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鲁文化—齐鲁荟萃—孔子儒家思想的渊源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356
转发:0
评论:0
齐鲁文化—齐鲁荟萃—孔子儒家思想的渊源,   [摘要]孔子儒家思想的源渊,是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尚未完全解决的重要问题。长期

    [摘要]孔子儒家思想的源渊,是中国思想史研究中尚未完全解决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虽注意到孔子思想与周公有某种联系,但对其各具体思想与周公的实际关系,则由于资料原因,而缺乏深入的探讨。今以整理后的《逸周书》为主要依据,结合其他文献,重新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各方面的渊源进行探讨,不难发现其与周公思想之间确实存在一种源渊关系。


    一, 孔子“仁”、“义”思想的渊源

    孔子一生,对周公(姬旦)有着无限的景仰与崇敬,曾给他以极高的评价。对此,文献多有反映。例如《大戴礼记·五帝德》篇记孔子曰:“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可胜观也!” 《礼记·礼运》篇载孔子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於礼者也。”可见他把周公与禹、汤、文、武、成王等五位圣君等同看待,并称为“六君子”。《韩诗外传》卷二载孔子曰:“昔者周公事文王,行无专制,事无由己,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有奉持於前,洞洞焉若将失之,可谓子矣。武王崩,成王幼,周公承文武之业,履天子之位,听天子之政,征夷狄之乱,诛管、蔡之罪,抱成王而朝诸侯,诛赏制断,无所顾问,威动天下,振恐海内,可谓能武矣。成王壮,周公致政,北面而事之,请然后行,无伐矜之色,可谓臣矣。故一人之身能三变者,所以应时也。”是具体从事父、摄政、为臣三个方面评价了周公的为人与功绩。《中庸》载孔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是对其孝行的赞美。《论语·泰伯》记孔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是叹美其才。等等。可见他对周公有多方面的景慕。

    事实上,孔子对周公的景慕,并不止于此。《论语·述而》篇记孔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是说他自己衰老得已经很久不再梦见周公了。这就说明,在此之前,他时常梦见周公。

    何以时常梦见周公?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孔子时常梦见周公,无非是他经常思慕周公的缘故。

    思慕周公什么呢?我们说,作为一个思想家,孔子所思慕的,首先应当是周公的思想。众所周知,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义”。那么孔子的“仁”、“义”思想,是

    否真与周公有关呢?让我们来探究其详:

    (一)“义”学渊源

    “义”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二十篇,孔子直接言“义”者有十四篇,共二十余次。仔细分析这些“义”,大部分可以在周公那里找到影子。比如:

    《卫灵公》篇记孔子曰: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里仁》篇记孔子曰:

    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阳货》篇记孔子曰: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质,本也。 义以为质,就是以义为本质。比,本义是密,谓无间也。 义之与比,就是与“义”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义以为上,就是以“义”为上。可见他是强调作为君子,“义”是其品德最本质的、第一位的、斯须不可离的东西。《颜渊》篇记子张问“崇德”,孔子更是明确地回答: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可见他几乎把义与德等同了起来。这一思想,当直接来自周公:

    《逸周书·宝典》篇记武王即位第三年“二月丙辰朔” 与周公的一次对话,其中专门谈到“义”。周公说:

    言有三信,信以生宝,宝以贵物。美好宝物无常,维其所贵。

    意思是:言语有三信,信可以生宝,宝可以使物珍贵。美好的宝物没有固定不变的,只在于它是否被人珍视。可见主要是说明“宝”的重要性,以及对“宝”的基本界定。那么具体的“宝”又是什么呢?在其后文周公讲完“三信”以后,回答武王“而其余也,信既极矣”(信已经至极,而其余的呢)之问的时候,进一步解释说:

    嗜、欲唯在。[嗜]在不(衍)知义,欲在美好(二字衍)有义:是谓生宝。

    就是说,在完成“三信”之后,其余便在于自身的嗜和欲。嗜的是知义,欲的是有义,这就叫生宝。 可见他所说的宝,就是“义”。接着又“兴曰”(站起来说):
 
    臣既能生宝,恐未有[仁],子孙其败。既能生宝,未能生仁,恐无后亲。王宝生之,恐失王会,道维其废。

    意思是说:我虽能生宝,但恐怕没有仁人,子孙将会衰败。即虽能生宝,未能生仁,恐怕没有后继者。王宝即使产生,恐怕也会失掉王会,使王道废失。可见他把 “义”提到了“王道”这一统治天下之纲领的高度来认识。当然,周公这里所说的义宝,具体可能是指礼。因为义者,宜也。也就是合宜、合理。那么作为国家,它的“义”,就只能是礼。合乎礼,就是义;不合乎礼,就是不义。周公曾“制礼作乐”,所以他说自己“既能生宝(义)”。国有国的“义”,人自然就应有人的 “义”。作为具体的人,他的“义”又是什么呢?自然只能是合乎礼的行为。若引而申之,凡一切合理、合宜的事情及行为,自然都可以曰“义”了。显然,这是一种道德标准。既如此,周公的“义”中,自然也就包涵了人的品德方面的内容。而正因为周公对“义”的重要性有如此高之认识,并把“义”作为人的道德标准,所以在同篇论“九德”之中,周公便要求“准德以义”。就是以“义”衡量人的道德,做为一个人是否有德的标准。无怪乎孔子曰“徙义,崇德也”,可见是有联系的。而也正是由于此,所以孔子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还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述而》)可见他也是把“义”看成自身修养的一个标准。

    又《公冶长》篇记孔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其中之一为“其使民也义”;《雍也》篇记樊迟问知(智),孔子答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 (智)矣。”是把 “义”与民联系起来。所谓使民也义,就是使役百姓合乎“义”;所谓务民之义,就是致力于百姓的“义”,使百姓都能知“义”。可见他是要求把“义”推广于民。这种思想,也当与周公有关。 《逸周书·武穆》篇载周公论“五备” ,其四为:

    明义倡尔众,教之以服。

    明义倡尔众,就是昭明“义”,用“义”倡导众人。这一思想,显然与“务民之义”是一致的。可见孔子要求把“义”推广于民的思想,也源自周公。

    又《季氏》篇记孔子曰: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宪问》篇记孔子曰: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得,就是利。所以见得思义、见利思义,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当一个人见到可得的利益的时候,要想到“义”,考虑该不该得。显然,这是不贪的表现。 《逸周书·大匡》篇记武王训导管叔顺“九则”,其中第八则为:

