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文化—民间文学—珠穆朗玛的美丽传说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2
转发:0
评论:0
藏文化—民间文学—珠穆朗玛的美丽传说,珠穆朗玛峰是举世瞩目的地方,藏族人民对她极为崇敬,视为“圣母之地”,关于她的

  珠穆朗玛峰是举世瞩目的地方,藏族人民对她极为崇敬,视为“圣母之地”,关于她的传说很多,这里仅讲述最流行的一种说法。

  喜马拉雅山脉有五位神女,人称长寿仙女,她们游居各地。大姐是吉祥寿仙女“扎西次仁玛”,她的体色洁白无比,执掌福寿;二姐翠颜仙女“丁结协桑玛”她一体色呈翠兰,执掌先知;三姐贞慧仙女“米由朗桑玛”,她的体色呈米黄,执掌农田;四姐冠咏仙女“乔穆孜桑玛”,她的体色呈红色,执掌财宝;五妹是施仁仙女“德格卓桑玛”,她的体色呈浅绿,执掌着牲畜。“珠穆朗玛”则是“米由朗桑玛”的简称,是珠峰地区的主神,又因珠峰之顶通常是湛蓝湛蓝的,故也有“翠妃雪峰”和“翠颜仙女”的别称。
 
  贞慧仙女腰身纤细,四肢修长,相貌挺秀,性格温和,她登临珠峰之巅能看到全世界的景物,人们看到她的容貌,莫不羡慕敬仰,于是从各地迁来,环绕她的周围居住,并在山上修建宫殿、湖泊和亭台,饲养着金色的鸳鸯和白色的狮子,这里从此成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

  佛教徒们把珠穆朗玛峰视为神山,在《米拉热巴道歌》中,有很多赞美她的诗句。此外,很多登山探险者也在不断地编写着她的故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藏文化—民间文学—藏族传说
从吐蕃以后的一些文献资料和口头流传的民间传说来看,吐蕃时期的传说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大致可以分国三类:一、史事传说,如止贡赞普被杀的传说、迎请文成公主的传说、金城公主的传说、修建大昭寺的传说、修建桑耶寺的传说、吞米·桑布扎创制藏文的传说等;二、人物传说,如松赞干布的传说、文成公主的传说、噶尔·东赞宇松的传说、莲花生的传说等;三、风物传说,如昌珠寺的传说、牦牛河的传说、鹏城的传说等。这只是大致的分类,其实三者之间交叉的情况很多,而且以人物传说为中心,联系着史事传说和风物传说,二者之间往往是很难划分开的。
· 东北文化—民间文学—阿城文庙的美丽传说
文庙初建时被称为孔庙,供奉孔子的牌位,阿城文庙的历史将近200年,经过清朝道光、咸丰、同治三代逐步建成。6月22日的早晨,微风夹着细雨轻拂在脸上,感觉十分惬意。在这样的天气里走访有近两百年历史的文庙,无疑是非常适合的。藏身民宅在阿城市文物管理所有关人士的带领下,记者团向文庙进发。从阿城市中心出发,步行20分钟左右,宽敞平整的柏油马路变成了沙石路,从沙石路又转向一个小胡同,文物管理所有关人士说,“从这条小胡同进去,就是阿城文庙了。”胡同两旁是居民家,都是一排排的平房,每家的院墙都不高,可以清晰地看到院落里的情形。5分钟左右,有一处院墙明显高于其他居民家,两扇灰色的大门也非常高,紧紧关闭,从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形,这就是阿城文庙。谁也想不到在民宅之中竟然隐藏着一座文庙。推开灰色的大门,文庙内的各种建筑呈现在众人的面前,已看护文庙十年的韩润生正在这里等候记者。“阿城文庙1995年被核定为市级重...
· 藏文化—民间文学—白牦牛的传说
物以稀为贵,天下牦牛多为黑色和杂色,而生存于天祝这块神奇高原的白牦牛,就自然成为世界牦牛珍稀畜种。“天下白牦牛,唯独天祝有”。白牦牛这一广告因而闻名于世。成为天祝高原奉献给人类的一件稀世珍宝。关于天祝(亦称华锐)白牦牛,在民间曾有这样一个传说。说是古时候,华锐人的祖先华秀居住在西方遥远的巴颜喀拉大雪山下,牛羊众多,草原就显得不够用了。华秀和哥哥阿秀商量,去寻找新的草场。于是华秀告别哥哥,祈祷山神给他和部落指出一条路。这时,一个身穿战袍,骑着白骏马的神灵出现在天空中,他在半空中随一朵五彩云向东方飘动。华秀便告别故乡,带领部落的男女老少赶着大群牛羊向彩云飘去的方向出发。当部落和牛羊快要走出一个石峡时,那些黑色的牦牛们,叫出了一阵阵非常痛苦悲切的声音,人们都知道这些牲畜和人一样,对故土难舍难分。当时,整个牛群叫成一片,谁也不愿前行。牧民们见此情景,也禁不住泪流满面,放声大哭。正在这时,从身后那巍...
· 藏文化—民间文学—活佛转世的传说
活佛转世制度的创始人是噶玛拨希,他佛法高深,神通非凡,深得元朝皇帝的赏识,曾得忽必列的兄弟阿里不哥所赐黑边帽,此帽保存至今。噶玛拨希于1283年在楚布寺圆寂,寿达80。在圆寂之时,告知其弟子邬坚巴“我死后,在远方拉堆,肯定会出现一名黑帽派继承者,密教的传人……”在涅磐的瞬间,噶玛拨希前往兜率天,这里是弥勒菩萨的住处。八天后,他忽然想起自己的弟子们,就重新将自己的“灵魂”归入体内回到了世上,他看到弟子们为他的过世悲痛嚎叫,心情很不平静,顿时产生了怜悯之心,决定用“夺舍法”(转世瑜珈)使自己得以转世,从而继续教化众生。这一日,在拉萨西北部的堆龙拨昌村,一对老夫妇13岁的儿子突然死亡,当噶玛拨希看到袅袅升起的桑烟后,就赶到那儿,将自己的灵魂移到了尸体内,于是死尸的眼睛闪闪的有了光芒,老夫妇看到了这种奇怪的现象很害怕,认为是魔鬼附体,急忙在灶中抓了些烟灰撒在了儿子的眼睛里,接着又用针把眼睛刺破。按...
· 藏文化—民间文学—纳木错传说
纳木错是天湖女神,相传,纳木错的水源是天宫御厨里的琼浆玉液,是天宫神女的一面绝妙的宝镜。另说,有位勤劳美丽的牧女一夜在梦里得到神的旨意,便来到纳木错边,看见从湖边升起一漂亮女子并对她说:4月15日到普苏隆来领孩子。后来,果然灵验了。藏传佛教认为纳木错是佛母金刚亥母仰卧的化身,身语意俱全,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之一。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