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老济南的四合院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28
转发:0
评论:0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老济南的四合院,   过去,在老济南的南关(现在的南门桥、泉城广场一带)有司里街、所里街、后营坊

    过去,在老济南的南关(现在的南门桥、泉城广场一带)有司里街、所里街、后营坊、宽厚所街几条名街。这里居住的都是老门老户人家。独门独户的四合院民居显现出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泉城悠然自在的风韵。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建设,如今只能到宽厚所街去寻觅当年的民居和民俗了。

    我们家以前是宽厚所街的大户人家,现在保留的老宅子足有上百年历史,我们家族在这里繁衍生息11代,老宅子既见证了我们家的兴旺,也见证了老街的历史变迁。

    我们家的老宅子很有特点,大门外有棵从墙里往外生长的老槐树,由于年代久远,树皮干枯但枝叶繁茂,街坊邻居都称呼我们是老槐树底下张家。

    这条老街为什么叫宽厚所街呢?听老辈人说这是有来历的,当时这街上有两户人家因盖房子闹矛盾,有一家的亲戚在外当官,他就求助于当官的亲戚,后来那当官的亲戚写了一封信说道:两家争斗为一墙,让他五尺又何妨,居邻不忘睦为主,宽厚所致持家长。关于街名来历的这种说法是否真实,现已无从考究,但却给老街增添了许多温馨和谐的色彩。

    这条街上有许多四合院,街东头的袁家、魏家、郑家,街西头的李家,最有名气的要数金家大院。街上还有“江南会馆”(现在的历下区文化馆馆址)和“浙闽会馆”(济南市文物保护单位),是当年商界人士同乡聚会的场所。

    我们的老宅在街东头路北,紧靠着仓门楼子街(一条南北走向的小胡同)。大门并不起眼,不宽也不高,有个尖顶的门楼子,门口两边各有一个不大的方石凳子。两扇黑漆门上用红漆书写着“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老宅子很深,从大门进入,共有五个院落。进大门,东边有个小院,里面有东、西屋各两间。二门较高,门台是大青石的,两扇门比大门又大又厚。这是为什么呢?老辈人说,里大外小,越过越好。第二院里只有三间南屋,里面摆着八仙桌和一对太师椅,据说是为接待来访的客人的。

    第三个院是开放式的,高高的石头墙,中间有一个木质的影壁,上面有个福字。这个院里有3间东厢房、两间西厢房,北屋是3间高出一截并带出厦檐的过堂房(正对主院的大堂屋),门前是两层石台阶,有十几米长、带镂空的花格子四扇门。这个院的西屋旁有一口井,水井很深,口不大,为了安全,上面盖着木盖,平常家里人就喝这井水。夏天井水很凉,用它来冰西瓜。院里有棵老槐树,由于年代久远,树皮很厚很粗,但枝叶茂盛,每当夏天大树底下好乘凉。东屋边是间灶房,里面有风箱,砖砌的灶台上供奉着灶王爷的画像。

    第四院是主院,大家族的核心所在地。进这个院外人要走东侧带门楼的小门和长长的通道,自家人也可以打开连接前后院子的过堂屋进入(小孩子最爱抄近路,就从过堂屋穿来穿去图个方便)。这个院子完全是青石板地面(前面的几个院落都是砖地面),院落东西长5米-6米,南北有9米-10米,是个典型的四合院。这个院有5间东厢房、3间西厢房,南屋是连接三四两个院的过堂屋,北屋是最高长辈住的房子,称为正堂屋,尖顶的屋脊,高大的出厦,门前有四根青石座圆木柱。这里是全院最高大、最气派的建筑。每当重大节日来临,全家近40口人总会聚集在这里,仲秋节晚上在这里摆上供桌赏月,过年在这里祭祖。院里种有石榴树、无花果,南面的石墙上夏天爬满了爬山虎,郁郁葱葱。还有那棵洋槐,每到开花季节,串串槐花挂满树枝,满院飘出阵阵清香。

    从这院进入最后第五个院子,是一个圆形的石门,后院只有3间西屋,是存放粮食的仓库房。这里有个后门,直通仓门楼子街。

    全院的建筑物屋顶都是青砖瓦,整整齐齐地排列成鱼鳞状,衬托着白色石灰墙,再加上木质带花隔棂的门窗,典型的四合院古色古香,显现出它的古朴、典雅和庄重。

    我们张姓人家在这里住了百余年。我的曾祖父经商,祖父考取举人,是教私塾的先生。据说每年济南文庙祭孔时就由祖父担任主祭(诵读祭文)。我的父辈兄弟四人,都从事教育工作。到我这一辈,兄弟姐妹共有31人之多,教书的就近10人。如今的后代则已分布到全国各地,后代的子女们也从事多种行业了。