    昭洁非为(伪),为(伪)穷非涓;涓洁于行(利) ,思义丑贪。

    “洁”,本指清洁、干净。由清洁、干净,引申到后面的“涓洁于利”。涓洁于利,即廉洁、不贪。最后明确提出要思义丑贪。很显然,孔子“见利思义”的思想,与武王这一思想是一致的,二者当有渊源关系,尽管从文字上看二者的 “思”字用义不完全相同。另外,武王“九则”中每则都有“思某丑某”之句,合起来就有九“思”。那么孔子的“九思”,会不会也是受其启发呢?似乎不能说没有可能。当然,这也只能证明孔子这一思想与武王有关。但我们不应忘记,孔子每每将武王与周公并称(如前所举)。

    总上可知,孔子思想中的“义”,确实与周公以及武王有关,而主要则来自周公。

    (二)“仁”学渊源

    事实上,从上面所引《逸周书·宝典》“臣既能生宝,恐未有[仁],子孙其败。既能生宝,未能生仁,恐无后亲。王宝生之,恐失王会,道维其废”的话中,我们已可看出周公也讲“仁”。而在孔子那里,“仁”更是其思想的核心。《论语》二十篇,有十七篇讲到“仁”,“仁”字出现100余次,足以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那么,孔子的“仁”与周公的“仁”有没有关系呢?

    首先,在《宝典》中,周公把“仁”看成是“义”的保障,认为只有有“仁”,“义”乃至“王道”才最终不会失掉;只有既有“宝(义)”又有“仁”,子孙才不会衰败。可见他已经把“仁”与“义”提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事实上,这也是很自然的事。因为“义”与“不义”,有客观的标准,所以它首先是一种道德标准。而“仁”与“不仁”,则首先取决于人本身,有较强的主观性。就是说,只有仁人,才会有“义”,才会行“义”。周公对此,也已说得比较清楚。既如此,作为具体的人,“仁”就应该是第一位的。所以到了《大戒》篇周公戒成王,不仅“义”与“仁”并举,而且把“仁”提到了前面,云:“上明仁、义,援贡有备。” 众所周知,《论语》中的孔子,主要是论述道德修养,而不是设立道德标准。所以,“仁”成为他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可见从论“仁”本身,已说明孔子的“仁”学思想源自周公。

    二,孔子对“仁”的基本理解,与《宝典》所言周公的思想一致。前面说过,周公所讲的“宝(义)”,首先是指礼。并且在他那里,“仁”是“义”的保障。也就是说,只有“仁”才能确保“义”宝不失,子孙不败。那么这个“仁”是什么呢?毫无疑问,这个“仁”就是把“义”视为宝,看重它、维护它,并严格按照它行事的人。也就是说,把“义”视为宝,看重它、维护它,严格按照它行事的人,就是仁人。而《论语·颜渊》篇载: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先回答以“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就是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复合于礼。孔子同时指出,仁与不仁,完全取决于自己,而不由他人。颜渊问具体为仁的方法,孔子答以: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可见是完全要求严格照礼行事:正与周公所讲相一致。可见渊源有自。

    三,对“仁德”的理解一致。 《逸周书·大聚》篇记周公之言曰:

    陂沟道路、丛苴丘坟,不可树谷者树以材木。春发枯槁,夏发叶荣,秋发实蔬,冬发薪烝,以匡穷困。揖(辑)其民力,相更为师;因其土宜,以为民资,则生无乏用,死无传(转)尸:此谓仁德。

    可见其所谓“仁德”,是指为百姓谋利益,帮助百姓生活得更好,实质上也就是爱民。而《论语·雍也》篇载:

    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济众,就是救济、帮助民众。《大聚》篇周公所云,无疑属于济众之类,但尚不足以称之为博施于民。可见子贡所言,已超越了“仁德”范围,所以孔子认为它不仅仅是仁德,而且简直就是圣德了。说明孔子对“仁德”的理解,与周公是基本一致的,至少他们都把救济百姓叫作“仁”。 《逸周书·本典》篇记周公之言又曰:

    臣闻之文考:能求士者智也,与民利者仁也。

    明确说明能给百姓带来利益者就是“仁”。同样。孔子也有类似的说法。如云: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颜渊》)

    认为使齐桓公九合诸侯而不以兵车,就是管仲的仁。不以兵车,百姓便不受战争之苦,可见是对百姓有利。后来在回答子贡对他以管仲为仁人的质疑之时,又进一步解释说: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可见他也是认为凡能对民众带来利益,不使之蒙受苦难者就是仁人,就有仁德。这一思想,显然也与周公所言一致。

    四,对“仁”与“恕”的关系认识一致。《逸周书·酆保》篇记周公论“六卫(嘉)”曰:

    一,明仁怀恕。

    意思是彰明仁者,以使众人各怀恕心。说明所谓仁者,必有恕心。什么是恕心呢? 《论语·卫灵公》篇载: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自己对“恕”的注脚。而《论语·颜渊》篇又载: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可见也是“仁”中有恕。此与周公明仁怀恕的思想,真可谓如出一辙。

    以上几点,足以证明孔子的“仁”学思想与周公有关,其源头确在周公那里。


    综上所论,可知作为孔子思想核心的“仁”、“义”,确实皆源自周公。


    二,孔子“智”思想的渊源

    “智”,与“仁”、“义”、“礼”一样,也是孔子所主张的一种人的品质,同样是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他说:“言要则知(智),行要则仁,既知且仁,又何加哉!”(《韩诗外传》卷三引)可见他几乎把“智”与“仁”提到了同等重要的位置。那么孔子“智”思想是否有其渊源,是否也与文王、周公有关呢?下面我们也从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一) “聪明睿智者守之以愚”

    孔子主张聪明睿智者守之以愚,《韩诗外传》卷三记孔子曰:

    德行宽裕者、守之以恭;土地广大者,守之以俭;禄位尊盛者,守之以卑,人众兵强者,守之以畏;聪明睿智者、守之以愚;博闻强记者,守之以浅。夫是之谓抑而损之。

    而该书同卷又记成王封伯禽於鲁,周公诫之曰:

