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稷下渊源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84
转发:0
评论:0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稷下渊源,齐文化遗产既是中国地域文化遗产的一个大宗,也是综合性全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

  齐文化遗产既是中国地域文化遗产的一个大宗,也是综合性全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判地继承这一份遗产,使之为当代文化建设服务,是齐文化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考察齐文化源流可以分为三大段:周初以前的齐地文化是东夷文化的一个特殊地域形态,其进化发展虽与内地文化同步且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主导因素大致皆出于当地土著夷人文化;两周时期(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严格意义上的齐文化逐渐化入广义的中原文化,一方面具备了华夏民族文化的一般性特征,同时又完整地保存着自己的特质,以其流动性极强的创造活力和高度发达的形态,成长为大一统之前中国地域文化的表率——星汉灿烂的齐学,因之和根底深厚的鲁学一起,成为后世中国文化精神的两大源头;秦汉以降,齐文化演化为大中原文化覆盖下的山东半岛地区文化,虽与时俱进,日趋同一,而仍长期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借鉴齐文化,在总体上有几点值得特加重视。 
  第一是它的变革传统。齐文化是尚变道的,不像鲁文化那样拘守成规。这点在周以前的考古文化中就有反映,至太公封齐,则因任风俗,尊贤尚功,变中求进,形成不拘于传统的意识。可惜西周时的这方面资料难以详考。桓、管以后,齐国的变革一波接一波,在盛衰不常中求发展,直到灭亡也还基本上是个领衔的大国。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向后看、图现成都没有出路。我们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得不断变下去,难也得变。让历史为现实服务,好好反思一下齐文化,会得到不少启悟。 
  第二是它的开放传统。齐文化的变革并不是仅靠内部挖潜,因为它古时相对地处偏远,底子薄,框框少,故接受外来文化的能力强,变化亦快。例如胶莱平原一带的龙山文化水平颇高,可能就是受时代的内地文化影响而造成的,与后来甚不突出的岳石文化反差颇大。这方面西周以前的情况还不太明了,至于战国时代的稷下之学,则已成为各地学术文化自由输入的大本营,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没有对外来先进文化的认同和借鉴,变革求强就是一句空话。这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大致已形成共识,无须多言。 
  第三是它的自主传统。我们说齐文化主变、开放,但它的自主性始终不变。晏子讲以礼治国,倡节俭力行,应该相信他的主张不是虚玄套,不过晏子相齐的骨子里头,还是把辅之以弹性外交的立功强国放在第一位,所以他依然摈斥孔子一类的大儒,不用繁琐的儒学移风易俗。然齐文化最终还是接受“周礼”,自孟子之后儒学大面积侵入齐学是其证。只是儒学东传之后便齐化了,同时齐学本身仍保持着固有的重法传统,以致荀子的学术儒法并重甚至百家兼包,弄得后人不好给他划流派——其实他就是兼收并蓄的齐学的总代表。稷下学术的主导势力一度是道法家(黄老之学),兵学、阴阳学皆一枝独秀,还有其他诸多流派,几乎都是齐化的。“变”不等于失去自己,在今日世界潮流中展望中国文化的发展,回头看看齐文化的历史踪迹是饶有兴味的。 
  齐文化的鲜明特点太多了,斑斓难描。总之,它是变道的、开放的、创造性的、功利主义的,既有简易、舒缓、阔达的飞动灵性,又有很强的自信、自主、自强意识。当然,对齐文化的历史流弊也应给以揭发批判。譬如桓、管的“霸道”在理论上并非无可议之处,古齐地的社会生活有时也相当无秩序,功利和开放的负面效应不容避讳,至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污滥行为也须放到文化进变的轨迹中给以针砭和加以反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陶器
陶轮的使用用陶轮制作陶器,是龙山文化手工业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陶轮是一人固定在直立的短轴上的圆盘。制作隐器的时候,把一块陶土放在圆盘上面,然后转动陶轮,借着陶轮急速转动的力量,拉动陶土。想让陶器的肚子大一些,就向外拉;想让口小一些,就向里收。随着手势的开合,可以塑出不同形状的陶器来。用这种轮制方法制作出来的陶器,厚薄均匀,形状规整;生产效率也比徒手制作提高了好几倍。这种陶器的特征,是在器面上有一圈圈的弦纹,底部也有同心圆线条的割断痕迹。徒手制作在各地龙山文化遗址里发现的陶器,并不是都用陶轮制作的,还有许多仍旧是徒手制作的。当时,徒手制作陶器,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把调好的陶土搓成泥条,再把泥条圈起来盘成所需要的器形,这叫作螺卷法。另一种方法是先做成宽宽的泥片,再把泥片卷成圆圈,一个接一个地堆成器形,这叫作垒筑法。陶窑龙山文化陶窑的构造,也比以前进步了。不但窑室扩大了,可以烧制更多的陶器;而...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生产活动
