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山东人的冬至“拜师”习俗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82
转发:0
评论:0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山东人的冬至“拜师”习俗,   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民间以中午门前的日影为测标,说"过了冬,一天长一葱"。

    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民间以中午门前的日影为测标,说"过了冬,一天长一葱"。所以又称这天为"长至"。汉唐以来,宫女冬至后的女红,每天要多用一根线。这也就是民间说的"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从冬至开始就"入九"了,人们往往在这天画一枝素梅,上有八十一个瓣,名为"九九消寒图",每天用红色涂 一瓣,涂尽就"出九"了,故而冬至又称"数九"。

    "冬至馄饨夏至面",山东相当大的一部分地区这天要吃馄饨或者水饺。有的还要喝酒,据说喝酒是为了暖身子,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饺儿"谐音"胶耳"。临沂、邹城、新泰等地有蒸冬的习俗。临沂用五谷杂粮面蒸窝头,邹城蒸饽饽,传说蒸冬是为了祈祷来年扬场时有风。民谣说:"蒸冬蒸冬,扬场有风。"古代蒸冬是为了庆贺阳至,冬至以后阳生,正如杜甫诗中所写"冬至阳生春又来"。人们用糯米粉做成米丸,叫做团圆子或冬至团,以象征团圆。饽饽和蒸窝头是团圆子的演变。

    古代对冬至十分重视。古人认为冬至阳气生而君道长,是乱而复治之机。从汉代以来都举行庆贺仪式,到了宋代,达到顶峰。冬至前一天叫做小至或小冬,冬至叫做长至或大冬。冬至后一天叫作至后。节日三天,百官朝贺,君不听政,民间三日歇市,学生放假,民谣说"冬至大似年",所以旧时利津、夏津等地又称冬至为亚岁、小年,同春节差不多,只是没有拜年这一条。济南、济阳、福山等地,官府庆贺如同春节,读书人也相互赠送贺片。莒县的士大夫阶层举行酒会,叫做"消寒会",画"消寒图"。邹城则画九九图,同时亲朋之间互相赠送御寒用具,农家儿童则做"拿寨"、"打瓦"的游戏,少年开始学武术,叫做"看冬",但是没有拜贺的习惯。据说孟子死于冬至日,乡人非常悲痛,于是废除庆贺冬至的仪式。