    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_

    按此言虽未必为周公原语,但亦绝非出于杜撰。所以,周公有六守之说,当属可信。可以肯定,前引孔子之言,绝不比此引周公之语早。因为周公之语尚有“荣”、 “安”、“贵”、“胜”、“善”、“智”之谓,而孔子之言则无。当然,周公之语也系闻知,但周公可以闻诸更早之人(如文王),而孔子则不可能。所以,孔子之言当出自周公之语。可见孔子“聪明睿智者守之以愚”的思想,源自周公。

    又《论语·公冶长》篇记孔子曰评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显然,这里的“愚”,正是其守智的表现。可见其思想是一贯的。

    (二) “仁”、“智”对举连提

    以“仁”、“智”对举连提,在孔子那里十分常见,如云:

    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智)者动,仁者静;知(智)者乐,仁者寿。(《雍也》)

    好学近乎知(智),力行近乎仁。(《卫灵公》)

    仁者安仁,知(智)者利仁。(《论语·里仁》)

    言要则知(智),行要则仁,既知且仁,又何加哉!(《韩诗外传》卷三)

    又《大戴礼记·五帝德》记宰我问帝尧,孔子答以“其仁如天,其知(智)如神”,等等,也是其例。考诸文献,这种习惯早在文王、武王那里已有。《逸周书·文政》篇记武王述文王之政“固九守”,其中有:

    一,仁守以均;二,智守以等。

    是最早以“仁”、“智”对举连提的例子。而周公善述文王之言,动辄云“闻之文考”,其于文王之“仁”“智”说必亦有所闻、述。所以,孔子以“仁”、“智”对举连提,其习惯之源头当在文王、周公那里。

    (三)“智”、“勇”对举连提

    以“智”、“勇”对举连提,也是孔子的习惯。如《家语·六本》记孔子曰:

    勇而好问,必胜;智而好谋,必成。

    这种习惯,也有先例:《逸周书·文酌》篇曰:

    五大:一,大智率谋;二,大武剑(敛)勇……

    “武”,即勇武。以一、二相排,正是对举连提的又一种形式。而《文酌》篇,则是述文王之“酌(行)”。可见此一习惯,也始于文王。

    (四)“仁”、“智”、“勇”并举连提

    孔子还有以“仁”、“智”、“勇”并举连提的习惯。如云: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这种习惯,也可以在周公那里找到例子。如《逸周书·酆保》篇记周公论“六卫”曰:

    一,明仁怀恕;二,明智设谋;三,明武摄勇……

    同书《大武》篇之 “五卫”亦曰:

    一,明仁怀恕;二,明智辅谋;三,明武摄勇。
 
    同篇又曰:

    五良:一取仁,二取智,三取勇,四取材,五取艺。

    谓攻取敌方之仁者、智者、勇者、有才者、有艺者为五良。可见“仁”“智”“勇”三者,被认为是最可宝贵的人才。又《文酌》篇“七信(审)”亦曰:

    一,仁之慎散;二,智之完巧;三,勇之精富……

    同样强调仁、智、勇。而据《周书序》,《大武》乃文王所作;《文酌》亦属文王事。看来“仁”“智”“勇”并提,当源自文王。周公继承文王的思想,自是情理中事。 看来《酆保》篇周公论“六卫”言“仁”“智”“勇”,是直接继承了文王的思想。又《官人》篇周公述文王之言亦曰: “诚智必有难尽之色,诚仁必有可尊之色,诚勇必有难慑之色。” 又曰: “设之以谋以观其智,示之以难以观其勇。”可见文王、周公均有“仁”“智”“勇”的思想。孔子以“仁”“智”“勇”三者并举连提,而次序亦复一致,似不能说与文王、周公之强调没有联系。当然,孔子也有以“智”与“仁”“义”,“智”“勇”与“忠”“仁”,“智”与“义”“礼”等并提的时候,如《礼记·聘义》记孔子对子贡曰:“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韩诗外传》卷一载:楚国伐陈,陈之西门毁坏,楚人是陈国的降民修复,孔子“过而不式”。子贡问:“礼、过三人则下,二人则式。今陈之修门者众矣,夫子不为式,何也?”孔子曰:“国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争,非忠也;亡而不死,非勇也。修门者虽众,不能行一於此,吾故弗式也。”卷七引孔子论子产曰:“知贤、知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可见这些全是针对具体的物与人而言的。而忠、义、礼、乐之类,本来也是周公所主张。可见也与周公有关。

    (五)“智”“仁”“义”“德”“武”并举连提

    《逸周书·本典》篇记周公答武王之言曰:

    臣闻之文考,能求士者智也,与民利者仁也,能收民狱者义也,能督民过者德也,为民犯难者武也。智能亲智,仁能亲仁,义能亲义,德能亲德,武能亲武,五者昌于国曰明。

    提出“智”“仁”“义”“德”“武”之说。而《大戴礼记·劝学》篇载孔子曰:

    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偏与之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所不及者死,似仁;其流行庳下,倨句皆循其理,似义;其赴百仞之溪不疑,似勇;浅者流行,深渊不测,似智……

    其中包括也“智”“仁”“义”“德”“勇”,而“勇”就是“武”。尽管在孔子五者已纯属“君子”之修养,但显然也非其所创。因为在文王周公那里,五者本来已指五种不同修养的人。又《韩诗外传》卷七载:子贡问“大臣”,孔子曰:“齐有鲍叔,郑有子皮。”子贡曰:“否。齐有管仲,郑有东里子产。”孔子曰: “产、荐也。”子贡曰:“然则荐贤贤於贤。”曰:“知贤、知(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亦以“智”“仁”“义”为序,可见有其习惯,与文王、周公一致。

    (六)“智”与知人

    如上所引,周公信从文王“能求士者智也”的思想。能求士,其前提显然是要能知人。可见所谓智,从根本上说就是能知人。而这一思想,在孔子那里也表现得更为清楚:《论语·颜渊》篇樊迟问“知(智)”,子曰:“知人。”直截了当。当然,《尚书·皋陶谟》已有“知人则哲”的说法。但毕竟没有直言“知人则智”。又《论语·卫灵公》篇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而《尧曰》篇明言:“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韩诗外传》卷七引孔子曰:“知贤、知(智)也。”可见他也认为知人就是智,与文王、周公所主张者一致。当然,老子也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三三章)的讲法,盖与孔子同源。

    (七)“智气简备”

