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藏文化—居住—工布藏族的搬家习俗

2018-02-01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037
转发:0
评论:0
藏文化—居住—工布藏族的搬家习俗,近年来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出现在工布地区的八一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

  近年来一座座现代化的高楼出现在工布地区的八一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工布藏族居民将住上宽敞、明亮、舒适的高楼,乔迁新居自然成了工布地区藏族人民生活中既平常又隆重的事情了。

  在过去,搬新居要择吉日吉时,这要请寺庙里的算出吉日吉时。搬家时,还要把“唐东杰布”(能保平安、带来财运、吉祥的佛像或唐卡画)挂在新居里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前面点上一柱香;然后往新居里搬炉灶,还要一桶水(或一壶水)、五块干牛粪(或一些柴火)、一袋盐和一袋茶砖,并分别在其上面相对应的三个地方点三下酥油,用以祭三宝。

  现在,百姓生活富裕了,搬新居首先是添置新家具。八一镇上已经有家具一条街,藏式家具非常多,做工也很考究,色彩、款式应有尽有,高、中、低各档次的任人挑;如果还不能满足需要,可以到拉萨去购置,直到满意为止。

  藏式家具极具特色。一律的矮组合,高约一米五左右,全部是雕刻,且做工精细。柜面上雕龙画凤,样式非常考究。藏柜上可以摆放“切玛”(吉祥麦穗盒)、收录机、VCD等,既能有效利用空间,又是装饰物,一举两得。藏柜整整齐齐地往客厅一摆放,客厅顿时显得豪华、气派、新潮。

  搬家的这天,家里人都要穿上节日盛装。一大清早,家庭主妇身着藏装,手捧象征五谷丰登的“切玛”,喜气洋洋去新家;走在主妇身边的是家庭男主人,他手里提着青稞酒。当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许多藏族男子在乔迁新居时已经是西装革履;他们手里提的,也许会是啤酒。孩子们最喜欢家里有喜事,最喜欢办喜事,也最喜欢热闹。在这种时候,他们身穿新藏装,嘴里不停地吃着东西,帮家人提个烧水壶之类的东西。乔迁新居的喜庆充溢在全家人的脸上。

  搬完家后,主人要选一个好日子,把所有的亲戚朋友邀请到新家聚餐,以答谢大家的关照。这次聚餐更隆重,主人要让客人尽兴地玩上一天。

  馈赠礼物也是工布藏族搬家时的习俗之一。客人一定要带上哈达、青棵酒或啤酒到主人家贺喜。一走到主人家的大门口,先把一条哈达挂在大门上。走进主人家里后,再往柱子上挂哈达(一般情况下,主人要事先在柱子上钉好钉子。但如果来不及,客人就把哈达绑在柱子上),以表达对主人的美好祝愿。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礼物,如酥油、茶砖、被子、高压锅、炉子等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改变,有些客人干脆送红包。不管是什么贺礼,但表达的意思是:恭贺主人乔迁之喜,祝愿主人以后生活富裕,家庭美满,万事如意,扎西德勒。这种礼物的馈赠,使乔迁之喜,喜上添喜。

  在工布地区,不管是远方的来客,还是常来常往的朋友,一踏进主人的新家,主人首先端出的是香喷喷的酥油茶。如果是尊贵的客人,还要被请到上座。招待来客时,主人会敬上酥油茶和青稞酒,尤其是青稞酒,主人要两手棒着,恭敬地送到客人手上,客人喝一口,主人添一次,连续三次。客人最后一口气把杯中的酒喝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三口一杯。如果客人推辞,主人还要献上优美动听的酒歌,以此来表达主人的热情和对客人的尊敬,直到客人把杯中的酒喝完为上。手捧酒杯,主人依次要给所有的来客敬上一遍。杯杯醇酒,盛满了工布人的情和意。那情景,常令在场的人感动不已。