    山东其他地区普遍有学生拜老师和晚辈拜长辈的习俗,农家有祭祖的习俗。临沂民间认为,冬至是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户户用火纸剪制衣服,焚于墓前,尔后添土。莒县则祀祖于祠堂,仪式十分隆重。崂山县旧俗,冬至分两天过节,第一天叫"鬼冬",摆供祭祖,吃水饺;第二天叫"人冬",吃包子。临沂、历城、临朐等地的妇女,习惯回娘家,庆云、无棣从这天开始窖菜,妇女开始做针线。邹城开始筑地窖、织席和纺线。日照民间传说冬至日如果云迎日出,云迎日落,则来年大吉。即墨民间根据冬至日期在当月的月初、中旬或下旬来预测当年冬天的寒暖,民谣说:"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暖烘烘,冬在尾冻死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山东人容易读错的字
山东人在学习普通话语音时,除了掌握方言辩正的系统规律外,还应注意一些零散字(如“泥”、“农”)的读音,因为这些字的读音在山东全省或部分地区的方言里往往比较特殊。本表收录了山东话里的这些不成系统的特殊字音。为节省篇幅,表中只列出某个字在山东话里存在的特殊读法,不注明它们的通行地。初调类特殊者用小字注明字的调类外,其他只标声韵母,不标声调。所收字依普通话的“声—韵—调”序排列。字山东话普通话笔beibǐ它其~tuotā庇pibì踏zhatā捕pubǔ态tai阴平tài埠pubù停ting去声tíng卑备贝bibeī、beì泥miní胞paobāo腻minì雹babáo奶nannǎi抱bubào鸟miaoniǎo坯丕peipī嫩lun、nunnèn仆~人bu上声pú娘nia去声niáng剖paopōu农nunóng苹pinping弄long、liongnòng灭蔑niemiè乐快~luolè买m...
·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山东人有豪迈的气质和个性
遥远的年代,电闪雷鸣,暴雨狂风,群山奔腾纠集,大海惊涛拍岸。从天空飘落到沧海的巨大的宝葫芦,上下浮沉,奇诡神秘。传说中的八仙,从八方汇聚而来!独木舟越驶越近,人们看到八仙挥舞着法器如同远古年代的“舢板手”,各具仙姿,落在宝葫芦上。张国老抚琴,古琴苍凉神秘的音乐在海涛中冲击而出。音乐中,李铁拐酿酒,吕洞宾舞剑,汉钟离打扇,何仙姑簪花,韩湘子吹笛……八仙奇妙地进入波涛,溅起一片一片雪浪花,八条小舢板,连成了一条龙舟!群山重现,列队迎客,波涛让路,舒袖迎宾。八位神仙阅尽天下,行遍沧海,终于找到了梦中的家园———烟台。八仙惊喜地看到,在蓝色波涛之中,在天水相交的远方,出现了海上仙山蓬莱岛,岛上出现了海市蜃楼!海市蜃楼飘浮在大海之上,云雾之中,变幻万端,奇妙无穷。全场灯光亮丽奇妙,七色变幻,神奇多姿。海市蜃楼奇异地变幻着,变幻出城堡、古船、商埠。海市现了群体“雕塑”:秦始皇、孔子、孟子、孙子、诸葛亮...
·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煎饼是山东人的一种艺术
山东人爱吃煎饼早有耳闻,前段时间去山东才知道,山东人对煎饼岂是爱,而是把煎饼当作食文化的一种艺术来展示。山东人把煎饼当作主食,与南方人爱米饭、新疆人爱馕、陕西人爱杠子馍、洛阳人爱浆面条一样爱着煎饼,特别是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隔几天就要摊一大摞子煎饼,够吃个十天八天的。山东是煎饼的王国。据说,在春秋战国时,一个叫候仁的火头军发现蒸的馍头遇到阴雨天两三天就发霉了,他就改烙饼。但这饼虽然不怕阴雨天,可两天后却变得像石头一样咬不动。统领命令他尽快想出好办法。他被逼得猴急,一次烙饼时,鏊子已经放到火上了,但面却和稀了,时间来不及了,他只好将稀面糊倒在鏊子上摊成了薄饼。没想到这薄饼既不怕阴雨天,也不怕干燥天,放十天八天都没事。山东的煎饼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各地有各地的特色。譬如,济南的煎饼有上百种,有咸的、甜的、辣的、海鲜的,烟台的煎饼多是海蛎子、大虾、巴鱼等味的,而沂蒙山区则以酸煎饼最有名。虽然做法都是...
· 齐鲁文化—民商文化—山东人推荐的吃食
水饺、包子烟台饺子楼英雄山路七里山南村和警官总医院之间路东,海鲜饺子很好,扇贝大虾等等,菜一般。华鲁面点王(小吃里有介绍)胶东大包,2元一个,纯大肉块和豆瓣酱制作,一个差不多就饱了。洪亨饺子城花园路洪亨饺子城的水饺很好,馅的品种很多,味道也好。麻辣鲶鱼也很好。就是上菜太慢。要有耐心。开封第一楼山医大北门向东一百米路南”开封第一楼“的灌汤包,很好吃。马鞍山路中华小吃城也有一家分店。鸡鸭鱼药膳全鸡我所知道的最好吃的鸡:药膳全鸡以前在省委对门的小胡同现在搬到民族大街市场对面.吃过3次,觉得狂好吃民族大街市场南门向南走100米在路的西边微山湖渔馆在济南有好几家,店面大小、生意成分各不相同,但是在几家都吃过那道名字彼为绕口的“嘎呀汤”,鱼相是看不得的,而且带有总让我想到毒液的黄绿色,第一次吃便很不信任。但是汤真的是鲜美无比,所以几年前的记忆了,却至今不忘,可见印象深刻。对此店的另一个念想来自那道三吃...
· 齐鲁文化—山东往事—大隐于朝的山东人东方朔
大隐隐于朝,这是后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真正对这话“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是东方朔。东方朔是齐地人,但为了施展抱负,一直在“外地工作”。他酷爱读书、很有学问,但是为了博出头,他采用的方式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恶搞”。他的个性,在温柔敦厚的山东人群象中,算是另类。东方朔是齐地人,但是为了施展抱负,他来到了当时的权力中心——长安,为当时的皇帝汉武帝效力。一到长安,他就给皇帝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写得汪洋恣肆,轰轰烈烈,一口气用了三千个竹简。汉武帝在宫内开始阅读东方朔的上书,一连读了两个月才读完。读完了信之后,汉武帝就下令任命东方朔为郎官,让他经常在皇上身边侍奉。东方朔这人很机智,经常让汉武帝高兴得傻笑不已。他最著名的段子是对下面两个词语的“考证”。在去甘泉宫的路上,汉武帝看到了一个红色的虫子,头目牙齿耳鼻都有,随从都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武帝就让东方朔来辨认。东方朔回答:“这虫名叫‘怪哉’。从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