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齐鲁文化—文化探源—鲁人俗俭啬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14
转发:0
评论:0
齐鲁文化—文化探源—鲁人俗俭啬,在洙泗冲积平原上播种耕耘的农人,按照郭沫若先生的“战国封建论”,战国以前他们的身

在洙泗冲积平原上播种耕耘的农人,按照郭沫若先生的“战国封建论”,战国以前他们的身份是奴隶,入战国后成为封建性的自耕农、农奴。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在文献中几乎是一片空白,考古发掘也没提供什么可资描述的材料。不过,周代实行井田制,鲁国也不应例外。井田制,按《孟子·滕文公上》的说法,每900亩为一井,拿出800亩来分给八家,每家各100亩,田里的收获归他们所有,名曰“私田”;余下的100亩为“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种,收获交给奴隶主。八家要先种“公田”,“公田”上的活干完了,才能去种自己那份“私田”。鲁国地狭人众,且多以农为生,就没这么多土地可供分配了。《庄子·让王》记有这么一桩事:一天,孔子对弟子颜回说:“回,过来,你家贫位卑,怎么不做官?”颜回道:“我不愿做官。我有郭外之田50亩,足以让我喝上稠稠的粥;郭内之田40亩,足以供我穿衣。”颜回只有90亩地,还分在两处。当然,颜回不一定是奴隶,也可能是自由民。但鲁国的农人难以像其他地区的人那样分到100亩地,当是史实。

就按一家100亩算,能收多少粮食?

李悝在魏国主持变法时,曾算过一笔帐:一夫挟五口,种田100亩,亩产1.5石,计150石。接着,李悝又列出了一份开支表:

租税:十分之一,15石;口粮:每人每月1.5石,全家全年90石;衣服:每人每年300钱,全家全年1500钱,折合粮食50石;祭祀:每年300钱,折合粮食10石。

开支缺口是15石。

井田制下,100亩的收入全归农人所有,不再交税。如此,则正好收支平衡。

成书于战国时的《禹贡》将九州土地划为三等九级,魏国所在的豫州为“中上”,居第二等中的首位;鲁国所在的兖州属“中下”,乃第二等中 的末位。

在魏国,五口之家有100亩地,刚够衣食开销;在鲁国,五口之家种100亩,就不够吃穿了,何况鲁人还达不到100亩之数。故此,有90亩地的颜回只能住在破烂的小巷子里,一小筐饭,一瓢凉水,就是他的一餐了。

食不饱腹,衣不遮体的人,也为数不少。

鲁国农人的生活是极为艰辛、贫寒的。他们种地为生,靠天吃饭,年有丰歉,丰年不得不多储备下几斗粮食,以备歉年饥荒。于是,“俭啬”成为鲁人一“俗”(《史记·货殖列传》)。

达官贵人,靠农人上交的租税生活,完全有条件锦衣玉食。然而,鲁国的官员也以节俭为荣,这一是因为他们体恤民情,怕奢侈引起民愤;二是由于受礼的教化,而节俭正是礼的要求之一。当年,弟子林放请问礼的本质是什么,孔子道:“你提问的问题意义重大呀!就一般礼仪来说,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俭约;就丧礼而言,与其仪文周致,不如悲痛万分。”(见《论语·六佾》)。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鲁国官员大多推重节俭。

且举一个季文子的例子。

此人是鲁国执政的三家大夫之一季孙氏的杰出人物,手里握着大半个鲁国,权势震主。但是,他从来不准妻妾花钱打扮,连丝帛料子的衣服都不许穿,只能穿布的;驾车的那几匹马,净喂草,不加粮食,瘦得皮包骨头。另一家执政大夫孟叔氏,有个贵公子,叫子服宅。年轻人爱美,不像父辈那么节俭,对季文子的行为颇不以为然,终于有一天按捺不住,话脱口而出:“先生贵为上卿,两朝辅弼,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寒酸如此,怕是有损国家声威吧!”“我也喜欢豪华漂亮。”季文子说,“可是,我看见国中百姓,不少人还吃糠咽菜,破衣褴衫,我因此不敢放纵自己。百姓食不饱腹,衣不遮体,我去打扮妻妾,拿粮食喂马,这哪是国家辅弼做的事!”最后,他掷地有声地说:“我听说能为国争光的是伦理道德,没听说用妻妾舆马来为国增辉的!”事后,季文子又把这件事透露给子服宅的父亲孟献子,一向节俭的孟献子怒不可遏,整整关了儿子七天禁闭。子服宅闭门思过,终于痛改前非,励行节俭(见《国语·鲁语上》)。