    《逸周书·官人》篇周公述文王“观色”有云:“知(智)气简备,勇气壮力。”“简”,即简约。说明在周公看来,智者必有简约之气。简约之气,自然包括言语在内。《论语·为政》篇记孔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智)也。”为什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就是知 (智)呢? 《韩诗外传》卷三引孔子另一段话作了说明:“故君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言之要也。……言要则知。”“要”,即简。可见其思想是一致的。

    以上七个方面的对比,足以见出孔子的“智”思想确与文王、周公有关。

 

    三,孔子 “礼”学思想的渊源

    孔子一生好礼。《史记·孔子世家》说他“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平时“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在乡里,“享礼,有容色”(《论语· 乡党》)。后来又曾“适周问礼”。周游列国期间,也不忘率领弟子们习礼,并曾被宋国的司马桓魋派人砍了习礼其下的大树。而六经中的《礼经》(即《仪礼》),更是由他亲手所编辑。除爱好周礼之外,他甚至对殷礼、夏礼,也有研究。比如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 (《论语·八佾》)孔子为什么对礼如此喜好,如此执着呢?除了他本身的爱好之外,无疑还有他对礼的重要性的认识。比如他曾对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说明他把礼看成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在回答鲁哀公问礼的时候,他指出:“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礼记·哀公问》)说明他认为礼是整个社会的纲领。在回答弟子言偃问“礼”之时,又说:“夫礼,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礼记·孔子闲居》)可见已经把礼提到了关乎生死存亡的高度。所有这些,说明他有浓厚的礼学思想。那么他的礼学思想是从哪儿来的?是否也与周公有关呢?或者说他梦见周公也与此有关呢?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进行对比,以明其渊源:

    (一)对“礼”“乐”关系及意义的认识

    乐,是用来配礼的。周公制礼作乐,人所共知。《逸周书·世俘》篇记武王灭商以后举行典礼,就有与之相配套的乐。从中可以看出周代礼、乐一家、无乐不成礼的制度。这无疑与周公有关。周公自己,也喜言“礼乐”,并认为“礼乐”是“君子”所有事。如《逸周书·大聚》篇周公论治政的方法,云:

    立君子以修礼乐,立小人以教用兵。

    《本典》篇记周公答成王之问,云:

    是故奏鼓以章乐,奏舞以观礼,奏歌以观和。礼乐既和,其上乃不危。

    可以看出,周公制礼作乐的本来目的,完全是为了政治,从根本是为了“其上不危”。既如此,那么其“上”就必须知礼乐、达礼乐。孔子之时,虽已是礼崩乐坏,但他也不忘“礼乐”二字。 《礼记·孔子闲居》篇记孔子曰:

    夫民之父母乎,必达於礼乐之原。

    不仅“礼”、“乐”并称,而且明确指出民之父母必明达礼乐之原。孔子所言“民之父母”尽管是在解诗,但无疑也相当于周公所言的“上”。可见其思想也是一致的。《论语·季氏》篇记孔子曰: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又云: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阳货》篇记孔子曰: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也是“礼”、“乐”并称,而且认为礼乐征伐必自天子出。应该承认,孔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思想,与周公制礼作乐以维护统治的思想是一致的。这就说明,他们在“礼”“乐”意义方面,认识也是一致的。另外《泰伯》篇载孔子言“立於礼,成於乐”,似乎也与以乐成礼的周公之制有关。

    (二)对“礼”与“君子”关系的认识

    如前所引,《逸周书·大聚》篇记周公云“立君子以修礼乐”,说明在周公那里,礼乐属“君子”所有事,是与“君子”相对应的。也就是说,君子必须明礼、有礼。《论语·卫灵公》篇记孔子亦曰: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又《颜渊》、《雍也》篇“子曰”两言“君子博学於文,约之以礼”。可见孔子也认为君子必须知礼,礼是君子所必备。《子罕》篇颜渊评孔子对他等弟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颜渊等人,自然是君子了。可见孔子是把礼施于君子。又《宪问》篇子路问成人,孔子曰: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成人,即今所谓完人。完人,自然更属君子了。可见在对“礼”与“君子”的关系上,孔子与周公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三) 关于“富贵者”对“礼”的态度

    《逸周书·官人》篇周公为成王述选官察人之“六征”,其“观诚”一项开首曰:“富贵者观其有礼施,贫贱者观其有德守。”说明他对富贵者看重的是礼和施,认为富贵者有礼施,才是可用之人。《论语·学而》篇记: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可见他也认为富者必须好礼。又《礼记·表记》引子之言曰:富而有礼,惠而能散。

“散”,即所谓施。可见与周公的说法完全一致。

    (四)关于“礼”与言语的关系

    《逸周书·官人》篇周公论“观志”,有言:

    其礼先人,其言後人……曰[日]益者也。

    所谓“其礼先人,其言後人”,意思是说:礼要行在人前,话要说在人后。言下之意,说话必须服从于礼。《论语·子路》篇孔子曰:

    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似也有相通之处。

    (五)关于君、民与“礼”的关系

    《逸周书·本典》篇载周公曰:

    生之乐之,则母之礼也;政之教之,遂以成之,则父之礼也。父母之礼以加于民,其慈□□。古之圣王,乐体其政。
 
    父母之礼以加于民,这样的君主无疑就是民之父母。《礼记·孔子闲居》篇记孔子言:“夫

    民之父母乎,必达於礼乐之原。”似与之不无关系。

    (六)关于“礼”与“敬”“让”关系

    《逸周书·大匡》篇记武王曰:

    顺维敬,敬维让,让维礼。

    这里的“维”同“唯”,表示只有。全句意思是说:和顺只有(必须)恭敬,恭敬只有(必须)谦让,谦让只有(必须)知礼。可见武王认为,知礼就会有敬、让,而且必须敬、让,礼与敬、让是分不开的。《论语·八佾》篇记子曰: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篇记子曰: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可见也认为为礼必须讲究礼让,讲究敬。《先进》篇孔子说他“哂”(讥笑)子路的原因,是因为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可见他也认为礼与让是一体的:完全一致。

    (七)谨于“礼”的态度

    《礼记·礼运》篇记孔子曰: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於礼者也。

    可见他认为武王、周公均属于谨于礼者。谨于礼,就是谨慎地、严格地按礼办事。而作为平民,孔子对礼有同样的态度。比如《论语·颜渊》篇他解释“克己复礼”说: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复合于礼。可见他对也主张严格按礼办事。