  酒过三巡以后,大家开始唱歌跳舞。工布人心中的喜悦随着歌声飞出心田、飞出窗外。

  “第一杯美酒,献给神圣的三宝,祝愿三宝吉祥如意,扎西德勒;第二杯美酒,献给辛劳的父母,祝愿父母健康长寿,扎西德勒;第三杯美酒,献给各位朋友,祝愿朋友吉祥如意,扎西德勒。”

  “美酒,那是甘甜的美酒,嗦呀拉,请你干一杯,这酒中有我心中的祝福,我们欢聚一堂,祝各位朋友吉祥如意,祝各位朋友一帆风顺……”

  工布人用悦耳动听的歌声,热烈而朴实的情感,表达了对亲人对朋友的美好祝福。这祝愿,既包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礼赞,也包含了对幸福未来的憧憬。是改革带来了新气象,是发展带来了新变化。今日的繁荣昌盛代替了昨天的贫穷落后;昔日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农奴,今天翻身做主人。告别痛苦与辛酸,告别那低矮、简陋与破旧的“屋”,工布人也住上了宽敞、明亮、舒适的高楼,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生活在新时代的工布人由衷地感到生活的甜美。亲朋好友在一起载歌载舞庆贺乔迁新居,正如“喜迁居”歌里唱的:“在那迷人的新居,摆设富丽堂皇,朋友们在此欢聚,庆贺乔迁之喜……大家无比高兴呀,跳起欢乐的舞蹈,男女放声歌唱,赞颂幸福的生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发表评论
写好了,提交
{{item.label}}
{{commentTotal}}条评论
{{item.userName}}
发布时间:{{item.time}}
{{item.content}}
回复
举报
点击加载更多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藏文化—居住—藏族居室的陈设与装饰
藏族居室一般分卧室、客厅、经堂和厨房等部分。经堂属净地,供奉佛圣,一般不作他用。藏族习惯不用床铺和椅凳。一般家庭都是靠窗沿墙摆着一圈“卡垫”,形成马蹄形的环绕形式,或两面墙摆成直角形,在拐角处或马蹄形中间安放一张藏桌,供家人或客人围坐饮茶用膳。“卡垫”上面铺上漂亮的彩色“冲丝卡垫”。全家睡卧起坐均用“卡垫”。“卡垫”一般高30厘米,宽约1米见方,用细帆布做包套,内装独獐子毛或干软草。“卡垫”质软结实,隔潮保暖。“冲丝卡垫”是毛纱或棉纱做经纬制成的,它具有编织精密、颜色鲜艳、花纹富有民族特色、经久耐用之特点。藏族室内家具,主要有藏柜和藏桌。藏柜有放书的“比岗”,高约1.1米,上方玻璃对开门。一般放置在坐垫的一角。“洽岗”(意为双柜),必须成对,略高于“比岗”、相连摆设在屋内正面沿墙,上面摆放佛龛。藏桌高60厘米左右,为面宽80厘米的正方形,三面镶板。一面有两扇门,桌腿形似狗腿。不论藏柜或是藏...
· 藏文化—居住—藏族传统建筑室内装饰
藏族民居室内装饰讲究工整、华丽、亮堂,上至天花板下至与地板相接的墙角都采用雕刻、彩绘等艺术手段加以装点,尤其是横梁、柱头和大门等木结构空间是充分展示装饰才能的地方,在这里装饰效果尽其所能。此外寺庙重点佛堂,回廊墙壁上绘制彩画,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装饰手段,而百姓居室内的墙壁上用绘制花卉、彩条来取得装饰效果。1、柱头装饰柱头装饰包括柱头、斗拱、大梁等部位的雕刻、彩绘。在藏族居室中柱子、横梁位置显要,因此对这部分的装饰在整个室内装饰中至关重要。无论高雅精致的殿堂还是普通百姓的民居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进行合理装点以求庄严、堂皇、舒适的效果。就拿寺庙集会大堂的柱头、横梁来讲,装饰十分考究。天花板下的椽子木顶端整整齐齐地、略有间隔地排列在大梁上方,用彩绘的办法进行装点。椽子本至大梁之间夹着两道横杠,其上道用累卷叠函凹凸方格木雕处理,下道横杠用莲花瓣依次排列的雕刻或彩绘完成,这种装饰是约定俗成的,上下图案...