臣子如是,高高在上的国君亦然。

鲁庄公按照惯例,在齐国定下婚姻大事。新娘子哀姜就要来了,他想把宫殿装饰一下,以示喜庆,就把宫殿的立柱涂成红色,柱头雕刻上一些花纹。在列国诸侯看来,这点修缮实在是微不足道。可是鲁国的大臣见了,都说庄公此举背离了节俭的传统,掌匠大夫御孙更是直言不讳:“先君节俭而君奢侈如此,道德沦落,痛哉!”(见《国语·鲁语上》)。

从季文子和御孙两人的言谈中可以看出:在鲁国,节俭已上升到道德的高度。

然而,最鼎鼎大名的一位鲁人——孔子却被人视为一个“美食家”,那是因为在孔门弟子编辑的《论语·乡党》中记录了他的一句话:“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这话被指为“美食家”的铁证。这是对孔子的莫大误解之一。说孔子是个“美食家”的,释“厌”为“嫌”。如此,“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成了:粮米不嫌舂得细,鱼肉不嫌做得细。此解不妥,“厌”当为“餍足”之义,钱穆有言:“厌,餍足义。不厌,不饱食也......不因食脍之精细而特饱食也。”(《论语新解》第245页)这样解释符合孔子一贯倡导的节俭。他谆谆告诫弟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学而》)他鄙夷那些奢侈之徒,说这种人不值得和他们来探讨人生问题。节俭作为一种美德,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鲁人。

公元前249年,是让鲁国君臣刻骨铭心的一年。这一年,鲁顷公被征服者楚考烈王废为平民,鲁国灭亡。从此以后,姬姓鲁国只能保存在鲁人的记忆中了。公元前223年,秦又来楚,鲁人又成了秦王赢政的臣民。到公元前221年,列国时代的最后一页终于被翻了过去,秦,秦王赢政成为“秦始皇帝”。