    以上几方面的对比,说明孔子的“礼”学思想确与周公及武王有关,而主要来自周公。

    四,孔子“忠信”思想的渊源。
 
    《礼记·儒行》篇曰:“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又曰:“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可见儒家对“忠信”的重视。忠信是什么呢?忠信,就是真心诚意,就是忠诚老实,就是守信不欺。儒家重视“忠信”,无疑与孔子之倡导有关。因为孔子一生主张“忠信”,要求人们皆讲“忠信”。如云: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论语·颜渊》)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

    可见他把“忠信”与德结合在一起,不仅要求心主忠信,还要求言语要忠信,并把它看成是立身行世的保障。所以他又说:

    君子……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论语·学而》)
 
    所谓君子者,躬行忠信,其心不买。(《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是具体要求君子讲忠信。《大戴礼记·小辨》篇记鲁哀公问学,与孔子有如下的对话:

    公曰:“然则吾何学而可?”

    子曰:“行礼乐而力忠信,君其习可乎?”

    公曰:“多与我言忠信,而不可以入患。”

    子曰:“毋乃既不明忠信之备,而口倦其君,则不可而有;明忠信之备,而又能行之,则可立待也。君朝而行忠信,百官承事,忠满於中而发於外,刑於民而放於四海,天下其孰能患之?”

    公曰:“请学忠信之备。”

    子曰:“唯社稷之主,实知忠信。

    可见他也要求君主讲忠信。又《韩诗外传》卷六载:

    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入境而善之,曰:“由恭敬以信矣。”入邑,曰:“善哉!由忠信以宽矣。”至庭,曰:“善哉!由明察以断矣。”子贡执辔而问曰: “夫子未见由,而三称善,可得闻乎?”孔子曰:“入其境,田畴草莱甚辟,此恭敬以信,故民尽力。入其邑,墉屋甚尊,树木甚茂,此忠信以宽,其民不偷……

    可见他还要求一般从政者也讲忠信。至于分言“忠”和“信”,就更多。如云:

    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礼记·儒行》)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季氏》)

    圣,知之华也;知,仁之实也;仁,信之器也;信,义之重也;义,利之本也。 (《大戴礼记·四代》)

    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则义不壹、行无类也。(《礼记·缁衣》)

    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等等。另外《论语·述而》篇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四教占了二教,足见孔子对忠、信的重视。

    不可否认,西周春秋时代的人,普遍讲究忠信,如《国语》卷三载:

    晋孙谈之子周适周,事单襄公,……言敬必及天,言忠必及意,言信必及身。

    是晋人之子言忠、信;卷八载:

    伐虢之役,师出於虞。宫之奇谏而不听,出,谓其子曰:“虞将亡矣!唯忠信者能留外寇而不害。除闇以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是虞人言忠、信;卷十七载楚国叔时曰:

    且夫诵诗以辅相之,威仪以先後之,体貌以左右之,明行以宣翼之,制节义以动行之,恭敬以临监之,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教备而不从者,非人也。

    卷十八下载楚之观射父对昭王曰:

    宗庙之事,昭穆之世,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威仪之则,容貌之崇,忠信之质……天事武,地事文,民事忠信。

    是楚人言忠、信,等等。当然,《左传》之中言忠信者亦有不少。然而我们不可设想,孔子的忠信思想是受这些人的影响。因为一则他们所言忠信不够集中,二则孔子未必闻知他们。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孔子的忠信与这些人所讲的的忠信,有共同的源头。

    源头在哪里呢?考之文献,也当在文王与周公。《逸周书》对此,多有反映。如《常训》篇言“九德”,已含“忠”“信”。而《常训》篇据《周书序》与文王有关。 《文酌》篇记文王“四教”,有“守之以信”。《大匡》篇记文王匡灾之法有:

    赋洒其币,乡正保贷;成年不偿,信诚匡助,以辅殖财。

    《小开》篇记文王之言有“倍(背)信何谋”。《文传》篇记文王告太子发之言有:

    厚德广惠,忠信爱人,君子之行。

    《文政》篇记武王命管蔡循文王之政,其“九行”有“信”,“九守”有“信守维假(至)”、“戒(界)守维信”。《官人》篇载周公述文王观人之“六征”,其中有言:

    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乡党之间观其信诚。

    合志而同方,共其忧而任其难,行忠信而不疑,迹隐远而不舍,曰交友者也。

    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

    而《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篇记此更直述为文王之言。 可见文王确已倡言忠信,而武王、周公继承了他的思想与主张。后来周公言忠信者还有很多。如《柔武》篇记周公曰:

    故必以德为本,以义为术,以信为动……

   《宝典》篇记周公曰:

    言有三信,信以生宝,宝以贵物。物周为器,……信无不行。

    三信:一,春生夏长无私,民乃不迷;二,秋落冬杀有常,政乃盛行;三,人治百物,物德其德,是谓信极。

    这是从自然界之信诚,延申到人之信诚。 《大戒》篇记周公答成王之问,有言:

    辑佐之道:上必尽其志,然後得其谋;无弃其信,虽危不动;贞信以昭,其乃得人。

    可见周公确实也主张忠信。《成开》篇记周公开告成王曰:“在昔文考,躬修五典。”其“五典”之二为“显父登德,德降为则,则信民宁”。《本典》篇记周公告成王再一次提到“显父登德,德降则信,信宁”,并且冠以“臣闻之文考”。可见讲“信”,确为文王所倡。另外值得一提的:文王讲究“信守维假(至)”,即信以至极守。就是说信必须极,不能有丝毫之不信,否则“信”就守不住。而在周公,也讲“是谓信极”。可见完全是继承了文王的思想。显然,我们不能说这些材料全都是伪造的。

    对比之下,孔子“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之说,与文王“厚德广惠,忠信志(慈)爱,君子之行”相合;其言君子主忠信、君子行忠信、君子言思忠,把君子与忠信联系起来也与之相合;称君子“躬行忠信”,与文王、周公所共主之“行忠信而不疑”相合。可见孔子讲“忠信”,与文王有直接关系,说明其源头确在文王那里;而周公,则完全继承了文王的思想。仔细分析,孔子讲“忠信”,似与周公思想也不无直接关系。比如其“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则义不壹、行无类”,及“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的讲法,似与周公“辑佐之道:上必尽其志,然後得其谋;无弃其信,虽危不动;贞信以昭,其乃得人”之言有关;其君子比德於玉之说,似与周公“必以德为本,以义为术,以信为动”之言有关;其“言忠信”的主张,似与周公“言有三信”之说有关;其“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似与周公“君臣之间观其忠惠”之言有关。所以,孔子讲“忠信”,当是受文王与周公思想的共同影响。