· 藏族习俗藏族的丧葬习俗有什么特点
藏族的丧葬习俗比较特别,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和水葬这五种,并且等级森严,界限分明。采用哪种葬仪,同时也主要取决于的占卜。塔葬贤能大德圆寂后的一种高贵葬仪。有名望的活佛圆寂后,除大规模地诵经作法以外,要用水银和“色拉”香料水、樟脑水、藏红花水等冲洗肠胃,用樟脑水、藏红花水等擦拭尸体表面,然后用丝绸包扎,穿上袈裟,置于灵塔之中,将遗体保留下来。每天由侍守的点上酥油灯昼夜供奉。灵塔种类很多,有金灵塔、银灵塔、木灵塔、泥灵塔等。灵塔的不同等级,是根据活佛的地位高低而定的。、班禅圆寂后用金灵塔,其他活佛只能用银、木或泥灵塔。火葬从藏族传统意义上说,火葬也是一种较为高贵的葬仪方式。其具体方式是把酥油倒在柴草上,然后将尸体火化,敛起骨灰盛入木匣或瓦罐中,埋在家中楼下或山顶、净地。墓似塔形。也有拣起骨灰带至高山之巅,顺风播撒或者撒在江河之中的。而德高望重的活佛、施行火葬后。骨灰盛入金质或银质的小塔内。...
· 藏文化—工艺技术—藏族造纸技艺
藏族的造纸法是随着文成公主进藏,带去一些造纸工匠而发展起来的。但内地传统上用的是一张帘子反复入水池捞纸的“抄纸法”,而则用的是把纸倒进纸框,然后连框一起搁在露天自然干燥的“浇纸法”,并且两种方法的原料也不一样。所以有人认为,的造纸应属于以印度佛教文化所影响的印巴次大陆和东南亚的造纸体系,而与汉族地区发明的造纸方式有很大的差异。用浇纸法造的纸,质地厚实,不适合柔软的毛笔,却适合藏族、纳西族的硬笔书写,而且能防虫蛀。造纸原料是一种叫“狼毒”的植物,康巴藏语称为“阿交日交”,属瑞香科,生长于高海拔的山坡和牛场。许多摄影者喜欢拍摄草场上红色的植物,其实那就是狼毒,是一种毒草,接触多了皮肤会过敏。先把狼毒的根刨出,里边的黄心心不能用,用中间白的一层,撕下来刮成细条,晒干,放水中煮一到两个小时,捞起来,把料子放到石臼里用木槌打成浆状,再搁到酥油茶桶里捣作纸浆。然后把捞纸框(木框绷纱布做成)摆在水面上,...
· 藏文化—饮食文化—藏族揣碗习俗
人喝茶,一般都用的是木碗。木碗的用法,很有讲究。光景好的人家顿顿喝的是酥油茶,贫寒人家向来靠清茶打发日子。但是有钱汉也好,穷光蛋也罢,喝茶却都用木碗。即使有了玉碗和瓷碗,人们仍垂青于木碗。在家用它,出门也用它,形影不离,浪迹天涯的旅人的怀里都揣着个木碗,人在碗在,碗不离人。居家过日子,没有不出门的人。小小一个木碗,在家有在家的用法,出门有出门的讲究。木碗虽小,其俗颇丰。藏家人客厅的藏式茶几上总是摆放着一大一小两只木碗,大的是父亲的,小的是母亲的。同样的木碗,因家境的不同,又大有讲究。一般人家每个家庭成员拥有一个木碗就不错了,而家境好的人家的木碗,还有银盖,银盖上镌刻着吉祥图案。更甚者,木碗通体镶银雕花,碗腰处只留有指宽的部分,让你明白碗胎是木质的。其上为碗盖,下为碗托,均为银质。盖成塔形,雕银嵌金,顶端一颗红玛瑙为手柄。碗托尤其别致,是盛开的八瓣莲花状,每瓣上有一幅吉祥图案,八瓣合成传统的...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