国亡山河在,鲁人传统的节俭并没有随着鲁的亡国而丢弃,依旧在鲁人中传承着,迄今犹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齐鲁文化—稷下学宫—鲁人俗俭啬
在洙泗冲积平原上播种耕耘的农人,按照郭沫若先生的“战国封建论”,战国以前他们的身份是奴隶,入战国后成为封建性的自耕农、农奴。对他们的生产、生活,在文献中几乎是一片空白,考古发掘也没提供什么可资描述的材料。不过,周代实行井田制,鲁国也不应例外。井田制,按《孟子·滕文公上》的说法,每900亩为一井,拿出800亩来分给八家,每家各100亩,田里的收获归他们所有,名曰“私田”;余下的100亩为“公田”,由八家共同耕种,收获交给奴隶主。八家要先种“公田”,“公田”上的活干完了,才能去种自己那份“私田”。鲁国地狭人众,且多以农为生,就没这么多土地可供分配了。《庄子·让王》记有这么一桩事:一天,孔子对弟子颜回说:“回,过来,你家贫位卑,怎么不做官?”颜回道:“我不愿做官。我有郭外之田50亩,足以让我喝上稠稠的粥;郭内之田40亩,足以供我穿衣。”颜回只有90亩地,还分在两处。当然,颜回不一定是奴隶,也可能...
· 齐鲁文化—文化探源—齐鲁庭院经济及风俗文化
自远古时代,以齐鲁为代表的山东地区就确立了堂室、栏厩、宅院为结构的家庭居住模式,孟子称作“五亩之宅”。数千年来,以家庭副业、树艺木果、饲养六畜为内容的庭院经济在自给自足的家庭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成份。山东地区庭院经济的开发始于齐鲁立国,姜尚、管子、晏子、墨子、孟子的富国思想中都有发展庭院经济的主张,反映着鲜明的庭院创收的富民意识。管子认为,“养桑麻,育六畜,富”,“六畜育于家,瓜瓠荤菜具备,国之富也”,“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很显然,管仲已把庭院经济纳入他治齐的经济政策之中。孟子把庭院经济纳入其“仁政”措施。他向梁惠王构画了一个田宅、农桑、禽畜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庭经济蓝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不像孔子那样不关心耕稼园圃。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孟子特别留意四邻的生业。东邻...
· 齐鲁文化—文化探源—齐鲁的商业文化
齐鲁商业文化肇始于商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成熟于两汉,在此后的不同历史阶段,又有所发展与完善。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域文化,齐鲁商业文化已成为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古代商业文化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这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工商管理政策的制订与完善,经营之道及商业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等三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显现。先秦秦汉时期,齐鲁的商品经济在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这种局面的形成,既与齐鲁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有关,又同工商管理政策相联。齐鲁之地虽然很早就得以开发,但限于地处丘陵,沙质土壤,农业难以发展起来,而以桑麻、渔盐见长。这便有了齐地“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渔盐”,及鲁地“颇有桑麻之业”之说。至西汉司马迁时,齐鲁已出现经营千亩桑麻的专业户。另外,齐鲁地处交通要道,为商贾必经之地,即“吾国(齐国)者衢处之国也,远秸之所道,游客蓄商之所道,财物之所遵”。这样的地...
· 齐鲁文化—文化探源—道德型的鲁国人
这是一个屡屡被人道及的传说:周初大分封之后,姜尚问周公姬旦:“您怎样治理鲁国?”“尊尊而亲亲。”姬旦道,又问姜尚:“您如何来治理齐国?”姜尚直言相告:“尊贤而尚功。”这个传说见诸《淮南子·齐俗训》,又见乎《汉书·地理志》。它真实地道出了齐、鲁两国在建国方针上走两条不同道路的状况。“尊尊而亲亲”即以礼治国。礼者,何也?这是一个妇孺皆知而又甚为模糊的概念。古往今来,国人大多是从他们言谈所需要的某个层面或某一角度来定义礼。最为他们所乐道的,是礼的尊卑贵贱的等级区分。司马光就曾说过:“礼莫大于分。”(《资治通鉴》卷一,威列王二十三年)这种观点尚停留在对礼的表面认识上。《礼记·礼器》中有一句话:“之制礼也,有本有文。”这话不大引人注意,却最切中礼之义。“本”,指礼的精神和原则,乃礼的内在特质;“文”,指揖让周旋的仪式和用来行礼的各种器物,乃礼的外在表现形式。礼的内在特质有二:神秘性和伦理性。古时,人...
· 齐鲁文化—文化探源—齐鲁兵家的基本特征
齐鲁文化是中国古老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不仅诞生了博大恢弘的孔孟儒学,而且孕育了绚丽夺目的兵学文化,涌现出了姜太公、管仲、司马穰苴、孙武、吴起、孙膑等众多著名的兵家。宋代官修《武经七书》,作为兵家的必读经典,其中《六韬》、《孙子》、《吴子》、《司马法》等四部兵书的作者,都出自齐鲁大地。这充分说明兵家文化是齐鲁文化中的一朵艳丽奇葩,同时也是齐鲁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所独具的魅力和风采。齐鲁兵家的基本特征,要者有五。其一,爱好和平。战争与和平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政治范畴。向往和平,反对战争,是人们共同的愿望。尽管齐鲁兵家都以兵学立身,但他们无一不反对战争。姜太公主张文伐,即用非军事手段打击敌人。《六韬·文伐》中列举了十二条文伐手段,相对残酷的武力争斗来讲,文伐显然是一种和平的斗争方式。齐桓公时,在管仲的佐助下,首霸诸侯,管仲清醒地意识到和平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他主张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