    由此看来,孔子梦见周公,思其“忠信”也是缘由之一了。

    五,孔子“慈”、“孝”、“悌”、“友”思想的来源

    “慈”、“孝”、“悌”、“友”,是孔子儒家所提倡的四种体现人伦关系的道德规范,也是孔子儒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慈”,是指父母对子女(有时包括长辈对晚辈)的爱护;“孝”,是指子女对父母(有时包括晚辈对长辈、弟子对师长)的尊养;“悌”,是指弟弟对兄长的恭顺;“友”,是指兄长对弟弟的友爱。孔子生平,讲究“慈”“孝”“悌”“友”。《家语·礼运》篇记孔子曰:“父慈子孝,兄良(友)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义,宜也。“人义”,就是人之所宜,也就是人所应该做、应该具备的。以之提高为“人义”,足见其对此规范的重视。不可否认,讲“孝”,是中华民族远古以来就有的优良传统。如《尚书·尧典》中记舜“克谐以孝”,《太甲中》记伊尹之言也讲“奉先思孝”。但将“慈”“孝”“悌”“友”等结合起来并言之最多、对后世影响最大者,则莫过于孔子。那么他的这种思想又源于何处呢?下面以其称道的习惯进行探索:

    (一)“孝”、“悌”连言

    “孝”、“悌”连言,是强调子弟对父兄的责任。考之文献,整个春秋时期,孔子几乎是唯一善言“孝”、“悌”之人。如他说:
 
    孝,德之始也;弟(悌),德之序(次)也。(《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家语·弟子行》)

    上敬老则下益孝,上顺齿(敬事年长)则下益悌。( 《大戴礼记·主言》)

    孝以事君,弟(悌)以事长,示民不贰也。( 《礼记·坊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 《论语·学而》)

    可见他主张“孝”、“悌”。考“孝”、“悌”之说,最早见《逸周书》。《逸周书·宝典》篇记周公告成王修身之“九德”:“一孝,子畏哉(裁),乃不乱谋;二悌,悌乃知序,序乃伦,伦不腾,上乃不崩。”《大匡》篇记周公曰:“士惟都人,孝悌子孙。”《大戒》篇记周公告成王曰:“予惟重告尔:……无擅于人,塞匿勿行,惠戚咸服,孝悌乃明。”皆与周公有关。另外《诗经·卷阿》篇曰:“有孝有德,以引以翼。岂弟(悌)君子,四方为则。”亦言“孝”“悌”。而据《诗序》,《卷阿》乃“召康公戒成王也”。召康公晚于周公,其说当本周公。可见连言“孝”、“悌”,源头在于周公。而“孝,德之始也;弟(悌),德之序也”的说法,正与周公“九德”之“一孝”、“二悌”说相同。因为“始”,就是一;“序(次)”,就是二。可见孔子之说有可能直接本于周公。

     (二)“慈”、“孝”连言

    “慈”、“孝”连言,是强调父子双方的责任。孔子有连言“慈”、“孝”的习惯。如前所引之“父慈子孝,……谓之人义”即是。又如他说:

    哀爱无失节,是以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大戴礼记·四代》)

    为父不慈妨於政,为子不孝妨於政。(《大戴礼记·四代》

    父母在,不称老,言孝不言慈。……君子以此坊民。民犹薄於孝而厚於慈。(《礼记·坊记》)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

    无疑也是春秋时代言“慈”、“孝”最多者。又《国语·齐语》载:

    正月之朝,乡长复事,君亲问焉,曰:“於子之乡,有居处好学、慈孝於父母、听惠质仁,发闻於乡里?有则以告。……齐桓公又问焉,曰:“於子之乡,有不慈孝於父母、不长悌於乡里、骄躁淫暴、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

    看来春秋时齐国乡里也讲“慈”、“孝”,但它绝不是孔子讲“慈”“孝”的源头。因为还有更早的记载:

    《逸周书·官人》篇记周公述文王官人之法曰:“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大戴礼记·文王官人》同)

    《逸周书·宝典》篇记周公告成王修身之“九德”:“一孝,……;二悌,……;三慈惠……”

    都与周公有关。无怪乎齐之乡里也讲“慈”“孝”,看来当是西周以来的遗俗。所以,孔子讲“慈”、“孝”,其源头亦当在周公那里,或者更要早到文王。

    (三)“孝”、“友”连言

    “孝”、“友”连言,主要是强调同时善事父母、善待兄弟。

    《论语·为政》篇记: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是他主张“孝”、“友”,但直接引用于《书》。考今《尚书》无此文,当是佚《书》。但今本《尚书》也有类似的话。如《康诰》篇记:

    王曰:“封: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于父不能字厥子,乃疾厥子;于弟弗念天显,乃弗克恭厥兄;兄亦不年鞠子哀,大不友于弟。”

    这里的“王”,正是摄政王周公。可见周公有此思想。又《周礼·司徒》“六行”以“孝”、“友”为首,《仪礼·士冠礼》有言“兄弟具来,孝友时格”。周公 “制礼”,人所共知。所以《礼》中之言,也当与周公有关。另外,《诗经·六月》篇也有“张仲孝友”的话。而《六月》诗,则正是周公东征时候的作品。又《逸周书 ·官人》篇周公述文王官人之法曰:“父子之间观其孝慈,兄弟之间观其和友。” 看来“孝”、“友”之言,确与周公有关。所以,孔子言“孝”、“友”,源头亦当在周公。

     综上可见,孔子“慈”、“孝”、“悌”、“友”的思想,皆源于周公。

    六,孔子“让”德思想的来源

    孔子一生主张敬让,躬行敬让,视敬让为美德利器。比如他说:

    恭近礼,俭近仁,信近情。敬让以行,此虽有过,其不甚矣。(《礼记·表记》)

    是说敬让于人之修养大有裨益。《论语·学而》篇载:

    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说明孔子自己力行于让,而且能因让而得。敬让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论语·八佾》子曰: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连在唯一需要争的事情上也要“揖让”,说明他要求君子于敬让当无处不行。不唯君子,普通百姓也要讲让。如他说:

    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有所让。

    君子贵人而贱已,先人而後己,作让有国家者,贵人而贱禄,兴让。

    善则称人,过则称己,让善。(《礼记·坊记》)

    无疑是希望民皆有让德。不唯民需有让,治民有国者亦需有让。他说: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里仁》)

    “何有”,表示不难。可见他认为礼让不仅有益治国,而且还是行“礼”的前提与保障。所以当子路率尔而对“千乘之国,摄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的时候,“夫子哂(笑)之”,并解释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先进》)正因为此,他极力称道能让之人。如他说: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

    以天下让,固属大让。大让有三,故视为“至德”。可见他视让为一种美德。

    如众所知,孔子的让德思想,对后世中华民族敬让传统的形成,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至今有其生命力。事实上,孔子的让德思想也有其源头。他自己就曾说过: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礼记·礼运》)说明他的让德思想,有可能学于“六君子”。 “六君子”各如何讲让呢?

    禹之讲让,见《尚书·尧典》,文曰: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谁)?”

    佥曰:“伯禹作司空。”

    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

    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
 
    是让司空之职。又《大禹谟》曰:

    帝曰:“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总(统领)朕师(众)。”

    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帝念哉!”

    是让统帅之职。《大禹谟》又曰:

    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朕言不再。”

    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从。”

    是让“元后(大君)”之位。看来禹是确有让德。

    汤之讲让,亦指以天子之位让。《逸周书·殷祝》篇载:

    汤放桀而复薄(亳),三千诸侯大会。汤退,再拜,从诸侯之位。汤曰:“此天子之位,有道者可以处之。天子,非一家之有也,有道者之有也。故天下者,唯有道者理之,唯有道者纪之,唯有道者宜久处之。”汤以此让,三前诸侯莫敢即位,然后汤即天子之位。

    其让亦不可谓不大。

    文王之讲让,如《逸周书·程典》篇载文王命三忠(吏)之言曰:

    力竞以让,让德乃行。

    可见他不仅要求让德流行,而且主张人人力争于让。《大戴礼记·文王官人》记文王观人“揆德”有“少言如行,恭俭以让,有知而不发,有施而不置,曰谦良者也”之说,也是其证。又《逸周书·度训》篇曰:

    力争则力政,力政则无让,无让则无礼,无礼,虽得所好,民乐乎?
 
    而《度训》篇,据《周书序》与文王有关。又《史记·周本纪》载:

    西伯(文王)阴行善,诸侯皆来决平。于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诉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俱让而去。

    可见文王之国确有让德流行。

    武王之讲让,《逸周书》亦有记载,如《文政》篇记武王述文王之政“昭九行”“济(去)九丑”,“九行”之三即为“让”,而“九丑”有“思让丑残”;《大匡》篇记武王诰管叔之言有“昭让非背,背党(众)雍德;德让于敬,思贤丑争”及“顺维敬,敬维让,让维礼”的说法,等,皆武王讲让之证。又《和寤》篇载:

   (武)王乃厉(励)翼于尹氏八士。唯固允让。德降为则,振于四方。

    是说武王嘉奖治事大臣中的八人,八人坚决诚恳地辞让,结果其让德下到臣民百姓,成为典式法范,影响了远近四方。可见武王之国也流行让德。——与文王何其相似?

    周公之讲让,亦有多见。如《逸周书·宝典》篇周公论“十奸”,有“比誉干让”之言;《大开武》篇周公论“十淫”,有“丑不足,民乃不让”之语。又《本典》篇记周公告成王之言曰:

    均分以利之安,□利用以资之乐,明德以师之让。

    皆其证。

    观上可知,孔子“让”德思想源于“六君子”,诚然事实。

 

    七,孔子“命”学说的来源

    一般认为,孔子不是宿命论者。可是,他毕竟也讲“命”。比如他说: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论语·为政》)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那么他所讲的这几处“命”,各是什么意思呢?

    首先,“五十而知天命”,明确说明是天命。什么是天命呢?顾名思义,就是上天之命。古人认为,上天是有意志的,所以能有命。既然是上天之命,自然就非人自身所能左右和改变。那么具体到个人,天命就只能是自身的命运。因为命运是人自身无法改变的。可见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是指到了五十岁,他才知道了自己的命运。显然,这与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等说法是一致的,都指自身言。所以,这里的“天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天命。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并没有明言什么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绝非人之命。就是说它肯定不是指某个人所发出的命令。因为知人之命与“君子”无关。既如此,那它就只能是指天命了。而作为“君子”所必备的条件,他所知之天命,必也不能是一般意义上的天命,而也只能是自身的命运:可见也是指命运。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此言的背景是:鲁国一个叫公伯寮的家伙,向权贵季孙谗诉子路,诋毁他。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服景伯,把事情告诉了孔子,并且对孔子说:季孙虽已经被公伯寮所蛊惑,但我还是有能力把公伯寮在街头上斩首示众。于是孔子说了这番话。这里的“道”,即 “吾道一以贯之”之道,指孔子自己所主张所倡导者。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也主张“道”,推行“道”。所以孔子认为即使季孙听信公伯寮而不任用子路,也不影响 “道”的行与废。为什么公伯寮谗诉不影响“道”的行与废呢?因为“道”的行与废是“命”,而公伯寮不能如“命”何,就是说公伯寮不能改变“命”。那么 “命”是什么呢?显然非人之命。所以肯定也是指上天之命。而“道”之行与废,上天不可能有具体的命。所以,这里的上天之命,又只能是指一种具有必然性的、非人力所能决定和改变的东西。显然,这也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天命。

    君子所畏之天命,显然也不是上天什么具体的命,而只能是指所有具有必然性的东西,当然也包括人的命运。

    以上分析说明,孔子所言的“天命”,不是上天具体的命(令),只是一种具有必然性的、人不可抗拒和改变的东西,其中包括人的命运。而其所谓“命”,则是 “天命”的简称。总之,孔子的“天命”,已非原始意义上的上天之命。那么,对“天命”的这种理解,是否孔子自己所创呢?让我们看看孔子以前的“天命”:

    众所周知,古史中有文王受命之说。 如《尚书·无逸》云:“文王受命惟中身。”文王受命之命,自然是指天命。 《逸周书·五权》篇曰:“昔天初降命于周,维在文考克致天之命。”指同一件事。文王受了什么天命呢?