    世异时移,我的童年在解放前度过,1948年济南解放时我开始上小学,计划经济年代的商品供应令人难忘,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繁荣昌盛是我现实人生的亲身经历。如今,我已进入花甲之年,唯独老房子依旧存在,老辈人留下的不仅仅是家产,更留下了述说不完的往事。不久,宽厚所街也要拆迁了,从此这个老宅也将不复存在,也会被新的建筑物所取代,但我相信,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相反,越是久远越清晰可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山东济南的老四合院
山东济南旧城区内,不少仕宦人家和一些殷实住户,多保留着祖遗老宅,几代人居住,大小适中,是济南四合院的典型和主体。这些老宅院,大都是长方形,邻街一侧较短,呈二三进院落布局。宅院在街巷以北的,大门开在宅院东南角的“巽”位上;宅院在路南的,大门开在西北角;宅院在路东的,大门开在西南角;宅院在路西的,大门开在东北角。大门在宅院的位置,几乎是济南的定式。大门多为清水脊式门楼,黑漆的两扇门板上有一对铁环,用来敲门,门下有高约尺许、可上下提动的“踢跶”(门槛),门外两旁各立一块约宽40厘米、高70厘米、长100厘米拐尺形的上马石(向门的一头矮)。大门的宽窄,台阶的高低,使用的材料及磨砖、石雕、画梁的工艺,代表着住户的贫富。门板上“忠厚传家,文章华国”、“化如时雨,绪本南山”、“发福生财地,堆金积玉门”等木刻对联,表示着主人的身份,常有“张家大门”、“王家台子”、“李府”、“赵秀才”等称谓。大门内有通道,...
·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老济南:关于铁牛的传说
铁牛山,在这条街上老人们就叫它铁牛,早先就位于山东济南庠门里街玉带河西南。黝黑的“牛身”匍匐在地,只有脊背裸露在外,街上的孩子们爬上爬下的。老济南早有“三山不见”的传说,还有“三山不见出高官”的民谚。这“三座山”通常是指历山顶街上的历山、汇泉寺街上的灰山,还有庠门里街上的铁牛山。庠门里位于老城内芙蓉街北首,经东花墙子街再向北,府学东侧。府学是旧时济南府设立的国学学校,与文庙合而为一。为与历城县文庙区别开来,济南人又管这里叫府学文庙,始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年-1078年),是老城内现存最古老、规模也是最大的建筑群。宋代词人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曾在这里做过“太学正”。因地处府学东旁门里,这条短街故称庠门里。“庠”是古代学校的称谓。过去庠门左立有刻着满汉文字的“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的石碑。后来庠门内外辟为街巷,石碑不久便被拉倒,现在早已不知去向了。其实,包括铁牛山在内的所谓“三山”,都是些不足...
·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崔大庸:山东济南古城探秘
古代文献中有关济南的历史记载虽不在少数,但仍有许多史实未曾记录下来,这对于我们全面认识济南的历史带来诸多不便。考古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古代文明的另一个渠道,今天,当一批批重要的古代遗存不断被发掘出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我们有幸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济南发展演变的历史。这里略举几例,以飨读者。8500年前的古村落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章丘的西河遗址、小荆山遗址和长清的月庄遗址,发掘出距今8500年前的史前文化遗存,主要遗迹有围濠、房址、墓葬、灰坑、灰沟等。围濠发现于小荆山,平面形状近等腰三角形,周长约1130米。小荆山遗址和西河遗址均发现了30多座房址,排列有序,显然是一个有着统一规划的村落。在小荆山遗址发现墓葬30多座,规模小,极少见随葬品。遗物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和艺术品。陶器造型古朴,制作基本规整。最典型的器物是陶釜,其他还有匜形器、双耳圈足罐、蛋形直口壶、陶面塑像和陶猪等。器表...
·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山东济南大明湖的冰窖
山东济南素有“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称。这“半城湖”——大明湖,过去水上除留有公用水道外,其余的辽阔湖面都归私人所有。数顷湖田大大小小也不知分成多少块,湖田主人多住在北极庙东西两边的北极街和隗家庄。在外人看来湖水茫茫一片,他们却分得水界清楚:这块是隗三爷家的,那块是刘二棒槌的……湖田既可子孙相传,也可典当买卖。俗谓“一亩湖田抵十亩旱田”乃指一年四季收入丰裕,如夏卖莲藕,春秋捕鱼虾,冬天可卖湖冰。济南夏日酷热且漫长,旧时防暑降温,只能用天然冰。寒冬采冰蓄于冰窖内,可备三伏之用。当年济南的几处冰窖在大明湖南岸一带,临水而设乃为采冰方便。冰窖四面为土壁,内掘深坑。笔者早年出于好奇,曾下到秋柳园旁的冰窖里看过。嗬!冰窖足有一丈余深,五六丈长,中间留一狭窄的走道。四周砌满冰块,望去如水晶峭壁,出口的斜坡处透进一线日光,疑似萤火,寒气森森,砭骨栗肌,不可久立。窖顶用檩条、高粱秸棚上,外面覆着黄土和麦秸,远...
· 齐鲁文化—山东风情—济南芙蓉街的一些往事
那时候,我还在济南上大学。特别有胃口的日子,就乘车到他单位的楼下,等他下班,然后一路走着去芙蓉街。不过是一条小巷子,饭点儿一到,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川菜馆,老北京风味,本地家常菜馆,各种小铺子夹道,叫卖声、说笑声喧哗着整条街道。我总是快他两步,冲到寿司铺子的跟前,把钱递上,然后眼巴巴地看着老板娘慢条斯理地铺上海苔,卷上米,涂上沙拉,肉松、黄瓜、苹果一排排铺上去。接过寿司时,心满意足地转回头,却看到石板路上十几步远处的他,迎着一束昏黄的光,安静地站在那里,麻辣串的油锅散发的烟气从他身边飘散而过。他厌倦这样的油腻,可是每次来芙蓉街,总会纵容我吃一次。于是像得到奖赏的孩子,我活蹦乱跳地跑到他旁边,看着手里拎的锅里炸的,心里无比甜蜜。主食是他最爱的拉面。端两碗最便宜的上来,撒着肉末与香菜,冒着腾腾的热气,再把寿司和麻辣串通通铺展开,嘴巴立刻忙活得顾不上聊天。有时,他趁我不备,把剩下的寿司逐个涂上芥...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