代:要重点写写北魏园林,它是中国园林的转折期和快速发展期,其皇家园林已经有了向世界展览的意向,佛寺园林已经有了超现实的理想境界,风景园林已经有了自然与人文相谐的种种意趣。炎炎夏日,汗流浃背,但74岁高龄的王铎先生执意送我出门,似乎要送我走进北魏王朝……佛寺园林多而清幽北魏宫城在汉魏故城城址上重建,仍在白马寺东边。其单一的宫城形...
· 河洛文化—河洛春秋—洛阳诸桥大观:洛阳桥和中州桥
题记洛阳桥和中州桥,都是悬臂式钢筋混凝土大型桥梁,都建于上世纪50年代。洛阳桥包括东西并排两座桥,中间相隔30米,靠西的为老洛阳桥,1956年建成。靠东的为新洛阳桥,1982年建成。中州桥1955年建成。正文洛阳桥曾是洛阳人的骄傲。洛河水自古桀骜不驯,喜怒无常,历史上的天津桥、老吴桥皆被它冲毁,而洛阳桥双座并立,至今仍然峻拔挺立。新洛阳桥上车辆穿梭,老洛阳桥上人流如织,而洛阳桥两边的老吴桥和林森桥,早已是断桥残臂,不再负重了。洛阳桥的来龙去脉一般来讲,钢筋混凝土大桥,并不具备桥梁文化的细腻纹理,这种生硬的建筑材料,没有古代的石拱桥韵味足,我们欣赏石拱桥时,似乎那窄窄石缝间也藏着久远往事,那薄薄的青苔上也有厚重历史。但钢筋混凝土大桥却不然,它平板生硬似在拒绝一切故事的锲入,就那么直白地向世人坦白:我只承载车辆和行人通过。所以在老洛阳桥上站立许久,竟也找不到激扬文字的载体,只好一根一根地去数桥...
· 河洛文化—河洛春秋—洛阳诸桥大观洛阳桥和中州桥
洛阳桥和中州桥,都是悬臂式钢筋混凝土大型桥梁,都建于上世纪50年代。洛阳桥包括东西并排两座桥,中间相隔30米,靠西的是老洛阳桥,1956年建成;靠东的是新洛阳桥,1982年建成。中州桥于1955年建成。洛阳桥曾是洛阳人的骄傲。洛河水自古桀骜不驯,喜怒无常,历史上的天津桥、老吴桥皆被它冲毁,而洛阳桥双桥并立,至今仍峻拔挺立。新洛阳桥上车辆穿梭,老洛阳桥上人流如织,而洛阳桥两边的老吴桥和林森桥,早已是断桥残梁了。洛阳桥的来龙去脉一般来讲,钢筋混凝土大桥,并不具备桥梁文化的细腻纹理,这种生硬的建筑材料,没有古代的石拱桥韵味足。我们欣赏石拱桥时,似乎那窄窄的石缝间也藏着久远的往事,那薄薄的青苔上也有厚重的历史。钢筋混凝土大桥则不同,它平板生硬,似在拒绝一切故事的锲入,就那么直白地向世人宣告:我只承载车辆和行人通过。所以,在老洛阳桥上站立许久,竟找不到激扬文字的载体,只好一根一根地数桥栏杆,最后在桥...
· 河洛文化—河洛春秋—在洛阳建都的朝代
九朝古都---洛阳洛阳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它像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闪烁在世界的东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洛阳则是这个摇篮的中心。洛阳因它居天下之中,易守难攻。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众多的王朝先后在此建都。洛阳素以“九朝古都”闻名中外。所谓“九朝”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众多的王朝。中国古代,“九”为最大、最多。二是指九个王朝。第一种说法不确切。第二种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究竟有多少个王朝建都洛阳呢?本人依据史实和考古发现,认为有夏、商、西周、东周、西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十五个王朝在洛阳建都,现分别说明。一、夏都斟(寻卩)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王朝。据《竹书纪年》的记载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时间在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之间,有470多年的历史,历经17帝王。洛阳一带是夏民族建邦立国的腹地。夏朝的第一个国王禹,始...
· 河洛文化—河洛艺海—两个洛阳人的《洛阳放歌》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最近,涧西牡丹广场上的老年人合唱团又“推出”了一首新歌。用一位老“歌迷”的话说,“这首歌欢快、愉悦、抒情,旋律优美,简单易学,最主要的是,这是咱洛阳人自己创作的反映洛阳的歌。”这到底是首什么歌?歌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第一个出场的主人公叫赵波,今年65岁,是歌的曲作者。“我14岁就参加工作了,是在一个地方国营杂技团。我特别喜欢音乐。当时团里有个乐队,小提琴、黑管、萨克斯、小号,我全都无师自通地摆弄会了。”1975年,为结束夫妻两地分居,赵波调到了洛阳,成为铜加工厂的一名工人。“洛阳既是古城又是崭新的现代城市。我总想把对她的爱以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怎么表达呢?给洛阳写首歌吧!”一次次修改,一次次推倒重来。老赵用电子琴,用萨克斯一遍又一遍对旋律仔细推敲。“我最后决定旋律选用的是特别易于普及的河南小调式民歌。我要让这首歌老年人、小孩都能唱,既适合合唱也能独唱,可以用美声唱法唱...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