    《逸周书·商誓(哲)》篇记武王诰商旧臣百姓曰:

    ……上帝弗显,乃命朕文考曰:“殪商之多罪纣! ”肆予小子发弗敢忘天命。朕考胥翕稷政,肆上帝曰必伐之!

    上帝,就是天。可见其天命是具体的,有命辞。

    武王以下,言天命最多者为周公。如《尚书》载:

    延洪惟我幼冲人嗣无疆大历服。弗造哲迪民康,矧曰其有能格知天命?……尔亦不知天命不易。……天命不僭。 (《大诰》)

    尔曷不夹介乂我周王享天之命?今尔尚宅尔宅,畋尔田,尔曷不惠王熙天之命?尔乃迪屡不静,尔心未爱。尔乃不大宅天命,尔乃屑播天命。( 《多方》)

    告尔多士:予惟时其迁居西尔,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宁,时惟天命。无违!朕不敢有後。无我怨!……予一人惟听是德,肆予敢求尔于天邑商?予惟率肆矜尔。非予罪。时惟天命。 (《多士》)

    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天命不易。 (《君奭》)

    严恭寅畏天命”。 (《无逸》)

    无坠天之降宝命。 (《金縢》)

    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酒诰》)

    等等,不胜枚举。又《逸周书》记周公之语同样多言天命。如云:

    在(存)周,其维天命。……废令无赦,乃废天之命?”(《大开武》)

    天命无常,敬在三机。(《五权》)

    等等。

    周公所言“天命”有何特点呢?可以看出:首先, 周公所言的天命,已不能指出其具体的命辞。其次,“天命”,已成为上天意志的代称。

    既是上天的意志,自然就有其不可抗拒性,自然也就不是人的意志所能改变的。所以周公要求“无违”,要求“敬”。既如此,从中引发出人的命运的意思,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事实上,周公所言“命”,已隐约含有命运的意思。如上引《多士》篇所云,周公一再告诫殷旧臣:“迁居西尔”(把你们迁居西方),“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宁,时(此)惟(为)天命”(不是我个人秉性好动,这是天命);我只听用有德之人,而不敢从商邑之人中求官,也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天命。既是天命,就等于是你们命中注定的,是你们的命运。由此可见,孔子对“天命”的理解,与周公对“天命”的认识有直接的关系。 另外,周公也单言“命”。如云:

    王其敬命! (《大开武》)

    天下(衍)不虞周,惊以寤王,王其敬命!(《寤儆》)

    也皆指天命。与孔子以“命”为“天命”的简称是一致的。所以,孔子的“命”学亦当源自周公。

    以上可见,孔子儒家思想的各主要方面皆与周公乃至文王有关。毫无疑问,周公思想应是孔子儒家思想的主要源头。而孔子儒家思想,只能说是对西周以来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看来中国思想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要比我们以往想像的更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鲁文化—齐鲁荟萃—孔子的主要理论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义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礼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齐鲁文化—齐鲁荟萃—孔子的财富观
财富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分。对精神财富,孔子的论述丰富且发人深思。本文只谈孔子的物质财富观。过去研究孔子的思想论著,对孔子思想做过多方面的分析论述,但对孔子的财富观似未有足够的重视。其实,研究作为孔子经济思想重要组成部分财富观,不但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孔子,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对现实倡廉,规范市场经济,发展企业文化,促进一批有教养善于经营管理的儒商形成等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对于物质财富,不同时代其具体内容和含义有不同。孔子生活的时代关于物质财富观念当然与现代不会完全相同,但有一点基本的不会变,即可满足人们生活欲望和值得点有珍贵之物,用现代经济学话说,即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物化劳动才能成为财富。财富占有与私有观念是同时产生的,而私有观念的产生又要以劳动生产力的进步提高能生产足够的生活资料并有剩余为前提,只有有剩余的物化劳动才有有可能占有的财富。孔子生活的时代,达到生产剩余产品的水平早以为历...
· 齐鲁文化—齐鲁荟萃—孔子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
· 齐鲁文化—齐鲁荟萃—儒的演变
按照胡适的分析,以治丧相礼为主要事务的儒者阶层至少在殷代已逐步脱离直接劳动者而相对独立。也由于他们脱离直接劳动,故久而久之就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非体力劳动阶层。他们的职业相对低贱,收入也相对菲薄。但是由于他们有了相当的余暇时间,从而使他们有条件、有可能且也需要那些礼仪形式与礼仪理论。而正是这种职业性的需要,使得那些原本并不复杂的礼仪形式变得越来越繁琐,越来越需要一个专门的智者阶层才能掌握。《淮南子·要略》说,"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儒,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服伤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quot;这里所说虽为周代之后的事,但我们由此也不难想见儒者素来所重视的礼,在儒学成立之前实际上存在一个由简而繁的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应该发生在殷代,否则便无法说明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时何来那么多的资源凭借。殷代的详细情况,我们现在知道的还不算太多。但殷人极端重视宗教礼仪,则不仅有...
· 齐鲁文化—齐鲁荟萃—儒的成立
西周政权将这些殷代遗民集中安置在宋、卫、鲁、燕、齐等地之后,基本上解决了殷代遗民的问题。但是,由于这些殷代遗民集中在一起,他们虽然已无力反抗西周政权的统治,无法实现殷商的梦想,但他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却无法真正认同周人的统治,不时进行一些小规模的骚乱,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于是为了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周王朝在全国政权初步巩固以后,又把姬周王族中最为可靠和最有力量的亲属分封到殷代遗民集中居住的地区。如周公之子伯禽封鲁,石公之子封燕,太公望封齐等。这样一来,在殷代遗民的聚居地的最高统治者实际上都是用王室中最有权势的人物。于是,包括儒者在内的殷商遗民便实际上被用人分而治之。殷代遗民被分而治之后,反抗的可能性就更微乎其微。但作为新兴统治者的周人在夺取政权之后,实际上也面临一个规范制度、重建秩序的迫切任务。于是在西周初年便有周公制礼作乐的事情发生。但从西周初年周人的实际文化状况看,单独凭借周人的努力根本...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