农业工具当商代前期的奴隶们从事农业生产时,他们已不再用双手或木棒刨土,也不再仅仅靠一些磨制的石器来进行生产。在更多的情况下,他们尽管还使用石斧、石石奔、石刀、石镰、石铲、石凿等石制生产工具,以及祖先传下来的蚌镰、蚌铲、骨斧、骨刀、骨铲等蚌器和骨器,但是,一种新型的生产工具—金属工具诞生了。它的出现使过去一切质料的工具都相形见绌。这就是说,这时虽然还大量存在着石器,并混合使用着骨、蚌乃至木器,但却开始了由石器向金属工具过渡并逐渐进入以金属工具为主的时代。商朝的生产工具,主要的已经不是石制工具而是金属工具。商代前期的郑州商代城也应如此。当奴隶们在田野里进行松土、播种、除草、收割等作业时,他们的手里已经增添了铜钁、铜铲、铜刀等金属生产工具了。它很象斧,却不是斧,呈长方形,后部中间是空的,为的是装木柄。带柄的铜钁用来疏松土壤,进行播种,实在是很理想和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它和其他的青铜工具,农业生产大...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从姜炎文化看齐文化的渊源
所谓齐文化,就是齐地齐人一组组共同体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在历史过程中累积的一切生产、生活样式,行为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赖以创生的思想、情感、观念、知识、科学、技术等,以及蕴藏着其文化信息的人工制品的总和。齐文化形成于西周初叶的周王室封邦建国,与鲁文化等融合于西汉前期的“独尊儒术”。今山东省淄博市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姜太公是齐文化的缔造者。然而齐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早在齐文化形成之前,齐文化的基因便已孕育于我国上古时期的东西部两大文化圈之中了。所谓东部文化圈,意指我国先周时期,在以今山东为中心,延及辽东半岛、苏北淮河下游、豫东、冀东南等广大地区范围内,由一定数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因素,以程度不同的凝结形式所构成的一组组文化丛。这一文化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即东部地区史前考古文化、东夷文化和裂变的殷商文化。西部文化圈,相对于东部文化圈而言,因其所处方位在西故名。...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稷下学派与百家争鸣
战国时代,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急遽转化的历史时期,在这社会大变革中,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从不同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著书立说,议论政治,阐述哲理,展开思想上的斗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据史载,当时齐国,曾在齐都临淄稷下,造了高门大屋招徕贤土,诸子学派多来云聚,争鸣蔚然成风,成为战国时代最兴盛的国家。“稷下”的来历,一说,因齐都南隅有稷山,临淄在其北侧而得名;一说,齐都临淄西门原有稷门,学宫营造其外,故称“稷下”。由于史书未载清确切方位,今说法不一。然而,齐国设“稷下学宫”的事实是毫无疑义的。当年各国许多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不远千里,前来讲学,进行不治而议的自由辩论,人们称这些人为“稷下先生”。他们各自所集的门徒称为“稷下学士”。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以稷下学派为中心的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在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一向为人所称道。稷下学派的历史较长,早在齐威王...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齐鲁文化的源流
齐鲁文化,确切地说,不是一种单一的文化,而是齐文化和鲁文化的融合。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而东临滨海的齐国却吸收了当地土著文化(东夷文化)并加以发展。两种古老文化存在差异,相对来说,齐文化尚功利,鲁文化重伦理;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齐文化与鲁文化的形成及融合1982年夏,考古工作者在沂河、沭河流域发现了若干组细石器埋藏点,并命名为“沂沭细石器文化”,据考古研究,可能就是北辛文化的源头。这一关键环节的发现,使沂沭的旧石器文化与北辛文化之间找到了联结点,并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谱系连接起来,组成了鲁南地区的中国史前文化的完整序列。而这一山东的史前文化,就是山东的土著居民东夷人创造的,土生土长的东夷文化。其中大汶口文化是以泰安的大汶口遗址命名的,分布范围广泛,距今约6000年...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